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逐渐失去了课堂应有的魅力,上机课、上网课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代名词。本文对如何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活力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使学生喜欢学,教师喜欢教。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困惑 对策
在近五年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开始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怀着兴奋的心情,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觉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可以上网、聊天、打游戏,非常好玩,于是非常想学。但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有的内容理论性非常强,需要记忆,且枯燥无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逐渐失去了应有的魅力,上机课、上网课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代名词。在和很多兄弟学校的老师交流中得知,他们的课堂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情况。以上是《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真实写照,如何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活力,让学生喜欢学,教师喜欢教,这是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所苦苦探索的课题。
1.利用新观点、新思路促进教学。
我国传统的教育往往只重视教师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具体表现在教学方法上习惯于“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进度上追求“齐步走”,这种做法已成为当前技能教学质量提高的突出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类正经历着从生存方式到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传统的教学观点必须改变。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提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已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方式应变灌注式为启发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转变观点,这是搞好教学的前提。
2.抓住学生的心理,充分发挥展示本课程优势,使教学氛围活泼生动。
要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机是我们生活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助手。学习计算机软件知识时,由浅入深,从比较直观易懂的应用软件入手,掌握存取文件、排版等有关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生活中,如写作文、做计划、做表格、画画、做节日卡、保存自己有用的图片、文章、巩固汉字输入法等。再如用EXCEL软件计算平均分、总成绩、排名次等功能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运用计算机给自己在生活上、学习上带来的方便,对自己学习计算机充满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借助多种信息资源服务课堂教学。
在计算机教学中充分利用辅助教学软件、三维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强感染力和视听效果,使学生积极愉快地学习。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发展过程和计算机系统组成时,把这一部分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机房,让学生通过屏幕看到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图片,看到我国第一台银河巨型计算机的图片,以及机器各部分的照片(主板、中央处理器、内存、显卡、声卡、打印机、显示器、扫描仪等),比单纯抽象讲授理论知识要形象直观得多,充分激发学生的感染力和观察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变“枯燥”教学变为“趣味”性教学。
计算机课程中出现的许多概念相当抽象,在接触实物之前学生很难有直观的理解。例如:讲解“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时,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讲解,此例可以用找人的过程进行类比。即“绝对路径”就是“中国—江苏—淮安市—洪泽县职教中心—11级计算机(1)班—王某”;“相对路径”就是站在校园里找人的路径“11级计算机(1)班—王某。通过类比,学生都能轻松地接受这一概念。此外,在Word制表教学中,可设计成招聘现场让学生充当应聘者,教师是企业人事部经理,这样的一个模拟场景能激发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现场设计表格形式的个人简历,锻炼学生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本堂课中能充分发挥个性,培养学习、交流的基本素养。教学中还可以利用PowerPoint和FrontPage制作具有声音、图像、音乐、图片和动画效果的漫画幻灯片,从而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对一些大型的综合作业,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承接一个任务,每个小组成员都分配不同的任务,最后由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整合,这样的方式贴近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喜闻乐见,因而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既发挥了个人特长,又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屏幕上展示出来时,学生个个都露出笑脸,既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又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如何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本课程达到一个教师乐教、学生爱习的课堂状态,是我们一直在思索和总结的。当今社会,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应加快教学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就业为导向,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际,逐渐由浅入深,让学生在学校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动手能力和信息素养,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普及计算机的应用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困惑 对策
在近五年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开始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怀着兴奋的心情,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觉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可以上网、聊天、打游戏,非常好玩,于是非常想学。但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有的内容理论性非常强,需要记忆,且枯燥无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逐渐失去了应有的魅力,上机课、上网课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代名词。在和很多兄弟学校的老师交流中得知,他们的课堂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情况。以上是《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真实写照,如何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活力,让学生喜欢学,教师喜欢教,这是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所苦苦探索的课题。
1.利用新观点、新思路促进教学。
我国传统的教育往往只重视教师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具体表现在教学方法上习惯于“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进度上追求“齐步走”,这种做法已成为当前技能教学质量提高的突出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类正经历着从生存方式到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传统的教学观点必须改变。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提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已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方式应变灌注式为启发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转变观点,这是搞好教学的前提。
2.抓住学生的心理,充分发挥展示本课程优势,使教学氛围活泼生动。
要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机是我们生活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助手。学习计算机软件知识时,由浅入深,从比较直观易懂的应用软件入手,掌握存取文件、排版等有关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生活中,如写作文、做计划、做表格、画画、做节日卡、保存自己有用的图片、文章、巩固汉字输入法等。再如用EXCEL软件计算平均分、总成绩、排名次等功能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运用计算机给自己在生活上、学习上带来的方便,对自己学习计算机充满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借助多种信息资源服务课堂教学。
在计算机教学中充分利用辅助教学软件、三维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强感染力和视听效果,使学生积极愉快地学习。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发展过程和计算机系统组成时,把这一部分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机房,让学生通过屏幕看到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图片,看到我国第一台银河巨型计算机的图片,以及机器各部分的照片(主板、中央处理器、内存、显卡、声卡、打印机、显示器、扫描仪等),比单纯抽象讲授理论知识要形象直观得多,充分激发学生的感染力和观察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变“枯燥”教学变为“趣味”性教学。
计算机课程中出现的许多概念相当抽象,在接触实物之前学生很难有直观的理解。例如:讲解“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时,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讲解,此例可以用找人的过程进行类比。即“绝对路径”就是“中国—江苏—淮安市—洪泽县职教中心—11级计算机(1)班—王某”;“相对路径”就是站在校园里找人的路径“11级计算机(1)班—王某。通过类比,学生都能轻松地接受这一概念。此外,在Word制表教学中,可设计成招聘现场让学生充当应聘者,教师是企业人事部经理,这样的一个模拟场景能激发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现场设计表格形式的个人简历,锻炼学生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本堂课中能充分发挥个性,培养学习、交流的基本素养。教学中还可以利用PowerPoint和FrontPage制作具有声音、图像、音乐、图片和动画效果的漫画幻灯片,从而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对一些大型的综合作业,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承接一个任务,每个小组成员都分配不同的任务,最后由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整合,这样的方式贴近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喜闻乐见,因而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既发挥了个人特长,又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屏幕上展示出来时,学生个个都露出笑脸,既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又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如何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本课程达到一个教师乐教、学生爱习的课堂状态,是我们一直在思索和总结的。当今社会,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应加快教学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就业为导向,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际,逐渐由浅入深,让学生在学校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动手能力和信息素养,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普及计算机的应用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