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留守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培养留守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紧迫问题。
我针对留守学生中存在的自信心不足、心理脆弱等问题,以信心教育为突破口,通过创设民主氛围,提供表现机会,改进评价方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培养留守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创设民主氛围,培养留守学生的自信心
教育的一项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自己美好前途的信心和希望。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差,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还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他们的自信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家长及同伴的评价。留守学生缺乏父母的及时评价,因此,培养留守学生的自信心,首先需要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校内环境。
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要对留守学生尊重、理解、信任,与他们多进行感情交流,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与留守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爱的氛围,在爱的氛围中帮助留守学生建立自信。
帮助留守学生取得学习上的成功是培养他们自信心的有效手段。我一方面通过课堂提问,让留守学生有更多的表达机会,同时也尽量让他们多得到同伴和老师的肯定性评价,体验学习快乐,建立自信心;另一方面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对学习上有困难、暂时不能达到教学统一要求的留守学生,只要他付出了努力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就及时给予表扬。
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鼓励,少批评,当众不批评”和“批评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坚持正面引导。课外,我经常和学生交心,了解他们父母的情况和他们在家的生活情况,疏导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一切不仅融洽了师生关系,而且使留守学生能和别的学生一样快乐生活。
二、提供表现机会,增强留守学生的自信心
初中生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留守学生,仅靠老师的表扬、鼓励,还不足以牢固树立留守学生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不是凭空建立的,它有赖于留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到自身的力量。
可能个别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暂时上不去,但他在某项活动中的成绩很突出,正是这种突出表现,使孩子树立起自信心,从而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我正是从这一点出发,通过多种渠道,尽量给留守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我班留守学生牛海敏,开始转到我们班时,数学经常考不及格,但跳绳跳得非常好。在七年级时,学校举行跳绳比赛,我鼓励她参加,开始她还担心,怕影响班级成绩不愿参加,在我的再三劝说下她报名参加了,并且获得了全校第一的好成绩,受到学校的奖励。我在班里表扬了她,并且课下和她交流,引导她认识到只要用心去做事情,肯定会有收获,希望她在学习上也有不怕吃苦的精神。慢慢地,她的成绩有了起色,由不及格到及格,现在已能考到八九十分了。学习成绩提高了,她的自信心自然而然就找回来了。
我班的李涛同学,本来是独生子女,家里零食、玩具一向是独自享用,但自从父母外出打工以后,他就和伯伯、叔叔家的孩子一起生活,他的原有生活秩序被打乱了,生活习惯被改变了,热情开朗的性格也荡然无存,变得不爱说话,学习成绩也下降了。我了解到情况后,经常和他谈心,并打电话和他父母交流,让他们想办法多关心孩子。在我和他父母的共同努力下,他现在已能和伯伯、叔叔、堂兄弟和睦相处,成绩也稳步提高,并且积极要求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三、改变评价方式,保护留守学生的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最主要的鼓励和最有力的惩罚就是评分。我在对留守学生评价上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不给留守学生打不及格,如果留守学生成绩还没有达到我的要求,暂时不打分,鼓励学生“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把成绩赶上来”。二是评价留守学生的表现,不单单看学业成绩,更注意看他们的自理能力。如我班留守学生张乾,开始奶奶跟着照顾他,到七年级时,他奶奶回老家了。此时他爸爸辞职去外地打工,他妈妈中午不能回家,只好早晨起来把中午饭准备好自己再去上班,让他中午放学回家后自己热饭吃。由于放学回家后就他一人在家,他的家庭作业渐渐不能按时完成,甚至放学后宁愿在班里多待一会儿也不愿回家。发展到后来,他放学后经常和同学在外面玩或把同学带回家去玩,学习成绩也渐渐下降。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我经常询问他中午的伙食问题,要求他妈妈尽量在中午打电话给他,而且在班里大力表扬他如何在父母不在家的时候自力更生,理解父母的辛劳,不让父母担心……现在,张乾同学不仅自理能力很强,而且成绩良好,完全改掉了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活泼、自信的他又回到了同学们中间。
留守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因素比较多,我只是针对我班留守学生的情况,从信心教育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我深知,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道路还很长,为了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将继续努力!
我针对留守学生中存在的自信心不足、心理脆弱等问题,以信心教育为突破口,通过创设民主氛围,提供表现机会,改进评价方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培养留守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创设民主氛围,培养留守学生的自信心
教育的一项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自己美好前途的信心和希望。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差,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还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他们的自信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家长及同伴的评价。留守学生缺乏父母的及时评价,因此,培养留守学生的自信心,首先需要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校内环境。
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要对留守学生尊重、理解、信任,与他们多进行感情交流,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与留守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爱的氛围,在爱的氛围中帮助留守学生建立自信。
帮助留守学生取得学习上的成功是培养他们自信心的有效手段。我一方面通过课堂提问,让留守学生有更多的表达机会,同时也尽量让他们多得到同伴和老师的肯定性评价,体验学习快乐,建立自信心;另一方面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对学习上有困难、暂时不能达到教学统一要求的留守学生,只要他付出了努力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就及时给予表扬。
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鼓励,少批评,当众不批评”和“批评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坚持正面引导。课外,我经常和学生交心,了解他们父母的情况和他们在家的生活情况,疏导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一切不仅融洽了师生关系,而且使留守学生能和别的学生一样快乐生活。
二、提供表现机会,增强留守学生的自信心
初中生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留守学生,仅靠老师的表扬、鼓励,还不足以牢固树立留守学生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不是凭空建立的,它有赖于留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到自身的力量。
可能个别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暂时上不去,但他在某项活动中的成绩很突出,正是这种突出表现,使孩子树立起自信心,从而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我正是从这一点出发,通过多种渠道,尽量给留守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我班留守学生牛海敏,开始转到我们班时,数学经常考不及格,但跳绳跳得非常好。在七年级时,学校举行跳绳比赛,我鼓励她参加,开始她还担心,怕影响班级成绩不愿参加,在我的再三劝说下她报名参加了,并且获得了全校第一的好成绩,受到学校的奖励。我在班里表扬了她,并且课下和她交流,引导她认识到只要用心去做事情,肯定会有收获,希望她在学习上也有不怕吃苦的精神。慢慢地,她的成绩有了起色,由不及格到及格,现在已能考到八九十分了。学习成绩提高了,她的自信心自然而然就找回来了。
我班的李涛同学,本来是独生子女,家里零食、玩具一向是独自享用,但自从父母外出打工以后,他就和伯伯、叔叔家的孩子一起生活,他的原有生活秩序被打乱了,生活习惯被改变了,热情开朗的性格也荡然无存,变得不爱说话,学习成绩也下降了。我了解到情况后,经常和他谈心,并打电话和他父母交流,让他们想办法多关心孩子。在我和他父母的共同努力下,他现在已能和伯伯、叔叔、堂兄弟和睦相处,成绩也稳步提高,并且积极要求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三、改变评价方式,保护留守学生的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最主要的鼓励和最有力的惩罚就是评分。我在对留守学生评价上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不给留守学生打不及格,如果留守学生成绩还没有达到我的要求,暂时不打分,鼓励学生“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把成绩赶上来”。二是评价留守学生的表现,不单单看学业成绩,更注意看他们的自理能力。如我班留守学生张乾,开始奶奶跟着照顾他,到七年级时,他奶奶回老家了。此时他爸爸辞职去外地打工,他妈妈中午不能回家,只好早晨起来把中午饭准备好自己再去上班,让他中午放学回家后自己热饭吃。由于放学回家后就他一人在家,他的家庭作业渐渐不能按时完成,甚至放学后宁愿在班里多待一会儿也不愿回家。发展到后来,他放学后经常和同学在外面玩或把同学带回家去玩,学习成绩也渐渐下降。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我经常询问他中午的伙食问题,要求他妈妈尽量在中午打电话给他,而且在班里大力表扬他如何在父母不在家的时候自力更生,理解父母的辛劳,不让父母担心……现在,张乾同学不仅自理能力很强,而且成绩良好,完全改掉了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活泼、自信的他又回到了同学们中间。
留守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因素比较多,我只是针对我班留守学生的情况,从信心教育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我深知,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道路还很长,为了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将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