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四川省雅安经石棉至泸沽高速公路工程进行了概述,然后从高速公路路体绿化的实际出发,研究了工程中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有中央分隔带带的绿化模式、道路两侧群落特征分析、边坡生态防护中的生态防护形式选择、绿化养护技术、管理模式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体绿化;养护管理;景观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ichuan province by asbestos to him LuGu highway engineering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and then from the highway road body green reality, studies the key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major problems, mainly with the central space with greening model, road on both sides of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slope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form selection, virescence maintenanc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model research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highways; and Lk body landscaping; Maintenance management; landscape
中圖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项目概述
四川雅安经石棉至泸沽高速公路(简称“雅泸路”)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西部大通道甘肃(兰州)—云南(磨憨)公路在四川省境内的一段,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北京—昆明公路的重要路段。由于路线长达240公里,所经过地区气候变化较大,根据降雨量大小,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划分为四个气候区:(1) 雅安、荥经潮湿多雨区;(2)大相岭以南雨量中等区;(3)大渡河河谷干燥少雨区;(4)石棉、冕宁较低纬度、较高海拔地区。
在地质上,雅泸路路线地处四川西南缘盆地与高原的过渡带,分属青衣江、流沙河、大渡河河安宁河水系,山脉连绵起伏,河流深切,地形起伏大,海拔为588-3500M,其中大相岭附近山峰最高,雅安地处青衣江河口最低。地貌可分为侵蚀堆积地貌和侵构造地貌。
2.中央分隔带的绿化及养护
在高速公路主线双向车道之间设置的隔离带通称中央分隔带。中央分隔带是高速公路路面主要附属设施之一,其设计合理与否,对路面结构的稳定也有重要影响。作用如下:
(1)中央分隔带具有分割往返车流的作用,因而可以减少交通事故,增加通行能力。
(2)可作为设置公路牌、埋设管线及其他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
(3)提供绿化场所,增加舒适感和美感,中央分隔带景观设计亦有美化环境的目的,给道路的使用者创造赏心悦目的优美景观,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使游客对道路产生兴趣,以提高道路的旅游价值。防止夜间相向车辆灯光眩目,减轻相向车辆接近的危险感及因行车而引起的精神疲劳。
(4)诱导视线,有研究表明:随着车辆行驶速度的增加,驾驶员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车道上,视线被集中到较小范围,视野变得很窄,而形成所谓的‘隧道视’。线路本身在驾驶员的视野中所占的比例加大,道路两侧的景色比例下降,这就是说在高速公路上,中央分隔带在驾乘人员视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用植物作中央分隔带的界物,其绿化景观设计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中央分隔带的绿化景观首先是给驾乘人员看的,具有显著的动态特征。中央分隔带内绿色的植物带,通过颜色、形态的变化,吸引驾驶人员的注意力,起诱导交通和减轻驾乘人员,特别是驾驶员的精神和视觉疲劳,调节情绪,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应提高人的素质,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应根据项目特点,从确保质量出发,在人的技术水平、人的生理缺陷、人的心理行为、人的错误行为等方面控制人的使用;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形成人人重视质量的项目环境。在人的使用上应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
3.道路两侧绿化及养护
道路主线两侧有着较大的绿化空间,是高速公路连续景观“线”的主要表现形式,构成了道路景观的基础,也常成为检验公路绿化美化优劣的主要方面,道路主线两侧是高速公路绿化的重点,是将环境破坏降到最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植被具有丰富的组成、复杂的结构和循序渐进的生态演替特征,因此该部分的植被恢复的组合应是多种类、多层次和分阶段的。应根据演替的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种类,并根据立地条件建造不同的模式,在可能的情况下采用草、灌、乔等各种组合。通过恢复和重建植被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依据两侧的生态特点研究人工辅助生态恢复技术,优化生物生长环境,加快生长环境,尽可能地加快高速公路生态环境的恢复速度。
沿线路段景观设计是通过对沿线环境景观和视觉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确定了一些 “热点”地段,这些地段是高速公路“线”的一部分,“线”的设计手法与“点”不同。它是通过对各种景观要素进行分析后,提出以不同形式、色彩、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使其成为一幅活的动态构图。坚持景观多样,突出每一段的景观特色。
4.边坡绿化绿化及养护
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时,根据路基标高的设计要求,对线路经过的地形、地貌需要进行整治处理。高于路基标高的地段要进行“挖方”,低于路基标高的地段要进行“填方”。路基边坡是由挖方形成的坡面,叫上边坡或路堑边坡,亦称挖方段;由填方形成的坡面称下边坡,亦称路堤边坡或填方段。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设计中,由于种种原因,路基边坡开挖和防护的设计比较简单。这类设计主要缺点是,设计笼统、针对性差、防护措施简单,对通车后出现的边坡坍塌事故一般通过后续养护来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不论是填方还是挖方形成的边坡,其原有的植被和土壤已被破坏,使得植被恢复难以进行。
裸露的边坡不仅影响景观,而且极易受雨水的冲刷、浸蚀造成水土流失、塌方或滑坡。对于陡而高的边坡为防崩塌,采取分级筑挡土墙,用浆砌片石或水泥预制板块等,这些防护形式大量使用石料和劳力,破坏了自然环境,造价也较高(邹胜文等,2004),而且景观效果显得生硬、呆板,灰蒙蒙一片,与周围自然环境不相融,且存在辐射热较大等弱点。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水平和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把公路建成融于自然的生态路、景观路,已成为时代对高速公路建设的要求。为此,对边坡进行工程防护的同时,实施生态护坡,已是高速公路建设中一项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重要工程。
参考文献:
[1] 芦建国,杜培明,裴正伟。 宁杭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植被营建与防护技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版)。2007,31(4):107-109
[2] 景春,杜培明。 宁杭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方法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 2007,31(4):107-109
[3] 景春,杜培明。 宁杭高速公路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J]。现在农业科技。 2007,(12): 18-19
[4] 芦建国,杨燕蓉,杜培明。南京情侣园植物造景特色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 2007,21(2):105-107
[5] 苏雪痕。 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6]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 花卉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体绿化;养护管理;景观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ichuan province by asbestos to him LuGu highway engineering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and then from the highway road body green reality, studies the key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major problems, mainly with the central space with greening model, road on both sides of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slope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form selection, virescence maintenanc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model research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highways; and Lk body landscaping; Maintenance management; landscape
中圖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项目概述
四川雅安经石棉至泸沽高速公路(简称“雅泸路”)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西部大通道甘肃(兰州)—云南(磨憨)公路在四川省境内的一段,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北京—昆明公路的重要路段。由于路线长达240公里,所经过地区气候变化较大,根据降雨量大小,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划分为四个气候区:(1) 雅安、荥经潮湿多雨区;(2)大相岭以南雨量中等区;(3)大渡河河谷干燥少雨区;(4)石棉、冕宁较低纬度、较高海拔地区。
在地质上,雅泸路路线地处四川西南缘盆地与高原的过渡带,分属青衣江、流沙河、大渡河河安宁河水系,山脉连绵起伏,河流深切,地形起伏大,海拔为588-3500M,其中大相岭附近山峰最高,雅安地处青衣江河口最低。地貌可分为侵蚀堆积地貌和侵构造地貌。
2.中央分隔带的绿化及养护
在高速公路主线双向车道之间设置的隔离带通称中央分隔带。中央分隔带是高速公路路面主要附属设施之一,其设计合理与否,对路面结构的稳定也有重要影响。作用如下:
(1)中央分隔带具有分割往返车流的作用,因而可以减少交通事故,增加通行能力。
(2)可作为设置公路牌、埋设管线及其他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
(3)提供绿化场所,增加舒适感和美感,中央分隔带景观设计亦有美化环境的目的,给道路的使用者创造赏心悦目的优美景观,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使游客对道路产生兴趣,以提高道路的旅游价值。防止夜间相向车辆灯光眩目,减轻相向车辆接近的危险感及因行车而引起的精神疲劳。
(4)诱导视线,有研究表明:随着车辆行驶速度的增加,驾驶员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车道上,视线被集中到较小范围,视野变得很窄,而形成所谓的‘隧道视’。线路本身在驾驶员的视野中所占的比例加大,道路两侧的景色比例下降,这就是说在高速公路上,中央分隔带在驾乘人员视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用植物作中央分隔带的界物,其绿化景观设计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中央分隔带的绿化景观首先是给驾乘人员看的,具有显著的动态特征。中央分隔带内绿色的植物带,通过颜色、形态的变化,吸引驾驶人员的注意力,起诱导交通和减轻驾乘人员,特别是驾驶员的精神和视觉疲劳,调节情绪,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应提高人的素质,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应根据项目特点,从确保质量出发,在人的技术水平、人的生理缺陷、人的心理行为、人的错误行为等方面控制人的使用;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形成人人重视质量的项目环境。在人的使用上应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
3.道路两侧绿化及养护
道路主线两侧有着较大的绿化空间,是高速公路连续景观“线”的主要表现形式,构成了道路景观的基础,也常成为检验公路绿化美化优劣的主要方面,道路主线两侧是高速公路绿化的重点,是将环境破坏降到最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植被具有丰富的组成、复杂的结构和循序渐进的生态演替特征,因此该部分的植被恢复的组合应是多种类、多层次和分阶段的。应根据演替的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种类,并根据立地条件建造不同的模式,在可能的情况下采用草、灌、乔等各种组合。通过恢复和重建植被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依据两侧的生态特点研究人工辅助生态恢复技术,优化生物生长环境,加快生长环境,尽可能地加快高速公路生态环境的恢复速度。
沿线路段景观设计是通过对沿线环境景观和视觉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确定了一些 “热点”地段,这些地段是高速公路“线”的一部分,“线”的设计手法与“点”不同。它是通过对各种景观要素进行分析后,提出以不同形式、色彩、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使其成为一幅活的动态构图。坚持景观多样,突出每一段的景观特色。
4.边坡绿化绿化及养护
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时,根据路基标高的设计要求,对线路经过的地形、地貌需要进行整治处理。高于路基标高的地段要进行“挖方”,低于路基标高的地段要进行“填方”。路基边坡是由挖方形成的坡面,叫上边坡或路堑边坡,亦称挖方段;由填方形成的坡面称下边坡,亦称路堤边坡或填方段。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设计中,由于种种原因,路基边坡开挖和防护的设计比较简单。这类设计主要缺点是,设计笼统、针对性差、防护措施简单,对通车后出现的边坡坍塌事故一般通过后续养护来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不论是填方还是挖方形成的边坡,其原有的植被和土壤已被破坏,使得植被恢复难以进行。
裸露的边坡不仅影响景观,而且极易受雨水的冲刷、浸蚀造成水土流失、塌方或滑坡。对于陡而高的边坡为防崩塌,采取分级筑挡土墙,用浆砌片石或水泥预制板块等,这些防护形式大量使用石料和劳力,破坏了自然环境,造价也较高(邹胜文等,2004),而且景观效果显得生硬、呆板,灰蒙蒙一片,与周围自然环境不相融,且存在辐射热较大等弱点。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水平和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把公路建成融于自然的生态路、景观路,已成为时代对高速公路建设的要求。为此,对边坡进行工程防护的同时,实施生态护坡,已是高速公路建设中一项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重要工程。
参考文献:
[1] 芦建国,杜培明,裴正伟。 宁杭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植被营建与防护技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版)。2007,31(4):107-109
[2] 景春,杜培明。 宁杭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方法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 2007,31(4):107-109
[3] 景春,杜培明。 宁杭高速公路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J]。现在农业科技。 2007,(12): 18-19
[4] 芦建国,杨燕蓉,杜培明。南京情侣园植物造景特色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 2007,21(2):105-107
[5] 苏雪痕。 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6]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 花卉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