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财经类课程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毫无兴趣的情况,如何让枯燥的课程变得更具通俗性、趣味性、实用性,是每个任课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教学课题。该文从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理论讲授与例题讲授相结合、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巧妙利用视频资源、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等六个方面,结合一线教学经验进行阐述,希望能对同行的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财经类课程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b)-0158-02
目前,财经类课程普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味的讲课、赶进度,把知识消化的任务完全交给学生课下完成。很多本专业的学生在大一上专业课的时候就没有跟上进度,失去对本专业所有课程的兴趣,考试完全靠教师期末给出重点后死记硬背应付过关,毕业时选择一份与本专业毫无关系的岗位工作,荒废了大学四年的专业课学习。即使是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普遍反映学习的内容跟现实没有相关性,对以后工作也没有帮助,学习只是为了混文凭。其实财经类课程本身并不与现实相脱节,只是教师在授课时很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自然就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如何改变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基于一线教学经验,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六种教学方法。
1 将理论讲授与例题讲授巧妙结合
1.1 利用例题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税收概论》是财经类课程中难度系数较高的课程。如果任课教师单纯讲解国家的各项税收规定,学生难以形成具体印象。教师应该每讲解完一个知识点配一道例题练习,例题最好选用中级会计资格考试、CTA考试、CPA考试题目,一是这些题目经过专家的反复斟酌,表述严密,题型经典;二是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门大学专业课程,更重要的是为以后考证做准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能够自己做出这些例题,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就感,降低对这些考试的恐惧感。
1.2 利用例题导入理论知识
在《公司金融》课程中资金时间价值一章公式多、难度大而又非常重要。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普通年金的计算公式,教师可先引入简单的例题,比如某项目建设期为3年,每年年末投资100万元,利率为10%,该项目到第三年年末总投资为多少?学生可以分别求出这三笔投资到第三年年末的价值是多少,然后再把这三笔终值相加,即可求出结果。然后再将特殊例题一般化,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建设期为n年,每年年末投资额为A,利率为i,项目到第n年年末总投资为多少?学生会很自然的想到运用之前的解题办法列出算式,教师再启发学生联系高中数学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进行数学运算,推导出普通年金的计算公式。经过由特殊例题到一般公式的层层推进,学生对公式有透彻的领悟,即使考试的时候忘记公式,自己也能够临时推导出来,不会影响考试发挥。
2 让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
2.1 诱导学生主动思考
教师讲解易错知识点时,故意说出学生的错误答案,让学生自己判断是否正确。学生一般都知道教师要求做出判断的答案往往都是错误的,他们会主动思考这个看似“正确”的答案到底错误在哪里,谜底无论是由学生自己找出还是教师启发找出,学生都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对易错知识点理解深刻,降低学生做题的错误率。例如《税收概论》课程中,在讲解“以旧换新”缴纳增值税时,教师可以举这道例题,某商店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金项链一条,售价为5000元,消费者的旧项链作价3000元,问此项业务的销售税额是多少。学生学习时会记住金银首饰是按差价计征增值税,但是却容易忽略零售价格是含增值税的,教师在黑板上写出(5000-3000)×17%,让学生来判断,通过学生的思考会发现正确答案应该是(5000-3000)÷(1+17%)×17%。
2.2 挑选适当的内容让学生讲解
例如在《证券投资学》中有一章节是公司财务分析。先由教师选取案例讲解重要的报表分析、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财务指标,然后由学生自由结组,针对感兴趣的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财务分析,撰写分析报告,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讲解,这样既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培养了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3 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
在《税收概论》中,国家规定对有形动产(包括气体在内)征收增值税。学生很难理解气体是无形的为什么征收增值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高中物理,气体在加压或降温时会变成液体或固体,气体就变成有形的动产,征收增值税也就无可厚非了。再比如,在《财务分析》中,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与此划分类似的还有《证券投资学》中对行业生命周期的划分和《市场营销学》中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划分,教师可以将这三个知识联系起来讲授,企业生命周期分析主要用来分析企业不同阶段的财务表现以及财务管理策略;行业生命周期分析主要用于指导投资者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主要用于应用波士顿矩阵帮助企业选择不同的营销策略以及发展战略。通过跨课程建立知识联系,学生可以短期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了解学科之间具有相通性。
4 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4.1 利用书本知识分析社会热点事件
在《公司金融》有一节的内容是介绍企业组织形式,通常教师会介绍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人企业、公司制企业的定义、优缺点,这样讲授的结果是学生只会背要点应付考试。如果教师能够启发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分析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事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阿里巴巴没有在中国大陆或者香港上市,阿里巴巴上市以后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等,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看清事件的真相,让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的有用性。
4.2 利用书本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税收概论》课程中适当加入企业、个人税务筹划的内容,学生会认识到所学的知识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合理避税,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积极性都会大幅提高。例如企业如果在某段时间集中发放数额较大的一次性奖金,身为财务主管,应该建议企业或部门负责人将这些奖金平摊到几个月中分多次发放,或者将一部分奖金计入年终奖里中发放(如果企业年终奖比较少的情况下),这样可以使职工少交数额可观的个人所得税。另外,在发放年终奖时,应该注意在临界点处年终奖的发放,比如企业如果发放18000元的年终奖,适用税率3%,而如果企业发放18001元,适用税率10%,结果企业多发一块钱,导致职工多交1155元的个人所得税。再比如《公司金融》课程中,关于单利和复利计算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年以内的贷款提前一天还款比按期还款多支付利息,等等。
5 巧妙利用视频资源
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讲到通货膨胀时,学生往往觉得难以理解,教师可以用短片《五分钟读懂为何你的钱越来越少》导入,让学生对通货膨胀有较直观的印象。在《税收概论》课程中,开篇先抛出问题:你们觉得中国的税负是高还是低,引发学生热烈讨论,然后播放短片《五分钟让你知道中国的税》,该片以幽默诙谐的语言介绍了中国税负的真实情况,立刻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公司金融》中讲到企业组织形式时,教师可以播放电视剧《点金胜手》第十八集中的片段,该集大约有4 min的内容描写香港金融界对合伙人制度企业上市的争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组织形式对融资的影响。在《市场营销学》中讲到消费者心理时,教师可以播放韩剧《清潭洞爱丽丝》第一集的片段,该集大约有3 min的内容描绘女性消费的心理,迅速引起90后学生的共鸣。
6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6.1 选择重点、难点内容设计综合实训课程
《税收概论》课程的重点难点为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选择这四种税进行纳税实训。鼓励学生跨班级自由结组,组员分别扮演企业出纳、会计、税务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参与编写企业会计账簿、填写各类单据、核算税款、申报纳税,让学生能够真实体验企业在商业交易中的涉税处理。
6.2 利用实训环节引入理论知识
在《管理会计学》课程中,有一章是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如果教师只单纯讲授全面预算体系如何构建,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先找一家企业的资料,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制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的十三个预算表,再由教师带领学生订正预算中出现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预算中如何节约企业资金。在学生体验了企业预算全过程之后,再由教师展示企业全面预算体系图示,学生会发现图示中所展示的各个环节就是他们之前编制预算报表中所经历的各个环节,会对企业的全面预算体系理解更加透彻。这样的讲授方式充分发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让毫无生趣的制度讲解变得生动丰富。
7 结语
财经类课程的授课质量离不开授课教师的平时积累。这要求教师课下不仅要大量练习课程相关的习题,还要多关注财经类新闻事件,多思考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寻找题材好的视频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利用寒暑假到企业、相关部门挂职培训和调研,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才能够真正讲好专业课程,让枯燥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
参考文献
[1] 李文洁.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0):106,108.
[2] 向鲜花.“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研究,2012(2):98-99.
[3] 黄德霞,罗云方.财务管理专业《税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考试周刊,2014(7):8.
关键词:财经类课程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b)-0158-02
目前,财经类课程普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味的讲课、赶进度,把知识消化的任务完全交给学生课下完成。很多本专业的学生在大一上专业课的时候就没有跟上进度,失去对本专业所有课程的兴趣,考试完全靠教师期末给出重点后死记硬背应付过关,毕业时选择一份与本专业毫无关系的岗位工作,荒废了大学四年的专业课学习。即使是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普遍反映学习的内容跟现实没有相关性,对以后工作也没有帮助,学习只是为了混文凭。其实财经类课程本身并不与现实相脱节,只是教师在授课时很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自然就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如何改变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基于一线教学经验,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六种教学方法。
1 将理论讲授与例题讲授巧妙结合
1.1 利用例题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税收概论》是财经类课程中难度系数较高的课程。如果任课教师单纯讲解国家的各项税收规定,学生难以形成具体印象。教师应该每讲解完一个知识点配一道例题练习,例题最好选用中级会计资格考试、CTA考试、CPA考试题目,一是这些题目经过专家的反复斟酌,表述严密,题型经典;二是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门大学专业课程,更重要的是为以后考证做准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能够自己做出这些例题,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就感,降低对这些考试的恐惧感。
1.2 利用例题导入理论知识
在《公司金融》课程中资金时间价值一章公式多、难度大而又非常重要。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普通年金的计算公式,教师可先引入简单的例题,比如某项目建设期为3年,每年年末投资100万元,利率为10%,该项目到第三年年末总投资为多少?学生可以分别求出这三笔投资到第三年年末的价值是多少,然后再把这三笔终值相加,即可求出结果。然后再将特殊例题一般化,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建设期为n年,每年年末投资额为A,利率为i,项目到第n年年末总投资为多少?学生会很自然的想到运用之前的解题办法列出算式,教师再启发学生联系高中数学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进行数学运算,推导出普通年金的计算公式。经过由特殊例题到一般公式的层层推进,学生对公式有透彻的领悟,即使考试的时候忘记公式,自己也能够临时推导出来,不会影响考试发挥。
2 让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
2.1 诱导学生主动思考
教师讲解易错知识点时,故意说出学生的错误答案,让学生自己判断是否正确。学生一般都知道教师要求做出判断的答案往往都是错误的,他们会主动思考这个看似“正确”的答案到底错误在哪里,谜底无论是由学生自己找出还是教师启发找出,学生都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对易错知识点理解深刻,降低学生做题的错误率。例如《税收概论》课程中,在讲解“以旧换新”缴纳增值税时,教师可以举这道例题,某商店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金项链一条,售价为5000元,消费者的旧项链作价3000元,问此项业务的销售税额是多少。学生学习时会记住金银首饰是按差价计征增值税,但是却容易忽略零售价格是含增值税的,教师在黑板上写出(5000-3000)×17%,让学生来判断,通过学生的思考会发现正确答案应该是(5000-3000)÷(1+17%)×17%。
2.2 挑选适当的内容让学生讲解
例如在《证券投资学》中有一章节是公司财务分析。先由教师选取案例讲解重要的报表分析、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财务指标,然后由学生自由结组,针对感兴趣的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财务分析,撰写分析报告,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讲解,这样既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培养了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3 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
在《税收概论》中,国家规定对有形动产(包括气体在内)征收增值税。学生很难理解气体是无形的为什么征收增值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高中物理,气体在加压或降温时会变成液体或固体,气体就变成有形的动产,征收增值税也就无可厚非了。再比如,在《财务分析》中,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与此划分类似的还有《证券投资学》中对行业生命周期的划分和《市场营销学》中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划分,教师可以将这三个知识联系起来讲授,企业生命周期分析主要用来分析企业不同阶段的财务表现以及财务管理策略;行业生命周期分析主要用于指导投资者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主要用于应用波士顿矩阵帮助企业选择不同的营销策略以及发展战略。通过跨课程建立知识联系,学生可以短期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了解学科之间具有相通性。
4 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4.1 利用书本知识分析社会热点事件
在《公司金融》有一节的内容是介绍企业组织形式,通常教师会介绍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人企业、公司制企业的定义、优缺点,这样讲授的结果是学生只会背要点应付考试。如果教师能够启发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分析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事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阿里巴巴没有在中国大陆或者香港上市,阿里巴巴上市以后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等,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看清事件的真相,让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的有用性。
4.2 利用书本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税收概论》课程中适当加入企业、个人税务筹划的内容,学生会认识到所学的知识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合理避税,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积极性都会大幅提高。例如企业如果在某段时间集中发放数额较大的一次性奖金,身为财务主管,应该建议企业或部门负责人将这些奖金平摊到几个月中分多次发放,或者将一部分奖金计入年终奖里中发放(如果企业年终奖比较少的情况下),这样可以使职工少交数额可观的个人所得税。另外,在发放年终奖时,应该注意在临界点处年终奖的发放,比如企业如果发放18000元的年终奖,适用税率3%,而如果企业发放18001元,适用税率10%,结果企业多发一块钱,导致职工多交1155元的个人所得税。再比如《公司金融》课程中,关于单利和复利计算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年以内的贷款提前一天还款比按期还款多支付利息,等等。
5 巧妙利用视频资源
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讲到通货膨胀时,学生往往觉得难以理解,教师可以用短片《五分钟读懂为何你的钱越来越少》导入,让学生对通货膨胀有较直观的印象。在《税收概论》课程中,开篇先抛出问题:你们觉得中国的税负是高还是低,引发学生热烈讨论,然后播放短片《五分钟让你知道中国的税》,该片以幽默诙谐的语言介绍了中国税负的真实情况,立刻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公司金融》中讲到企业组织形式时,教师可以播放电视剧《点金胜手》第十八集中的片段,该集大约有4 min的内容描写香港金融界对合伙人制度企业上市的争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组织形式对融资的影响。在《市场营销学》中讲到消费者心理时,教师可以播放韩剧《清潭洞爱丽丝》第一集的片段,该集大约有3 min的内容描绘女性消费的心理,迅速引起90后学生的共鸣。
6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6.1 选择重点、难点内容设计综合实训课程
《税收概论》课程的重点难点为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选择这四种税进行纳税实训。鼓励学生跨班级自由结组,组员分别扮演企业出纳、会计、税务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参与编写企业会计账簿、填写各类单据、核算税款、申报纳税,让学生能够真实体验企业在商业交易中的涉税处理。
6.2 利用实训环节引入理论知识
在《管理会计学》课程中,有一章是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如果教师只单纯讲授全面预算体系如何构建,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先找一家企业的资料,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制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的十三个预算表,再由教师带领学生订正预算中出现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预算中如何节约企业资金。在学生体验了企业预算全过程之后,再由教师展示企业全面预算体系图示,学生会发现图示中所展示的各个环节就是他们之前编制预算报表中所经历的各个环节,会对企业的全面预算体系理解更加透彻。这样的讲授方式充分发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让毫无生趣的制度讲解变得生动丰富。
7 结语
财经类课程的授课质量离不开授课教师的平时积累。这要求教师课下不仅要大量练习课程相关的习题,还要多关注财经类新闻事件,多思考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寻找题材好的视频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利用寒暑假到企业、相关部门挂职培训和调研,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才能够真正讲好专业课程,让枯燥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
参考文献
[1] 李文洁.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0):106,108.
[2] 向鲜花.“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研究,2012(2):98-99.
[3] 黄德霞,罗云方.财务管理专业《税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考试周刊,20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