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间十分钟是按教育部规定而制定的,课间十分钟的利用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间十分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是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和学生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促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等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课间十分钟是学生最快乐的时刻,是学生的自由天堂。它能让学生的大脑和身心都得到放松与休息,课间十分钟具有调节疲惫状态、陶冶情操、促进人际交往的作用。本刊从作用、做法以及国外一些经验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利用课间十分钟,提高育人质量。
课间十分钟的重要作用
田新宏在《东方青年》上的观点认为:
调节疲惫状态的作用。学生自早晨进入校门就是两点一线的活动,要么在班级上课,要么是课间十分钟在课外活动或继续停留在班级。一天下来,需要在教室里坐上几个小时的时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小学生正处于易动、贪玩的心理状态,自控能力比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因此,利用好课间十分钟,做好课间的调节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下课身心全部放松,寻找属于孩子的天真快乐,上课时才能将身心全部投入课堂。
课间十分钟,学生可以调节疲惫的状态,让运行一节课的大脑进行休息,让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课间十分钟好比是个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课间能否得到真正的身心的轻松,是提高下一节课的听课质量和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所以,明智的教师不会在已经下课时还讲个滔滔不绝,因为不管讲得再怎么投入,其实学生的心早已飞向操场去奔跑了。若给学生十分钟,他们会还给我们一个精彩的课堂,这不正是我们教师所需要的吗?何乐而不为呢?相反,如果占用十分钟,我们并不能把所有的精彩内容讲出来,反而会因为占用课间十分钟而令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学生有了反感情绪,还会喜欢这一学科吗?这样不但没有达到本身的目的,还影响学生的心情,同时会连带影响下一节课。
当下课铃音响起时,教师就应立即停止讲课,不管是否讲完。教师应面带微笑大声地告诉学生下课了,属于学生们的时间来了。也许只因这一句理解的话,学生会感动,会爱上教师进而爱上教师所教的学科。教师可以在课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活跃起来,让学生放松,缓解紧张疲惫的心情。下课就应忘记课堂,痛痛快快的玩个够,去室外尽情地奔跑,尽情地喊叫嬉戏。
课间十分钟的放松身心、奔跑、嬉戏十分重要,但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身体健康才是获得知识的根本,所以加强小学课间安全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在下课时应提醒学生不要做危害身体健康的事情,不故意拥挤,上下楼梯靠右走,上下课通过楼梯过道时不要打闹、不要攀爬树木、篮球架,在玩体育器材时要注意安全。
陶冶情操的作用。课间十分钟很短暂但是很重要,十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解决私人问题,十分钟会让人心情愉悦。
班级可以放一个书架,放上一些学生们喜欢的和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如《古诗三百首》《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等,还可以订一些与学习内容同步的报刊如《小学生报》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从而增加知识,开拓眼界,丰富想象。
音乐是生活中的调味剂,优美的音乐让人心情愉快,还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正如当代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欢快的音乐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身心的放松。享受音乐时轻闭双眼可以缓解眼部疲劳,音乐可以消除烦恼,增加美感,丰富课余生活。
久坐对身体会带来危害,现在小学生肥胖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课间应倡导学生去室外做一些适量的活动。如跳绳、踢毽子、丢沙包、跳皮筋、散步等,适量的活动可以降低肥胖率。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的渐进期,适量的课间活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课间跳一跳,蹦一蹦,身体更健康。
一节课40分钟坐下来很累,关节都僵硬了,课间活动可以活动关节肌肉,促进骨骼生长从而促进小学生的生长发育。课间活动在室外可以接受日光照射,吸收充足的阳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太阳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有利于小学生身体的发育。
人际交往的作用。课间十分钟为师生交流搭建了平台,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给孩子一个亲近教师的机会,他们会回报你更多的惊喜。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课间活动是观察学生的一个重要的窗口,要以朋友的身份亲近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里。课间师生的交流可以增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以便与更好地教导学生和帮助学生。教师可以利用组织课间活动的机会,对学生的自控能力、人际关系、团体精神等综合素质进行观察,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干预和矫正。
课间十分钟是属于学生的一片天地,给学生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交流课上的疑问或一些感兴趣的事,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解决不能跟教师或家长说的烦恼,放松自己,缓解心情。和同学在一起还可以取长补短,以最优的一面展现自己,还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团结,调整学生的精神面貌,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时刻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适时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形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但是课间十分钟大部分教师都没有充分利用好,要说利用的话无外乎就是拖堂教学。魏书生老师曾讲要求教师们下课后不准离开学生,要跟学生们一起活动。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一举措是无疑是有道理的。
课间十分钟,教师应该怎么做
郎朗在《读写算》中的观点认为: 教育学生对课间十分钟的利用要有效率意识。十分钟的时间,学生要上厕所,要休息,还要准备下节课,实际上是比较紧张的,如果上节课教师再拖堂,时间就更紧张了,要让“课间十分钟”效益最大化,首先要求学生要有“有效利用课间十分钟”的意识。有些学生,做事比较拖沓,下课了,聊聊天,快上课了,才赶紧往厕所跑;有的学生都上课了,连上课用的书本都没有准备好。这些都是缺乏有效意识的具体表现。这些现象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利,而且也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向学生介绍一些“利用课间十分钟”的好的做法。下课首先处理个人问题,比如上厕所,喝水;然后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之后和同学聊聊天或者做做游戏。这样,可以让课间十分钟过得不忙不乱,有序有效。
教育学生课间活动的文明礼仪。课间十分钟会发生很多事情,比如同学矛盾,安全事故等等。我时常教育学生相互间不小心磕着、碰着了或者把同学的东西碰掉了等等要及时说“对不起”;发生矛盾时要以宽容的态度来处理,即便吵架吵赢了或者打架打赢了,也只能让矛盾继续加深,得不偿失;对于学生课间活动的方式,我要求学生不追逐打闹,不互相推搡以及不做其它危险性游戏等,并着重列举学校里发生的一些事故,体现这些不安全活动的危害,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要对班干部和课代表进行相应的培训。我要求每天的值班干部,做好课间教室内纪律的维护,对于突发事件要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对于课代表,要求他们课前检查学生学习用品的准备情况,并在适当的时间回到教室静待教师上课。对于值班干部的工作情况,我也不时地加以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慢慢的,值班干部和课代表也能很好地进入角色。
徐岩在《都市家教》上的观点认为:
教师应合理安排授课时间,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不能像有位教师说的那样:“因为把握不好课堂教学,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只好打课间十分钟的主意。”这不是在给学生查漏补缺,真正的涵义是教师在为自己补课。同时,教师应该尽量劝说学生到教室外面活动一下,即使不到室外,也应到走廊里呼吸一下相对新鲜的空气,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下一个小节中具有充沛的精力。
对于实在不愿意离开教室的学生,教师应该安排一些活动,使学生们动起来,而不是任由他们“昏昏欲睡”。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在进入下一小节的学习时,要“唤醒”他们也需要一段时间,这就浪费了本来就有限的课堂时间,影响了教学效率,所以,应该把“唤醒”的过程提前到课间来完成。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播放英文歌曲。教师可以找一些节奏欢快,朗朗上口的英文歌曲给学生播放。如果可以深入学生群体调查一下他们喜欢的歌曲或是想学唱的歌曲就更好了。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听到好听的歌曲就会情不自禁的跟唱或是哼唱,而学生的模仿能力都很强。那么,当一些歌曲被播放了几次之后,学生就可以跟唱了。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得到了精神上的放松,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英文歌词中不少地道的表达方式。
第二,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播放英文电影的片段。英文歌曲都可以教会学生一些地道的表达,一些电影的经典片段就更不用说了。电影不仅可以提供地道的表达方式,还可以提供文化信息,是学习国外文化的最好的媒介之一。但是,播放电影一方面要注意与课文内容的关联程度,另一方面要注意电影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等因素的相符程度等。
第三,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游戲。带领学生做一些游戏的效果是很好的。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对数字的读音把握的不是很准确。不准确的发音导致了说不清也听不懂数字,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曾经带领学生做过一些数字游戏,学生通过说和听,对数字的认识变得准确起来。
从心理学角度了解小学心里特点并与学习活动的特点相链接,分析出小学生学习活动有其特殊性。为使小学生的教学机制得以更加完善,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能,需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着手,从教与学两方面完善其教学机制。重视教学目标的达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大程度的满足社会需求。
课间十分钟,国外这么做
美国:场地有限 轮流“户外”。在美国的小学,户外活动是必须要进行的。孩子们一般在学校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半放学,除去午餐时间,上、下午加起来一共有三次休息时间,课间休息的次数比中国小学少,但是每次休息的时间比较长,会有20分钟。这段课间休息的时间里,孩子们必须离开教室出去外面活动,因为这是集体活动。如遇特别恶劣的天气,教师会带领孩子们到学校的室内田径场活动。除了在学校的户外活动,老师还会再三跟家长强调,每天要保证孩子们至少有一个小时的运动活动时间,这对于舒缓孩子们学习的压力、锻炼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
美国小学一般有500多个学生,课间活动一般是按年级分时段进行的,即每个年级的课间休息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比如,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低龄孩子是一组,同时出来活动,等他们进教室开始上课了,三、四年级的孩子再出来活动,以此类推。
孩子们在操场和球场上玩耍的时候,学校除了配备专门的老师在一旁看护和关注孩子们的动向,还有很多家长义工们有组织地前来维持秩序。这些家长们都穿上了学校统一配置的、很显眼的黄色坎肩,负责在课间活动时配合老师们照顾孩子们的安全。这样的安排既控制了操场上的总人数,也大大降低了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孩子们也玩得更开心,可谓一举数得。
英国:名称体现功能。英国的课间休息时长从10分钟到30分钟不等。相较于我国将诸如课间十分钟、下课时间等统称为“课间休息”来说,“课间休息”的称谓在英国有着严格区分。一般按照年级不同定义不同的名称,相对名称所强调的功能有所不同,如英国用“游戏时间”指代学前及小学各年级的“课间休息”,强调“游戏”功能;将中学各年级的“课间休息”称为“课间时间”,则强调“间隙休息”功能。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老师会利用课间组织他们进行各类集体游戏,既放松身心,又能教育孩子们文明礼貌和团结友爱。到了中学,虽然老师不会专门组织游戏,但在“课间休息”中,学生必须到室外活动,有学生自主安排的,也有学校组织的。无论哪个年级,学校都会安排教师或助理人员在学生活动的区域内担任监督和保护工作,谨防意外发生。
俄罗斯:“课间小跑”提升体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一所小学,不少学生都会在课间活动时选择跑步,有两位教师在操场一头组织指点。老师不教跑的技术,只管发小木棍(一般为雪糕中的木条),凡跑完一圈(即不规则的草皮活动场,一圈相当于250米左右),教师就发一根,凡累计10根(不要求一次跑完),教师就在学生胸前贴一张黄色的纸条,凡累计5张纸条,教师即当众颁发“优秀运动学生”奖状。
由于教师采用这种随意的奖励手段,参加跑步的学生越来越多。跑的距离和速度皆由学生自定,教师不作任何要求,只是到10分钟就收牌。粗略统计,约有70%的学生参与跑步,少数学生一次能跑4~5圈,大多数学生一般一次跑2~3圈。
澳大利亚:回归教育本真。澳大利亚学校的课间活动完全是一种学生自觉自愿参加的身体活动。下课铃响后,学生离开教室奔向操场,寻找自己喜欢的活动:有的玩滑梯,有的跳方格,有的在综合练习器械上爬竿、吊梯等。
几乎每所学校的操场或运动场馆都会配置充足的运动器材,其中有新的器械,也不乏有组合器材和陈旧的但还能使用的器材,比如用废旧轮胎和旧尼龙绳制成的攀爬练习器等。教师们希望通过在利用新旧体育器材的练习中,使学生了解体育器材的发展变化,学会树立爱护和维修体育器材的意识等。为了确保安全,地上都铺有软沙、塑胶垫子、碎木屑等,不少教师也会与学生共练,操场上一片欢腾喜悦。
加拿大:利用课间传承传统游戏。现代电子设备及游戏正在逐步侵蚀孩子们的童年,很多经典的传统游戏逐渐无人问津甚至有“失传”的危险。加拿大退休教师道伊因此发起“活跃的操场”运动,从35所中小学各挑选4名学生参加每次2个小时、总共4次的游戏学习,学习跳绳、国际象棋、四方格等传统游戏。这些经过“训练”的学生再在课间将所学游戏教给其他同学一起玩耍。这样既保存了传统游戏,也达到了使孩子们放松身心、学习合作的效果。
(责任编辑:杨强)
课间十分钟的重要作用
田新宏在《东方青年》上的观点认为:
调节疲惫状态的作用。学生自早晨进入校门就是两点一线的活动,要么在班级上课,要么是课间十分钟在课外活动或继续停留在班级。一天下来,需要在教室里坐上几个小时的时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小学生正处于易动、贪玩的心理状态,自控能力比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因此,利用好课间十分钟,做好课间的调节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下课身心全部放松,寻找属于孩子的天真快乐,上课时才能将身心全部投入课堂。
课间十分钟,学生可以调节疲惫的状态,让运行一节课的大脑进行休息,让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课间十分钟好比是个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课间能否得到真正的身心的轻松,是提高下一节课的听课质量和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所以,明智的教师不会在已经下课时还讲个滔滔不绝,因为不管讲得再怎么投入,其实学生的心早已飞向操场去奔跑了。若给学生十分钟,他们会还给我们一个精彩的课堂,这不正是我们教师所需要的吗?何乐而不为呢?相反,如果占用十分钟,我们并不能把所有的精彩内容讲出来,反而会因为占用课间十分钟而令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学生有了反感情绪,还会喜欢这一学科吗?这样不但没有达到本身的目的,还影响学生的心情,同时会连带影响下一节课。
当下课铃音响起时,教师就应立即停止讲课,不管是否讲完。教师应面带微笑大声地告诉学生下课了,属于学生们的时间来了。也许只因这一句理解的话,学生会感动,会爱上教师进而爱上教师所教的学科。教师可以在课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活跃起来,让学生放松,缓解紧张疲惫的心情。下课就应忘记课堂,痛痛快快的玩个够,去室外尽情地奔跑,尽情地喊叫嬉戏。
课间十分钟的放松身心、奔跑、嬉戏十分重要,但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身体健康才是获得知识的根本,所以加强小学课间安全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在下课时应提醒学生不要做危害身体健康的事情,不故意拥挤,上下楼梯靠右走,上下课通过楼梯过道时不要打闹、不要攀爬树木、篮球架,在玩体育器材时要注意安全。
陶冶情操的作用。课间十分钟很短暂但是很重要,十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解决私人问题,十分钟会让人心情愉悦。
班级可以放一个书架,放上一些学生们喜欢的和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如《古诗三百首》《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等,还可以订一些与学习内容同步的报刊如《小学生报》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从而增加知识,开拓眼界,丰富想象。
音乐是生活中的调味剂,优美的音乐让人心情愉快,还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正如当代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欢快的音乐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身心的放松。享受音乐时轻闭双眼可以缓解眼部疲劳,音乐可以消除烦恼,增加美感,丰富课余生活。
久坐对身体会带来危害,现在小学生肥胖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课间应倡导学生去室外做一些适量的活动。如跳绳、踢毽子、丢沙包、跳皮筋、散步等,适量的活动可以降低肥胖率。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的渐进期,适量的课间活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课间跳一跳,蹦一蹦,身体更健康。
一节课40分钟坐下来很累,关节都僵硬了,课间活动可以活动关节肌肉,促进骨骼生长从而促进小学生的生长发育。课间活动在室外可以接受日光照射,吸收充足的阳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太阳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有利于小学生身体的发育。
人际交往的作用。课间十分钟为师生交流搭建了平台,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给孩子一个亲近教师的机会,他们会回报你更多的惊喜。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课间活动是观察学生的一个重要的窗口,要以朋友的身份亲近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里。课间师生的交流可以增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以便与更好地教导学生和帮助学生。教师可以利用组织课间活动的机会,对学生的自控能力、人际关系、团体精神等综合素质进行观察,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干预和矫正。
课间十分钟是属于学生的一片天地,给学生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交流课上的疑问或一些感兴趣的事,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解决不能跟教师或家长说的烦恼,放松自己,缓解心情。和同学在一起还可以取长补短,以最优的一面展现自己,还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团结,调整学生的精神面貌,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时刻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适时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形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但是课间十分钟大部分教师都没有充分利用好,要说利用的话无外乎就是拖堂教学。魏书生老师曾讲要求教师们下课后不准离开学生,要跟学生们一起活动。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一举措是无疑是有道理的。
课间十分钟,教师应该怎么做
郎朗在《读写算》中的观点认为: 教育学生对课间十分钟的利用要有效率意识。十分钟的时间,学生要上厕所,要休息,还要准备下节课,实际上是比较紧张的,如果上节课教师再拖堂,时间就更紧张了,要让“课间十分钟”效益最大化,首先要求学生要有“有效利用课间十分钟”的意识。有些学生,做事比较拖沓,下课了,聊聊天,快上课了,才赶紧往厕所跑;有的学生都上课了,连上课用的书本都没有准备好。这些都是缺乏有效意识的具体表现。这些现象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利,而且也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向学生介绍一些“利用课间十分钟”的好的做法。下课首先处理个人问题,比如上厕所,喝水;然后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之后和同学聊聊天或者做做游戏。这样,可以让课间十分钟过得不忙不乱,有序有效。
教育学生课间活动的文明礼仪。课间十分钟会发生很多事情,比如同学矛盾,安全事故等等。我时常教育学生相互间不小心磕着、碰着了或者把同学的东西碰掉了等等要及时说“对不起”;发生矛盾时要以宽容的态度来处理,即便吵架吵赢了或者打架打赢了,也只能让矛盾继续加深,得不偿失;对于学生课间活动的方式,我要求学生不追逐打闹,不互相推搡以及不做其它危险性游戏等,并着重列举学校里发生的一些事故,体现这些不安全活动的危害,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要对班干部和课代表进行相应的培训。我要求每天的值班干部,做好课间教室内纪律的维护,对于突发事件要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对于课代表,要求他们课前检查学生学习用品的准备情况,并在适当的时间回到教室静待教师上课。对于值班干部的工作情况,我也不时地加以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慢慢的,值班干部和课代表也能很好地进入角色。
徐岩在《都市家教》上的观点认为:
教师应合理安排授课时间,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不能像有位教师说的那样:“因为把握不好课堂教学,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只好打课间十分钟的主意。”这不是在给学生查漏补缺,真正的涵义是教师在为自己补课。同时,教师应该尽量劝说学生到教室外面活动一下,即使不到室外,也应到走廊里呼吸一下相对新鲜的空气,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下一个小节中具有充沛的精力。
对于实在不愿意离开教室的学生,教师应该安排一些活动,使学生们动起来,而不是任由他们“昏昏欲睡”。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在进入下一小节的学习时,要“唤醒”他们也需要一段时间,这就浪费了本来就有限的课堂时间,影响了教学效率,所以,应该把“唤醒”的过程提前到课间来完成。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播放英文歌曲。教师可以找一些节奏欢快,朗朗上口的英文歌曲给学生播放。如果可以深入学生群体调查一下他们喜欢的歌曲或是想学唱的歌曲就更好了。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听到好听的歌曲就会情不自禁的跟唱或是哼唱,而学生的模仿能力都很强。那么,当一些歌曲被播放了几次之后,学生就可以跟唱了。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得到了精神上的放松,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英文歌词中不少地道的表达方式。
第二,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播放英文电影的片段。英文歌曲都可以教会学生一些地道的表达,一些电影的经典片段就更不用说了。电影不仅可以提供地道的表达方式,还可以提供文化信息,是学习国外文化的最好的媒介之一。但是,播放电影一方面要注意与课文内容的关联程度,另一方面要注意电影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等因素的相符程度等。
第三,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游戲。带领学生做一些游戏的效果是很好的。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对数字的读音把握的不是很准确。不准确的发音导致了说不清也听不懂数字,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曾经带领学生做过一些数字游戏,学生通过说和听,对数字的认识变得准确起来。
从心理学角度了解小学心里特点并与学习活动的特点相链接,分析出小学生学习活动有其特殊性。为使小学生的教学机制得以更加完善,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能,需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着手,从教与学两方面完善其教学机制。重视教学目标的达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大程度的满足社会需求。
课间十分钟,国外这么做
美国:场地有限 轮流“户外”。在美国的小学,户外活动是必须要进行的。孩子们一般在学校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半放学,除去午餐时间,上、下午加起来一共有三次休息时间,课间休息的次数比中国小学少,但是每次休息的时间比较长,会有20分钟。这段课间休息的时间里,孩子们必须离开教室出去外面活动,因为这是集体活动。如遇特别恶劣的天气,教师会带领孩子们到学校的室内田径场活动。除了在学校的户外活动,老师还会再三跟家长强调,每天要保证孩子们至少有一个小时的运动活动时间,这对于舒缓孩子们学习的压力、锻炼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
美国小学一般有500多个学生,课间活动一般是按年级分时段进行的,即每个年级的课间休息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比如,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低龄孩子是一组,同时出来活动,等他们进教室开始上课了,三、四年级的孩子再出来活动,以此类推。
孩子们在操场和球场上玩耍的时候,学校除了配备专门的老师在一旁看护和关注孩子们的动向,还有很多家长义工们有组织地前来维持秩序。这些家长们都穿上了学校统一配置的、很显眼的黄色坎肩,负责在课间活动时配合老师们照顾孩子们的安全。这样的安排既控制了操场上的总人数,也大大降低了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孩子们也玩得更开心,可谓一举数得。
英国:名称体现功能。英国的课间休息时长从10分钟到30分钟不等。相较于我国将诸如课间十分钟、下课时间等统称为“课间休息”来说,“课间休息”的称谓在英国有着严格区分。一般按照年级不同定义不同的名称,相对名称所强调的功能有所不同,如英国用“游戏时间”指代学前及小学各年级的“课间休息”,强调“游戏”功能;将中学各年级的“课间休息”称为“课间时间”,则强调“间隙休息”功能。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老师会利用课间组织他们进行各类集体游戏,既放松身心,又能教育孩子们文明礼貌和团结友爱。到了中学,虽然老师不会专门组织游戏,但在“课间休息”中,学生必须到室外活动,有学生自主安排的,也有学校组织的。无论哪个年级,学校都会安排教师或助理人员在学生活动的区域内担任监督和保护工作,谨防意外发生。
俄罗斯:“课间小跑”提升体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一所小学,不少学生都会在课间活动时选择跑步,有两位教师在操场一头组织指点。老师不教跑的技术,只管发小木棍(一般为雪糕中的木条),凡跑完一圈(即不规则的草皮活动场,一圈相当于250米左右),教师就发一根,凡累计10根(不要求一次跑完),教师就在学生胸前贴一张黄色的纸条,凡累计5张纸条,教师即当众颁发“优秀运动学生”奖状。
由于教师采用这种随意的奖励手段,参加跑步的学生越来越多。跑的距离和速度皆由学生自定,教师不作任何要求,只是到10分钟就收牌。粗略统计,约有70%的学生参与跑步,少数学生一次能跑4~5圈,大多数学生一般一次跑2~3圈。
澳大利亚:回归教育本真。澳大利亚学校的课间活动完全是一种学生自觉自愿参加的身体活动。下课铃响后,学生离开教室奔向操场,寻找自己喜欢的活动:有的玩滑梯,有的跳方格,有的在综合练习器械上爬竿、吊梯等。
几乎每所学校的操场或运动场馆都会配置充足的运动器材,其中有新的器械,也不乏有组合器材和陈旧的但还能使用的器材,比如用废旧轮胎和旧尼龙绳制成的攀爬练习器等。教师们希望通过在利用新旧体育器材的练习中,使学生了解体育器材的发展变化,学会树立爱护和维修体育器材的意识等。为了确保安全,地上都铺有软沙、塑胶垫子、碎木屑等,不少教师也会与学生共练,操场上一片欢腾喜悦。
加拿大:利用课间传承传统游戏。现代电子设备及游戏正在逐步侵蚀孩子们的童年,很多经典的传统游戏逐渐无人问津甚至有“失传”的危险。加拿大退休教师道伊因此发起“活跃的操场”运动,从35所中小学各挑选4名学生参加每次2个小时、总共4次的游戏学习,学习跳绳、国际象棋、四方格等传统游戏。这些经过“训练”的学生再在课间将所学游戏教给其他同学一起玩耍。这样既保存了传统游戏,也达到了使孩子们放松身心、学习合作的效果。
(责任编辑: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