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不只是在知识的掌握上,重点是在学生的参与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学进去,并积极地动脑思考,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运用导学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使全班处于学习最佳状态。然而,实践证明,尽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了,教师口头上也接受,但一到课堂上还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不断地发出指令,学生手忙脚乱地去执行。学生忙来忙去还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那有什么主体地位可言?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没有把握好自己的新角色。
一、把握好指导者的角色
探究学习中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指导的关系要处理好。教师的指导要做到适时、谨慎、有效,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
首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控制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可给学生30分钟活动时间。如果教师每个阶段讲话2—3分钟,学生每个阶段活动探究7—8分钟,那么,这样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掌握介入指导的时间。如果介入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以至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差一点我们就要找到答案了”),如果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如无助状态。同时,教师的指导常常根本不必要、不应该剥夺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有时指导又不够充分,以致让学生感到手足无措。
二、建立倾听者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使课堂死气沉沉。新课程改革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即“学生倾听教师”转位为“教师倾听学生”。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李政涛先生说过:“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这样的倾听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根深蒂固,顺风摇摆,时常静默沉寂,但又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开花朵,凝结果实”
可见,教师倾听学生是何等重要。
三、要重视伴奏者的角色
过去的一些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只考虑研究教材,很少想到学生,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往往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因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探究、领悟和感受的过程。
而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被动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所以,应该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要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固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要从“教材研究”转位“教材、学生双研究”。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同时,要把对个别学生的关注转换为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在探究式教学中,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极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
面对新课程,教师只有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一、把握好指导者的角色
探究学习中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指导的关系要处理好。教师的指导要做到适时、谨慎、有效,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
首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控制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可给学生30分钟活动时间。如果教师每个阶段讲话2—3分钟,学生每个阶段活动探究7—8分钟,那么,这样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掌握介入指导的时间。如果介入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以至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差一点我们就要找到答案了”),如果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如无助状态。同时,教师的指导常常根本不必要、不应该剥夺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有时指导又不够充分,以致让学生感到手足无措。
二、建立倾听者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使课堂死气沉沉。新课程改革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即“学生倾听教师”转位为“教师倾听学生”。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李政涛先生说过:“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这样的倾听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根深蒂固,顺风摇摆,时常静默沉寂,但又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开花朵,凝结果实”
可见,教师倾听学生是何等重要。
三、要重视伴奏者的角色
过去的一些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只考虑研究教材,很少想到学生,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往往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因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探究、领悟和感受的过程。
而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被动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所以,应该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要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固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要从“教材研究”转位“教材、学生双研究”。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同时,要把对个别学生的关注转换为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在探究式教学中,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极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
面对新课程,教师只有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