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课标中指出:“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总体目标中又进一步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所谓语感,就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就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力。语感的产生是声调、节奏、语流的反复刺激,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语感并不是不可捉摸的虚无飘渺的东西,也不是天生的资质,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是靠长期反复实践得来的。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一、在反复朗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因此加强朗读训练,重视朗读指导是培养语感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爱迪生》一课中写爱迪生寻找合适的灯丝、试制电灯一段的教学,为了让学生领会到爱迪生“这样不懈地努力”所体现出的顽强执着的科学精神,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步骤:让学生先小声地读,找出关键词“不懈地”并理解其含义;再自由读,探究需要在哪些词语上重读以体现其精神。于是学生在教师启发下,找出“多少次”、“一连”、“几十个小时”、“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终于”这些重点词语;教师安排指名读和齐读,其间适当点拨朗读技巧,从而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形式感和形象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特别是好的文章,更应该要求学生多读,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美,并积累语言材料,消化吸收,帮助日后形成强烈而敏锐的语感。
二、在揣摩探究中,形成语感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揣摩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领悟重点词句的表现力和蕴含的情感,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从而形成语感。
《桂林山水》是一篇文字优美,脉络清晰的文章,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培养语感,才能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片段教学)学生读第2自然段后:
师:同学们,读了这段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這一自然段写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
生:作者用排比、比喻等方法来描写,把漓江水写得真美。
生:大海、西湖很美,但漓江水的特点与它们不一样。
师:你们真会读书!谁能用赞美、感叹的语气说说漓江水的特点。
生: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师:读得流利,但还没有打动我的心,谁再试试读这三句话?
(指名读,比刚才的那个学生读得好些。)
师:我有点儿心动了,他有一个字读得特别好,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是“真”字。
师:对,大家一起来读读。
师:大家读得真好,我不禁陶然而醉,我真想到桂林去看看漓江的水究竟是怎样的静、清、绿的?我们要把它的特点说具体才能让人感受到。
(大屏幕显示桂林山水的画面和句子,师引读。)
师:漓江的水真静啊——
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师: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师:漓江的水真绿啊——
生: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样在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中,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让理性的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真正感受到了漓江水的美丽,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熏陶,让学生的情感一步步得到升华。因此,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在学习揣摩中自主的获得语感。
三、在读写结合中,强化语感
柳斌说过:“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语文课标中也提出“要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就是要求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读写结合,强化学生语感。
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以后,安排了写景作文,让学生把最近到公园或郊外游玩观察到的美丽景色按顺序写下来。让学生凭借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去写作文,写后凭借语感自行修改。例如:有的学生在参观果园后写到:“果园里的苹果树千姿百态:有的像长颈鹿,在翘首遥望;有的像孔雀,向人们展示它美丽的羽毛,笑迎来宾,……”这一系列的排比句和比喻句,把果园中那千姿百态的苹果树描写得真可谓惟妙惟肖。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但是语感的形成来自长期、反复的语言实践,小学是学习语言的基础阶段,为了让学生将来具有敏锐的语感,就有必要在小学阶段进行语感的训练,使其终身受用。
课标中指出:“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总体目标中又进一步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所谓语感,就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就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力。语感的产生是声调、节奏、语流的反复刺激,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语感并不是不可捉摸的虚无飘渺的东西,也不是天生的资质,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是靠长期反复实践得来的。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一、在反复朗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因此加强朗读训练,重视朗读指导是培养语感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爱迪生》一课中写爱迪生寻找合适的灯丝、试制电灯一段的教学,为了让学生领会到爱迪生“这样不懈地努力”所体现出的顽强执着的科学精神,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步骤:让学生先小声地读,找出关键词“不懈地”并理解其含义;再自由读,探究需要在哪些词语上重读以体现其精神。于是学生在教师启发下,找出“多少次”、“一连”、“几十个小时”、“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终于”这些重点词语;教师安排指名读和齐读,其间适当点拨朗读技巧,从而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形式感和形象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特别是好的文章,更应该要求学生多读,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美,并积累语言材料,消化吸收,帮助日后形成强烈而敏锐的语感。
二、在揣摩探究中,形成语感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揣摩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领悟重点词句的表现力和蕴含的情感,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从而形成语感。
《桂林山水》是一篇文字优美,脉络清晰的文章,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培养语感,才能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片段教学)学生读第2自然段后:
师:同学们,读了这段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這一自然段写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
生:作者用排比、比喻等方法来描写,把漓江水写得真美。
生:大海、西湖很美,但漓江水的特点与它们不一样。
师:你们真会读书!谁能用赞美、感叹的语气说说漓江水的特点。
生: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师:读得流利,但还没有打动我的心,谁再试试读这三句话?
(指名读,比刚才的那个学生读得好些。)
师:我有点儿心动了,他有一个字读得特别好,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是“真”字。
师:对,大家一起来读读。
师:大家读得真好,我不禁陶然而醉,我真想到桂林去看看漓江的水究竟是怎样的静、清、绿的?我们要把它的特点说具体才能让人感受到。
(大屏幕显示桂林山水的画面和句子,师引读。)
师:漓江的水真静啊——
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师: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师:漓江的水真绿啊——
生: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样在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中,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让理性的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真正感受到了漓江水的美丽,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熏陶,让学生的情感一步步得到升华。因此,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在学习揣摩中自主的获得语感。
三、在读写结合中,强化语感
柳斌说过:“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语文课标中也提出“要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就是要求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读写结合,强化学生语感。
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以后,安排了写景作文,让学生把最近到公园或郊外游玩观察到的美丽景色按顺序写下来。让学生凭借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去写作文,写后凭借语感自行修改。例如:有的学生在参观果园后写到:“果园里的苹果树千姿百态:有的像长颈鹿,在翘首遥望;有的像孔雀,向人们展示它美丽的羽毛,笑迎来宾,……”这一系列的排比句和比喻句,把果园中那千姿百态的苹果树描写得真可谓惟妙惟肖。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但是语感的形成来自长期、反复的语言实践,小学是学习语言的基础阶段,为了让学生将来具有敏锐的语感,就有必要在小学阶段进行语感的训练,使其终身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