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人曾经说过:“传统课程至少抛弃了两侍最有价值的东西:一个是相对于科研成果的科研过程,另一些个是科研昀主体——人本身。”新课程弥补了传统课程的不足,提倡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起指导作用,这与以往的教学模式大不相同。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由原来课程的组织者、实施者转变为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学生全过程自i学习、研究,包括选择、收集处理信息乃至得出结论。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 教师
在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拍手称快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在这种新课程中教师遇到了挑战。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习内容的宽广使教师失去了权威与垄断。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基本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新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是十分宽广的,有很多知识是老师本身并不知晓和熟悉的,老师对传什么“道”没有固定标准,对所授之“业”也不精通,对所解之“惑”并不明白,学生希望研究的许多问题都超出了老师的专业领域,老师几乎没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这就向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一同探讨知识的奥妙。
(2)教学内容的拓展直接导致了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师由幕前引退到了幕后,改变了以前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学生才是主角,一切教学活动都是遵从学生的意愿和思路的,教师只能以朋友身份参与学生课题的讨论,谁先占有知识和学问,谁就首先有发言权。新课程的形式使教师不再高高在上,教师与学生一样是研究的同伴,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学由过去的“听我说”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在研究发还这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与学生非常亲密,教师在学生眼中是可依靠的,学生在老师眼中是聪明灵活的。这会使一些教师感到一些不适应,但是素质教育的精髓之一就是以学生为本位,这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语文教师更具有挑战性。因为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逛马路,马路旁边有广告牌;买东西,附带说明书,到处可以学到语文。课内外衔接,把课外看成另一块不可缺少的语文训练的阵地。而新课程正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空间,学生走访专家查阅资料都经过了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他们克服了很意想不到的困难,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见到了鲜活的生活,锻炼了与人交流协作的能力。“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作为一个指导者和参与者面对这种变化,教师应积极调整心态,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来迎接这一新的挑战。这种挑战对教师本身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进行者是新鲜而有益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教师角色的转换呢?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工作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教师既不能完全放手,袖手旁观,也不能因循守旧。教师角色的转换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要时刻记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信任学生。在教学实践探索中,语文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扮演好以下这些角色。
1.导演。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首先要对“剧本”也就是教學内容了如指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例如,在教《核舟记》时,让学生充分地地研读课文,老师只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找搭挡,分别扮演苏东坡、黄鲁直及佛印,还有舟尾的两个舟子的情态。学生的扮演情况怎么样?这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老师也不要急于去纠正或评价。让学生仔细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指出表演学生的优缺点。再请其他学生表演,在观察与比较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
2.舵手。在实施语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正确、熟练掌握《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在了老师没有当好“舵手”的现象。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热闹气氛,铺陈出许多问题,为的是更多地鼓励学生。然而老师多是片面地运用了以肯定为主的教学原则。不少似是而非的回答,会被一些热情的称赞搪塞过去。这无疑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造成消极影响。还有对学生一一些错误答问,不少老师显得没有太多的办法。或者置错误答问而不顾,找别的学生继续回答;或者简单否定其问答;或者就事论事地引发一番,不得要领。这里的老师也没能真正领会到学生错误答问到底错在哪里;或者直接出示正确的答案。以上这些情况,显然老师不但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课堂角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妨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思考、理解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中要求老师既要放得开,又要统得紧。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期锻炼、提高,老师当好“舵手”这一角色是很关键的。
3.主持人、裁判员。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放在指导学生“自治”管理上,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创造性自学能力。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十分重视学生的自立、自治。他还认为这种情况下的语文教学“一靠民主,二靠科学”。这样一来,老师的角色扮演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又产生了新的变化。例如,语文课中的一场辩论会,教师的角色就可以是主持人、裁判员。一堂朗读或诵读课,老师同样要担当起主持人和评论员的角色。这些角色的出色扮演,就完全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师,就是要彻底改变“教师中心”的专制型教学机制,把语文教师能够扮演的各种角色,灵活地运用到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去,同时,这也是遵循教学民主原则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陈少荣.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研究[J].科研,00153-00153.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 教师
在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拍手称快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在这种新课程中教师遇到了挑战。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习内容的宽广使教师失去了权威与垄断。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基本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新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是十分宽广的,有很多知识是老师本身并不知晓和熟悉的,老师对传什么“道”没有固定标准,对所授之“业”也不精通,对所解之“惑”并不明白,学生希望研究的许多问题都超出了老师的专业领域,老师几乎没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这就向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一同探讨知识的奥妙。
(2)教学内容的拓展直接导致了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师由幕前引退到了幕后,改变了以前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学生才是主角,一切教学活动都是遵从学生的意愿和思路的,教师只能以朋友身份参与学生课题的讨论,谁先占有知识和学问,谁就首先有发言权。新课程的形式使教师不再高高在上,教师与学生一样是研究的同伴,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学由过去的“听我说”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在研究发还这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与学生非常亲密,教师在学生眼中是可依靠的,学生在老师眼中是聪明灵活的。这会使一些教师感到一些不适应,但是素质教育的精髓之一就是以学生为本位,这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语文教师更具有挑战性。因为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逛马路,马路旁边有广告牌;买东西,附带说明书,到处可以学到语文。课内外衔接,把课外看成另一块不可缺少的语文训练的阵地。而新课程正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空间,学生走访专家查阅资料都经过了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他们克服了很意想不到的困难,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见到了鲜活的生活,锻炼了与人交流协作的能力。“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作为一个指导者和参与者面对这种变化,教师应积极调整心态,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来迎接这一新的挑战。这种挑战对教师本身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进行者是新鲜而有益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教师角色的转换呢?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工作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教师既不能完全放手,袖手旁观,也不能因循守旧。教师角色的转换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要时刻记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信任学生。在教学实践探索中,语文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扮演好以下这些角色。
1.导演。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首先要对“剧本”也就是教學内容了如指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例如,在教《核舟记》时,让学生充分地地研读课文,老师只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找搭挡,分别扮演苏东坡、黄鲁直及佛印,还有舟尾的两个舟子的情态。学生的扮演情况怎么样?这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老师也不要急于去纠正或评价。让学生仔细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指出表演学生的优缺点。再请其他学生表演,在观察与比较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
2.舵手。在实施语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正确、熟练掌握《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在了老师没有当好“舵手”的现象。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热闹气氛,铺陈出许多问题,为的是更多地鼓励学生。然而老师多是片面地运用了以肯定为主的教学原则。不少似是而非的回答,会被一些热情的称赞搪塞过去。这无疑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造成消极影响。还有对学生一一些错误答问,不少老师显得没有太多的办法。或者置错误答问而不顾,找别的学生继续回答;或者简单否定其问答;或者就事论事地引发一番,不得要领。这里的老师也没能真正领会到学生错误答问到底错在哪里;或者直接出示正确的答案。以上这些情况,显然老师不但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课堂角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妨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思考、理解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中要求老师既要放得开,又要统得紧。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期锻炼、提高,老师当好“舵手”这一角色是很关键的。
3.主持人、裁判员。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放在指导学生“自治”管理上,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创造性自学能力。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十分重视学生的自立、自治。他还认为这种情况下的语文教学“一靠民主,二靠科学”。这样一来,老师的角色扮演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又产生了新的变化。例如,语文课中的一场辩论会,教师的角色就可以是主持人、裁判员。一堂朗读或诵读课,老师同样要担当起主持人和评论员的角色。这些角色的出色扮演,就完全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师,就是要彻底改变“教师中心”的专制型教学机制,把语文教师能够扮演的各种角色,灵活地运用到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去,同时,这也是遵循教学民主原则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陈少荣.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研究[J].科研,00153-0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