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好数学的基础。那么如何加强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呢?
一、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有的摆学具,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讲清算理是关键
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可以先求出3盒铅笔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铅笔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三、思维训练是核心
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如何加强思维训练呢?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现在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因此必须给学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如在教混合运算74+10×53时,引导学生说出混合运算顺序,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计算,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根本
这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证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校对的习惯。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提。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
五、加强训练是途径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训练时要注意:
(1)突出重点。如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0”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因此,在组织训练时必须明确要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好基础,重视口算。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持之以恒,有效训练。
(3)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算。在小学四则运算中,几种常用的简算方法学生必须掌握,从而达到提高计算速度的要求。
(4)訓练要有层次,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形式要多样化,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维持训练的持久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八年实际的数学教学使我清楚的认识到,计算能力的提高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有的摆学具,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讲清算理是关键
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可以先求出3盒铅笔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铅笔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三、思维训练是核心
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如何加强思维训练呢?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现在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因此必须给学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如在教混合运算74+10×53时,引导学生说出混合运算顺序,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计算,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根本
这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证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校对的习惯。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提。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
五、加强训练是途径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训练时要注意:
(1)突出重点。如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0”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因此,在组织训练时必须明确要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好基础,重视口算。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持之以恒,有效训练。
(3)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算。在小学四则运算中,几种常用的简算方法学生必须掌握,从而达到提高计算速度的要求。
(4)訓练要有层次,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形式要多样化,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维持训练的持久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八年实际的数学教学使我清楚的认识到,计算能力的提高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