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主动提问,是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寻根究底,探索真理的重要表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寻问题,自提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要想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必须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的能力和习惯。
  一、使学生敢问
  好奇好问是儿童的一大特点,但是在阅读教学中为什么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很少主动提问呢?从心理学上讲,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他们想使提出的问题的价值,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生怕提得不好而被别人笑话。从教学上讲,是由于教师思想没有解放,怕学生提不出问题或乱提问题延误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而没有创设提问的条件。那么,怎样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敢于提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呢?
  1.教师要树立教育民主化的思想,教育民主化就是在教学中,根除一切不平等地对待学生的现象,为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这样,才能形成师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新型关系,学生才能解除思想束缚和心理障碍,大胆而自由地思考、提问、讨论,才能触发起学生学习的灵感,迸射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2.要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提问的时间,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是为完成阅读教学任务服务的,这应是提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答问题,要靠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要把提问与学法指导有机结合起来,要给学生留以必要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亲自经历这个阅读过程中获得正确的答案,领悟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课堂上提不出问题,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没有更好地阅读、思考,只有多读多思,才能产生疑问,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能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收获,因此,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读书、思考、提问。
  二、使学生会问
  学生提问能力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学生可能只提出字词或常识性的一般问题,但只要认真指导,坚持训练,他们就能提出一些紧扣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通常采取下列几种训练方法:
  1.整体思考,把握提问。每教一篇文章,要启发学生带着“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几个问题进行阅读。
  读文章一开始就接触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通过题目,诱导学生想一想,这篇文章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还是说明一个道理的?小学课本一般是写人、记事的文章,那么,就要让学生多从写什么样的人和怎样的事来自寻问题。
  如学习《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使学生想到这是写人的文章,这个人是音乐家,为什么称他是小音乐家呢?以后能否成为大音乐家呢?然后带着疑问和探索进入阅读,读到正文时,就要问自己有没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和句,是否粗知主要内容,这样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读文求知,设疑提问,有利于学生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2.重点突破,构思提问。重点词句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捕捉重点,构思提问,可以起到抓住一点,统领全文的作用。
  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可引导学生抓住“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一句,这样构思提问: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必须纹丝不动呢?邱少云如何纹丝不动的?结果如何?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3.疑难探索,设置提问。教学中,学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疑难问题,教师抓住疑难点,启发学生自我设问,这是解决疑难,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
  如《凡卡》一课以梦结尾这是理解的难点,可以启发学生自己这样设问:这是什么样的梦?凡卡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他的希望能实现吗?这又说明了什么?通过自己设问、释疑,从而弄懂以梦结尾的作用和含义,这样释疑方式,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对于培养学生寻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大有益处。
  4.揭示矛盾,引发问题。在阅读中产生的疑问,有的是课文中内在的矛盾引起的,要引发学生揭示这种矛盾,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读《十里长街送总理》中的一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她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引发学生提出:为什么用焦急和耐心这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来描写老奶奶的心情?这时,让学生开始讨论,自寻答案。
  三、使学生爱问
  学生积极提问是求知欲旺盛的表现,教师不仅要保护学生的求知欲,还要不断发展学生的求知欲,决不能挫伤他们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我不断鼓励学生勤学好问,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1.改进作业,以往作业都是老师提问题,学生去回答,现在是学生提问题,集体来回答,即:定好课文中的一段内容,一句话,一个词为提问范围,让学生从中概括问题,教师可根据提问的质量打分,并把好的提问带进课堂让学生讨论,从而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2.学生练习要留有余地,教材中的练习,一般分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两部分。对较难的综合练习题,分到各组进行讨论,提出疑难问题,要求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到讲台上讲解,有不足之处,该组其他同学补充,以此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提高能言善辩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胜利小学)
  (责任编校:石良)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原发性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等全国7个中心的21例明确诊断的原发性系统性轻链淀粉样变性且应用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7例患者为一线应用达雷妥尤单抗,14例患者为二线及以上应用。分析血液学缓解情况、安全性及生存情况。结果(1)一线应用7例患者≥非常好的部分
目的探究生活环境因素对我国儿童青少年BMI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研究对象为2000、2006、2011和2015年4轮调查中参与调查、且数据完整的7~17岁儿童青少年共6 626人(男性3 473人,女性3 153人)。首先在三水平随机截距混合效应模型中进行环境因素单变量分析,然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拟合线性模型进一步筛选环境因素,最后分城乡拟合三水平随机截距混合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患者男,65岁,因右面部红肿20 d,背部、双上肢散在丘疹10 d入院。发病前20 d曾因播散性带状疱疹住院治疗。确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年。皮肤科检查:右面部眼睑以下区域、耳廓及外耳道弥漫性暗红色肿胀性斑块,触之有浸润感,原带状疱疹愈合后遗留散在褐色结痂,其间可见散在凹陷性瘢痕;颈后、背部及双上肢可见散在浸润性淡红色丘疹,绿豆至黄豆大小,表面较光滑。面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及皮下脂肪层可见
目的分析青斑样血管病网状青斑和紫癜性皮损的特点、分布规律。方法回顾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64例青斑样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中男23例,女41例;年龄13 ~ 54岁,发病年龄7 ~ 51岁,48例25岁前发病;病程6个月至10年。49例夏季发病或病情加重,皮损基本表现为坏死性不规则紫癜、紫癜性皮病样红斑、不规则溃疡、网状青斑、毛细血管扩张、不规则的
脊髓硬膜外脓肿症状无特异性且进展迅速,自症状出现至不可逆性神经缺损可能仅需数天,故及早诊断并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现围绕脊髓硬膜外脓肿的流行病学表现、病因学分析及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版)》是对《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的更新和修订,引入了近年来血糖监测领域的新技术、新证据,旨在突出先进性、规范性、实用性。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更新点及修订的依据,该文对新版指南的编写背景、更新要点进行着重介绍。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补体3(C3)-补体3a受体(C3aR)通路是经典补体激活的重要通路之一。大量研究显示C3-C3aR通路可以介导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轴相互作用于神经元,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C3-C3aR通路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卒中、癫痫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围绕C3-C3aR通路在几种重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
随着肿瘤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其交叉学科——癌症-神经科学也在近年来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神经元参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并影响着肿瘤的发生发展,同样,肿瘤也会引起神经系统重塑及功能障碍。其中,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脑胶质瘤与神经元的相互关系更是在近几年来有了全新的认识。笔者现回顾性总结癌症-神经科学在脑胶质瘤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对神经元与脑胶质瘤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系统综述。
脊髓损伤可造成患者完全或不完全的运动功能丧失,影响正常生活。硬膜外脊髓电刺激通过植入电极,给予适宜频率、脉宽及强度的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自主运动、站立与行走等功能的康复。本文围绕硬膜外脊髓电刺激技术对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