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倡导语文需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而现代媒质的兴起,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语文课堂上,多媒体交互白板的有效运用,更是语文活力最好的催化剂。其不仅能够实现信息与人文的多元碰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享受到真正的语文韵味,真正感受到主动学习语文的乐趣。故而,“高效课堂”“真学课堂”的打造与夯实,新媒介的有效运用,势必增添新力。
创设情境,诱发激情
正如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么,语文教学的活力在哪里?源头在哪里?其实,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发在学生内心的一种激情、一种兴趣。只有学生对语文真正感兴趣了,他们才有激情,才有动力去主动探究,否则也只是一个呆板的接收器而已。因而在语文课堂上运用现代媒介,不仅能给学生创设一种如诗如画的美景,更重要的是能够营造一种情感的天空,如梦如幻。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活力与乐趣。
例如:《蔚蓝的王国》这一课读来很美,很有诗意,然而很多学生能直接感受它的美,却无法说出具体美在哪里。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现代媒介,呈现蓝天,呈现大海,顺势引导一种优雅的音乐,如有可能还可以做成动画,让整个蓝天白云轻轻随着音乐而流动。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适当诵读,引导学生沉浸在自己想象的天空之中。通过现代媒介营造的一种意境中,学生的兴趣不仅得以激发,而且情感还与课文内容相融合,那种清新、那种空灵的意境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这种情境的营造,打破了固定的僵化的程序与模式,从而让教学更具活力。在具体活动中,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措施,实现真正的情境教学,让语文的世界真正成为学生的生活,从而实现一种开放的有温度的课堂。
突破关键,锤炼思维
所谓“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有些课文比较难懂,一开始也有点让学生无从下手,但这些课文相对重要,文中关键地方也不容忽视。怎样把一些抽象的变成直接的、把复杂的变成简单的?现代媒介的出现,让这些问题不再成为问题,现代媒介的运用,不仅让学习互动方式变得多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由变动变为主动,让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需要的过程。而教师需要做的只是怎样选择最恰当的现代媒介内容,来达到与课文教学目标完整统一,从而不断突破关键,锤炼学生的思维。
例如:针对《童年的朋友》《一面》《赵普》《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这几篇课文,前三篇是教读的,而后一篇却是自学的。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写人记事一直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学生们都能写一写,但是能真正写出佳作的却不多。这几篇课文,关键是了解人物的经历以及特征、性格等,由于课文内容较长,很多学生往往只能把握经历,而对于特征却只停留在概念上。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媒介的优势,将视频植入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观看高尔基、鲁迅等人的视频,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些故事,让学生走进名人世界。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加深课文提供铺垫;另一方面也可以正面认识这些名人,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现代媒介,适当拓展,引导学生走进课后,主动去阅读这些名人故事,从而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生活。
在内容中拓展外延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大家知道,语文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其内容丰富,外延宽泛。因此,其不仅仅是一本教材、几十篇课文而已,语文更重要的地位是与生活的对应关系,是一切可以纳入到教学中的所有生活外延。然而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把内容变得无限呢?即便是传统课文,很多内容往往也无法直接用传统方法展示。而这在现代媒介运用下,一切都不成问题,它不仅可以通过多媒体把教材变厚,更重要的是可以把语文外延变得更加广阔。
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针对课文重点与非重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具体问题,笔者就通过现代媒介,通过图表、表格、挂图等形式,甚至还通过有关东京医学院的一些历史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还自行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有关藤野先生和鲁迅交往的资料,从而不仅让信息变得丰富,更重要的是让语文课堂打破了时间的限制,这是其一。其二,通过课堂各种现代媒介的运用,以及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搜集,更打破了过去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从而让学习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激发他们真正自主去学习。此外,笔者还通过抓住文章的重点(典型事件)播放视频“一群看客看国人被日本兵枪毙”,引导学生由浅及深、深入浅出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从微言看大义,使学生能理解文章的精髓。
结束语
新媒质的有效融入,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虽然现代媒质不是万能,也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或者说不能主导语文教学的互动过程,但是作为一名新课改中的语文教师,却需要完全适应现代教学模式及其发展趋势,并及时掌握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学会设计课件,学会使用白板,学会运用电脑,真正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从而让现代媒介与语文教学真正完美统一,比翼双飞。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
创设情境,诱发激情
正如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么,语文教学的活力在哪里?源头在哪里?其实,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发在学生内心的一种激情、一种兴趣。只有学生对语文真正感兴趣了,他们才有激情,才有动力去主动探究,否则也只是一个呆板的接收器而已。因而在语文课堂上运用现代媒介,不仅能给学生创设一种如诗如画的美景,更重要的是能够营造一种情感的天空,如梦如幻。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活力与乐趣。
例如:《蔚蓝的王国》这一课读来很美,很有诗意,然而很多学生能直接感受它的美,却无法说出具体美在哪里。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现代媒介,呈现蓝天,呈现大海,顺势引导一种优雅的音乐,如有可能还可以做成动画,让整个蓝天白云轻轻随着音乐而流动。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适当诵读,引导学生沉浸在自己想象的天空之中。通过现代媒介营造的一种意境中,学生的兴趣不仅得以激发,而且情感还与课文内容相融合,那种清新、那种空灵的意境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这种情境的营造,打破了固定的僵化的程序与模式,从而让教学更具活力。在具体活动中,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措施,实现真正的情境教学,让语文的世界真正成为学生的生活,从而实现一种开放的有温度的课堂。
突破关键,锤炼思维
所谓“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有些课文比较难懂,一开始也有点让学生无从下手,但这些课文相对重要,文中关键地方也不容忽视。怎样把一些抽象的变成直接的、把复杂的变成简单的?现代媒介的出现,让这些问题不再成为问题,现代媒介的运用,不仅让学习互动方式变得多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由变动变为主动,让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需要的过程。而教师需要做的只是怎样选择最恰当的现代媒介内容,来达到与课文教学目标完整统一,从而不断突破关键,锤炼学生的思维。
例如:针对《童年的朋友》《一面》《赵普》《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这几篇课文,前三篇是教读的,而后一篇却是自学的。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写人记事一直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学生们都能写一写,但是能真正写出佳作的却不多。这几篇课文,关键是了解人物的经历以及特征、性格等,由于课文内容较长,很多学生往往只能把握经历,而对于特征却只停留在概念上。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媒介的优势,将视频植入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观看高尔基、鲁迅等人的视频,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些故事,让学生走进名人世界。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加深课文提供铺垫;另一方面也可以正面认识这些名人,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现代媒介,适当拓展,引导学生走进课后,主动去阅读这些名人故事,从而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生活。
在内容中拓展外延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大家知道,语文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其内容丰富,外延宽泛。因此,其不仅仅是一本教材、几十篇课文而已,语文更重要的地位是与生活的对应关系,是一切可以纳入到教学中的所有生活外延。然而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把内容变得无限呢?即便是传统课文,很多内容往往也无法直接用传统方法展示。而这在现代媒介运用下,一切都不成问题,它不仅可以通过多媒体把教材变厚,更重要的是可以把语文外延变得更加广阔。
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针对课文重点与非重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具体问题,笔者就通过现代媒介,通过图表、表格、挂图等形式,甚至还通过有关东京医学院的一些历史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还自行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有关藤野先生和鲁迅交往的资料,从而不仅让信息变得丰富,更重要的是让语文课堂打破了时间的限制,这是其一。其二,通过课堂各种现代媒介的运用,以及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搜集,更打破了过去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从而让学习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激发他们真正自主去学习。此外,笔者还通过抓住文章的重点(典型事件)播放视频“一群看客看国人被日本兵枪毙”,引导学生由浅及深、深入浅出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从微言看大义,使学生能理解文章的精髓。
结束语
新媒质的有效融入,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虽然现代媒质不是万能,也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或者说不能主导语文教学的互动过程,但是作为一名新课改中的语文教师,却需要完全适应现代教学模式及其发展趋势,并及时掌握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学会设计课件,学会使用白板,学会运用电脑,真正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从而让现代媒介与语文教学真正完美统一,比翼双飞。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