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岛的建设,是以“岛域”为尺度的生态区建设。从上海崇明岛的实际情况来看,它具有一般岛屿生态系统的特征,也面临许多岛屿生态系统的共性问题,比如地理上的孤立性、人口和资源的有限性、资源和信息的依赖性、环境承载的脆弱性等。国内外的生态岛建设从立法、产业结构调整和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值得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借鉴。
海南岛:生态建设与经济特区建设相融合
基本情况: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3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0万,森林覆盖率达51%,其中一半面积为热带天然林。环岛海岸线总长1528公里,沿海有不同类型滨海风光特色的景点,具有发展农业和旅游业的先天优势。
具体实践:自1988年海南岛建省以来,其生态区域建设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1988~1998年)为生态环境快速衰退阶段。该阶段内,由于对环境保护工作不够重视,部分地区出现了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的行为,环境保护面临严峻形势。第二阶段(1999~2004年)为生态环境修复阶段。该阶段内,海南省政府提出“生态立省”的战略。1999年通过的《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成为生态省建设的指导纲领。实施措施主要集中在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四个方面。第三阶段(2005年至今)为生态区域发展阶段。2005年,海南省在原有纲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提出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5年修编)》,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区域,要建设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环境质量保障体系、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生态经济体系、人居生态体系、人口生态体系、生态文化体系、能力保障体系八大体系,使海南省生态区域建设走上了良性的发展轨道。
经验启示:海南岛的生态建设与经济特区建设相融合,把特区观念、特区政策、經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获得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此外,《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及其修编稿贯穿始终,作为行动纲领,保证了生态建设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成为海南岛生态区域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
厦门鼓浪屿:
三部新法规助推生态旅游岛屿整治提升
基本情况:鼓浪屿目前是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下辖的一个街道,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人口约2万。鼓浪屿街道短小,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是著名的风景区。除环岛电动车外不允许机动车辆上岛,因此气氛幽静。
具体实践:2000年,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为加强岛上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2013年,福建省加大生态旅游项目建设,重点推动鼓浪屿等5个岛屿创建生态旅游岛屿。随后,三部与鼓浪屿密切相关的法规——《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厦门市鼓浪屿建设活动管理办法》和《厦门市鼓浪屿家庭旅馆管理办法》在2015年相继出台。三部法规立足鼓浪屿的发展需求,补足此前法规的“短板”,为鼓浪屿整治提升持续迈向“常”与“长”提供更加充分的保障。
经验启示:鼓浪屿创建生态旅游岛屿的相关立法值得借鉴的地方包括:一是岛上建筑活动统一审批。鼓浪屿上的建设活动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前置审批、统一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统一处罚的管理制度。二是“无主”建筑不再没人管。针对历史风貌建筑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现象,鼓浪屿将需要修缮的房屋坐落及现状图、修缮范围及事项进行公示,公示期满,若无所有权人、占用人、承租人出现负责修缮的话,则由鼓浪屿风景区管理机构负责修缮。三是委托代管可获丰厚奖励。鼓浪屿提出“委托代管”的概念,即历史风貌建筑所有权人自愿将其实际使用的历史风貌建筑委托鼓浪屿风景区管理机构代管,并签订具有一定年限的委托代管协议,将根据建筑的估价给予房主高额奖励。
美国纽约长岛:因势利导,综合发展
基本情况:长岛位于纽约州东南,西越1000米左右宽的东河与纽约市曼哈顿和布朗克斯相连,总面积360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670万。长岛有比邻美国最大城市——纽约的优势,现已成为纽约市连绵区的外延部分,并成为美国经济发达、交通便捷、人口稠密、文教科技先进、旅游业兴旺、人口密集的富裕地区。
具体实践:长岛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关键在于以下三点。一是建设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打破封闭。历史上,长岛和曼哈顿岛只有一水之隔,但东河一度曾是开发长岛的重要障碍。1830年建成的绿港铁路和1883年建成的布鲁克林大桥对长岛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在长岛与曼哈顿之间修建了近10座大桥,拥有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美国最大的机场)以及瓜迪亚机场,岛内的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也非常发达,已成为海陆空交通均十分发达的地区。二是促进主导产业多样化,合理布局。由于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富人们纷纷到长岛北岸安家置业,高端房地产业成为长岛的支柱产业。除此之外,北岸还发展了度假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增长之外,对生态环境影响甚小,利于生态岛建设。长岛西部以航空航天、电气电子等现代化的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产业。长岛中东部保留郊区农业特色,蔬菜栽培、家禽饲养和捕鱼业都很发达。部分村落开发了旅游业,不少都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三是保护生态环境,响应国策。美国1965年通过固体废弃物处理法,1969年制定首部联邦环境成文法——国家环境政策法,鼓励对资源的再生利用和对环境的积极保护。这些法律在长岛均得到很好地执行。另外长岛拥有大量从事环保工作的非政府组织。其中较为知名的是成立于1967年的环境保护基金(EDF),该基金活跃于法庭、监察听证会和管制诉讼的政府论坛,凭借经济、科学和法律上的技能优势高效处理环境问题,深化了长岛的环境保护意识。
经验启示:长岛建立了发达的科研教育系统使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为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高素质的人口本身的环境保护意识非常强,也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地开展。崇明岛具有像长岛一样优越的地理位置,因此在如何利用毗邻区域中心区位优势来发展自身经济方面,可以学习长岛模式。但崇明岛主要以农业人口为主,人口的文化素质和环境意识还有待提高。 日本宫古岛:
建设智慧城市 打造低碳生态岛
基本情况:日本冲绳县宫古岛市位于冲绳主岛西南方约300公里处,由六个岛屿组成,宫古岛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约占总面积的80%。这些亚热带气候的岛屿被翠绿色的大海及珊瑚礁所包围,每年约有40万的游客前去观光旅游。
具体实践:宫古岛市于2008年发布了环境保护和产业振兴两手并进的“生态岛宫古岛宣言”。为解决离岛特有的能源问题、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社会系统,宫古岛在有效利用自然优势及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上采取了各种措施和对策。一是挑战能源地产地消。宫古岛于2010年开始启动“宫古岛百万瓦级太阳能实证研究”,为全球首个利用实际系统进行的可再生能源验证实验。二是通过电力消耗“可视化”实现节能。通过有效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让电力使用方法一目了然,试图唤起电力消费单位的节能意识。三是充分利用甘蔗。宫古岛市充分利用島上主要农作物甘蔗发展生物乙醇产业。生物乙醇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蒸馏残渣液与发酵残渣酵母营养丰富,可以当作农业有机肥利用。四是致力于普及电动汽车。宫古岛市提出电动汽车比例于2020年前达到20%、2030年前达到40%的目标,大力推进公务用车、出租车及观光旅游车等的电动化并广泛安装充电设备。五是推进生态旅游。宫古岛市为进一步提升旅游业活力,将整个岛作为“新一代的能源公园”,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
经验启示:由于崇明岛相对面积较小,且区域自成系统,社会实验计划易于管理,可被视作是可再生能源技术、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生物能源的理想试验场地。可在崇明岛区域内大力推进智慧城市的相关建设实验,再向全市范围进行推广。
马耳他:教育先行 推进生态海岛建设
基本情况:马耳他位于地中海中部海域,有“地中海心脏”之称,由马耳他岛、戈佐、科米诺、科米诺托和菲尔夫拉岛5个小岛组成。
具体实践:由于海岛资源相对匮乏,马耳他政府建立了一项约束性目标:力争在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主要能源消耗的10%,并将能源效率提升20%。为实现目标,马耳他政府针对戈佐岛设立了一个专项工程——生态戈佐工程,旨在推进生态海岛建设,使戈佐岛变成生态岛。作为该专项的一部分,马耳他政府戈佐部委托马耳他大学可持续能源研究所,实施了一项名为“减少与节约”的教育活动。“减少与节约”教育活动不仅是单向的宣传与推广,还是一项系统性、分阶段的活动。该活动共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公开招募阶段,要求招募的教员必须有科学、工程、建筑等领域教育背景。第二阶段为培训阶段,要求教员必须参加超过40小时的互动培训。第三阶段为口试阶段,测试教员的应变能力。第四阶段为家庭访谈阶段,针对戈佐岛的家庭情况,由招募来的教员开展家庭访谈。“减少与节约”教育活动耗时12个月,共完成9000多个家庭的访谈,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推动了当地生态海岛建设发展。
经验启示:我市在落实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工程时,除加强财政投资外,也应把对崇明岛居民的培训与调查纳入进来,以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系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海南岛:生态建设与经济特区建设相融合
基本情况: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3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0万,森林覆盖率达51%,其中一半面积为热带天然林。环岛海岸线总长1528公里,沿海有不同类型滨海风光特色的景点,具有发展农业和旅游业的先天优势。
具体实践:自1988年海南岛建省以来,其生态区域建设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1988~1998年)为生态环境快速衰退阶段。该阶段内,由于对环境保护工作不够重视,部分地区出现了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的行为,环境保护面临严峻形势。第二阶段(1999~2004年)为生态环境修复阶段。该阶段内,海南省政府提出“生态立省”的战略。1999年通过的《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成为生态省建设的指导纲领。实施措施主要集中在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四个方面。第三阶段(2005年至今)为生态区域发展阶段。2005年,海南省在原有纲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提出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5年修编)》,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区域,要建设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环境质量保障体系、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生态经济体系、人居生态体系、人口生态体系、生态文化体系、能力保障体系八大体系,使海南省生态区域建设走上了良性的发展轨道。
经验启示:海南岛的生态建设与经济特区建设相融合,把特区观念、特区政策、經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获得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此外,《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及其修编稿贯穿始终,作为行动纲领,保证了生态建设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成为海南岛生态区域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
厦门鼓浪屿:
三部新法规助推生态旅游岛屿整治提升
基本情况:鼓浪屿目前是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下辖的一个街道,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人口约2万。鼓浪屿街道短小,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是著名的风景区。除环岛电动车外不允许机动车辆上岛,因此气氛幽静。
具体实践:2000年,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为加强岛上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2013年,福建省加大生态旅游项目建设,重点推动鼓浪屿等5个岛屿创建生态旅游岛屿。随后,三部与鼓浪屿密切相关的法规——《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厦门市鼓浪屿建设活动管理办法》和《厦门市鼓浪屿家庭旅馆管理办法》在2015年相继出台。三部法规立足鼓浪屿的发展需求,补足此前法规的“短板”,为鼓浪屿整治提升持续迈向“常”与“长”提供更加充分的保障。
经验启示:鼓浪屿创建生态旅游岛屿的相关立法值得借鉴的地方包括:一是岛上建筑活动统一审批。鼓浪屿上的建设活动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前置审批、统一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统一处罚的管理制度。二是“无主”建筑不再没人管。针对历史风貌建筑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现象,鼓浪屿将需要修缮的房屋坐落及现状图、修缮范围及事项进行公示,公示期满,若无所有权人、占用人、承租人出现负责修缮的话,则由鼓浪屿风景区管理机构负责修缮。三是委托代管可获丰厚奖励。鼓浪屿提出“委托代管”的概念,即历史风貌建筑所有权人自愿将其实际使用的历史风貌建筑委托鼓浪屿风景区管理机构代管,并签订具有一定年限的委托代管协议,将根据建筑的估价给予房主高额奖励。
美国纽约长岛:因势利导,综合发展
基本情况:长岛位于纽约州东南,西越1000米左右宽的东河与纽约市曼哈顿和布朗克斯相连,总面积360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670万。长岛有比邻美国最大城市——纽约的优势,现已成为纽约市连绵区的外延部分,并成为美国经济发达、交通便捷、人口稠密、文教科技先进、旅游业兴旺、人口密集的富裕地区。
具体实践:长岛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关键在于以下三点。一是建设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打破封闭。历史上,长岛和曼哈顿岛只有一水之隔,但东河一度曾是开发长岛的重要障碍。1830年建成的绿港铁路和1883年建成的布鲁克林大桥对长岛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在长岛与曼哈顿之间修建了近10座大桥,拥有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美国最大的机场)以及瓜迪亚机场,岛内的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也非常发达,已成为海陆空交通均十分发达的地区。二是促进主导产业多样化,合理布局。由于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富人们纷纷到长岛北岸安家置业,高端房地产业成为长岛的支柱产业。除此之外,北岸还发展了度假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增长之外,对生态环境影响甚小,利于生态岛建设。长岛西部以航空航天、电气电子等现代化的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产业。长岛中东部保留郊区农业特色,蔬菜栽培、家禽饲养和捕鱼业都很发达。部分村落开发了旅游业,不少都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三是保护生态环境,响应国策。美国1965年通过固体废弃物处理法,1969年制定首部联邦环境成文法——国家环境政策法,鼓励对资源的再生利用和对环境的积极保护。这些法律在长岛均得到很好地执行。另外长岛拥有大量从事环保工作的非政府组织。其中较为知名的是成立于1967年的环境保护基金(EDF),该基金活跃于法庭、监察听证会和管制诉讼的政府论坛,凭借经济、科学和法律上的技能优势高效处理环境问题,深化了长岛的环境保护意识。
经验启示:长岛建立了发达的科研教育系统使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为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高素质的人口本身的环境保护意识非常强,也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地开展。崇明岛具有像长岛一样优越的地理位置,因此在如何利用毗邻区域中心区位优势来发展自身经济方面,可以学习长岛模式。但崇明岛主要以农业人口为主,人口的文化素质和环境意识还有待提高。 日本宫古岛:
建设智慧城市 打造低碳生态岛
基本情况:日本冲绳县宫古岛市位于冲绳主岛西南方约300公里处,由六个岛屿组成,宫古岛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约占总面积的80%。这些亚热带气候的岛屿被翠绿色的大海及珊瑚礁所包围,每年约有40万的游客前去观光旅游。
具体实践:宫古岛市于2008年发布了环境保护和产业振兴两手并进的“生态岛宫古岛宣言”。为解决离岛特有的能源问题、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社会系统,宫古岛在有效利用自然优势及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上采取了各种措施和对策。一是挑战能源地产地消。宫古岛于2010年开始启动“宫古岛百万瓦级太阳能实证研究”,为全球首个利用实际系统进行的可再生能源验证实验。二是通过电力消耗“可视化”实现节能。通过有效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让电力使用方法一目了然,试图唤起电力消费单位的节能意识。三是充分利用甘蔗。宫古岛市充分利用島上主要农作物甘蔗发展生物乙醇产业。生物乙醇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蒸馏残渣液与发酵残渣酵母营养丰富,可以当作农业有机肥利用。四是致力于普及电动汽车。宫古岛市提出电动汽车比例于2020年前达到20%、2030年前达到40%的目标,大力推进公务用车、出租车及观光旅游车等的电动化并广泛安装充电设备。五是推进生态旅游。宫古岛市为进一步提升旅游业活力,将整个岛作为“新一代的能源公园”,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
经验启示:由于崇明岛相对面积较小,且区域自成系统,社会实验计划易于管理,可被视作是可再生能源技术、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生物能源的理想试验场地。可在崇明岛区域内大力推进智慧城市的相关建设实验,再向全市范围进行推广。
马耳他:教育先行 推进生态海岛建设
基本情况:马耳他位于地中海中部海域,有“地中海心脏”之称,由马耳他岛、戈佐、科米诺、科米诺托和菲尔夫拉岛5个小岛组成。
具体实践:由于海岛资源相对匮乏,马耳他政府建立了一项约束性目标:力争在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主要能源消耗的10%,并将能源效率提升20%。为实现目标,马耳他政府针对戈佐岛设立了一个专项工程——生态戈佐工程,旨在推进生态海岛建设,使戈佐岛变成生态岛。作为该专项的一部分,马耳他政府戈佐部委托马耳他大学可持续能源研究所,实施了一项名为“减少与节约”的教育活动。“减少与节约”教育活动不仅是单向的宣传与推广,还是一项系统性、分阶段的活动。该活动共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公开招募阶段,要求招募的教员必须有科学、工程、建筑等领域教育背景。第二阶段为培训阶段,要求教员必须参加超过40小时的互动培训。第三阶段为口试阶段,测试教员的应变能力。第四阶段为家庭访谈阶段,针对戈佐岛的家庭情况,由招募来的教员开展家庭访谈。“减少与节约”教育活动耗时12个月,共完成9000多个家庭的访谈,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推动了当地生态海岛建设发展。
经验启示:我市在落实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工程时,除加强财政投资外,也应把对崇明岛居民的培训与调查纳入进来,以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系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