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好逑·静女贻管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son_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婚姻都是人生中的大事,《礼记·昏义》上说“昏礼,礼之本也,”《易》上也说“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婚姻是延续种族为人类社会建立正常社会秩序提供统一的行为模式,夫妇婚姻关系是其他各种关系的基础和来源。由此可看出古人对于婚姻的态度是格外地重视和庄严的。
  《诗经》作为反映周代到春秋时代社会生活的诗歌总集,有大量的婚恋诗存在,甚至可以说婚恋诗是《诗经》最为让人醉心和感动的闪光点。在这里我所关注的是结婚之前的环节,也就是上古时代的男女是如何互相倾慕进行求婚的。
  “二南”即是《周南》《召南》,两者是“正始之道,王化之基”(《诗大序》)。按程俊英先生的《诗经译注》上的考证,方玉润的说法,即周与召都是地名,在雍州岐山之阳,周南与召南是指周与召以南的江汉之间较准确。因而周南召南基本沿袭有周人的风俗礼仪,属于周代的礼节范畴,故《周南》与《召南》是周人的诗歌,其中反映出来的是周代的礼仪。
  研究诗经的婚恋诗,我们不难发现,与汉代的婚礼习俗相似,当时已经有了求婚定情的习俗。但是因为属于不同的礼仪风俗系统,所以在《邶风》《鄘风》《卫风》中求婚定情所表现出来的方式和定情信物与《周南》《召南》不甚一致。由二南和卫风诗组的比较可以看成周代和商代在求婚方面的差别,更全面地了解古人的婚恋世界。
  首先来看二南中的求婚定情。
  《周南·关雎》五章脍炙人口,作为诗三百篇中的首篇,描写了以为君子对于窈窕淑女的爱慕之情。
  本篇的首章表现的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男子的角度出发,描写一个君子爱上了一个采集荇菜的拥有美好品德的女子,想要追求她。接着描写男子的心里动态,想要追求到求之不得,然而心中仍是难以忘怀,夜不能寐,辗转反侧,最后到在在惆怅和痛苦中想象和所爱之人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纵观全诗,以男子的心理为叙述中心,刻画细腻,一波三折,表现了他对于所爱女子求婚的执着和坚定和求之不得的痛苦。强调的是“君子好逑”至于淑女是怎样的心理态度则没有表现。
  而《召南·摽有梅》以女子的口吻描写。既然站在女子的心理角度描写,似乎与前面的两首以男子口吻的诗篇颇有不同。细看全诗,以梅子成熟表现时间流逝,也以成熟的梅子比喻芳龄当嫁的自己,流光容易把人抛,青春无多,因而发出了心底的渴盼。“求我庶士”年轻人赶紧追求我吧,“迨其吉兮”趁着良辰吉时来迎娶我,“迨其今兮”趁着今天定婚期,“迨其谓之”趁着仲春好同居。全诗虽然以女子的口吻叙述,然而女子所想要的是男子去追求她。女子心底渴盼,但是在行动上仍然是处于被动,需要男子去求婚示好,去定下良辰吉日,归根到底,仍然是男子居于主动地位。由此看来,《摽有梅》与《关雎》《汉广》在求婚方式上有相似性。
  与《关雎》以男子口吻叙述,《摽有梅》以女子口吻叙述相比,《野有死麕》则是以第三人的角度客观描写青年男女的恋爱求婚,颇似恋爱见证人的感觉。“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开篇描写的是郊外有一位大鹿的猎人遇到了芳心已动的美丽姑娘,接着小伙子则是上前把话挑,在这里很明显男子主动向女子示好。“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小伙子砍下木头当柴烧,拾起猎物,白茅捆扎,送给女子当做礼物,男子主动送礼物定情。很幸运,女子欣然接受,男子获得了爱情。
  由以上几篇,我们可以看出在二南的求婚定情中,无一例外的是男子向女子求婚。这也说明在周代求婚礼仪中,男子的主动性较大,享有主动权,即是“发议于男子”,女子只能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定情信物也是由男子赠送。二南产生于周地附近,这与周代的礼仪制度有一定关系,周代礼制等级森严,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就是要恢复周代礼制的盛况。森严体制下男女关系不平等,这也是“成妇礼,明妇顺”(《礼记·昏礼》)的体现。
  《静女》是一首典型的男女幽会诗。
  分析约会的过程,首句便说“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一个美丽的姑娘在城门楼里等着“我”,女子等男子,而且这位姑娘也非常可爱狡黠,故意藏起来,不让心上人找到,看到心上人“搔首踟蹰”的样子,自己心里欢喜。接着静女“贻我彤管”,送给男主人公定情信物彤管,彤管非常漂亮,男主人公心里十分甜蜜。这首诗虽然以男子口吻写幽会,但是不难发现在这次约会中女子似乎更有主动性。女子积极活泼,主动向男子示好,无论是在约会中的捉迷藏还是送信物,都显示出了主动的一面。这与二南中“发议于男子”的求婚方式很不同。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两人互动的场景,甜蜜而有趣,“踟蹰”“搔首”“贻”“爱”等细节描写生动细腻。这样的场景在二南中很难见到。
  如果说商人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主动性更为强烈,那么《鄘风·柏舟》则更加印证了这一点。此诗为女子自誓。少女泛舟河中,看到了潇洒美少年,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直截是“髧彼两髦,实维我仪”髧是头发下垂,两髦是指男子未成年的发型,在这里女子说这样的少年郎就是我想要的伴侣,多么痛快!“之死矢靡它”女子发誓自己不会改变心肠,非他不嫁,高呼“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希望父母体谅自己也支持自己的选择。由此可以看出女子对于爱情和自己婚姻的态度非常直接,毫不掩饰,并且希望父母支持。很明显,女子是定情求婚的“发议者”。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殷商礼俗下的诗歌中求婚的发议者多是女子,与二南中发议于男子形成对比。在周人大胆追求的都是男子,而在商人则大多是女子,女子在形象上得到了极大丰富,在求婚定情的地位上面居于主导,有主动性。
  值得玩味的是,周人和商人的女子结婚之后命运各不相同,在《周南》《召南》除了《江有汜》一首之外没有其他弃妇诗,结婚之后多有思妇诗,反映妻子对丈夫深深的思念,痴情而痛苦地等待,如《周南·卷耳》《周南·汝坟》《召南·草虫》等。而在卫风诗组中描写婚后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约10首诗中有5首是弃妇诗,3首思归诗,思妇诗只有2首。商人女子则表现出对不幸婚姻的批判,对不忠丈夫的指责,对婚姻情况十分清晰,如《邶风·谷风》《卫风·氓》,再如《邶风·日月》中也是弃妇申诉怨愤的诗,“胡能有定?宁不我顾!”“胡能有定?宁不我报!”反复问天,抒发自己的苦闷。
  由此也可看出无论是求婚还是婚后,商人和周人女性表达情感的方式差别很大。商人女子较主动,周人女子较被动。婚恋礼俗存在很大差别。由此可以推测,商人女子比周人女子所受的约束要小一些。
  在定情信物上,由二南我们可知,多是男子赠送,《野有死麕》中男子赠送的是被自己猎杀的小鹿,拿白茅包裹,表现的是一种刚勇和力量,彰显的男性的阳刚;而在卫风诗组中定情信物多是由女子赠送,如彤管或是美玉或是水果,非常美丽柔弱,是自己纯洁爱情和温柔美丽的象征彰显了女性的阴柔。
  究其原因,褚少孙在《梁孝王世家》补编中说“殷道亲亲者立弟,周道尊尊者立子”。亲亲者是同母,认为弟弟与自己关系亲,多少有母系的感觉,而周代尊尊,父子相继,完全是父系社会。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殷商多少还有些母权的因素存在,而周代则是完全的父权。因而诗歌的礼俗表现也不相同。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新加坡与中国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新加坡的文化底蕴充满东方儒家色彩。但自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英国人百余年的统治,西方的政治文化对其渗透较深,新加坡现存的政治制度也大多传自英国。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使得新加坡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治理模式,对于其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功不可没。新加坡政府的清廉、高效闻名于世,这与完备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是密不可分的。下面将就新加坡公务员的工资制度进行简要介绍: 
期刊
恩施州高山蔬菜供应链发展现状  ·农产品供应链构成  现有的农产品供应链构成结构是以田间地头为起点,从农户生产出农产品开始,甚至上溯到生产之前的各种生产、管理及投入成本等,到最终进入消费者的餐桌,其间经过了很多环节,而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有价值增值,通过了解和找出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比重并分析是否存在增值不合理的环节,找寻出供应链的问题,便可以对农产品市场上的怪现象“一方面菜价飞涨,老百姓吃菜难;另一
期刊
区域金融理论的意义  区域金融理论从根本上说是金融发展理论的范畴。它是将金融发展理论的国别分析尺度缩小到区域,相对于金融发展理论,区域金融理论研究的核心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在区域中的表现。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肯定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关于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的双向关系,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马科·帕加托(Macro Pagano,1993)运用AK模
期刊
信访制度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一个制度,它是各级党政部门和人民群众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把信访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抓,此项工作的好与坏已经成为衡量政府是否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标杆。  近期,笔者以“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村信访工作探索”为课题探访了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信访局及周边乡镇信访服务中心,一个连续七年获得连云港市信访工作第一名的基层信访工作机构。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笔者
期刊
民生史观是孙中山社会历史观的核心,它完整的阐述了孙中山关于社会历史观的核心问题。这套体系是孙中山在1924年正式提出来的。民生主义在宏观上来说是一种“心为万物本原”的唯心主义史观。  “民生”的含义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主义》,从字面意思来讲,“生计”,“生活”等都属于社会经济生活问题的范畴,这样的理解即为人类“求生存”的问题,似乎也是说的通的。但
期刊
危机公关成败因素分析  西门子“冰箱门”事件原本是由一个人发起的一件小事,由于未能及时积极处理,最终在网上引起热议,持续发酵,演变成为妇孺皆知的全国性轰动事件,其失败的危机公关给西门子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而圣元作为一家奶粉生产企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由于其处理得当,在短短十天之内,事情得以平息。企业成败的无常,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其中的原因。  ·社会组织(企业)  社会组织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
期刊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13个“一号文件”涉及到了“三农”问题及它们对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据统计局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3873.6亿元增加到2010年36941.1亿元,增加了23067.5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2253.4元增加到2011年6977元,增加了4723.6元。然而,农业和农村经
期刊
政治社会的前提预设  ·对人的自然属性的基本预设  人是平等自由的个体。首先,人们在身心两方面的能力都十分相等。人们在体力上是平等的,强者也没有优势,因为弱者可以用密谋或联合的手段杀死强者;人们在经验上是平等的,“慎虑就是一种经验,相等的时间就可以使人们在同样从事的事物中获得相等的分量”;人们在智慧上是平等的,人们并不相信有很多人像自已一样聪明,并对自己的智慧充满信心,“任何东西平均分配时,最大的
期刊
要有主动探索、持之以恒的精神  走过满怀激情、雄心壮志对现实充满幻想却缺乏认识的年轻时期,经历了现实的挫败后,怎样克服职业倦怠,体会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呢?这要求每位教师善于人生规划和生涯设计,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为自己争取发展的机会。 即要不断地学习、积累、进取。探索我们认为应该探索的、追求我们认为应该追求的、坚持我们认为应该坚持的。如适时充电、补充知识营养以更新观念,在实践中进行课堂管理、教学方法
期刊
中国人的学习和旅游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时“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旅游为手段,学习和旅游互为表里,达到“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现在开展的红色旅游,将这个优秀的传统发挥光大。  红色旅游是以学习中国革命史为目的,对国民进行本国革命历史的旅游教育。确切的说,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遗址、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和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