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方式对手术室腔镜器械的灭菌步骤和效果.方法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应用配套灭菌介质和附件,选用腔镜类(镜头、光导纤维、禁水皮类)器械,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包括器械的清洗、干燥、包装、灭菌、卸载、存放等进行操作.结果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效果彻底、检测方便可靠,灭菌周期短,器械周转快,缩短了连台手术的器械消毒等待时间,使腔镜日手术量增加到原来的3倍.结论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
【机 构】
:
261041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方式对手术室腔镜器械的灭菌步骤和效果.方法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应用配套灭菌介质和附件,选用腔镜类(镜头、光导纤维、禁水皮类)器械,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包括器械的清洗、干燥、包装、灭菌、卸载、存放等进行操作.结果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效果彻底、检测方便可靠,灭菌周期短,器械周转快,缩短了连台手术的器械消毒等待时间,使腔镜日手术量增加到原来的3倍.结论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用于腔镜灭菌,方便、安全、对内镜损伤小,为首选灭菌方法,并且灭菌后物品储存期长,满足了手术过程中对无菌物品的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新柏氏电脑辅助阅片系统(TIS)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参加中山市大规模免费宫颈癌筛查中妇女的资料,选择做过TIS检测并追踪到有确切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600例病例为研究对象,将ASCUS/AGC+病变列为细胞学阳性病例,将CIN1+病变列为病理学阳性病例,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评价TIS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600例妇女中,TIS检测结果为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46例经临床确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施行内介入治疗.根据病情向患者瘤体供血动脉内灌注不同剂量的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加超液化碘油10 ~20 ml后,同时行明胶海绵颗粒靶动脉栓塞,每间隔4~6周重复注药1次,每位患者连续治疗2次后进行总体疗效评价.结果 4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内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平均缓解率为89.13%,局
目的 探讨降低高龄患者手术麻醉风险的方法.方法 对110例高龄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0例患者手术麻醉处理恰当、麻醉效果满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结论 对高龄患者进行充分的手术前评估并积极处理手术前合并症,根据个体化原则选择麻醉方法及麻醉药剂量,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可确保高龄患者围术期安全。
目的 探讨血清B型尿钠肽(BN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5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实验组,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血清BNP水平.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BNP水平.结果 实验组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BNP检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疗中有重要意义。
目的 分析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探讨X线及CT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X线及CT检查,并经细菌学检查确诊.结果 4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X线检出率为9.5%,CT检出率为6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8,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7.结论 CT对肺部真菌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
目的 探讨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腮腺部分或全叶切除后组织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常规“S”形切口,进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或深叶及肿瘤切除,然后分离转移胸锁乳突肌瓣覆盖于腮腺缺损区,将胸锁乳突肌瓣与腮腺咬肌筋膜对位缝合,术后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36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经2~ 24个月随访,术后均外形良好,颈部运动正常,无涎瘘发生,仅l例发生Frey综合征.结论 胸锁乳突肌瓣即刻用于修复腮腺区缺损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肝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原发性肝癌患者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并在治疗后1周出现肝损伤(或原有肝损伤加重)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或甲硫氨酸维B10.2加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及口服维生素类等一般护肝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150mg加5%葡萄糖(或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9年0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给予吉非替尼口服250 mg/d,至出现病情进展或副作用不能耐受.对吉非替尼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 完全缓解(CR)5例,占13.9%,部分缓解(PR)12例,占33.3%,疾病稳定(SD) 10例,占27.8%,疾病进展(PD)9例,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使糖基化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562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7.5%,随机分为强化降糖组(目标是使糖基化血红蛋白<6.0%)和或标准治疗组(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7.0%~7.9%).女性病例占40%,其中30%曾经有过心血管事件.主要终点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脑卒中或心血管原因死亡.随访时间4年.结果 治疗1年,强化组患者糖基化
目的 归纳误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原因为临床医生鉴别早期AA与ITP提供借鉴,降低AA的误诊率.方法 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血液内科门诊和住院误诊为ITP的AA患者16例,对其临床资料及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初诊时16例患者中8例出现外周血二系或三系减少;12例行骨髓涂片检查的患者中,3例存在巨核细胞减少.所有患者均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