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几何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可展曲面》为例

来源 :大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l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分几何是数学类高年级本科生的一门专业课,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数”与“形”的结合.通过微分几何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以可展曲面为例介绍微分几何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体会.
其他文献
台风目标观测对于弥补常规观测资料不足和提升台风数值预报技巧等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2类理论方法的发展过程和优缺点:基于伴随的非线性方法能够较好地刻画非线性项的影响,而
我国正在发起组织中国科学家牵头领导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应认真学习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已成功运行50余年,在运行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我国自1998年参加大
针对高等数学成绩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将高等数学成绩的影响因素分为个人、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五类,每一类又包含多个具体影响因素,根据各层次间的关系,建立层次分析法模型,探讨各因素对大学生高等数学成绩的影响路径和路径系数,结合实际,提出了改进高等数学教学成效的建议和措施.
探讨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质量,以《运筹学》教学中的一次关于共轭梯度法的课堂讨论为例,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围绕关切点,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头脑风暴等方式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不仅让学生掌握共轭梯度法的迭代步骤,学会审视方法的优劣,而且从知识层面上升到思想层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和追求优而更优的创新思维方式.同时,指出了高素质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获取了2020年4-7月新疆于田Ms6.4地震区周边约400 km范围内连续的中国气象卫星FY-2G遥感热红外资料,选取北京时间凌晨1:00~5:00时的分钟值数据,经过小波变换和功率谱估计法进
根据大空间尺度上存在特殊的地震迁移并具有规律性的现象,在回顾2020年于田Ms6.4地震的震前异常和1900年以来于田地区“始发地震—迁移地震”序列的基础上,分析了于田Ms6.4地
在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多灾种巨灾风险不断增加.综合风险防范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是国家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和可持
数学试题是数学教学评价的重要载体.本文以一道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为例,在探究其解法的基础上寻根觅源,并依据TIMSS 2015和PISA 2015测试模型,从数学教学评价的角度进行解读.
针对大学线性代数课程中概念众多、学生理解概念困难的现象,提出了表征学生概念理解的标识,分析了影响学生理解的因素,指出了建立良好概念印象对于理解概念的重要性,对课程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基于中国区域GPS反演TEC、 JPL TEC mapping、张衡一号卫星探测等离子体参量数据,着重分析了2020年6月26日新疆于田6.4级地震前的电离层异常现象,结合之前于田发生的两次7级以上地震,研究认为于田地震前异常集中出现在震前一周内,以上升异常为主,异常有明显的局地效应,部分异常在磁共轭区有同步效应。多参量综合分析增强了异常的判识能力,并提高了异常的可靠性。太阳及空间磁扰活动对电离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