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2月,《消费者报道》曾对比测试了4款2000元以下的入门扫地机器人。当时就有读者留言,希望我们测试价格更贵的高端产品。
于是本刊应读者心声选购了两款高端扫地机器人,它们分别是6490元的戴森360eye和4999元的iRobot 961。
其中,iRobot声称:“具有先进的导航系统和vSLAM视觉运算处理技术,能构建地图,掌控全局。”戴森方面则宣称:“具有360度全景摄像头、同步定位与地图创建软件(SLAM)技术,能随时识别当前位置。”
既然宣传得那么厉害,那测试要求也要“苛刻”起来。于是本刊针对扫地机器人的智能水平(算法),设计了一系列环境干扰测试,当中包括迷宫逃离、电线缠绕、越障测试等。
最终结果显示,iRobot 961比戴森360eye更加智能。
迷宫逃离:戴森出不来
日常生活中,家居情况是复杂的,扫地机器人很可能会钻进椅子、桌子、凳子等家具组成的复杂区域,又或者绕进死角。
为此,本刊给戴森360eye和iRobot 961设计了以下两个迷宫。
扫地机器人从图示起点处开始运行,如果能从出口处出去,本刊认定其能够成功逃离,并统计逃离时间;如果未能从出口处出去,认定为逃离失败。
结果显示,iRobot 在两种迷宫共20次测试中均成功逃离,而戴森则有较大概率被困在迷宫当中,而且戴森即使是成功逃离,所花的时间也比 iRobot要长(如表7)。
另外从整体上看,两款扫地机器人在迷宫2的逃离时间比迷宫1更短,这可能因为迷宫2没有死角。
为什么戴森会逃离失败呢?本刊尝试利用配套的手机APP分析移动路线(如图)。
左图为实际场景,右上图是戴森逃离成功的路线示意,右下图是戴森逃离失败的路线示意,。(注:深蓝色部分为识别边界,白色线为移动路线)
由于保守的免碰撞设计,戴森在上图红圈处将两边的木板判定成障碍,误判前方有阻挡而退回去。另外,戴森启动时,如果前后方向空间较狭小,会直接出现默认清扫完毕,停止运行的Bug。
所以第一回合“迷宫逃离”PK结果,iRobot胜。
遮挡摄像头:戴森看不清
戴森360eye和iRobot 961都是利用摄像头进行地图构建和定位的,但用户上班离家后就拉上窗帘,晚上睡觉也会关掉所有的灯,房间黑乎乎的,扫地机器人能“看得见”吗?
为此,本刊决定进行遮挡摄像头的清扫测试。
遮挡之后,我们将其放到方形区域中进行清扫,并统计清扫完成时间(扫地机器人判定清扫完成,会自动停止运行)。
从数据上看,两款扫地机器人被遮挡住摄像头后,清扫时间都延长了,但iRobot受影响较小;相反戴森的清扫大受影响,路线毫无章法,用时也超过了15分钟(如表8)。
据资料显示,iRobot是一家专门生产机器人的企业,相当一段时间内,它们的扫地机器人都是没有搭载摄像头的,因此iRobot的路线算法对摄像头的依赖较小。而戴森是第一次开发扫地机器人产品线,对摄像头较为依赖,遮挡住其摄像头后,它只能依靠边沿的传感器来工作,甚至无法定位,一直清扫到没电才停止。也就是说,晚上不开灯,戴森是会罢工的,这也难怪戴森要用360eye去命名自家的产品。
所以第二项“遮挡摄像头”PK结果,iRobot胜。
电线&头发缠绕:两款机器人束手无策
家居生活中,扫地机器人最害怕的大概是电线和头发的缠绕了。
不出意料,两款扫地机器人都会推着电线走,但让用户欣慰的是,它们都有防缠绕设计,并不会将电线吸进去(比如iRobot的两根主刷会反向旋转,将电线吐出来,而戴森吸口附近有栅格阻挡)。
出于安全考虑,本刊建议用户清扫之前先整理收纳好电线等缠绕物。
顶图为戴森纤维和尼龙材质的主刷,底图为iRobot的两根胶棒主刷。我们看到两种主刷在清扫过程都会缠绕上头发,清理时,用户还需将主刷拆下来。显然,对于头发这类细小的线状物,两款扫地机器人均束手无策。
所以第三项“电线缠绕”PK结果,双方打平。
窗簾阻挡:戴森过不去
实际清扫环境中,落地窗帘的后方、床单遮挡的床底也会藏有垃圾。这一次,两款扫地机器人能越过模拟布帘吗?
结果显示,iRobot 961勇敢地冲了过去,而戴森360eye则逡巡不前。
不难理解,就像前面提到的,戴森的设计初衷是免碰撞,以避免损坏家具或瓷器,所以布帘会被戴森误识别为阻挡物。但从垃圾清扫的角度考虑,本刊更倾向于将这一分投给带有轻微碰撞设计的iRobot。 所以第四项“窗帘阻挡”PK结果,iRobot胜。
越障测试:戴森更好
家居布局难免会出现坑坑洼洼的地方,比如地毯、小门槛等。
《消费者报道》利用叠起的杂志进行了越障测试。
戴森360eye能够跨越6本杂志(厚度约1.3cm),止步于7本前。iRobot 961能够跨越5本杂志(厚度约1.1cm),折戟于6本前。
在越障上,iRobot稍逊一筹,因为它使用的是普通滚轮,而戴森使用的是类似坦克的履带。
iRobot 961综合评分更高
在涉及多个环境干扰测试项的智能测评上,《消费者报道》认为iRobot 961表现更好,更能适应复杂的家居环境。
综合上一篇清扫测试,《消费者报道》计算出两款产品的推荐指数,这两者之中,我们更倾向于推荐iRobot 961。(如表9)
五六千元的掃地机器人有没必要买?
设计上,高端扫地机器人一般都搭载有摄像头来进行定位和构建地图,因此路线规划更好,清扫效率也更高。而部分低端产品是采用随机碰撞的路线设计,也就是说扫地机器人不会记忆已经清扫过的区域。比如我们检测过的iRobot入门型号iRobot 601就没有摄像头,没有vSLAM可视化全景导航规划(SLAM技术最早应用在核潜艇海底定位上)。
功能上,高端产品也更为细致和人性化。戴森360eye有节能的安静模式和高效的强效模式,还会将每次清扫的路线和地图记录下来;而iRobot 961也有自动、一次清洁模式和两次清洁模式等可供选择。
2017年2月,《消费者报道》曾对4款2000元以下的入门扫地机器人做过对比测评,包括小米、科沃斯、iRobot和美的。结果显示,2000元以下表现最优秀的米家扫地机器人,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跟戴森和iRobot这两款高端产品相媲美。
所以,如果追求性价比,2000元左右的入门产品中也有不错的选择。高端产品虽然性价比较低,但能给到你一步到位的使用体验。
于是本刊应读者心声选购了两款高端扫地机器人,它们分别是6490元的戴森360eye和4999元的iRobot 961。
其中,iRobot声称:“具有先进的导航系统和vSLAM视觉运算处理技术,能构建地图,掌控全局。”戴森方面则宣称:“具有360度全景摄像头、同步定位与地图创建软件(SLAM)技术,能随时识别当前位置。”
既然宣传得那么厉害,那测试要求也要“苛刻”起来。于是本刊针对扫地机器人的智能水平(算法),设计了一系列环境干扰测试,当中包括迷宫逃离、电线缠绕、越障测试等。
最终结果显示,iRobot 961比戴森360eye更加智能。
迷宫逃离:戴森出不来
日常生活中,家居情况是复杂的,扫地机器人很可能会钻进椅子、桌子、凳子等家具组成的复杂区域,又或者绕进死角。
为此,本刊给戴森360eye和iRobot 961设计了以下两个迷宫。
扫地机器人从图示起点处开始运行,如果能从出口处出去,本刊认定其能够成功逃离,并统计逃离时间;如果未能从出口处出去,认定为逃离失败。
结果显示,iRobot 在两种迷宫共20次测试中均成功逃离,而戴森则有较大概率被困在迷宫当中,而且戴森即使是成功逃离,所花的时间也比 iRobot要长(如表7)。
另外从整体上看,两款扫地机器人在迷宫2的逃离时间比迷宫1更短,这可能因为迷宫2没有死角。
为什么戴森会逃离失败呢?本刊尝试利用配套的手机APP分析移动路线(如图)。
左图为实际场景,右上图是戴森逃离成功的路线示意,右下图是戴森逃离失败的路线示意,。(注:深蓝色部分为识别边界,白色线为移动路线)
由于保守的免碰撞设计,戴森在上图红圈处将两边的木板判定成障碍,误判前方有阻挡而退回去。另外,戴森启动时,如果前后方向空间较狭小,会直接出现默认清扫完毕,停止运行的Bug。
所以第一回合“迷宫逃离”PK结果,iRobot胜。
遮挡摄像头:戴森看不清
戴森360eye和iRobot 961都是利用摄像头进行地图构建和定位的,但用户上班离家后就拉上窗帘,晚上睡觉也会关掉所有的灯,房间黑乎乎的,扫地机器人能“看得见”吗?
为此,本刊决定进行遮挡摄像头的清扫测试。
遮挡之后,我们将其放到方形区域中进行清扫,并统计清扫完成时间(扫地机器人判定清扫完成,会自动停止运行)。
从数据上看,两款扫地机器人被遮挡住摄像头后,清扫时间都延长了,但iRobot受影响较小;相反戴森的清扫大受影响,路线毫无章法,用时也超过了15分钟(如表8)。
据资料显示,iRobot是一家专门生产机器人的企业,相当一段时间内,它们的扫地机器人都是没有搭载摄像头的,因此iRobot的路线算法对摄像头的依赖较小。而戴森是第一次开发扫地机器人产品线,对摄像头较为依赖,遮挡住其摄像头后,它只能依靠边沿的传感器来工作,甚至无法定位,一直清扫到没电才停止。也就是说,晚上不开灯,戴森是会罢工的,这也难怪戴森要用360eye去命名自家的产品。
所以第二项“遮挡摄像头”PK结果,iRobot胜。
电线&头发缠绕:两款机器人束手无策
家居生活中,扫地机器人最害怕的大概是电线和头发的缠绕了。
不出意料,两款扫地机器人都会推着电线走,但让用户欣慰的是,它们都有防缠绕设计,并不会将电线吸进去(比如iRobot的两根主刷会反向旋转,将电线吐出来,而戴森吸口附近有栅格阻挡)。
出于安全考虑,本刊建议用户清扫之前先整理收纳好电线等缠绕物。
顶图为戴森纤维和尼龙材质的主刷,底图为iRobot的两根胶棒主刷。我们看到两种主刷在清扫过程都会缠绕上头发,清理时,用户还需将主刷拆下来。显然,对于头发这类细小的线状物,两款扫地机器人均束手无策。
所以第三项“电线缠绕”PK结果,双方打平。
窗簾阻挡:戴森过不去
实际清扫环境中,落地窗帘的后方、床单遮挡的床底也会藏有垃圾。这一次,两款扫地机器人能越过模拟布帘吗?
结果显示,iRobot 961勇敢地冲了过去,而戴森360eye则逡巡不前。
不难理解,就像前面提到的,戴森的设计初衷是免碰撞,以避免损坏家具或瓷器,所以布帘会被戴森误识别为阻挡物。但从垃圾清扫的角度考虑,本刊更倾向于将这一分投给带有轻微碰撞设计的iRobot。 所以第四项“窗帘阻挡”PK结果,iRobot胜。
越障测试:戴森更好
家居布局难免会出现坑坑洼洼的地方,比如地毯、小门槛等。
《消费者报道》利用叠起的杂志进行了越障测试。
戴森360eye能够跨越6本杂志(厚度约1.3cm),止步于7本前。iRobot 961能够跨越5本杂志(厚度约1.1cm),折戟于6本前。
在越障上,iRobot稍逊一筹,因为它使用的是普通滚轮,而戴森使用的是类似坦克的履带。
iRobot 961综合评分更高
在涉及多个环境干扰测试项的智能测评上,《消费者报道》认为iRobot 961表现更好,更能适应复杂的家居环境。
综合上一篇清扫测试,《消费者报道》计算出两款产品的推荐指数,这两者之中,我们更倾向于推荐iRobot 961。(如表9)
五六千元的掃地机器人有没必要买?
设计上,高端扫地机器人一般都搭载有摄像头来进行定位和构建地图,因此路线规划更好,清扫效率也更高。而部分低端产品是采用随机碰撞的路线设计,也就是说扫地机器人不会记忆已经清扫过的区域。比如我们检测过的iRobot入门型号iRobot 601就没有摄像头,没有vSLAM可视化全景导航规划(SLAM技术最早应用在核潜艇海底定位上)。
功能上,高端产品也更为细致和人性化。戴森360eye有节能的安静模式和高效的强效模式,还会将每次清扫的路线和地图记录下来;而iRobot 961也有自动、一次清洁模式和两次清洁模式等可供选择。
2017年2月,《消费者报道》曾对4款2000元以下的入门扫地机器人做过对比测评,包括小米、科沃斯、iRobot和美的。结果显示,2000元以下表现最优秀的米家扫地机器人,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跟戴森和iRobot这两款高端产品相媲美。
所以,如果追求性价比,2000元左右的入门产品中也有不错的选择。高端产品虽然性价比较低,但能给到你一步到位的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