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对于高端人才的争夺呈现出白热化的局面。相比地域和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我省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面临极大挑战。为短期时间内提高我省高校的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尝试共享人才发展是途径之一。本文试图运用博弈论等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对市校融合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进而提出,市校融合发展促进人才共享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市校融合;人才共享;求职投机
【中图分类号】 C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5-0225-01
一、市校融合的发展过程
大庆市自建市之日起,就伴随着对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奉献的强烈需要,为此与石油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首先与大庆这座城市相伴而生、相伴而兴。从大庆城市发展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同生同长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伴石油石化大企业发展而诞生,包括职业学院、师范学院、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等高职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机构当年都是石油企业创办并负责管理运行的,成立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企业生产生活提供人才、技术、智力等服务;第二个阶段则是伴城市功能提升而聚集,本世纪初,,大庆下大力气先后引进东北石油、八一农大、哈医大大庆校区和省农科院大庆分院等科研机构集中进驻,这个时期,大庆高等教育和科研实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跃升成为我省哈市之外拥有高校数量最多的地市。第三个阶段是伴创新发展大势而融合,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方面,与城市发展、产业升级、社会需求等方面充分嫁接,加快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充分对接,使科技成果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1]
二、市校融合重点开展的工作
通过市校融合发展,市校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是推进重大技术攻关,在农业上围绕良种繁育、先进栽培技术、防灾减灾、优质牧业、农机新技术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推广,实现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在工业上重点围绕传统的石油化工产业和新兴的农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在现代服务业上,根据城市居民需要,主要围绕电子商务、旅游业、文化产业、现代金融等方面,利用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产业层次由低端向高端迈进。二是注重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经过平台打造、政策激励、校企融合等方面的推进,2015年大庆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成果1200项,100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转化率10%左右。三是人才培养。把产业发展规划和人才规划紧密衔接,改变过去只注重土地和资金投入、忽略人才要素的传统思维,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推动企业与高校的供需衔接,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为石油石化、现代农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培养高素质、紧缺型人才。四是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加强各项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创新,加快推进科技型企业发展,注重为企业培养应用型、落地式人才,不断推动传统业态和新兴业态发展共同发展。
三、市校融合下人才共享存在的问题
1.利益相关方各自为政。人才共享是最大限度发挥人才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最节省投入成本的途径之一。但当前来看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缺少联系与沟通,各利益方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也不尽相同,导致各方引进、使用人才的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引进人才共享的目的。
2.相关利益方政策不畅通。由于相关政策和规定的限制以及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体系和制度的不完善,导致驻庆高校、企业目前创新资源分割严重,创新活动的开展较为封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团队的开放、协作的程度不高,科研成果与企业的技术需求未能有效实现“无缝对接”,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3.政府平台作用发挥不理想。政府、高校、企业的管理体制是影响人才共享的因素之一。由于政府、高校、企业的性质不同,对于人才引进后的管理、考核、岗位职责以及利益分配、权益保障方面也不近相同,当前的政府、高校和企业对于人才引进、使用的管理体制不同,考核标准不一。地方政府如不能创新人才使用方法、形成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必然对于人才共享起到一定的制约。
四、促进市校融合、人才共享的发展策略
1.转变人才共享使用观念。作为人才共享的利益相关方——高校、企业、政府职能部门管理者,应进一步转变人才共享的观念,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完善相关制度,真正发挥人才的潜力和作用,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为城市文化底蕴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2.构建人才共享发展新模式。将驻庆高校人才队伍发展建设规划纳入大庆市政府人才强市战略,三方有机结合,形成整体的人才发展规划。政府出台相关的人才支持政策,对于引进的带技术、带项目在庆领办创办企业的高端人才,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支持。充分利用高校平台、团队作为人才发展的基石,不断整合培训资源,搭建人才共享及交流平台,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无缝对接。
3.完善人才有效共享使用制度。一要建立政府、高校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研究讨论推动市校合作交流、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大事项。二要建立专题会商机制,由市校融合发展办公室组织不定期召开专题协商会议,就发展建设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会商。三要建立決策咨询机制,政府在涉及人才培养引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涉及高校的事项决定前,邀请相关高校领导、专家参与。四要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加强市校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做好日常信息互联互通,在平台上充分展示高校教学研究、科研成果、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新进展、新成就。
参考文献
[1] 陈蔚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关键是以用为本[J].蚌埠党校学报,2011,01:38-40.
[2] 陈晓霞.地方高校在人才强市战略中的作用研究——以南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07:84-85.
[3] 刘野,徐闯,王伟利.管理创新视域下地方高校规划执行模式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
[4] 史西玲.实现人才强市战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S1:22-23.
[5] 王伟利,柴旺,刘野.推进市校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J].大庆社会科学,2017(1),110-112
作者简介:姓名:刘丽;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82.03;籍贯:山东;工作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事处;单位所在省市: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历:硕士;专业:农业经济管理;职称级别:助理研究员;邮编:163319;研究方向:师资管理。姓名:曲傲;性别:男;民族:满;出生年月:1985.05;籍贯:辽宁铁岭;工作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事处;单位所在省市: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历:硕士;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职称级别:助理研究员;邮编:163319;研究方向:人事管理
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市校融合视域下大庆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问题研究DSGB2016009 、市校融合背景下的大庆域内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培养培训模式探究 DSGB2016078)
关键词: 市校融合;人才共享;求职投机
【中图分类号】 C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5-0225-01
一、市校融合的发展过程
大庆市自建市之日起,就伴随着对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奉献的强烈需要,为此与石油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首先与大庆这座城市相伴而生、相伴而兴。从大庆城市发展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同生同长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伴石油石化大企业发展而诞生,包括职业学院、师范学院、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等高职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机构当年都是石油企业创办并负责管理运行的,成立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企业生产生活提供人才、技术、智力等服务;第二个阶段则是伴城市功能提升而聚集,本世纪初,,大庆下大力气先后引进东北石油、八一农大、哈医大大庆校区和省农科院大庆分院等科研机构集中进驻,这个时期,大庆高等教育和科研实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跃升成为我省哈市之外拥有高校数量最多的地市。第三个阶段是伴创新发展大势而融合,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方面,与城市发展、产业升级、社会需求等方面充分嫁接,加快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充分对接,使科技成果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1]
二、市校融合重点开展的工作
通过市校融合发展,市校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是推进重大技术攻关,在农业上围绕良种繁育、先进栽培技术、防灾减灾、优质牧业、农机新技术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推广,实现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在工业上重点围绕传统的石油化工产业和新兴的农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在现代服务业上,根据城市居民需要,主要围绕电子商务、旅游业、文化产业、现代金融等方面,利用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产业层次由低端向高端迈进。二是注重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经过平台打造、政策激励、校企融合等方面的推进,2015年大庆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成果1200项,100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转化率10%左右。三是人才培养。把产业发展规划和人才规划紧密衔接,改变过去只注重土地和资金投入、忽略人才要素的传统思维,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推动企业与高校的供需衔接,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为石油石化、现代农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培养高素质、紧缺型人才。四是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加强各项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创新,加快推进科技型企业发展,注重为企业培养应用型、落地式人才,不断推动传统业态和新兴业态发展共同发展。
三、市校融合下人才共享存在的问题
1.利益相关方各自为政。人才共享是最大限度发挥人才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最节省投入成本的途径之一。但当前来看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缺少联系与沟通,各利益方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也不尽相同,导致各方引进、使用人才的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引进人才共享的目的。
2.相关利益方政策不畅通。由于相关政策和规定的限制以及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体系和制度的不完善,导致驻庆高校、企业目前创新资源分割严重,创新活动的开展较为封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团队的开放、协作的程度不高,科研成果与企业的技术需求未能有效实现“无缝对接”,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3.政府平台作用发挥不理想。政府、高校、企业的管理体制是影响人才共享的因素之一。由于政府、高校、企业的性质不同,对于人才引进后的管理、考核、岗位职责以及利益分配、权益保障方面也不近相同,当前的政府、高校和企业对于人才引进、使用的管理体制不同,考核标准不一。地方政府如不能创新人才使用方法、形成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必然对于人才共享起到一定的制约。
四、促进市校融合、人才共享的发展策略
1.转变人才共享使用观念。作为人才共享的利益相关方——高校、企业、政府职能部门管理者,应进一步转变人才共享的观念,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完善相关制度,真正发挥人才的潜力和作用,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为城市文化底蕴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2.构建人才共享发展新模式。将驻庆高校人才队伍发展建设规划纳入大庆市政府人才强市战略,三方有机结合,形成整体的人才发展规划。政府出台相关的人才支持政策,对于引进的带技术、带项目在庆领办创办企业的高端人才,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支持。充分利用高校平台、团队作为人才发展的基石,不断整合培训资源,搭建人才共享及交流平台,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无缝对接。
3.完善人才有效共享使用制度。一要建立政府、高校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研究讨论推动市校合作交流、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大事项。二要建立专题会商机制,由市校融合发展办公室组织不定期召开专题协商会议,就发展建设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会商。三要建立決策咨询机制,政府在涉及人才培养引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涉及高校的事项决定前,邀请相关高校领导、专家参与。四要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加强市校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做好日常信息互联互通,在平台上充分展示高校教学研究、科研成果、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新进展、新成就。
参考文献
[1] 陈蔚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关键是以用为本[J].蚌埠党校学报,2011,01:38-40.
[2] 陈晓霞.地方高校在人才强市战略中的作用研究——以南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07:84-85.
[3] 刘野,徐闯,王伟利.管理创新视域下地方高校规划执行模式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
[4] 史西玲.实现人才强市战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S1:22-23.
[5] 王伟利,柴旺,刘野.推进市校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J].大庆社会科学,2017(1),110-112
作者简介:姓名:刘丽;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82.03;籍贯:山东;工作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事处;单位所在省市: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历:硕士;专业:农业经济管理;职称级别:助理研究员;邮编:163319;研究方向:师资管理。姓名:曲傲;性别:男;民族:满;出生年月:1985.05;籍贯:辽宁铁岭;工作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事处;单位所在省市: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历:硕士;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职称级别:助理研究员;邮编:163319;研究方向:人事管理
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市校融合视域下大庆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问题研究DSGB2016009 、市校融合背景下的大庆域内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培养培训模式探究 DSGB2016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