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sentSc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走向成熟,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也经历了历次以调整起征点,调节税率,减少税率级次、级距为主要内容的修改。但是,目前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依然由于其未及时考量收入水平,通货膨胀等因素,滞后的“分别征收、各个清缴”的征管方式及全国统一的征收标准,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税收不公,违背了个人所得税应有的调节社会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监督社会经济活动等职能。因而,面对即将进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我国应向综合税制模式迈进,同时建立相应配套制度。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综合税制
  一、引言
  1.1国际国内背景
  我国经济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各项制度政策面临重大改革,从而完成消除计划经济残留,实现社会主义市场化的目的。具体到税收体制方面,我国的税制改革正在加速。近年来提出的房产税、遗产税等新兴税种,开始倒逼老税制的改革,而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首当其冲。同时,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个人所得税的赋税水平加重。人民收入的多元化与分别征收的方式,对收入来源单一的阶层,产生了税收不公。在诸多问题的背景下,反观世界上其他成熟税制的国家,其个人所得税税收主体早已由个人变为家庭,分类征收已经转变为综合税制。
  1.2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历程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于1980年9月10日起实施,先后经历了五次修改。1993年,为适应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化的需要,在纳税主体上扩大了居民纳税义务人的范围,课税对象相应增加,同时增设对应的税率。新规定了免征范围,同时解决了税收双重征收的问题。但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其起征点仍为八百元未变。在1999年的修改中,对储蓄存款利息缴纳个人所得税,由国务院作出保留。2005年,将工资、薪金起征点修改为1600元。2007年第一次修改又對储蓄存款利息作出规定;第二次修改将工资、薪金起征点变为2000元。2011年,工资、薪金的超额累进税率范围调整为3%-45%,累进税率由9档变为7档,去掉15%和40%档,起征点变为3500元。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起征点由5000元变为15000元。
  1.3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路线及方向
  回顾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起的五次修改,除1993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化有较大调整外,其余四次修改仅仅是对起征点及税率,级数、级距的修改。结合国际国内背景及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历程,我国即将进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将不会再是前几次改革的翻版,将由简单的对起征点、税率的调整深化过渡到个人所得税税收制度的改革,即由分类征收向综合税制的改革。综合税制,不仅能发挥个人所得税真正的职能,解决我国现有税制下所存在的问题,同时能够完成与改革前分类税制的衔接,与国际先进税制的接轨。
  二、个人所得税的职能探究
  2.1税收的职能
  税收是国家(政府)公共财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来源。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税收的职能具体表现为:税收是政府凭借国家强制力参与社会分配、集中一部分剩余产品的一种分配形式,可概括为是国家(政府)的重要的财政收入;其通过调节社会分配,调节社会经济机构;同时,在国家征收取得收入及日常的税务管理过程中,监督社会经济活动。
  2.2结论
  结合税收的职能与个人所得税的特殊性,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其对经济有较大的影响。个人所得税制度优劣的评判标准,应当是其使得个人所得税的职能得到发挥的程度。因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应当以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缩小贫富差距,监督社会经济活动等职能为目标与根本。
  三、当前个人所得税制度下存在的问题
  3.1收入水平
  由表3.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不难看出,从2010年至2014年五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稳步上升状态。在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后,增长率依然能够保持在5%至9%的水平。结合表3.2,我国近五年来,税收总额稳步上升,除却2011年国家对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调整,导致2012年、2013年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总额中的占比有所回落外,个人所得税占比亦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即税收总额增加,个人所得税占比亦增加,从而城乡居民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总量在逐渐上升。此上升与收入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同时,与滞后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导致的逐渐升高的税负有重大的联系。纳税起征点及税率未根据收入水平的改变,及时做出持平调整,逐渐沉重的税负直接限制了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应有的增长。
  表3.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指标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843.85 26467 24564.7 21809.8 19109.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488.88 9429.59 7916.6 6977.3 5919
  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 -- --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754.22 4449.73 4237.48 3860.14 3564.5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28.84 1585.34 1365.64 1234.92 1104.0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单位:元
  表3.2 税收总额与个人所得税情况
  指标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各项税收总额 119175.31 110530.7 100614.28 89738.39 73210.79   个人所得税 7376.61 6531.53 5820.28 6054.11 4837.27
  占比 6.19% 5.91% 5.78% 6.75% 6.6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单位:亿元
  3.2通货膨胀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历年改革中,以调整起征点及税率为改革的重点。对于两者的调整无法做到按年或按季度进行,但CPI指数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从而导致难以考量起征点提高、税率降低的速率与通货膨胀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由表3.3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难看出,无论是城市抑或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历年均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上升的通货膨胀率,在一定程度上被考虑到了收入的增长中。从而根据滞后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居民因通货膨胀而被多收取了一部分税赋。较快增长的通货膨胀水平与因其而升高的税赋,直接降低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
  表3.3  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标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78=100) 606.7 594.8 579.7 565 536.1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78=100) 652.8 639.4 623.2 606.8 576.3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85=100) 458 449.9 437.6 426.9 403.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3“分别征收、各个清缴”的征管方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我国居民的收入构成更加多元化。由表3.4,在城乡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依然占据了半壁江山。但值得关注的是,经营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正以较快的增长速度逐年上升。在此种情况下,我国老的税收征管方式,即“分别征收,各个清缴”则显得与时代脱节。个人所得税的重要职能在于调节社会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监督社会经济活动。然而以往的税收征管方式,会使收入单一的人群税负水平明显加重。而此类人群往往是社会中的工薪阶层,属于社会中产及以下。而收入结构多元的人群,往往是社会中较为富裕的那一部分。因此,此种征管方式,从其本质上使得工薪阶层成为缴税的主力,拉大了贫富差距,产生了税收不公,“大众税”变为“穷人税”,严重与个人所得税存在的初衷相违背。
  表3.4  城镇居民收入构成
  指标 2012 2011 2010
  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 26959 23979.2 21033.4
  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 17335.6 15411.9 13707.7
  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 2548.3 2209.7 1713.5
  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 707 649 520.3
  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 6368.1 5708.6 5091.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564.7 21809.8 19109.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单位:元
  3.4统一标准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采取统一标准,即城乡不作区分,不同地区,相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采取一刀切。此种标准模式产生了一系列的税收不公。首先,由表3.3,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相差较大。城乡相同的收入水平,扣除相同的个人所得税,农村居民所剩余的可支配收入购买力更强。同样道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其物价水平与生活成本均较全国其它三四线城市高。对应其较高的生活成本,其劳动力成本也较高。但是高出的薪酬却成为税负的牺牲品,其要缴纳更高的税赋,承担更高生活成本,面对较低的货币购买力。同时,由表3.5,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家庭构成、家庭负担上,也有较大的差异。
  未考虑区际差异,未将家庭构成、家庭负担等纳入计税扣除依据的,统一标准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成为现今税收不公的主要原因。
  表3.5  城乡居民家庭情况
  指标 2012 2011 2010
  城镇居民家庭调查户数(户) 65981 65655 65607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人) 1.9 1.9 1.9
  农村居民调查户数(户) 73750 73630 68190
  农村居民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含本人)(人) 1.4 1.4 1.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四、改革的对策及综合税制的建立
  税制结构的调整是基础性的,加强征管则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行动。因而,面对即将再次展开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更多地应从调整税制的角度考虑,即综合税制的建立。
  4.1前置政策及配套制度
  结合人均收入水平及通货膨胀水平,重新确定并调整起征点,调节税率,减少税率级次、级距,从而减轻个人所得税税负水平;结合地区间区际发展水平,货币购买力水平,家庭构成,家庭负担等因素,重新界定确立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项目,重新确定速算扣除数;建立纳税人单一账户制度;同时配套建立个人征信制度。
  4.2综合税制
  借鉴国外成熟税制国家经验,我国即将进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应当向综合税制迈进。由于我国过去采用分别征收的征管方式,所以建议在综合税制模式下借鉴采用英国体制的综合税制。即将个人所得分门别类作出各种必要扣除,但要在统一扣除基本生计费用后适用一套税率计征。我国多年来采用“分别征收”的征管模式,为衔接改革前后体制,实现更好过渡,此种综合税制体制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同时,其更好地发挥了个人所得税的职能,从根本上进一步解决了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下存在的问题。充分体现“量能课征”的公平原则;体现“源泉课税”的法治原则;体现“税收管理”的效率原则。
  参考文献:
  [1] 陈工、陈伟明.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若干问题探讨[J].税务与经济,2011(6):96-99.
  [2] 李升、杨武.个人所得税改革:以促进公平为视角[J].稅务研究,2016(2):50-52.
  [3] 高培勇.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内容、进程与前瞻[J].理论前沿,2009(6):5-7.
  [4] 何代欣.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的延展:一种综合税率设计[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6):66-71.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老龄化问题便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从表面上我们不难发现,近些年老龄化现象严重主要是因为出生率以及死亡率的下降,人均寿命不断提高。纵观世界各国情况来看,发达国家是在社会以及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之后才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而我国在当前发展中的状态下便也进入了老龄化时代,属于未富先老。[1]我国老龄化情况较为严重,有关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相
期刊
【摘要】:通过对河南省近年来县域经济在与市域经济的关系、人口流动、县域消费、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的研究发现县域经济发生了标志性的转折。对县域经济发生转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县城企业的发展也加快了县域经济的转变。我们必须走可持續发展观的路线,才能使县域经济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河南省;标志性转折;农村经济  现如今,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中国
期刊
【摘要】:本文是关于公务员制度变迁研究的文献综述。该文献综述作为先行性的研究,收集了近十年来的文献资料,并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了整理。根据整理的内容,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公务员法从2005年颁布到2015年,近十年过程中的实施的情况、各个阶段出现的不同问题和各位学者见仁见智的对于《公务员法》的修改意见。为随后要进行的法理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引咎辞职;抵抗权  2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贫富差距两极分化问题与收入分配不均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社会矛盾,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健康。而遗产税作为可以解决我国贫富差距的一个有效办法而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所以对于遗产税的研究刻不容缓。遗产税的立法征收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国民贫富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还可以
期刊
【摘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不仅给国家带来各种机遇,更带来了各种挑战。尤其是政府面临的挑战更大,这种挑战是深层次的、体制性的挑战。政府是入世的主体,是享受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和执行者,入世,就要政府"先入世"。针对WTO对政府提出的新挑战,政府职能的转变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服务型政府;企业管理  一、要想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我国政府的职能就需要转变  随着我国加入W
期刊
【摘要】: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高风险行业,就目前而言,贷款利息收入仍然是银行收入和盈利的主要渠道。作为银行贷款担保中经常采用的保证担保贷款,与其它贷款类型相比是风险度较高的一种贷款,如何加强其管理,力求有效控制贷款风险,是保持保证贷款健康运行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银行信贷;保证担保贷款;保证贷款风险  1.保证担保贷款的概念  1.1担保贷款的概念  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主要来自借款客户的信用风险
期刊
【摘要】:中小企业是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力量,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带动了民间投资增长,促进地区发展,增长就业机会,为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自身独有的作用。然而,在融资这一环节我国目前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因为筹资难,中小企业“病急乱投医”,筹资风险骤然升高。为此,为中小企业争取一个公平公正的筹资环境,努力降低筹资风险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生死攸关的问题。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各项竞争力不断趋同,而企业文化的差异则在企业发展中越来越突出,并已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工会组织;以人为本;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概述  所谓企业文化,通俗来讲,就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形象或符号。是企业通过长期探索而总结出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行为道德规范等,要求全体员工无时无刻都要为之奋斗与追随的目标。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
期刊
【摘要】:在当前社会形势下,人民群众“热衷”信访,信访工作部门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工作任务复杂繁重,工作的实质效果不佳。但信访制度作为极富中国特色的民主方式,还没有哪一项制度可以取代它并帮助民众摆脱困境。如果取消信访制度,将是对中国社会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中国国情的无知。本文详解了我国信访制度的现状,探究其中问题所在,并给出完善信访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信访制度;信访现状;完善;改革   近年
期刊
【摘要】:我国的特殊国情是民族法学产生的现实条件,民族法学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法是调整民族区域自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族法学研究的实质就是为调节我国的民族关系服务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现实存在是民族法学得以发展的根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法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民族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