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术在中小学普及的意义与作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ddfasfafjdkjfkek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小学普及武术,不仅可以强健学生的体魄、塑造健康人格、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道德修养,而且也可以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关键词:中华武术 中小学学生 普及
  
  一、引言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是在农耕文明的历史时空背景下,形成发展的,至今仍在传播的以套路、散手和功法练习为主要内容,并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体精神的身体活动方式。武术发展至今,其特有的健身价值、教育价值、竞技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功能,已成为世界人民共享的资源。然而,在中华武术享誉世界的同时,在我国却仅有少数人在继承发扬,这种状况急待改变。我国现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多达1.5亿,如果加上高中阶段的在校学生,有2亿多,占到总人口的七分之一多。可以说,在中小学普及武术,无论对继承和弘扬这项民族传统文化,还是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塑造健康人格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要通过学校的体育教育,使每个中小学生都认识武术,了解武术,习练武术,并把武术作为终身体育的项目之一。
  二、武术在我国中小学普及现状
  从全国目前情况来看,武术还没有成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的必修课程,武术课程主要还是在业余体校开展,致使武术这个项目成了极少数人学习的运动,这严重影响了武术后备人才的选拔。虽然在我国各个省市地区都有着不同规模的武术馆校,但是它们大多数属于民办,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良莠不齐等一系列问题。
  三、我国在中小学普及武术的优势
  传统武术在我国中小学以优先得到普及,使传承我国民族文化的需要,使塑造青少年优秀品质的需要,也是增强青少年健康体魄的需要,且具有许多得天独厚优势。首先,中小学体育教师大都毕业于体育院校,而武术是体育院校必修的技术课程,所以大多数体育老师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武术知识,另外,越来越多的体育院校增设了民传专业,培养了大量专业武术人才,这些都说明我们有在中小学普及武术的师资力量。其次,大量的关于武术的影视节目让中小学生对武术有了感官上的认识,多数人影视节目中身怀绝技的英雄人物还有喜爱崇拜之情,而中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只要教师正确引导,他们必将对武术产生浓厚兴趣。最后,在我国的申请下,武术比赛已经被国际奥委会批准2008年奥运会特设项目,可以在2008年奥运会举行期间举办,并定名为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这也为全国普及武术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四、武术的在中小学普及对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作用
  武术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而且还由于它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蕴含了深刻的中国传统哲理的奥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载体,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背景。然而,21世纪将是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的时代,文化的影响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大更深刻的作用,正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全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小学生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少年有志,国家有望”,弘扬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从他们这一代抓起。弘扬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最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亲身实践和感受中华优秀文化,而在中小学普及武术,就是使少年儿童学习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武术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和思想的成熟期,习练武术无论对少儿身体的锻炼还是人格的塑造都具有一般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作用。
  1.武术运动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武术对人体各方面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武术套路中的动作包含着屈伸、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中小学生通过系统地进行武术学习和训练,可以使柔韧、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中小学生处在身体的成长发育阶段,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多在6~12岁之间,骨骼和韧带柔软,关节活动范围大,正处于发展柔韧素质的敏感期。武术是对身体柔韧锻炼比较多的项目,我们要抓住中小学生这个敏感期,让他们在习武的过程中提高身体的柔韧素质,为以后学习锻炼其他的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小学生处在速度素质的快速增长期,抓住这一阶段的速度练习,有助于促进动作频率、单个动作速度及反应速度的快速发展。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骨骼比较柔软,这个阶段的力量练习应该以克服自身体重的各种力量练习为主,这些练习可使梭状肌加长,肌肉、肌间协调性得到改善。武术中各种形式的翻转腾越和踢腿出拳踢腿正符合少儿力量练习的要求,这些动作都是对发展下肢弹跳力、腰腹力量和快速力量非常有效的练习内容,所以说武术对提高少儿全身各部位的力量具有很好的作用。武术动作丰富,技术复杂,练习中动作变化多样,有快有慢,有刚有柔,有起有伏,有动有静,而且每个动作都有其具体要求。武术中小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复杂的武术动作,不但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而且由于神经中枢的兴奋与抑制要随着动、静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可以增强其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均衡性,提高灵敏素质。
  2.武术对中小学生人格的塑造作用
  中国武术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历来重视“武德”的培养,所谓“习武先习武德”,“拳以德立,无德无拳”,武术的修炼过程是一个内外双修的过程。中小学生习练武术对其人格的塑造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武术的修炼讲究“十年磨一剑”,中小学生通过长年的武术习练,可以培养出坚韧的意志品质。纵观武术的发展史,无论是在军旅还是在民间,都涌现出不少武林豪杰,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高尚品质,教育和激励着后代习武者。通过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的传授,可以让中小学生的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华武术,更加了解和热爱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结束语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就提出了在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发挥武术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作用的要求,这说明国家已经开始推动武术在中小学的普及。2010年9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创编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从而导致武术在中小学难以广泛普及,决定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推广实施。国家将继续出台更多措施,推动无数在小学开展让我们的中华优秀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段徐.武术的人格塑造功能.中华武术,2004,(1).
  [2]邱丕相.武术文化与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体育科学,2005,(2).
  [3]温祝英.略论7~12岁儿童武术训练方法.中国学校体育,2005,(4).
  [4]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中国教育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第一条 为了培育优良种畜,提高种畜遗传质量,向社会推荐优良种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摘要:运用回拨效应模式,从教学者、教学过程(教师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广度和深度)及教学结果三个方面,探讨短期海外英语强化培训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回拨效应。短期海外英语培训对大学英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短期海外英语教师培训 英语教学 反拨作用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2010年暑假,笔者参加了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国际合作部组织的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英语培训。英语系一行19人参加了为
目的观察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7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非种植体支抗治疗,治疗组采取微型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经阴道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采用阴式子宫瘢痕憩室切除术治疗的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均顺利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安全性。方法 84例肾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实验组给予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和访谈法等对川南健身气功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为川南健身气功的发展提供依据。川南地区健身气功困境对策研究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参与体育的意识不断增强,渐渐把体育需求作为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什么样的体育锻炼符合现在人的养生健身需求。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
在数学中,加减是很容易的题目,但管理毕竟不是做数学题。管理上的“加减法”是寻求企业最佳发展战略的过程,也是去芜存精、扎扎实实建立有效管理机制的过程。它打破企业原来的格
目的探讨不同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75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
酮病,是泌乳牛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常发生于产犊后10~60天.调查显示,在美国每年有4%~5%的奶牛患临床酮病,个别牧场甚至是这个数字的3~4倍.据加拿大研究者报道,在泌乳期的前9周,奶
公共行政责任是构成行政伦理学的关键概念,它分为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两个方面,其中主观责任是客观责任的现实中介。主观责任对某人或某事负责的情感和信仰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他们是价值观、态度和信念的表现。其卓越的履行能给行政人一种成就感、愉悦感和幸福感。在此层面上,主观责任体现为一种责任伦理的理念。  公共行政 主观责任 责任伦理  一、公共行政责任研究的主观责任阈限及导致的责任伦理的追问〖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