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96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以及“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战略下,佛山这个制造业大市面临向先进制造业强市升级,其现代产业体系在激烈竞争,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和经济中,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并如何提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试图对制造业城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建立了一套包含开放性、竞争性、创新性、融合性、聚集性五个维度17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照佛山、东莞两个制造业大城2013-2017年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了两个城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现状。从而得到进一步提升佛山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如继续巩固和发展优势产业、吸引全球资本金、持续创新技术与制度、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留住人才与吸引人才等。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现代产业体系;佛山;东莞;熵值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1.001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当前我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是基于具有竞争力的、以制造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若要继续保持经济竞争优势,那么发展完备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必由之路。回顾全球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产业体系的发展历史,发现共同历程是:企业规模化——企业集群化——产业区域化——相关产业联动发展,以上循环共同构建该区域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例如历史上英国纺织业发展带动蒸汽机制造产业、美国由铁路的发展能带动起钢铁等产业,就是整条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与产业相关的行业,都在一个城市或一片区域率先联动发展起来(詹懿、李晓渝,2015),并通过行业内部众多企业优胜劣汰,从产品的设计、性能、成本、价格都形成区域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企业集群。随着世界贸易的开放与发展,这些地区将产品远销各国各地,便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目前中国角色已经发生变化,从当初发达国家转移的制造业“代工厂”发展到现在以珠三角、长三角等核心区域自主研发生产。经济发展的诉求也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在这些核心区域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迫切要求。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后,大湾区将如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葛长伟认为继续发展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构建高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因为区域经济实力最终由制造业而不是其它产业的支持,否则会走巴西、委内瑞拉等国家产业空心化导致经济危机的老路。
  而佛山这个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纲要”中也明确的提出了应当充分发挥产业链齐全优势,深化改革创新,传统制造产业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特色鲜明、具有竞争力的珠江西岸先制造业重要节点城市。因此佛山作为广东省GDP排名第三的制造业重城,如何在 “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国家战略下继续敢为人先,巩固已有的产业优势基础,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是重要的课题。从文献看,当前对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研究较多,但是尚无专门针对制造业城市的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本文试图借鉴修正现有的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模型与指标体系,并运用佛山、东莞两座实力相当、广东经济占中流砥柱地位的制造业重镇五年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比研究,以期为佛山产业发展和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
  2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概念
  现代产业体系研究始于2007 年,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之后,学术界又将目光转回到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研究轨道上来(李桥兴,徐思慧,2019)。杨以文,郑江淮,黄永春,任志成(2012)探究了服务业和制造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张明哲(2010)认为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高级服务业以及先进制造业的相互融合和统一发展的良性系统。谢泗薪,戴雅兰(2016)提出现代产业体系是产业间的融合与发展,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载体和新形态。可见学者普遍认为制造业是现代产业的基础,其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体现了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
  而国际竞争力提升是近年来学者们对现代产业体系研究的重要方向:黄浩森、杨会改(2018)综合构建了相关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国内外 28个典型区域的评价研究,提出了基于价值链优化现代产业结构、基于创新链增强产业体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体系协同进化的提升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的思路。张冀新(2012)构建了以竞争度、集聚度和协调度等指标的现代产业评价体系,并指出珠三角城市群的现代产业体系应更加注重竞争度优势。
  国际竞争力与现代产业体系看似并不相连的两个概念,却构成当前最有意义的研究,而此前鲜有文献针对城市建立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评价标准。谢浩、张明之(2013)在研究对现代产业体系的定义中强调了其特征,认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性的融合生长,特征为开放性、创新性、集聚性和融合性。本文在此基础上建立国際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评价模型。
  3 现代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指标的选择及数据搜集
  根据上述文献,如何对区域经济中产业体系是否具备国际竞争力,可以试图从5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竞争性、开放性、创新性、融合性、聚集性。这些特点的基本含义是:竞争性体现在产业结构是否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支持;开放性是指否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如资金,主导拳头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创新性主要从技术创新是否创造了价值的角度去衡量;聚集性体现在区域强势产业链的完整性,在全球制造业都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聚集更能带给区域经济更强竞争力。融合性核心内容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性的融合生长,例如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谢浩、张明之,2013)。根据定义与参考文献选取17个指标对5个维度进行诠释,其中:反映竞争性的指标5个、反映开放的指标3个,反映聚集的指标3个,反映融合性的指标3个,反映创新的指标4个,如表1所示。指标原始数据来自2014-2018年的《广东统计年鉴》《佛山统计年鉴》《东莞统计年鉴》,从而得到对应指标2013-2017年的数据。   3.2 模型的构建以及运用
  采用熵值法对评价体系进行构建。熵值法可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这个工具,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提供依据。其计算原理如下:
  (1)评价对象国际竞争力现代产业体系有n个评价指标,包括m年的数据,可得到每年各个指标的评价指标统计值的矩阵:
  表中显示佛山现代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尤其是2017年64.97%比2016年44。62%提高了45.63%,是近五年提升较快的一年。因为2017年佛山创新性和聚集性这两类最重要的指标评分均比2016有显著提升,例如创新性从4.9%提升到23.66%。其它指标近五年均有稳步提升,而2017开放性却有所倒退,追溯原始数据,2017佛山工业出口交货值缩减,外资企业营收减少所导致的。
  4 佛山、东莞数据的比较研究
  运用以上同样的做法,可以得到东莞近五年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的表现,如表3。表中显示2013-2017东莞同样稳步提升,且2017与2016相比,东莞现代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了37.02%,与佛山相似,也是近五年提升最快的一年。同样2017年东莞新性和聚集性这两类最重要的指标评分均有增长,其中创新性从15.44%增长到20.26%,聚集性从7.42%增长到11.74%。但特别之处在于东莞在融合性指标中增长最多,从13.55%增长到22.88%,追溯原始数据,2017东莞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从1103.2亿元增长到1459.03亿元,从基数到增长速度都是优于佛山的。
  另外对比表2、表3,两城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都是稳步、交错提升的。但是这5年中,除了2014年,其余年份东莞的综合评价指数均比佛山稍胜一筹。结合追溯原始数据,发现几点现状:(1)东莞对外贸易更为频繁,开放性更强,进出口数额大。虽然佛山的贸易竞争指数比东莞更接近1,更有竞争力,然而东莞的工业出口交货值稳步增长,2017年接近佛山的三倍。这两个指标共同说明,莞佛对外贸易频繁,而东莞进口交易数额更多。这是基于东莞的制造业是通过“三来一补”对外贸易发展起来的,更有能力全球化配置生产要素如原材料和半成品。在东莞,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营收比重高,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比重也比佛山高,说明东莞在外资眼中吸引力强,更有国际竞争力。(2)东莞产业聚集性和成长性更强。东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基数与增速上都比佛山强,再者,从近5年佛莞先进制造业产值旗鼓相当,但在高技术制造产业产值表现中东莞却远远的超过于佛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驰名商标数佛山更多,说明佛山制造业品质高。(3)莞佛两城对产业融合采用的戰略不同。信息技术行业与制造业融合,并刺激制造业进一步发展。从事信息与软件技术的人员占比这项指标当中,佛山的比例要高出东莞5倍。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佛山稳定在东莞的一倍左右。城市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占比也比较稳定,佛山占2.5%左右,而东莞在1.7%左右。专利授权数佛山一直遥遥领先东莞,2017年有36,767件,远远高出东莞4969件。从国家级的孵化器数量上看,佛山也是领先于东莞的。这说明佛山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重视自主高新技术的研发投入,而东莞依托深圳、承接深圳的研发成果、转移产业来发展制造业,表现也并不逊色。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东莞高新区排名全国23,成为广东省地级城市排名第一。因此除了转移产业发展,东莞也意识到高新技术对于产业体系竞争力发展的重要性。
  5 结论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大致得到,佛山和东莞这两个珠三角制造业重镇都有根基深厚的产业基础,在全球化制造业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并非要构成竞争对手,而是在交通贯通、政策支持的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可以跨城跨业合作、互相借鉴、错位发展,各显优势。通过对比思考,佛山仍然有值得努力从而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的方向:
  (1)继续巩固和发展优势产业,扩大城市知名度及品牌影响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而佛山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大,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更多,是不折不扣的传统的制造业城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因此加强现代产业竞争力首先应考虑在深耕的制造业基础上跨地跨业进行科学研究、品牌合作,加强与世界经贸合作,争取在全球配置生产及销售,从而扩大佛山本土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例如佛山美的产品闻名全世界,收购东芝白色家电、德国库卡进一步奠定全球智能家电佼佼者地位。即佛山根基深厚的家电、陶瓷、纺织、家具、铝型材产业,应该突出补链、延链、强链,还可以“跨业合作”,推动传统产业高级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继续培育行业千亿级企业。
  (2)吸引全球资本金,延展产业体系发展的生命线。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广佛同城区位优势招商引资,加强与香港、广州等地的科技与资金,依托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为产业发展助一臂之力。佛山是个民营企业聚集城市,其发展也是佛山的生命线。吸引资金留住资金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例如可以积极开办、参与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进出口商品博览会,承办高端展会,与更多世界城市结成友好合作关系,让世界了解佛山制造,吸引全球资本。
  (3)持续创新技术与制度,为产业体系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坚持自主创新技术,避免集中在产业链的低附加值部分,因为缺乏产业链关键核心知识产权,受外部经济形势影响较大。同时政府要创新制度与政策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扶持鼓励企业发展。例如提高行政效率如政府一门式服务,向深圳学习网上政府审批制度等;还有用水用电用气用地等优惠降本政策等都能刺激企业落户、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因为制造业上下游联结性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例如本土制造产业链齐全,则相关中小企业可以很容易从本土获得成本低的生产材料,则促进更多企业落户佛山,即:中小微民营企业强——相关产业联动发展——降低本土制造成本——促进更多中小企业落户,制造产业便可以良性循环发展。   (4)现代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制造业需要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例如生产性服务业,物流、金融行业等。而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出现,让许多城市意识到信息化和工业化“兩化”深度融合,能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从而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佛山,产业融合在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很好的示范,而制造业与其它产业融合需要进一步探索,也是今后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5)留住人才与吸引人才同样值得关注。发展高技术产业与国内外顶尖院校与人才合作分不开,例如,在佛山狮山镇,斯坦福大学博士领衔的华人科学家团队组建的佛山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计划于下半年投产全球第一批自适应机器人;又如佛山乐平镇、三水工业区正在通过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建立院士工作站开展航空航天及国防军工、民用陶瓷、生物医疗、工业模具及零部件等领域的基础研究等。国内外顶尖科研团队和人才为佛山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而能吸引人才的城市,不仅仅是佛山,因此更应该思考人才的吸引与长驻。例如为交通提速,吸引粤港澳大湾区候鸟人才。城市应为人才落户配套生活、教育子女所需,提高城市教育、医疗、居住环境等。
  参考文献
  [1]杨以文,郑江淮,黄永春,等.走向后工业化:建立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以长三角为例[J].科研管理,2012,32(10):70-76.
  [2]张冀新.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评价体系构建及指数测算[J].工业技术经济,2012,(09):133-138.
  [3]张明哲.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0,32(1):42-46.
  [4]谢泗薪,戴雅兰.经济新常态下科技服务业与现代产业联动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5):09-15.
  [5]詹懿,李晓渝.国外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09):119-121.
  [6]黄浩森,杨会改.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J].商业经济研究,2018,(14):5-5.
  [7]谢浩,张明之.关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国内研究综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3,(05):38-43.
  [8]李桥兴,徐思慧.基于知识图谱的现代产业体系研究综述[J].科研管理,2019,(02):175-185.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古代历朝制度建设中都在努力去建设完备的廉政制度,而在廉政制度中的法制监察便成为必须。从古代廉政制度这一大的制度框架下,去探求其中监察制度的立法、法律贯彻等问题。以从中发现可以为现代制度建设所借鉴的理论或是实践经验。  关键词:法制史;廉政制度;监察制度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1.091   廉政监
期刊
摘 要:房地产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是高职房地产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和技能课程,针对课程性质,为了更好培养学生市场调查技能,课程教学以微课作为载体和辅助,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吸收内化,并进一步加大课堂实践力度,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房地产;市场调查与预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政治文本的翻译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传播中国理念、讲述中国故事,其中四字格的翻译是重点和难点。十九大报告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有很多四字格结构。以十九大报告为例,认为四字格可以分为独立使用四字格和排比形式四字格,主要用直译、意译和省译的方法进行翻译。  关键词:政治文本;四字格;英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酒店专业毕业设计环节多年来一直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思路在于将岗位胜任能力融入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从岗位胜任力内涵研究入手,结合酒店实际情况构建了酒店管理专业的岗位胜任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方案,意在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全面提升和考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为学生后续就业和发展提供坚实动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
期刊
摘 要:以上海为例,通过分析,明确了当前主要夜间出游群体对夜游的新需求以及对APP使用上的要求,并就此对APP功能进行完善,细化了已有功能,针对个人隐私、未成年人和公共信息三个方面补充了三个新功能,希望能为夜游APP功能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夜游;上海;APP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1.109  1 研究
期刊
摘 要:主题班会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载体,是增强班集体凝聚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渠道。由于传统的班会存在形式单一、主题随意、学生参与性差等诸多不足,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需求和特点设计班会主题,丰富班会形式,构建课程化的班会体系尤为必要。  关键词:学分制;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班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战略日渐显示出其强大的影响力,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蚂蚁花呗”于2015年4月上线,前期主要面向于淘宝等线上消费,随着宣传力度加大,逐渐发展到线下领域。较于信用卡,蚂蚁花呗凭借其较低的门槛、更简单的线上办理方式和“先消费,后付款”的消费模式等优势,深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大学生。针对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的调查结果,分析和阐述其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
期刊
摘 要:高职扩招是国家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重大决策,是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利国利民,高职院校应该借机完善自身如硬件适应扩招的要求,贫困地区政府也要认真解读,充分利用。分析了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旅游扶贫的可能性、意义、必要性及形式,也以邛崃市南宝山镇羌寨为例阐述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期能对该地的乡村旅游扶贫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扩招;乡村旅游扶贫;邛崃市南宝山镇羌寨  中图分类号:F2
期刊
摘 要:借鉴西方国际移民理论及国内对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指标设计,调查了武汉市大学生的城市融入情况,分析影响大学生融入城市现状,并提出结合大学生群体特征和城市文化资本,城市应注重文化资本积累,增强城市吸引力;完善各项制度和管理体制;加强城市形象宣传;包容万象的城市心态。  关键词:大学生;城市文化资本;城市融入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
期刊
摘 要:以聚焦卫生健康行业医务青年职业精神为视角,通过调研高校、医疗卫生主管机构及大学附属医院践行职业精神探讨,探索建立内联外引的医务青年志愿服务机制,构建中医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率先提出“学科-组织-社会”志愿服务共享平台理念,探索海派中医“1+1+1”志愿服务品牌矩阵,完善以医务人员为主体的中医人文关怀服务项目。  关键词:海派中医;青年志愿服务;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