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例: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材第96页。
例5:一个环形,它的内圆半径10厘米,外圆半径15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学时,我出示了一个环形的教具演示,同时指出:这个环形面积实际是两个圆面积的差。学生理解题意后,纷纷拿起笔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演算。不一会儿,结果就计算出来,也基本达成共识。
正当我准备进行下一个环节时,阚宝同学举起了小手说:“老师,我觉得这道题还可以这样列式”。此刻,同学们有些诧异,我也流出疑惑的表情:“好,请你说说你的想法”。“我是这样列式的:(15×15—10×10)×3.14,因为环形的面积是用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也就是S环=S外—S内=πr外2—πr内2=π(r外2—r内2)=(152—102)×3.14,这样计算起来既简洁又方便”。他的这一推导过程让班里其他同学都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我鼓励他说:“你真了不起,看来通过学习圆的面积,把乘法分配律应用到圆面积的有关计算上,你学到了不少有价值的东西,恭喜你!你的方法完全正确”!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随手我又出了一些有关环形面积的试题让学生演算,他们不再使用单一的解题方法,而是学着别人的样子开始钻研起来。整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收获很多。
这节课让我久久沉浸在反思中,本节课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已会经常触及到,这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运用与发挥。我又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时之功,它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培养、总结与归纳的良好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实用的数学,并为其所用。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教学气氛
教学中,教师不能做绝对的权威,只有让学生成为平等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主动与教师配合完成教学任务。鼓励学生敢于反驳、挑战权威、挑战课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营造轻松、愉快、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主题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健康发展。
二、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题作用力,使他们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学有所乐
1.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如运用一题多问,让学生联想与它相关的可能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思路开阔。
2.发学生以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如一题多解,从多种解法的比较中,选出最佳的解法。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利于沟通知识联系,有利于发展学生解题的思维敏捷性和创造性。在教学简便计算时,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计算速度最快的方法。
三、让学生体会创造成功的喜悦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欲望。创新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快乐。认识这一点,教师在教学生要设法为学生安排创造的机会,并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商不变性质”,让学生加以比较分析,教师加以整理,从而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对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肯定及鼓励。这样,在教学中就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四、让学生学会创新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有针对地去疏导、鼓励、解惑。要鼓励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会质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发现自己的新见解。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能自己得出的结果,教师绝不代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启迪,有意识、有计划、有目标的运用科学的方法,长期渗透,这样既可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展智力,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用创新教育的思想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例5:一个环形,它的内圆半径10厘米,外圆半径15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学时,我出示了一个环形的教具演示,同时指出:这个环形面积实际是两个圆面积的差。学生理解题意后,纷纷拿起笔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演算。不一会儿,结果就计算出来,也基本达成共识。
正当我准备进行下一个环节时,阚宝同学举起了小手说:“老师,我觉得这道题还可以这样列式”。此刻,同学们有些诧异,我也流出疑惑的表情:“好,请你说说你的想法”。“我是这样列式的:(15×15—10×10)×3.14,因为环形的面积是用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也就是S环=S外—S内=πr外2—πr内2=π(r外2—r内2)=(152—102)×3.14,这样计算起来既简洁又方便”。他的这一推导过程让班里其他同学都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我鼓励他说:“你真了不起,看来通过学习圆的面积,把乘法分配律应用到圆面积的有关计算上,你学到了不少有价值的东西,恭喜你!你的方法完全正确”!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随手我又出了一些有关环形面积的试题让学生演算,他们不再使用单一的解题方法,而是学着别人的样子开始钻研起来。整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收获很多。
这节课让我久久沉浸在反思中,本节课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已会经常触及到,这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运用与发挥。我又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时之功,它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培养、总结与归纳的良好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实用的数学,并为其所用。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教学气氛
教学中,教师不能做绝对的权威,只有让学生成为平等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主动与教师配合完成教学任务。鼓励学生敢于反驳、挑战权威、挑战课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营造轻松、愉快、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主题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健康发展。
二、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题作用力,使他们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学有所乐
1.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如运用一题多问,让学生联想与它相关的可能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思路开阔。
2.发学生以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如一题多解,从多种解法的比较中,选出最佳的解法。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利于沟通知识联系,有利于发展学生解题的思维敏捷性和创造性。在教学简便计算时,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计算速度最快的方法。
三、让学生体会创造成功的喜悦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欲望。创新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快乐。认识这一点,教师在教学生要设法为学生安排创造的机会,并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商不变性质”,让学生加以比较分析,教师加以整理,从而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对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肯定及鼓励。这样,在教学中就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四、让学生学会创新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有针对地去疏导、鼓励、解惑。要鼓励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会质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发现自己的新见解。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能自己得出的结果,教师绝不代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启迪,有意识、有计划、有目标的运用科学的方法,长期渗透,这样既可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展智力,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用创新教育的思想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