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霍布森选择效应的泥潭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lopc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与文本间电光火石般的碰撞、喜怒哀乐的交流、睿智深刻的思想对话的课堂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可是,课堂教学中“霍布森选择效应”的泥潭却一个接着一个,让人防不胜防。“霍布森选择效应”的背后是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伪生成的成功。目前,虚假预设和伪生成的教学状态在课堂上似乎并不少见。如何辩证地看待预设和生成呢?下面展示三个教学片段,探索怎样做到关注真正的生成。
  一、匠心独具的“设境”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可让学生充分研读文本,也可以提供其他资料,让富有个性的问题从学生的嘴里“喷薄而出”,有时不妨让学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把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中,精彩的生成就会水到渠成,学生也会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执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播放了电视剧“酒店密谋害林冲”片段。当学生都沉浸在紧张的密谋氛围中时,我有意说了一句:“林冲是店小二的恩公,可是店小二明知恩公有难,却不敢直言相告,真是太过分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对店小二不能舍身报恩的做法极为不满;有的理解店小二,因为他只是个世俗小民,要他临危不惧,不符合人物身份。正当众说纷纭之时,一学生提出:“这一情节,为什么电视剧和小说有差异呢?”我会心一笑,关键性的问题已经出场了,我强化了这个困惑,让学生仔细研读文本,对比电视剧,探讨哪种安排能更好地凸显人物性格、主题。学生讨论后,大致达成共识:电视剧设置悬念,使故事跌宕起伏,侧重点在情节;小说中店小二告诉林冲有阴谋,他还幻想着得过且过,侧重点在人物和主题。
  二、生态式的“酝酿”
  教师要为教学的生成提供足够空间,尊重学生的思考,应将设计意图融进学生的思维,在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活动中因势利导,形成生态式酝酿的过程。如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理解“沂水春风”的意蕴,探讨“曾点气象”。
  【活动一】朗读曾皙的话,配以音乐,引入情境。
  【活动二】请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沂水春风”的情景,并给这幅画面取个题目。
  【明确】春回大地,舒适宜人,风华正茂的青年领着一群欢蹦乱跳的儿童到郊外游玩,乐水乐山,美不胜收,临风浩歌,其乐无穷,可称之为“暮春咏归图”。
  【活动三】对这幅画的寓意作探讨。
  【明确】曾皙描绘的游乐图正是孔子内心理想的折射,正寄寓了孔子最高的社会理想:盛世太平,天下大同,人民康乐。曾皙的志向虽不言政事,却是礼治的最高境界。
  我原以为能较好地完成预设,不料却横生枝节,有学生提出“浴乎沂,风乎舞雩”解释为“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暮春三月,即使在江南,入水游泳犹冰凉彻骨,怎堪浴后登高吹风?全班哗然,有的不以为然:“这只是曾皙的一种假想罢了。”有的则应声质疑。我认为不能放过这个很好的挖掘文本价值和意义的时机,于是就此问题和学生展开讨论,最终结论是这未必是写实,其中定有所譬喻。“浴乎沂”,既可清洁身体,又可净化心灵,因为水在古人心中是神圣的。古代哲人面对人格化的山川,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三、生成后的“垂钓”
  课堂生成的问题纷繁复杂,这就需要教师“掌舵”。教师面对生成的问题,要及时去伪存真,适时引导。有价值的问题生成后,要用严谨而富有程序性的思考“垂钓”学生的思考,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教学《屈原列传》时,学生阵阵爆笑,使我始料未及,原来学生关注的不是屈原悲怆的爱国胸襟,反而是楚怀王的可笑之举。学生认为楚怀王是一个活脱脱的小丑形象。这样的论断有失偏颇,我不想就此收尾。于是我说:“如此昏聩的楚怀王客死他乡,楚人应该拍手称快,但为何文中有言‘楚人既咎子兰以劝王入秦而不反也’?”
  热闹的指责声渐渐平息,学生有的说:“怀王只是糊涂,并不可憎,他知错能改,文中说‘怀王悔,追张仪,不及’。”有的说:“怀王断然拒绝秦国的要挟,置自家性命于不顾,也不愿割地受辱,颇有一股傲然正气。”讨论至此,单从文本研读已不能满足探讨需求了,于是我布置作业,建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查阅更多的资料,做到有理有据。第二节课上,学习小组对楚怀王在《屈原列传》中令人费解的行为,交流了看法,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文献资料,对“怀王为何联秦弃齐”“怀王为何弃汉中地”和“怀王为何与秦联姻”等问题达成了共识,更加客观地评价楚怀王。
  每篇文章都是习得文本解读能力的范例,有时课堂生成简单,但如何做好生成的后续工作,让生成的问题发挥效用,却是更为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肯用心、肯钻研,就能奋力跳出“霍布森选择效应”的泥潭,还学生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语文学科的科学性、人文性注定了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因为无论是从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来看,还是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过程来看,一切都跟情感息息相关,而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让我们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意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设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用自身积极的情感态度去感染学生,让情感之清泉在教学活动中常流不息!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必须以情感
一、引文  说到“箱”,首先要介绍“系统”的概念。所谓系统,就是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有组织的整体。亚里士多德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说的是系统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有规律地组合并形成了其系统的系统质。我们平常所说的1 1>2也说的是这个道理。物质世界就是由无数个相互之间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因此,世界是系统的。系统分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大小分,较大的系统叫大系统或
初中英语阅读课通常来说是枯燥无味且比较难教的课,如果要把这堂课上好,上得生动有趣,那就应该讲究方法和技巧,因此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就成了中学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我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尝试了运用“问题阶梯”教学法来实现以上目的,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已经向市教研室申报了
高三怎么复习?复习课怎么上?新课改的方案对高三复习有无影响?这些问题对于已经工作13个年头、在高三8个年头的我来说,按理,不应该成为问题。  2010年秋季学期一开学,随着工作的变动,我接触了新的学生,第一节课下来,我就陷入了深思:课堂上,面对我的启发引导,面对我的滔滔不绝,学生们竟浑然不觉,整整一节课,变成了我的“独角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记忆;教师带一张嘴巴,学生辅一双耳朵。这样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德波诺说:“教育就是教人思维。”新课标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存在着心理上的时空距离,因而在阅读中常常会产生思维空白。如果我们能巧妙运用“空白”艺术,以思维训练为切入点,在无疑处布白,在有疑处补白,就可以营造美妙的意境,为课堂注入一汪清泉,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
蔡稷颖:我将第六单元的知识做了一个梳理,并做成了思维导图,这样非常便于我复习。我还画了一個机器人,是不是很酷?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审美情趣与文化品位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束缚,把发展学生个性特点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教材作品的过程中发掘它们的内涵,用真善美的美好情感洗礼和净化学生的心灵,实现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挖掘语文内在功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的培养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
设计理念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指导学生“学习用现代的观念和发展的眼光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新课标特别强调要“敢于领异标新,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在写作中运用逆向思维就是从与传统观点相反的角度探索问题,往往能出奇制胜,确立新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新时代需要创造型人才,创新作文渴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决定了中考作文命题要围绕学生生活。当然,学生生活的外延要不断扩大,不仅要围绕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生活,还要围绕社会生活,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注学生对焦点、热点问题的认识,以促使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中考作文题型和选材范围更灵活富于变化,着眼于综合能力和
创新,简言之,就是在传统的桎梏中寻找新的突破口。换句话说,创新就是以非习惯的方式思考问题的能力。李可染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踩着别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一语道破了创新的价值所在。人类生活是这样,作文亦然,创新是文章的生命。一篇文章只有在立意、选材、结构、文体、语言等方面做到了创新,文章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受到读者的青睐,让读者得到启迪和美感。    一、占据立意的制高点    立意的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