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崇礼到重法(上)——以先秦士阶层“得君行道”观念为视角

来源 :政法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tb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周以降,礼崩乐坏,君、师分离,士阶层出现,“得君行道”观念随之产生。孔、孟认定道尊于势,不能得君,则以明道自任,道即为赋予礼以内在道德上的根据,彰显其仁心,其治道之重心在礼。战国中晚期,“势”观念勃兴,尊君思想张扬,苟子在“道”与“势”之间游移,因要尊君,遂将礼外在规范化,在治道上礼法并重。战国末期,成为思想界主流的法家,将尊君推到空前高度,因得君之切而牺牲了行道之实;因尊君而尚法,其法治沦为君主“治”臣下和人民的工具。整个先秦时期,士阶层从强调“行道”逐渐转向“得君”,与治道从“重礼”向“尚法”之演变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在社会中得到普及,新媒体已经进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大学生是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大学生已成为使用新媒体的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肿瘤患者B超引导深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深静脉置管的18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
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要围绕提高、尊重农民权利为中心而展开相应的制度创新。其中心主要从"放权"、"限权"和"保权"三个方面展开。所谓"放权",即要营造实现农民与国家之间对称性互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