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外资并购的现状
一般来说,跨国投资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所谓的“绿地投资”,即包括独资、合资在内的新建企业;另一种就是跨国并购。与全球国际投资以跨国并购为主的特点不同,我国由于受引资政策和国内资本市场成熟程度的限制,吸引的外国投资一直以“绿地投资”为主,跨国并购较少。据统计,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27.43亿美元,成为全球吸引外资的第一大国,但其中并购投资只占5%-6%,并且多以间接方式进行。
随着外资并购政策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进入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正在形成一些外资并购的重点领域,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以下3类:(1)外资介入程度已相对较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如汽车、医药、石油化工、机械等。如在石油化工领域,2000年9月荷兰皇家壳牌集团与中国石化正式签署了战略联盟协议,出资4.3亿美元购买中国石化的股票,并与中国石化合作,联手收购国内的500个加油站。(2)正在取消外资进入限制的服务行业,如银行、证券、电信、港口、航空、自来水等。在这些行业中外资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比国内同行相比有较明显的优势,能为其带来超额利润。以电信业为例,2000年10月全球最大的专业性移动电话运营商沃达丰宣布成功购得中国移动电话2%的股权,终于使得一向坚冰覆盖的电信市场裂开了一道小缝。根据我国入世承诺,入世一年后,我国将允许外资在所有电信服务业中占35%的股权,三年后达49%,在增值服务和寻呼等服务中占51%的股权。随着我国服务业市场的逐渐放开,这些领域势必成为外资并购的亮点。(3)规模效应明显的流通业,主国足大型综合超市、百货业等。根据人世协议,我国将在3年内取消外商零售企业进入的地域和数量限制,5年内取消外商零售企业进入的控股权限制。因此,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纷纷加快各自在华的发展速度。由于在零售业中一个店面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店面的选址,而国内的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取得先机,因此外资零售商要想在我国扩大规模将不得不选择直接并购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
二、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动因
(一)市场因素
1.开拓中国市场。近年来以美国为领头羊的世界经济萎靡不振,唯中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发展。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GDP剔除价格因素后年均增长为9.4%,居世界之首。经济的持续增长引起了中国市场总量规模的扩大,这个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对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来讲是至关重要的。能否迅速进入中国市场、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对增强跨国公司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几乎每一个通过收购进入中国的外国公司都具有强烈的开拓和占领中国市场的动机。
2.获取市场势力。市场势力论认为,通过企业并购可以减少竞争对手,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对市场环境的控制能力和长期获利的能力。日益国际化的市场和竞争环境要求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获取更大的市场势力,而跨国并购正是短期内获取市场势力的最佳途径。跨国公司通过横向并购的方式把竞争对象纳入自己的势力,减少了竞争对手,从而弱化了市场上的竞争强度。同时,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可以迅速扩大企业在中国的规模,增强了其抵抗市场波动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速度因素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跨国公司进入一国市场的速度变得更加重要。那些先进入市场者可以首先取得在该市场范围内的市场势力,处于市场领先者地位。对于那些进入较晚的公司则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于是部分后进入者便采取收购现有国有企业的形式,以缩小与先进入者间的差距。例如,1998后柯达公司斥资收购感光行业的汕头公元、厦门福达和无锡阿尔梅兰家公司,目的就是为了缩小与竞争对手、先进入者富士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差罡巨。
相对于其他的投资方式,并购通常是达到预期目标的最迅速的途径。因为:(1)可以缩短投资周期,抢占市场先机。外资不管是通过产权市场并购还是通过证券市场并购都可以利用被并购方现成的生产条件和规模,不间断地进行生产,从而与新建企业相比,可以大大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和投资回报年限。(2)可以利用被并购企业现有的销售网络和商标、商誉,直接获得并购企业的市场份额。我国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当地的市场知识、现成的分销体系以及与政府、供应商或客户的联系渠道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外国公司所不具有的资源优势。跨国公司要想快速的进入、占领和渗透我国市场就很有必要吸取这些资源优势。
(三)成本因素
在外资并购国企中,资产如何评估,外资方和我方有较大的差异。我国的资产评估通常以账面资产为准,而外商接受的只是市场价格,二者的差价往往很大。对此,《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应按国际上通行的市场价值的评估方法对国有企业进行资产评估。但无论怎样,充分利用各地政府为了吸引外资而提供的种种优惠政策,尽可能的压低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价格,利用帐面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巨大差距是外资收购我国不良资产过程中实行低成本扩张的主要动力之一。
三、我方动因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进一步发展,客观上需要借助外资的力量,特别是对外资通过并购方式进入的需求更加迫切。(1)解决了国有企业发展后续资金问题。我国一些国有参股或控股的公司,有的因长期亏损而无力走出困境,有的虽然现在经营情况良好,但由于资金不足,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结构改进以及企业间的重组都无法进行,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拓宽了国有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同时,外商并购国有企业可以使我们将现有存量的国有资产置换为资金,起到国有资产存量变现和补充社会保障资金的双重积极作用。(2)可以推动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由于我国国有的企业技术装备普遍偏弱,外资在并购国有企业后,势必加大对这些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输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通过技术外溢和扩散等途径还可以带动国内同行业企业的技术升级,加快我国产业升级的步伐。(3)可以促进国有企业转换机制。我国国有企业虽然经过近十年的改革,但仍然存在着产权不清晰、投资主体不明确等问题。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后,不仅改变了国有企业单一的资产结构,而且通过产权界定、资产评估、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等一系列措施使产权关系进一步明晰从而推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4)推动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我国一些国有参股或控股的公司的国有股东把股权或资产出售给外资,就是想有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与外商共享其经营理念(包括技术和管理),提高我方的国际化经营能力。
四、外资并购国企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一)外资并购可能引起经济安全问题
外资进入我国的动机和我国自身发展战略通常足不一致的,他们总是关注企业的利润,更长久的战领市场份额,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若那些事关国计民生、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被外资所并购和控制,则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还可能导致经济的动摇。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对其进行规制管理,趋利弊害,引导其投资地区、投资项目,使其在华并购活动与我国的长远发展目标相协调。(1)引导外资并购的产业方向,使外资并购尽可能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加速我国“世界工厂”的形成。(2)对于能源、化工、电子、钢铁、信息、生物和新材料等战略产业,要以跨国公司在并购活动的介入程度不损害我国企业的成长发育为限,充分利用加入WTO的过渡期,在放开跨国并购限制政策的同时增强中国企业竞争力,使政策放开的程度与竞争力的增强同步。(3)积极引导跨国公司加大向中西部投资。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与东部相比,广大的中西部更需要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据统计,我国引进的外资中有88%流入东部8个省市,只有12%的外资流人中西部各省。因此,应进一步放宽中西部吸引外资的领域和政策限制,使中西部外资并购的条件更为优惠,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外资将目光转向中西部。
(二)外资并购可能引起垄断
外资来华进行并购,主要目的足通过并购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争取更大的竞争优势,甚至居支配地位,最终形成垄断。目前,国内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已被外商控股,特别是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中,不少商品已被外资占有约1/3的市场份额。
由于并购的过度集中会对自由竞争产生不利影响,各市场经济国家通常制定反垄断法子以限制。目前,我国也正在加快制定《反垄断法》的工作,其中将包括全面的反垄断审查制度。
此外,我们在防止跨国公司行业垄断,更应注意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一方面,中方企业被并购后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不多,仍停留在产品引进改型阶段,新技术、关键技术仍掌握在外方人员手中,我方在产品技术方面仍受制于外方。另一方面,随着人世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我国申请专利保护,已严重限制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由于专利权具有很强的独占性和排他性,外国公司一旦在这些领域申请专利后,我们在研发时就不能与之发生冲突,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开发空间被进一步的压缩。因此,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拥有一批自己的核心专利技术是我国企业今后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外资并购可能引起国有资产的流失
在我国,政府不足作为并购活动的裁判,更多的是作为并购活动的一个主体而出现。因此,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保证国有资产不被“贱卖”的关键是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使外资并购国企市场化。
而且,由于我国企业往往忽视长期经营中形成的品牌等无形资产,不但在并购中使得国有资产的评定价格小于其实际价格,而且并购后也容易造成国有晶牌流失、被外资品牌替代的现象,这实际上都是国有资产另一种形式的流失。这不仅要求国企经营者重视品牌价值,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也要对国有品牌给予足够的重视,尽快完善科学的资产评估标准,对长期使用的品牌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给予相应的股份,不要造成国有品牌流失。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售集团翠丰在亚洲地区的年采购额达30亿美元,而在华的采购份额占了近一半。去年,沃尔玛已把全球采购中心从香港移到了深圳,而领先一步的家乐福则以上海为中心继续扩大采购范围。
由于跨国采购对于当地扩大外贸出口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拉动作用,吸引跨国采购中心入驻已成为各大城市新一轮引资竞争的核心和焦点。
深圳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零售业集团沃尔玛公司的全球采购中心和最大的美国家庭用鞋采购基地。2002年深圳市重点落实了家乐福、吉之岛、索尼、东芝、日立、IBM等跨国公司把采购中心落户到深圳的工作,当年就有10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采购中心落户到深圳。
作为国内经济贸易中心的上海,早在1998年底就筹划建设“商业连锁跨国公司采购中心”,其核心内容就是争取国际商业连锁网络订单,2000年又提出将跨国采购网络从商业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建设包括商业连锁、制造业跨国采购连锁、政府的综合性跨国采购中心以及网上采购中心;2002年3月18日,上海跨国采购促进中心和上海跨国采购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人民币,计划到2003年底吸引20个跨国公司地区采购总部、100个跨国公司采购中心入驻上海,采购中心入驻企业全年达到2200家,网上采购中心用户达到4万家。
天津也是众多跨国公司青睐的城市。天津市一直把进入国际连锁集团(全球采购)网作为推动全市外贸出口的重要工作来抓。2002年4月“中国天津国际连锁集团(全球采购)交易会”在天津港保税区展览馆举办,参加交易会的有36家采购商,主要是国际连锁集团和世界知名企业;有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260多家供应商参展。
另外,青岛市建立跨国采购中心的步伐也很快。2002年初,该市就启动了全球采购计划,3月份通过了青岛建立跨国采购促进中心的实施方案,7月完成建立供应商数据库工作,并组织了第一次依据数据库平台举行的大型洽谈会,采取“逆向采购”的做法,由采购商摆摊,供应商上门洽谈。最近,青岛跨国采购促进中心正式挂牌运转,该市计划每年吸引5家跨国公司建立采购中心,吸引10家跨国公司建立跨国采购联络处。
另据了解,西安、南京、武汉、重庆、大连等城市也正开始酝酿建立跨国采购中心的计划。
三、沈阳建设中国北方跨国采购中心的意义和条件
启动全球采购,对于沈阳融于国际经济主流,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出口创汇,促进出口渠道多元化的形成,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服务贸易发展以及优化城市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通过与国际采购商“面对面”的零距离接触,沈阳市企业可以更好、更直接地了解国际市场,这是熟悉国际规则的难得机遇,有利于与国际直接接轨。二是通过跨国采购,贸易主体关系实现了创新,中外企业彼此不仅是买卖关系,更重要的是合作关系,从而有利于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结成战略同盟,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三是通过跨国采购,实现从“走出去”到“请进来”,把生产厂家直接拿到国际订单,纳入国外进口商的全球网络,有利于更多的企业参与国际分工,成为跨国公司生产环节的链条,从而融人世界经济主流。四是通过跨国采购,可以实现内外贸一体化,有利于国际企业本土化与国内企业国际化的融合渗透,有利于提升沈阳产业和产品的档次和水平。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采购中心,不是遍地开花式的,而是有着严格的区位选择。为了快速响应外部市场的变化,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供应链的竞争能力,跨国公司的采购部门对供应商的选择,已经不仅仅要求他们提供产品,而足要求供应商基于尖端的信息技术、高效的物流支持和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以战略伙伴身份与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化经营和价值创造。因此,跨国公司在设立全球采购基地的区位选择上,对入驻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一般选择制造业发达、交通便利、服务水准高、人才和资金集聚的中心城市,也就是设立在4F(价值流、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集聚的城市。要求这些城市具有极强的综合竞争能力,有服务于4F的基础设施条件、商贸环境、法律政策环境和人才优势。那么,沈阳建立跨国采购中心的条件如何呢?
1.从价值流上看,全市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发展,投资环境明显改观,2002年利用外资16.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28.5亿美元,其中出口14亿美元,增长12%。沈阳是全国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周边地区城市群集聚,拥有众多的优质产品供应商。依据跨国采购中心附近必须有制造业基地为依托这样一个规律,具有中国北方地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2.从服务流上看,沈阳地处东北亚中心,足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国北方交通中心的地位已日趋凸现,业已形成了一批现代化的商贸、运输、仓储等物流企业;有较发达的物流体系和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有实施“大通关”的显著成效以及产品质量认证的便利条件。
3.从信息流上看,沈阳市积极推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施了“沈阳信息港工程”,形成了覆盖全市的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信息传输主干网和多种接入方式:加快了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上网等工程的实施,初步实现了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制造业、软件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会展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博览会”落户沈阳,将成为制造业万商云集的空前盛会。
4.从资金流上看,国内大部分金融机构在沈设有分行或支行,国际一些有实办的金融机构也正在逐步落户沈阳;家乐神、沃尔玛等跨国连锁商业集团已在沈阳设立了连锁机构和分店。
四、对沈阳建设跨国采购中心的建议
要把沈阳建设成为中国北方跨国采购中心,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环境建设。根据上海、深圳等地的经验和作法,可以归纳为建立好五大平台:
一是建立服务平台。建立类似“跨国采购服务中心”的机构,集跨国采购服务、培训服务、会展服务于一体,其主要职能是:制定吸引跨国采购中心的相关政策,帮助跨国公司在沈设立采购中心或办事处;为采购中心协调省际、市际间以及当地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为跨国公司来沈采购提供高质量的政策服务、窗口服务、审批服务。要制定出关鼓励跨国采购企业来沈投资的相关政策,努力降低跨国公司入驻我市的门槛和跨国公司的采购成本。
二是建立信息平台。建立以采购商和供应商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平台,大力推进网上支付和网上交流的新兴商务形式,尤其是B2C(企业对消费者)、B2B(企业对企业)、C2B(政府对企业)三种电子商务模式,对跨国采购实行全程电子化管理。换言之就是以帮助跨国公司建立虚拟的在沈采购中心为起点,逐步吸引跨国公司在沈设立实体的采购中心。 三是建立永久性展示平台。充分发挥沈阳市展览服务业的优势,提高以跨国采购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博览会、洽谈会的知名度,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跨国采购洽谈活动。同时,要继续办好“中国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并赋予其新的功能,使其不仅具有展览展示和洽谈的功能,而且还应当具有跨国采购的功能,使其成为跨国制造商、跨国采购商、供应商万商云集的国际盛会。这一点,对于沈阳建设中国北方跨国采购中心尤为重要。
四是建立咨询平台。为采购商和供货商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搜寻和交易的全过程咨询服务,帮助供应商解决进入跨国公司供应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是建立对接平台。可考虑建立跨国采购商和供应商俱乐部,其功能类似“婚姻介绍所”,有专业人员为采购商和供应商提供高层次的对接服务和专业化服务,亦可进行相应的情感投资。
一般来说,跨国投资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所谓的“绿地投资”,即包括独资、合资在内的新建企业;另一种就是跨国并购。与全球国际投资以跨国并购为主的特点不同,我国由于受引资政策和国内资本市场成熟程度的限制,吸引的外国投资一直以“绿地投资”为主,跨国并购较少。据统计,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27.43亿美元,成为全球吸引外资的第一大国,但其中并购投资只占5%-6%,并且多以间接方式进行。
随着外资并购政策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进入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正在形成一些外资并购的重点领域,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以下3类:(1)外资介入程度已相对较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如汽车、医药、石油化工、机械等。如在石油化工领域,2000年9月荷兰皇家壳牌集团与中国石化正式签署了战略联盟协议,出资4.3亿美元购买中国石化的股票,并与中国石化合作,联手收购国内的500个加油站。(2)正在取消外资进入限制的服务行业,如银行、证券、电信、港口、航空、自来水等。在这些行业中外资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比国内同行相比有较明显的优势,能为其带来超额利润。以电信业为例,2000年10月全球最大的专业性移动电话运营商沃达丰宣布成功购得中国移动电话2%的股权,终于使得一向坚冰覆盖的电信市场裂开了一道小缝。根据我国入世承诺,入世一年后,我国将允许外资在所有电信服务业中占35%的股权,三年后达49%,在增值服务和寻呼等服务中占51%的股权。随着我国服务业市场的逐渐放开,这些领域势必成为外资并购的亮点。(3)规模效应明显的流通业,主国足大型综合超市、百货业等。根据人世协议,我国将在3年内取消外商零售企业进入的地域和数量限制,5年内取消外商零售企业进入的控股权限制。因此,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纷纷加快各自在华的发展速度。由于在零售业中一个店面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店面的选址,而国内的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取得先机,因此外资零售商要想在我国扩大规模将不得不选择直接并购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
二、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动因
(一)市场因素
1.开拓中国市场。近年来以美国为领头羊的世界经济萎靡不振,唯中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发展。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GDP剔除价格因素后年均增长为9.4%,居世界之首。经济的持续增长引起了中国市场总量规模的扩大,这个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对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来讲是至关重要的。能否迅速进入中国市场、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对增强跨国公司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几乎每一个通过收购进入中国的外国公司都具有强烈的开拓和占领中国市场的动机。
2.获取市场势力。市场势力论认为,通过企业并购可以减少竞争对手,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对市场环境的控制能力和长期获利的能力。日益国际化的市场和竞争环境要求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获取更大的市场势力,而跨国并购正是短期内获取市场势力的最佳途径。跨国公司通过横向并购的方式把竞争对象纳入自己的势力,减少了竞争对手,从而弱化了市场上的竞争强度。同时,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可以迅速扩大企业在中国的规模,增强了其抵抗市场波动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速度因素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跨国公司进入一国市场的速度变得更加重要。那些先进入市场者可以首先取得在该市场范围内的市场势力,处于市场领先者地位。对于那些进入较晚的公司则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于是部分后进入者便采取收购现有国有企业的形式,以缩小与先进入者间的差距。例如,1998后柯达公司斥资收购感光行业的汕头公元、厦门福达和无锡阿尔梅兰家公司,目的就是为了缩小与竞争对手、先进入者富士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差罡巨。
相对于其他的投资方式,并购通常是达到预期目标的最迅速的途径。因为:(1)可以缩短投资周期,抢占市场先机。外资不管是通过产权市场并购还是通过证券市场并购都可以利用被并购方现成的生产条件和规模,不间断地进行生产,从而与新建企业相比,可以大大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和投资回报年限。(2)可以利用被并购企业现有的销售网络和商标、商誉,直接获得并购企业的市场份额。我国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当地的市场知识、现成的分销体系以及与政府、供应商或客户的联系渠道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外国公司所不具有的资源优势。跨国公司要想快速的进入、占领和渗透我国市场就很有必要吸取这些资源优势。
(三)成本因素
在外资并购国企中,资产如何评估,外资方和我方有较大的差异。我国的资产评估通常以账面资产为准,而外商接受的只是市场价格,二者的差价往往很大。对此,《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应按国际上通行的市场价值的评估方法对国有企业进行资产评估。但无论怎样,充分利用各地政府为了吸引外资而提供的种种优惠政策,尽可能的压低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价格,利用帐面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巨大差距是外资收购我国不良资产过程中实行低成本扩张的主要动力之一。
三、我方动因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进一步发展,客观上需要借助外资的力量,特别是对外资通过并购方式进入的需求更加迫切。(1)解决了国有企业发展后续资金问题。我国一些国有参股或控股的公司,有的因长期亏损而无力走出困境,有的虽然现在经营情况良好,但由于资金不足,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结构改进以及企业间的重组都无法进行,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拓宽了国有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同时,外商并购国有企业可以使我们将现有存量的国有资产置换为资金,起到国有资产存量变现和补充社会保障资金的双重积极作用。(2)可以推动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由于我国国有的企业技术装备普遍偏弱,外资在并购国有企业后,势必加大对这些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输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通过技术外溢和扩散等途径还可以带动国内同行业企业的技术升级,加快我国产业升级的步伐。(3)可以促进国有企业转换机制。我国国有企业虽然经过近十年的改革,但仍然存在着产权不清晰、投资主体不明确等问题。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后,不仅改变了国有企业单一的资产结构,而且通过产权界定、资产评估、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等一系列措施使产权关系进一步明晰从而推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4)推动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我国一些国有参股或控股的公司的国有股东把股权或资产出售给外资,就是想有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与外商共享其经营理念(包括技术和管理),提高我方的国际化经营能力。
四、外资并购国企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一)外资并购可能引起经济安全问题
外资进入我国的动机和我国自身发展战略通常足不一致的,他们总是关注企业的利润,更长久的战领市场份额,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若那些事关国计民生、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被外资所并购和控制,则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还可能导致经济的动摇。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对其进行规制管理,趋利弊害,引导其投资地区、投资项目,使其在华并购活动与我国的长远发展目标相协调。(1)引导外资并购的产业方向,使外资并购尽可能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加速我国“世界工厂”的形成。(2)对于能源、化工、电子、钢铁、信息、生物和新材料等战略产业,要以跨国公司在并购活动的介入程度不损害我国企业的成长发育为限,充分利用加入WTO的过渡期,在放开跨国并购限制政策的同时增强中国企业竞争力,使政策放开的程度与竞争力的增强同步。(3)积极引导跨国公司加大向中西部投资。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与东部相比,广大的中西部更需要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据统计,我国引进的外资中有88%流入东部8个省市,只有12%的外资流人中西部各省。因此,应进一步放宽中西部吸引外资的领域和政策限制,使中西部外资并购的条件更为优惠,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外资将目光转向中西部。
(二)外资并购可能引起垄断
外资来华进行并购,主要目的足通过并购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争取更大的竞争优势,甚至居支配地位,最终形成垄断。目前,国内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已被外商控股,特别是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中,不少商品已被外资占有约1/3的市场份额。
由于并购的过度集中会对自由竞争产生不利影响,各市场经济国家通常制定反垄断法子以限制。目前,我国也正在加快制定《反垄断法》的工作,其中将包括全面的反垄断审查制度。
此外,我们在防止跨国公司行业垄断,更应注意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一方面,中方企业被并购后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不多,仍停留在产品引进改型阶段,新技术、关键技术仍掌握在外方人员手中,我方在产品技术方面仍受制于外方。另一方面,随着人世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我国申请专利保护,已严重限制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由于专利权具有很强的独占性和排他性,外国公司一旦在这些领域申请专利后,我们在研发时就不能与之发生冲突,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开发空间被进一步的压缩。因此,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拥有一批自己的核心专利技术是我国企业今后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外资并购可能引起国有资产的流失
在我国,政府不足作为并购活动的裁判,更多的是作为并购活动的一个主体而出现。因此,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保证国有资产不被“贱卖”的关键是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使外资并购国企市场化。
而且,由于我国企业往往忽视长期经营中形成的品牌等无形资产,不但在并购中使得国有资产的评定价格小于其实际价格,而且并购后也容易造成国有晶牌流失、被外资品牌替代的现象,这实际上都是国有资产另一种形式的流失。这不仅要求国企经营者重视品牌价值,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也要对国有品牌给予足够的重视,尽快完善科学的资产评估标准,对长期使用的品牌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给予相应的股份,不要造成国有品牌流失。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售集团翠丰在亚洲地区的年采购额达30亿美元,而在华的采购份额占了近一半。去年,沃尔玛已把全球采购中心从香港移到了深圳,而领先一步的家乐福则以上海为中心继续扩大采购范围。
由于跨国采购对于当地扩大外贸出口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拉动作用,吸引跨国采购中心入驻已成为各大城市新一轮引资竞争的核心和焦点。
深圳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零售业集团沃尔玛公司的全球采购中心和最大的美国家庭用鞋采购基地。2002年深圳市重点落实了家乐福、吉之岛、索尼、东芝、日立、IBM等跨国公司把采购中心落户到深圳的工作,当年就有10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采购中心落户到深圳。
作为国内经济贸易中心的上海,早在1998年底就筹划建设“商业连锁跨国公司采购中心”,其核心内容就是争取国际商业连锁网络订单,2000年又提出将跨国采购网络从商业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建设包括商业连锁、制造业跨国采购连锁、政府的综合性跨国采购中心以及网上采购中心;2002年3月18日,上海跨国采购促进中心和上海跨国采购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人民币,计划到2003年底吸引20个跨国公司地区采购总部、100个跨国公司采购中心入驻上海,采购中心入驻企业全年达到2200家,网上采购中心用户达到4万家。
天津也是众多跨国公司青睐的城市。天津市一直把进入国际连锁集团(全球采购)网作为推动全市外贸出口的重要工作来抓。2002年4月“中国天津国际连锁集团(全球采购)交易会”在天津港保税区展览馆举办,参加交易会的有36家采购商,主要是国际连锁集团和世界知名企业;有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260多家供应商参展。
另外,青岛市建立跨国采购中心的步伐也很快。2002年初,该市就启动了全球采购计划,3月份通过了青岛建立跨国采购促进中心的实施方案,7月完成建立供应商数据库工作,并组织了第一次依据数据库平台举行的大型洽谈会,采取“逆向采购”的做法,由采购商摆摊,供应商上门洽谈。最近,青岛跨国采购促进中心正式挂牌运转,该市计划每年吸引5家跨国公司建立采购中心,吸引10家跨国公司建立跨国采购联络处。
另据了解,西安、南京、武汉、重庆、大连等城市也正开始酝酿建立跨国采购中心的计划。
三、沈阳建设中国北方跨国采购中心的意义和条件
启动全球采购,对于沈阳融于国际经济主流,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出口创汇,促进出口渠道多元化的形成,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服务贸易发展以及优化城市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通过与国际采购商“面对面”的零距离接触,沈阳市企业可以更好、更直接地了解国际市场,这是熟悉国际规则的难得机遇,有利于与国际直接接轨。二是通过跨国采购,贸易主体关系实现了创新,中外企业彼此不仅是买卖关系,更重要的是合作关系,从而有利于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结成战略同盟,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三是通过跨国采购,实现从“走出去”到“请进来”,把生产厂家直接拿到国际订单,纳入国外进口商的全球网络,有利于更多的企业参与国际分工,成为跨国公司生产环节的链条,从而融人世界经济主流。四是通过跨国采购,可以实现内外贸一体化,有利于国际企业本土化与国内企业国际化的融合渗透,有利于提升沈阳产业和产品的档次和水平。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采购中心,不是遍地开花式的,而是有着严格的区位选择。为了快速响应外部市场的变化,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供应链的竞争能力,跨国公司的采购部门对供应商的选择,已经不仅仅要求他们提供产品,而足要求供应商基于尖端的信息技术、高效的物流支持和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以战略伙伴身份与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化经营和价值创造。因此,跨国公司在设立全球采购基地的区位选择上,对入驻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一般选择制造业发达、交通便利、服务水准高、人才和资金集聚的中心城市,也就是设立在4F(价值流、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集聚的城市。要求这些城市具有极强的综合竞争能力,有服务于4F的基础设施条件、商贸环境、法律政策环境和人才优势。那么,沈阳建立跨国采购中心的条件如何呢?
1.从价值流上看,全市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发展,投资环境明显改观,2002年利用外资16.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28.5亿美元,其中出口14亿美元,增长12%。沈阳是全国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周边地区城市群集聚,拥有众多的优质产品供应商。依据跨国采购中心附近必须有制造业基地为依托这样一个规律,具有中国北方地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2.从服务流上看,沈阳地处东北亚中心,足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国北方交通中心的地位已日趋凸现,业已形成了一批现代化的商贸、运输、仓储等物流企业;有较发达的物流体系和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有实施“大通关”的显著成效以及产品质量认证的便利条件。
3.从信息流上看,沈阳市积极推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施了“沈阳信息港工程”,形成了覆盖全市的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信息传输主干网和多种接入方式:加快了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上网等工程的实施,初步实现了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制造业、软件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会展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博览会”落户沈阳,将成为制造业万商云集的空前盛会。
4.从资金流上看,国内大部分金融机构在沈设有分行或支行,国际一些有实办的金融机构也正在逐步落户沈阳;家乐神、沃尔玛等跨国连锁商业集团已在沈阳设立了连锁机构和分店。
四、对沈阳建设跨国采购中心的建议
要把沈阳建设成为中国北方跨国采购中心,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环境建设。根据上海、深圳等地的经验和作法,可以归纳为建立好五大平台:
一是建立服务平台。建立类似“跨国采购服务中心”的机构,集跨国采购服务、培训服务、会展服务于一体,其主要职能是:制定吸引跨国采购中心的相关政策,帮助跨国公司在沈设立采购中心或办事处;为采购中心协调省际、市际间以及当地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为跨国公司来沈采购提供高质量的政策服务、窗口服务、审批服务。要制定出关鼓励跨国采购企业来沈投资的相关政策,努力降低跨国公司入驻我市的门槛和跨国公司的采购成本。
二是建立信息平台。建立以采购商和供应商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平台,大力推进网上支付和网上交流的新兴商务形式,尤其是B2C(企业对消费者)、B2B(企业对企业)、C2B(政府对企业)三种电子商务模式,对跨国采购实行全程电子化管理。换言之就是以帮助跨国公司建立虚拟的在沈采购中心为起点,逐步吸引跨国公司在沈设立实体的采购中心。 三是建立永久性展示平台。充分发挥沈阳市展览服务业的优势,提高以跨国采购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博览会、洽谈会的知名度,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跨国采购洽谈活动。同时,要继续办好“中国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并赋予其新的功能,使其不仅具有展览展示和洽谈的功能,而且还应当具有跨国采购的功能,使其成为跨国制造商、跨国采购商、供应商万商云集的国际盛会。这一点,对于沈阳建设中国北方跨国采购中心尤为重要。
四是建立咨询平台。为采购商和供货商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搜寻和交易的全过程咨询服务,帮助供应商解决进入跨国公司供应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是建立对接平台。可考虑建立跨国采购商和供应商俱乐部,其功能类似“婚姻介绍所”,有专业人员为采购商和供应商提供高层次的对接服务和专业化服务,亦可进行相应的情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