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少年的神经系统软体征、执行功能与临床症状

来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z12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和执行功能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3~18岁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少年患者60例及性别、年龄匹配的60例正常对照,使用剑桥神经科检查(CNI)软体征测试分量表对两组进行神经系统软体征检查和评分,使用Stroop色字命名任务测试两组的执行功能,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估精神分裂症组的临床症状,并对该组进行锥体外系副反应(EPS)评估。结果:精神分裂症组CNI软体征测试分量表有11项评分及异常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神经系统软体征总分[9.0(4.0,15.0)vs.1.5(1.0,3.0)]及原始反射[0.0(0.0,1.0)vs.0.0(0.0,0.0)]、运动协调[4.5(1.0,6.8)vs.0.0(0.0,1.0)]、感觉统合[2.0(1.0,4.0)vs.1.0(0.0,1.8)]3项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精神分裂症组神经系统软体征总分及各因子分与病程、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及BPRS总分均无相关(r=-0.12~0.20,均P>0.05),运动协调因子分与BPRS焦虑忧郁和敌对猜疑因子分呈正相关(r=0.32、0.27,均P<0.05),感觉统合因子分与BPRS缺乏活力因子分呈正相关(r=0.29,P=0.030)。精神分裂症组Stroop色字命名任务三部分测试耗时均长于正常对照组(均P<0.001),第3试错误数多于正常对照组[1.5(0,4.8)vs.1.0(0,2.0),P=0.003]。精神分裂症组Stroop色字命名任务三部分测验耗时及第2试错误数均与BPRS评分呈正相关(r=0.27~0.39,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少年患者存在明显的神经系统软体征异常和选择性注意及反应抑制功能缺陷。其中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情感症状较重的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异常更显著;临床症状(尤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较重的患者选择性注意及反应抑制功能缺陷也更显著。
其他文献
构建产教融合制度体系既是深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规范产教融合过程以及相关参与主体行为的现实需要。新时期,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体系建设,要着力突破"两
对山东东营市河口区新户乡所在的渤海海岸带和江苏连云港市徐圩盐场所在的黄海海岸带土壤质地、pH值、含盐量、有机质含量等理化性质指标以及地下水位和矿化度进行调查、测定
目的:探索咨询师有关自我表露的认识、态度,以及自我表露的决策过程。方法:对18位咨询师进行半结构化的访谈,然后以协商一致的定性研究(CQR)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分析处理。结
目的:探讨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91名大学生,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量表(CDDQ)测查职业决策困难现状,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