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b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宁可认为,它是辩证法对历史过程的理解。具体地说,有三个基本内容:(1)事物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有其基本的历史联系;(2)事物的历史因矛盾的发展变化而区别为各个不同质的发展阶段;(3)事物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呈现为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因此,应当肯定和支持一切推动历史上升和前进的力量。
其他文献
<正> 对于苏联的经济改革,诚如一位西方著名的苏联问题学者所指出的,我们不仅应该听他们说了些什么,更应看他们做了些什么。但我党得根据他们推出改革方案进行理论分析也是极为必要的。问题在于,这种理论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纵向的历史比较上,即停留在比过去的改革有什么所谓突破上,并由此进行一些理论推断,这样做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对我们
<正> 70年代以来,特别是1974——1975年经济危机以后,资本主义各国进入了“停滞膨胀”阶段,这是经济学界基本一致的观点。但是,进入80年代以后,是否还存在“滞胀”?这却是近年来经济学界一直争论的一个问题。 “滞胀”一词,意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源于西方经济学,后广为我国经济学者所使用。 关于经济停滞,目前的争论集中在2%的经济增长率是滞,还是3%的经济增长率是滞。但一般都同意把这里所讨论的经济停滞看作是一种长期的现象,并把它与平常讲的经济周期相
<正> 在苏共二十七大和1987年苏共中央1月全会上,苏联把所有制问题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把它作为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为过去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等理论问题的简单化解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根源之一。与此同时,在所有制问题上提出了与苏联过去不同的一些新看法。 一、在全民所有制问题上的新观点 长期以来,苏联把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看成是一种完善的高级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1954年出版的、由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观点颇有代
<正>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的第二次中国——东盟国家经济关系讨论会于1987年10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东盟五国、香港和福特基金会的17位专家、学者与中国20多位学者,就有关“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内部发展及其对双方经济关系的影响等”若干专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双方学者提交了有关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东盟
【正】 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过程中,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对“投资环境”这一术语已不生疏。但从大量的工作实践来看,人们并没
正确处理工商关系,是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记的高速度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重要问题。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因此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本文试图探讨下述几个问题:一、怎样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工商业之间的矛盾?二、处理工商关系的根本原则是什么?三、如何加强产供销计划衔接?四、怎样运用经济方法处理产供销问题?下面就这四个问题提出一些个人不成熟的意见,请同志们指正。
本刊经常收到许多青年同志来稿。有的写得比较好,采用了;有的写得比较差,或者不合本刊性质,退还了。对各地青年同志积极投稿,热情支持,我们很感谢。但由于人力所限,退稿时往往不能提出具体意见,对此,我们深表歉意!为了答谢各地青年同志的热情支持,也为了反映青年同志在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情况,我们特地邀请了十多位经常关心本刊的青年作者谈谈他们在科学研究中的心得和体会。这些体会,也许对一些青年同志有所启发和帮助,也许能鼓舞青年同志更加努力写稿,更加积极地参加学术研究和学术讨论。同时也希望能引起学术界前辈的注意和关怀,从
<正> 一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价格形成的基础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存在着争论。有人认为,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高度的社会化经济,社会经济运动表现为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要求价值要有一个转化形态来作为价格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