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年仅16岁的中国女孩,一不小心在3天内摘得两块奥运金牌、连破世界纪录。
7月28日,叶诗文不仅以4分28秒43的成绩夺得金牌,打破400米个人混合泳世界纪录。7月31日,女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中,叶诗文再一次上演了逆转大戏,依靠最后50米自由泳的出色发挥,最终以2分07秒57夺冠,并再次打破奥运纪录,赢得了第二枚金牌,成为混合泳双冠王。
叶诗文梦幻般的表演,在伦敦奥运会的蓝色泳池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同时也让人好奇:“女飞鱼”叶诗文是怎样炼成的?
最年轻的游泳世界冠军
叶诗文还在上幼儿园大班时,老师看她个子高出同龄孩子许多,手脚长得也大,就想推荐她去体校练游泳。回家后叶诗文就告诉母亲自己要学游泳,就这样父母将还不满7岁的叶诗文送到了体校游泳馆。
看到她的第一眼,体校游泳馆教练魏巍就觉得,这绝对是块游泳的料。“叶诗文运动能力特别强。尤其和同年龄的孩子比,她的手和脚都要大很多,这就是个很大的先天优势。”
随着训练的进行,叶诗文开始喜欢上了游泳。有一次不小心小腿刮破,缝了9针。但休息不到10天,“她吵着要回去见小伙伴,”她的父亲叶清松笑着说。在体校的日子,叶诗文的训练风雨无阻。叶清松掐指算了一下,“一年365天,除了泳池换水的几天,她一天也没落下。”
随后的5年时间里,叶诗文逐步成长为一个泳坛的全能选手,蝶、仰、蛙、自四个项目中,叶诗文样样俱到,相对来说自由泳能力要更强一些。
此后,“伯乐”相中的这匹“千里马”开始崭露头角。2006年在省运会上摘金夺银。2008年和2009年,她接连从体校进入省队再到国家队,正式走上职业运动员的道路。2010年,14岁的叶诗文首次参加亚运会夺得女子200米和400米个人混合泳两项冠军。2011年,在上海第14届游泳世锦赛上取得200米混合泳冠军,是自1978年来最年轻的游泳世界冠军。
天赋加努力
叶诗文的家里没有任何搞体育的传统,她的运动能力是天生的。此外,她的体质也比其他孩子要好许多。这点连魏巍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就叶诗文的身体而言,她拥有肩部宽这个先天优势条件。更宽的肩膀能够使其在自由泳和蝶泳这两个项目中的动作更到位,并且让她在水中垂直滑行的距离更长。
肺活量大,可以四下一呼吸,这也是她的一大优势,这使得她能快速自然地穿水前进。
此外,叶诗文腰腹力量好,能够保证稳定性。
爆发力强是叶诗文的又一大特点。她属于比赛型选手,比赛中后程能力明显高于对手。叶诗文自己也表示说:“运动员分两种:一种训练型的,一种比赛型的;有的是遇到比赛会紧张不能发挥水平,我是属于比赛型的,比赛的时候会兴奋,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叶诗文很聪明,对游泳的悟性非常高。她如今的教练徐国义曾表示说:“诗文很爱动脑子,我说过的话,她都会仔细去琢磨,下水后执行得很到位。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我纠正过后,她也很少再犯。
在16岁这个年龄能够连破奥运会世界纪录,尽管不能否认叶诗文的天赋异禀,但更离不开平日的刻苦训练。
“你觉得你是天才吗?”对于叶诗文创造的奇迹,有记者这样问道。
训练中,叶诗文的自律能力很强。“我每天上午训练两个半小时,下午训练两个半小时,这样的日子持续了9年。”叶诗文说:“我觉得每个人可能都是天才,老天总会很公平。给你一些,也让你失去一些。”
科学的训练
有些外国媒体批评中国运动员为了夺得冠军,每个人如同机器人般训练,叶诗文对此反驳说,“我的训练很科学,自己从来不是机器人。”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韩照岐透露了叶诗文成功背后的重要秘诀:“在游泳队的背后,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对运动员的各方面进行保障。其中很重要的,是对各方面技术的研究,包括给出一些数据分析,这些东西对运动员的提高很有帮助。”
叶诗文过去在比赛中喜欢晃动头部,但科研人员分析后认为,这直接影响了她在水中的速度。科研人员通过科技的帮助,再加上与教练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在保证健康的情况下,尝试改进技术环节。度过了改技术最初的一段艰难期后,叶诗文成绩大幅提高。
“为了这届奥运会,我的教练团队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很感谢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叶诗文说。
海外受训经历也让叶诗文受益匪浅。国家体育总局游泳中心主任李桦表示:“她已经去澳大利亚参加了两次‘特训’,每次训练的效果都非常显著。”她自己也表示,“澳大利亚训练使自己在体能和细节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喜欢刺激和十字绣
虽然每天都需大量训练,但叶诗文说:“其实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训练之外,可能会看电视,听音乐,出去玩,干一些喜欢的事。”
叶诗文喜欢刺激。叶诗文的妈妈宁一清说:“每次到杭州乐园玩她就来劲,过山车、摇臂风车……什么项目刺激她就玩什么,有一天差点吓到我,她跟我说,妈妈,我要去蹦极。”
“她很喜欢看电视的,最喜欢看《名侦探柯南》这种破案类型的,破案的书也喜欢看,有时还会跟我探讨案情。”叶妈妈补充说。
此外,叶诗文的爸爸叶青松表示,女儿在生活中很文静,但“训练之余,她还喜欢绣绣十字绣,曾经绣了一个‘福’字给我当礼物”。
7月28日,叶诗文不仅以4分28秒43的成绩夺得金牌,打破400米个人混合泳世界纪录。7月31日,女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中,叶诗文再一次上演了逆转大戏,依靠最后50米自由泳的出色发挥,最终以2分07秒57夺冠,并再次打破奥运纪录,赢得了第二枚金牌,成为混合泳双冠王。
叶诗文梦幻般的表演,在伦敦奥运会的蓝色泳池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同时也让人好奇:“女飞鱼”叶诗文是怎样炼成的?
最年轻的游泳世界冠军
叶诗文还在上幼儿园大班时,老师看她个子高出同龄孩子许多,手脚长得也大,就想推荐她去体校练游泳。回家后叶诗文就告诉母亲自己要学游泳,就这样父母将还不满7岁的叶诗文送到了体校游泳馆。
看到她的第一眼,体校游泳馆教练魏巍就觉得,这绝对是块游泳的料。“叶诗文运动能力特别强。尤其和同年龄的孩子比,她的手和脚都要大很多,这就是个很大的先天优势。”
随着训练的进行,叶诗文开始喜欢上了游泳。有一次不小心小腿刮破,缝了9针。但休息不到10天,“她吵着要回去见小伙伴,”她的父亲叶清松笑着说。在体校的日子,叶诗文的训练风雨无阻。叶清松掐指算了一下,“一年365天,除了泳池换水的几天,她一天也没落下。”
随后的5年时间里,叶诗文逐步成长为一个泳坛的全能选手,蝶、仰、蛙、自四个项目中,叶诗文样样俱到,相对来说自由泳能力要更强一些。
此后,“伯乐”相中的这匹“千里马”开始崭露头角。2006年在省运会上摘金夺银。2008年和2009年,她接连从体校进入省队再到国家队,正式走上职业运动员的道路。2010年,14岁的叶诗文首次参加亚运会夺得女子200米和400米个人混合泳两项冠军。2011年,在上海第14届游泳世锦赛上取得200米混合泳冠军,是自1978年来最年轻的游泳世界冠军。
天赋加努力
叶诗文的家里没有任何搞体育的传统,她的运动能力是天生的。此外,她的体质也比其他孩子要好许多。这点连魏巍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就叶诗文的身体而言,她拥有肩部宽这个先天优势条件。更宽的肩膀能够使其在自由泳和蝶泳这两个项目中的动作更到位,并且让她在水中垂直滑行的距离更长。
肺活量大,可以四下一呼吸,这也是她的一大优势,这使得她能快速自然地穿水前进。
此外,叶诗文腰腹力量好,能够保证稳定性。
爆发力强是叶诗文的又一大特点。她属于比赛型选手,比赛中后程能力明显高于对手。叶诗文自己也表示说:“运动员分两种:一种训练型的,一种比赛型的;有的是遇到比赛会紧张不能发挥水平,我是属于比赛型的,比赛的时候会兴奋,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叶诗文很聪明,对游泳的悟性非常高。她如今的教练徐国义曾表示说:“诗文很爱动脑子,我说过的话,她都会仔细去琢磨,下水后执行得很到位。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我纠正过后,她也很少再犯。
在16岁这个年龄能够连破奥运会世界纪录,尽管不能否认叶诗文的天赋异禀,但更离不开平日的刻苦训练。
“你觉得你是天才吗?”对于叶诗文创造的奇迹,有记者这样问道。
训练中,叶诗文的自律能力很强。“我每天上午训练两个半小时,下午训练两个半小时,这样的日子持续了9年。”叶诗文说:“我觉得每个人可能都是天才,老天总会很公平。给你一些,也让你失去一些。”
科学的训练
有些外国媒体批评中国运动员为了夺得冠军,每个人如同机器人般训练,叶诗文对此反驳说,“我的训练很科学,自己从来不是机器人。”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韩照岐透露了叶诗文成功背后的重要秘诀:“在游泳队的背后,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对运动员的各方面进行保障。其中很重要的,是对各方面技术的研究,包括给出一些数据分析,这些东西对运动员的提高很有帮助。”
叶诗文过去在比赛中喜欢晃动头部,但科研人员分析后认为,这直接影响了她在水中的速度。科研人员通过科技的帮助,再加上与教练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在保证健康的情况下,尝试改进技术环节。度过了改技术最初的一段艰难期后,叶诗文成绩大幅提高。
“为了这届奥运会,我的教练团队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很感谢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叶诗文说。
海外受训经历也让叶诗文受益匪浅。国家体育总局游泳中心主任李桦表示:“她已经去澳大利亚参加了两次‘特训’,每次训练的效果都非常显著。”她自己也表示,“澳大利亚训练使自己在体能和细节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喜欢刺激和十字绣
虽然每天都需大量训练,但叶诗文说:“其实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训练之外,可能会看电视,听音乐,出去玩,干一些喜欢的事。”
叶诗文喜欢刺激。叶诗文的妈妈宁一清说:“每次到杭州乐园玩她就来劲,过山车、摇臂风车……什么项目刺激她就玩什么,有一天差点吓到我,她跟我说,妈妈,我要去蹦极。”
“她很喜欢看电视的,最喜欢看《名侦探柯南》这种破案类型的,破案的书也喜欢看,有时还会跟我探讨案情。”叶妈妈补充说。
此外,叶诗文的爸爸叶青松表示,女儿在生活中很文静,但“训练之余,她还喜欢绣绣十字绣,曾经绣了一个‘福’字给我当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