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俗的讲,引导式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教师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它的本质是让学生在“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过程中进行学习,鲜明地体现出“教师引导”与“学生创新学习”的双重特征。
引导式探究的重点是学生的探究。它包括学生学习的方式、思维的方式、信息的收集、资料处理和判断,以及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等。但这些通常都要在教师所搭建的平台上进行,教师只有在活动中即时地给学生以引导、提携和释疑,才能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规范、流畅、触发式地获取大量的感性认识。
引导式探究学习的组织与实施是如何指导学生通过确定课题、收集资料、设计方案及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进行综合实践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了解科研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知道了除教材之外,还有更多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掌握研究和探索的基本规律、基本思维方法和组织方法,从而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一、引导预设
计算机教学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条件,不同的教学目标,其具体的教学过程也互不相同。为此,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动机,认真分析,准确把握课程标准。选择与分析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策略,引导预设的关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确定探究任务。教师必须对总教学目标进行认真的分析,将其细化为“子教学目标”,即教材中的“知识元素”,也称“知识点”,从而确定在探究过程中最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和创新意识内容作为探究任务。也可根据学生不同层次水平,将任务设计成多层面,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第二,对探索过程的规划。包括学生探究过程中的难点,探究的方法途径,探究结果,学生探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引导释疑是关键,质疑方法、知识点的衔接方法和对知识模糊的纠正。第三,设计出能帮助学生如何完成任务的指导框架。如时间进度,概念图表,因果分析图示,流程图,多媒体引导等等。
二、创设情境
课程改革要求创设有生命力的课堂,即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构建,更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或抓住感人情节,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使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在学习Powerpoint中幻灯片之间的切换时,我就以语文书中大家所熟悉的《背影》为例,而进行制作背影课件。我在设计本课时,先通过《背影》课文的朗读让学生融入一个熟悉的环境中,以此来引出本次课的课题《背影》课件的制作。在教学过程中,既运用了教学软件,又使学生在一个比较轻松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
在学习Word字处理软件时,我开展了一次用Word制作科普宣传小报为主题的活动。我先播放一段事先由Authorware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通过播放火山、地震的录像以及灾害发生后造成危害的图片等,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体验,我适时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如火山、地震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地方容易有火山和地震发生?它们来临前有什么样的征兆?会给我们的带来什么样的危害等问题,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然后确定主题,分工协作,利用学过的Word知识,有目的地完成科普宣传小报的制作。
三、提出课题
学生进行引导式探究学习,面临第一难关就是选题。由于不同的学生会受心智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制约,如果放任自流让学生自主选题,选题不是不着边际,就是盲目选择了某一主题也无法进行探究。
在学习“Word绘制图形”这一课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平时的爱好特点,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制作图形。如擅长体育的同学,让他们用图形工具绘制一些体育场地,或者绘制一些体育用品。擅长美术的同学,通过他们对美术知识的了解,绘制一些广告牌匾。擅长音乐的同学,可以自己绘制一台晚会的背景。这样,结合学生的个人喜好,提出合适的课题,使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不再发怵,而是主动地乐于学习。这样就使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起来。
四、方案设计
在指导学生选题之后,接下来就要指导学生做好方案设计和论证工作,使探究课题名称更加准确地反映要探究的问题,使探究的目标更加明确、恰当,探究计划更加周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使学生在设计和论证过程中对整个探究活动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了解。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习计划,组织合作学习小组,设计合作活动方式,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特征,运用规律进行思考和发表意见。
在学习“Powerpoint中插入图表”这一课时,我把学生按照出身地分成了几个小组,让他们调查每家的人均年收入情况,再把学生的消费情况按照小组统计成表,按照降序排好后,插入到幻灯片中,这样每组每个学生的情况就一目了然了,通过这节课,学生意识到了父母的艰辛,他们会不自觉地养成勤俭的习惯。
五、引导释疑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排解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适时适度地理清探究中思维和知识点的混乱,并及时地启发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激发的火花,激活学生在教学中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动性。为此,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习Word的图文处理功能时要涉及到图文框、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等几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按传统教学模式,很容易讲成:第一,图文框,概念、作用、操作方法、实例;第二,文本框,概念、作用、操作方法、实例……看似条理很清楚,但当教师讲完后发现多数学生仍然一头云里雾里。原因其实很简单,对各个知识点的讲解如此相似给学生制造了新的难点不说,缺少综合性的实例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即使在教学内容结束前来一个综合性的实例,在讲某个知识点时仍然很难看清它在实际应用中所处的地位。教师应针对具体问题选取合适的方法,把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解释清楚。
在制作科普宣传小报的教学中,通过向学生展示其他班级的学生作品,穿插讲解用Word制作科普宣传小报的要点,如文本框的使用,自选图形的使用等。每当同学发现作品中的优点,我就引导学生去分析,该如何利用Word知识去完成这一个知识点。学生知道的知识点,我就稍加说明,如学生不会,我就重点加以分析演示,从而将知识要点穿插在其中讲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六、交流评价
组织探究成果的交流展示,是整个引导式探究学习中必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交流、研讨,学生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的碰撞,在成果交流中让学生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成果的表现形式有:实物或模型,板报小报或墙报,网页或多媒体文稿,图画等。同时,引导式探究学习应注重探究的过程,重在学生参与引导式探究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情体验,重在学生的全体参与。
在学习《Flash动画设计》时,让每个学生都用学过的知识制作一个音乐MTV,作品完成后,可以专门用一节课来回放学生的作品,通过观看不同的作品,学生评价每个作品的优劣,这样可以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学别人之长,弃自己之短,能更好地提高自己。
由于学生的能力、智力水平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可能会成功,也存在失败的可能。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排除失败带来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因素,给学生多些鼓励、多些指导,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信心,才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式学习。
参考文献
[1] 李森,于泽元.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教育研究,2002(2).
[2] 郑凌冰.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之我见.创新教育探索,2007(2).
[3] 叶雅美.对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引导——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思考.
(责任编辑陈国庆)
引导式探究的重点是学生的探究。它包括学生学习的方式、思维的方式、信息的收集、资料处理和判断,以及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等。但这些通常都要在教师所搭建的平台上进行,教师只有在活动中即时地给学生以引导、提携和释疑,才能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规范、流畅、触发式地获取大量的感性认识。
引导式探究学习的组织与实施是如何指导学生通过确定课题、收集资料、设计方案及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进行综合实践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了解科研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知道了除教材之外,还有更多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掌握研究和探索的基本规律、基本思维方法和组织方法,从而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一、引导预设
计算机教学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条件,不同的教学目标,其具体的教学过程也互不相同。为此,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动机,认真分析,准确把握课程标准。选择与分析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策略,引导预设的关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确定探究任务。教师必须对总教学目标进行认真的分析,将其细化为“子教学目标”,即教材中的“知识元素”,也称“知识点”,从而确定在探究过程中最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和创新意识内容作为探究任务。也可根据学生不同层次水平,将任务设计成多层面,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第二,对探索过程的规划。包括学生探究过程中的难点,探究的方法途径,探究结果,学生探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引导释疑是关键,质疑方法、知识点的衔接方法和对知识模糊的纠正。第三,设计出能帮助学生如何完成任务的指导框架。如时间进度,概念图表,因果分析图示,流程图,多媒体引导等等。
二、创设情境
课程改革要求创设有生命力的课堂,即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构建,更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或抓住感人情节,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使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在学习Powerpoint中幻灯片之间的切换时,我就以语文书中大家所熟悉的《背影》为例,而进行制作背影课件。我在设计本课时,先通过《背影》课文的朗读让学生融入一个熟悉的环境中,以此来引出本次课的课题《背影》课件的制作。在教学过程中,既运用了教学软件,又使学生在一个比较轻松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
在学习Word字处理软件时,我开展了一次用Word制作科普宣传小报为主题的活动。我先播放一段事先由Authorware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通过播放火山、地震的录像以及灾害发生后造成危害的图片等,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体验,我适时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如火山、地震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地方容易有火山和地震发生?它们来临前有什么样的征兆?会给我们的带来什么样的危害等问题,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然后确定主题,分工协作,利用学过的Word知识,有目的地完成科普宣传小报的制作。
三、提出课题
学生进行引导式探究学习,面临第一难关就是选题。由于不同的学生会受心智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制约,如果放任自流让学生自主选题,选题不是不着边际,就是盲目选择了某一主题也无法进行探究。
在学习“Word绘制图形”这一课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平时的爱好特点,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制作图形。如擅长体育的同学,让他们用图形工具绘制一些体育场地,或者绘制一些体育用品。擅长美术的同学,通过他们对美术知识的了解,绘制一些广告牌匾。擅长音乐的同学,可以自己绘制一台晚会的背景。这样,结合学生的个人喜好,提出合适的课题,使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不再发怵,而是主动地乐于学习。这样就使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起来。
四、方案设计
在指导学生选题之后,接下来就要指导学生做好方案设计和论证工作,使探究课题名称更加准确地反映要探究的问题,使探究的目标更加明确、恰当,探究计划更加周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使学生在设计和论证过程中对整个探究活动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了解。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习计划,组织合作学习小组,设计合作活动方式,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特征,运用规律进行思考和发表意见。
在学习“Powerpoint中插入图表”这一课时,我把学生按照出身地分成了几个小组,让他们调查每家的人均年收入情况,再把学生的消费情况按照小组统计成表,按照降序排好后,插入到幻灯片中,这样每组每个学生的情况就一目了然了,通过这节课,学生意识到了父母的艰辛,他们会不自觉地养成勤俭的习惯。
五、引导释疑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排解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适时适度地理清探究中思维和知识点的混乱,并及时地启发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激发的火花,激活学生在教学中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动性。为此,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习Word的图文处理功能时要涉及到图文框、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等几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按传统教学模式,很容易讲成:第一,图文框,概念、作用、操作方法、实例;第二,文本框,概念、作用、操作方法、实例……看似条理很清楚,但当教师讲完后发现多数学生仍然一头云里雾里。原因其实很简单,对各个知识点的讲解如此相似给学生制造了新的难点不说,缺少综合性的实例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即使在教学内容结束前来一个综合性的实例,在讲某个知识点时仍然很难看清它在实际应用中所处的地位。教师应针对具体问题选取合适的方法,把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解释清楚。
在制作科普宣传小报的教学中,通过向学生展示其他班级的学生作品,穿插讲解用Word制作科普宣传小报的要点,如文本框的使用,自选图形的使用等。每当同学发现作品中的优点,我就引导学生去分析,该如何利用Word知识去完成这一个知识点。学生知道的知识点,我就稍加说明,如学生不会,我就重点加以分析演示,从而将知识要点穿插在其中讲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六、交流评价
组织探究成果的交流展示,是整个引导式探究学习中必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交流、研讨,学生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的碰撞,在成果交流中让学生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成果的表现形式有:实物或模型,板报小报或墙报,网页或多媒体文稿,图画等。同时,引导式探究学习应注重探究的过程,重在学生参与引导式探究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情体验,重在学生的全体参与。
在学习《Flash动画设计》时,让每个学生都用学过的知识制作一个音乐MTV,作品完成后,可以专门用一节课来回放学生的作品,通过观看不同的作品,学生评价每个作品的优劣,这样可以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学别人之长,弃自己之短,能更好地提高自己。
由于学生的能力、智力水平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可能会成功,也存在失败的可能。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排除失败带来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因素,给学生多些鼓励、多些指导,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信心,才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式学习。
参考文献
[1] 李森,于泽元.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教育研究,2002(2).
[2] 郑凌冰.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之我见.创新教育探索,2007(2).
[3] 叶雅美.对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引导——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思考.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