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阐释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zwoain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千年的开端,周宪、许钧主持推出了“终结者译丛”,这一饶有意味的事件似乎在宣告:文化的巨变终于如期来临。当然,事实是它早就露出了端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甚至更早起,西方种种“终结”理论陆续登场。美国学者阿瑟·丹托的《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仅仅只是其中的一种。该书由九篇独立的论文集合而成,大部分发表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主要围绕艺术和哲学、艺术和阐释以及艺术和历史意识等主题而展开,其目的是要表明:我们已进入一个后历史时期,对艺术不断自我革命的需求现已消失,艺术终结于辉煌,又将踏上稳定、平庸、丧失历史方向的未来之路。总的来看,书中有偏颇之处,有老生常谈,同时也不乏新知独见。下面简略评述一下丹托的三个主题。
  一、艺术和哲学。在丹托看来,这二者的关系史就是不断搏斗的历史。艺术史的既有模式是:艺术在前一阶段抛弃哲学,艺术是无功利的快感从而造成其短暂化;又在后一阶段接收哲学,要求哲学成为它实体的部分,完成了一幅黑格尔思想的插图。这两个阶段就是两次方向相反的柏拉图式的哲学对艺术的剥夺侵犯。第一次,从理念本体论出发,将艺术合乎逻辑地排除出哲学领地,艺术“加倍地偏离了哲学所强调的实在”,成为无用之物和哲学的敌人。《艺术的终结》,(页5)。下引该书,只注页码。第二次,则以理性的暴力框范艺术,艺术通过自身的哲学自觉达到终结。丹托提出,柏拉图政治性的艺术理论将艺术家逐出理想国和“实在”,是对艺术“无能的十分有效的隐喻”(页6)。清理艺术无能和非功利说的历史线索,康德、叔本华、布洛等人也都赫然在目。而现在,哲学与艺术似乎有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关系,从远处向艺术致意的哲学似乎已不知不觉地成为艺术界的一部分。丹托多次举杜桑最著名的现代艺术作品《泉》——一个外观上的男用小便池为例。它作为艺术现实,不在于日常性、曲线变化或耀眼的白,而恰恰在于它的文化特性和道德特征,在于它的高度性别化和排它性以及“傲慢的展览姿态”。丹托认为,这一“问题作品”因此具有了哲学形式。
  同理,观代艺术譬如概念艺术、行为艺术等大多成了形式生动的哲学。由于这一结局,艺术终结了。这从杜桑又回到了黑格尔。在黑格尔的精神发展史中,艺术是一个阶段,哲学则是另一个。“艺术的历史使命就是使哲学成为可能”(页15)。艺术成为哲学就是艺术的终结。这样的终结令人怀念,因为它终结于成熟期,“最为光彩焕发时刻的艺术,完全是作为一个历史阶段而结束的”(页77)。当然,艺术可能、或许还必定会以无法预测的方式产生,以无从理解的方式被人们欣赏,成为所谓的缺乏历史重要性或意义的“后历史的艺术”,而人们长久期待的艺术的重要性正建立在它使艺术哲学成为可能。丹托又通过对再现艺术和表现艺术的解读,尤其是对绘画史的具体解读,说明了具有连续性的再现历史是不断进步的线性历史,可能终结于某一时刻;而富有主观性的表现艺术则是非连续性的,“决无某种可以推测的未来”(页94)。
  这里体现了丹托对现代艺术的矛盾态度:他一方面从哲学上钦佩它们,也赞成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另一方面又对它们疏离甚至反感,把包藏破坏欲望的艺术发展趋向看作是令人感伤的“文化之熵”,认为沉闷的艺术界“全都处在反对设想一种有意义的、甚至是辉煌的未来的立场上”(页77)。他尤其对二十世纪艺术界风行一时的丑化倾向提出质疑,批评丑化是过于消极的姿态。如果艺术“为逃避美学的奴役,根本没必要成为丑的”(页l3)。丹托的观点是深刻的,当然也有明显的怀旧情感以及对于艺术未来保守和悲观的估计。
  二、艺术和阐释。丹托秉承现代阐释学理论,提出了他自己所说的具有建构性和哲学精神的阐释观。阐释对作品具有本体论意义,因为在阐释之前,作品身份是不确定的,正是阐释决定了文本的身份。文学作品只有在阐释之际才成为具有现实性的真正文本。因此,阐释是作品的要素,在此意义上,不存在没有阐释的作品。“作品与阐释一起在美学意识中出现”(页42)。这是阐释的重要功能之一。此外,它也决定欣赏,“在阐释有结果之前,欣赏是悬而未决的问题。”(页32)阐释的特点之一是相对性。它受到趣味的影响,而趣味,“作为概念之真的问题,是相对的”(页35)。这样,经阐释而成的艺术品也就具有相对性。这也表明:阐释没有对与错之分。日常实物闯入艺术界,其中有阐释的功劳,许多惊世骇俗的现代艺术因此而合法化。其次,阐释是有限度的。并非每件艺术品都是经由阐释的现成的实物变来的。阐释对于某些强行进入艺术界的作品是无力的。这实际表明丹托在面对某些现代艺术时的困惑甚至反感。阐释也受到语境、文化、艺术家在世界的位置、他生活的时空以及他能有的体验等等因素的制约。在此意义上,艺术只是“半透明的对象”;这也说明阐释是必要的,甚至没有终点。那么,阐释的逻辑又是什么呢?丹托认为首要的是艺术身份的鉴定。这是阐释的起点,决定着实物哪些性质和部分可以成为艺术品的成分并在艺术品中具有何种意义。他举例说,杜桑胡涂乱画的签名会损害男用小便器的美观,却未必损害作品本身,因为它正是作品的一部分。“那归在阐释之列的只是那合法等待解释的东西”(页38)。
  阐释分为表层阐释和深层阐释。表层阐释依赖作家、作品等外在权威,严格依照历史顺序进行。它完成之时就是深层阐释发生之际。后者就是那种“探寻支持文化外观的结构和它的不同象征形式所表达事物的阐释形式”(页185)。它总是越过作品关注别的东西,并不参照艺术家的外在权威,其任务就是显明“隐藏在世界中的世界”(页56)。利科说:“说出的东西超出其所说的”(页49)。深层阐释就是传达“神示”般的这些东西,揭示隐身于艺术家说出的a后面的b。这里,丹托其实涉及到了“形象大于思想”这一艺术常识。
  三、艺术与历史意识。丹托是结合他的阐释观和达尔文化进化论等来谈艺术的历史意识的,并进而从哲学视角分析了艺术终结的历史必然性和不同模式。艺术在历史中出场,它的存在是历史性的。丹托说:“对艺术品身份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艺术的历史地位”(页3)。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实物作为艺术品会极为不同,它们有着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引起不同的反响,阐释就受到这种历史可能性的制约。简言之,历史由于与阐释密不可分,也就与艺术密不可分。甚至艺术的创作方式也是历史性的,譬如从艺术是模仿来说,模仿就有历史,正如贡布里奇所说的,使模仿的历史成为可能的道路是漫长的,画出的葡萄诱使鸟去啄它的精妙模仿程度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页181)。丹托接受黑格尔艺术史观从而提出:艺术作为人类进化手段的力量,丝毫没发生在遗传学层面上,而只是发生在思想层面上。艺术通过其自身的内部发展而促使人类思想的内部发展。在这发生之际,也就是说,在艺术本身的和艺术带来的历史意识转变之际,人们就再不会把艺术看成以往被认为的那种样子,这就是艺术的一种终结形式。在此可以说,艺术从前现代向现代,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向都可以说是终结的不同模式。当然,终结的意义有霄壤之别。竞争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原则,偏偏艺术家和唯美主义者都不适应广泛的竞争,依照柏拉图等人的理论推衍,艺术也不适应。但或许正由于艺术的“无用之用”,它才得以处于竞争之外而留存下来,并似乎具有了DNA式的遗传因子和进化结构,从而成为人类未来进化中虽非首先却是最高级的手段,因为艺术“揭示更高的真实”,并使一种最终的哲学成为可能(页190—192)。在这里,话题最终又回到了他的中心主题——艺术的终结上面来了。
  该书各章虽独立成篇,却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联,即自始至终都是从哲学的高度,扣住艺术发展的历史维度,并结合现代阐释学理论,企图建立一种丹托本人所说的“艺术哲学”,说明了艺术终结的必然性和终结方式的多样性。在留恋古典的同时,丹托的艺术立场基本上又主要是现代的,其艺术哲学的主旨是关注和描述现代艺术的总体状况及其历史发展趋向。在丹托看来,这种状况不太令人满意,这种趋向也不明朗。所以总的可以说,丹托在该书中流露了对艺术终结的感伤情绪并对艺术的未来作出了悲观的估计。
  (《艺术的终结》,[美]阿瑟·丹托著,欧阳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12.00元)
其他文献
当今中国的社会学学者中,郑也夫的著述每每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现时,这种“待遇”,大概只有那些可以就经济发展问题评点迷津的部分经济学家才有。从《代价论》、《走出囚徒困境》到最新出版的《信任论》,郑也夫的社会学研究所确定的范畴似乎越来越专业化,在社会学领域也具有越来越大的学术拓展意义。不过,也正是这种规范化和严谨的学术研究,才有可能抽象出更精致的观照现实的框架,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理想的观察现实和分
期刊
马达先生的《列子真伪考辨》,得到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于2000年12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问世。我读了此书,感触颇多。  感触之一是,做学问应该实事求是。在对待古籍方面,不能以伪为真,但也决不能以真为伪,造成学术冤案。《列子》是先秦时代一部很重要的著作,对后代的哲学、文学、科技、宗教都有深远的影响。但是,此书在近现代却颇遭厄运。清朝姚际恒《古今伪书考》首先认定《列子》是伪书,继起者变本
期刊
利玛窦进入北京四百周年时,国内外以此为主题的学术活动颇为活跃。余三乐先生撰写的《早期西方传教士与北京》颇有新意。  撰写本书时,作者撷取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特别是一些尚未翻译出版的英文学术论文和著作。比如:美国著名学者魏若望J·W·Witek发表在罗马的论文《晚明时期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策略》德国学者柯兰妮C·Collani不久前的论文《纪理安——维尔兹堡与中国的使者》等。美国学者邓
期刊
作为一位教授兼精神科医生,作者之所以写这本书,是既想提供“一个提示”或“忠告”给“那些从未思考过老年将是自己人生一部分的人们”来参考,同时又“希望那些为养育子女而苦恼的父母们也能够读一读”,并且更想以本书来“激励生活在老龄化社会中”的“中老年朋友”。很显然,本书作者所关注的对象是当今社会家庭生活中的老人和孩子,为此作者所提出的建议就是“老幼共生”,而且作者还预言说“老幼共生”——“一定会使今后的社
期刊
约翰·格雷是英国的著名政治学家,曾任牛津大学政治学教授,现任伦敦经济学和政治科学学院的欧洲思想教授。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著的《自由主义》和九十年代所著的《后自由主义》可以说是研究自由主义的经典读本。2000年出版的《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不仅可以视为前两本书的综合,也可以说是对自由主义深入剖析的结果,它对正统的自由主义的深刻批判回应了当代世界的多元化潮流,体现了当今人类在一些最根本的生活方式和政治
期刊
近几年来,诚信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人大代表的提案、政府官员的讲话中,都频频出现信用、信誉、信任和诚信等词汇;诚信被当作3.15晚会的主题,甚至成为高考的作文题目;一些机关单位发起设立“诚信日”,一些企业倡导进行“诚信经营”,各种形式的“诚信论坛”也红火起来与此相应,诚信与信用也成为出版界的一个热点选题,近年来,我所看到的国内出版的以信用信任和信誉为主题的译作和著
期刊
“誉满天下,谤亦随之”的胡适,作为二十世纪特别是上半叶中国学术文化领域的一位中心人物,在学术而外,又以平和风趣、待人诚恳大度的绅士风度而广受褒扬,以至有“我的朋友胡适之”这样多少有些戏谑而又不乏实际情形的流风名播一时。胡适一生游踪甚众,又热情好客,结下友情的数不胜数。但比较亲近的女性,似只有韦莲司、陈衡哲、曹诚英等寥寥几位。而其中艾迪丝·克利福德·韦莲司EdithClifford Willi
期刊
很早以前就看过爱新觉罗·溥仪的《我的前半生》。当时岁数还小,脑子里总也抹不去皇帝被成功改造成平民的印象,看着皇帝半傻半呆的那些片断,只是觉得新鲜、稀奇。前不久读到俄国解密的一些档案,因为涉及到这个溥仪,于是又把这本书翻出来加以对照,不承想却越读越不是滋味儿了。  人人都知道溥仪只做了三年皇帝就被辛亥革命赶了下来,而他的好日子却因为袁世凯的那个优待条款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他依旧在自己的那个小圈子里听
期刊
《红尘冷眼--一个文化名人笔下的中国三十年》,是著名作家及学者宋云彬先生的一部长达六十八万字的日记。书的封面上配了一副对联:"亲历红尘,看天下风雨如晦;傲世冷眼,载笔端今是昨非。"恰当地概括了"红尘冷眼"的本来意义。  在我的书斋中藏有一批日记,长篇巨制和袖珍小品皆有。平常我也喜爱披览日记,一是以为日记是难得的野史,可以弥补正史的缺失,二是多年来学界形成了一个识见,认为传记不如年谱,年谱不如日记。
期刊
不久前,得辛冠洁先生馈大作《陈介棋藏镜》上、中、下三卷,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爱不释手,赏读不厌。大作中,以陈介棋对其收藏的历代铜镜所作的精美墨托图像为主干,其历史跨度包括占大多数的汉代西汉、新莽、东汉铜镜,以及魏晋、隋唐、元、明清之铜镜,洋洋大观,美不胜收。冠结先生对每幅墨托图像,都作了画龙点睛的诠释,指明铜镜制作年代以及镜之种类、特色、图文的文化和审美的内涵,使有兴趣的读者和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