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的教育历经五十余年的曲折发展,如今终于进入了内涵发展的时期,即从重数量、重条件转向为重质量、重效益。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须。如何让学校和教师都能够始终充满热情地为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创新实践呢?经过尝试,笔者认为,定期举办教育开放活动对激励学校和教师自觉努力、创新工作很有成效。
教育开放改善家校关系
长期以来,因为各种原因,无论是正规的行风评议,还是茶余饭后的社会议论,在人们的交谈中对于教育系统的工作已多有诟病。尤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优质教育的渴盼情绪的高涨,加之少数学校和教师时有一些问题出现,导致人们对教育系统,特别是对学校和对教师工作的强烈不满,似乎一提到中小学教育,就只能是打骂学生、乱收费和私自办班补课、家教家养等等。“教育是神圣的”“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本是对教育讴歌的语言,似乎都成了反讽的口号。面对社会与学校、与教师、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形,教育管理工作者都会感到不安,都会不住地思考并设法寻求到解决的途径。
客观地说,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教师的工作,仍然是各种职业中最为清贫、最为辛苦的一种工作。据有关资料表明,许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对毕业后的出路选择,已将“教师”职业定位在“其次”。他们大都会优先考虑考研深造、报考公务员、报考“村官”,应聘大企业、大公司或到大城市去独自“闯荡”,几乎是以上这些路子行不通了,才会考虑去做中小学教师,去搞教育工作。这其实仍然说明了一个严峻的现实:我国基础教育仍相对落后,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仍然不高,他们仍属“弱势群体”;教育职业对优秀人才仍然还没有太大的“诱惑力”。
但是,作为教师,你辛苦,你付出,社会、家长却并不尽然知晓。到头来,人们也并“不买你的账”;你若稍有疏忽和失误,学生、家长和社会就会一股脑地对你进行指责和批评。于是,学校与社会间、教师与学生间、教师与家长间就形成了很不和谐的、甚至很不正常的关系,既不利于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更不利于孩子、教师、学校的健康进步。
我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沟通”是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把学校大门打开,把家长和关注教育的人们请进学校,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工作不易,了解教师的教学之辛苦。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与家长的关系,这几者的关系,只有通过真诚的沟通,真正地增进了相互的了解,方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我们尝试的实践证明,教育开放活动就是增进沟通的一个好载体。
教育开放重塑教育形象
自去年起,我们将每学期开学后的第二个月份,作为全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放活动月”。要求全区中心校以上的学校,都要在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在这个月份中选定一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开放活动周。开放的内容为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备课、讲课、辅导,主题班会,教研活动,团队活动等等。
开放活动中,家长看到每名教师每天都要批改两个班一百多名学生的作业,还要参加备课活动,还得辅导学生自习。小学教师在放学时间都不得早走,还得帮学生整队,安全送交学生,一些女教师,孩子尚小,教师自己在教室内讲课,孩子就在室外独自玩耍。有家长在教育开放活动留言册上写道:“将心比心,教师的孩子也是孩子;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是人;那么无私地去爱别人的孩子,真是神!——以前我们对教育工作了解得太少太肤浅了。真的感谢老师!你们太伟大了!”看到这些留言,我们无不动容动情。
这就是开放的作用。学校的工作,教师的工作,让家长让社会都会全然了解,赢得了他们的理解与信任,即便有点客观上的不足,有谁还会不依不饶、百般指责呢?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首先让人民了解教育,理解教育,唯有如此,也才可能赢得人民和全社会对教育和对教师的无限尊重和全力支持。教育的良好形象,也就由此被树立了起来。教育也才可能成为是真正的神圣职业和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
教育开放激励整体进步
中国有句俗话“家丑不可外扬”。已长期养成封闭习惯的中小学校,突然被要求向社会开放,有的校长还真的一时接受不了。他们最多的时候就是用上边的这句俗语来抵制教育教学开放活动。
其实,世界上的人,没有完人;世界上的事,也不会十全十美。正是因为如此,更需要打破封闭,通过沟通来换得理解。许多事情的规律是:同样是不够理想的结果,但是如果是你亲自见证了过程而得出的结果,你接受起来就会更为心平气和一些。
每所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过程动态,充满变异与辛苦;即便如此,往往结果(培养的学生和学生的成绩等等)与家长和社会的愿望相差甚远,要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困难可想而知。更何况,每一个百姓、每一个学生家长都属于“人民”,即使你们学校升学率为百分之九十九,也可能会有“人民”不满意。怎么办?让家长、让学生进入学校,“见证”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每位家长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当前教育的现实,这肯定是个上策。关键是看校长们是否能认识到这一点,是否有勇气敢于“开放”学校。
其实,教育教学开放所产生的作用不仅仅在社会和家长一侧对教育教学的“了解”,更在于学校内部,尤其是对教师、对教职员工这个层面的“激励”。
上学年,全区首次教育开放周刚一开始,就有市政府的领导给我打电话,详细询问关于我区教育教学开放活动的情况。事后得知,该市领导的一名老同学本与领导久为棋友,每次对弈,如不尽兴绝不收场。近日忽一反常态,稍娱便归。再三追问其由,原来学校按区里要求在搞教育教学开放活动,该领导之老同学说,偌大年纪,不愿在家长们面前丢人,要早早回家准备明天的教学呢!
荀子有言,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校长们不妨一学此招,借教育教学开放活动,激发教职员工工作热情,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和完善教育教学常规,创新工作,创新教育与教学,逐步建立起系统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保障体系,从而促进学生、教师、学校整体进步,特色发展,何乐而不为?
举办教育教学开放活动,和谐了家校关系,拉动了内部竞争,激励了师生热情,真的效果不错,愿诸君一试!
教育开放改善家校关系
长期以来,因为各种原因,无论是正规的行风评议,还是茶余饭后的社会议论,在人们的交谈中对于教育系统的工作已多有诟病。尤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优质教育的渴盼情绪的高涨,加之少数学校和教师时有一些问题出现,导致人们对教育系统,特别是对学校和对教师工作的强烈不满,似乎一提到中小学教育,就只能是打骂学生、乱收费和私自办班补课、家教家养等等。“教育是神圣的”“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本是对教育讴歌的语言,似乎都成了反讽的口号。面对社会与学校、与教师、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形,教育管理工作者都会感到不安,都会不住地思考并设法寻求到解决的途径。
客观地说,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教师的工作,仍然是各种职业中最为清贫、最为辛苦的一种工作。据有关资料表明,许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对毕业后的出路选择,已将“教师”职业定位在“其次”。他们大都会优先考虑考研深造、报考公务员、报考“村官”,应聘大企业、大公司或到大城市去独自“闯荡”,几乎是以上这些路子行不通了,才会考虑去做中小学教师,去搞教育工作。这其实仍然说明了一个严峻的现实:我国基础教育仍相对落后,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仍然不高,他们仍属“弱势群体”;教育职业对优秀人才仍然还没有太大的“诱惑力”。
但是,作为教师,你辛苦,你付出,社会、家长却并不尽然知晓。到头来,人们也并“不买你的账”;你若稍有疏忽和失误,学生、家长和社会就会一股脑地对你进行指责和批评。于是,学校与社会间、教师与学生间、教师与家长间就形成了很不和谐的、甚至很不正常的关系,既不利于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更不利于孩子、教师、学校的健康进步。
我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沟通”是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把学校大门打开,把家长和关注教育的人们请进学校,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工作不易,了解教师的教学之辛苦。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与家长的关系,这几者的关系,只有通过真诚的沟通,真正地增进了相互的了解,方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我们尝试的实践证明,教育开放活动就是增进沟通的一个好载体。
教育开放重塑教育形象
自去年起,我们将每学期开学后的第二个月份,作为全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放活动月”。要求全区中心校以上的学校,都要在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在这个月份中选定一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开放活动周。开放的内容为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备课、讲课、辅导,主题班会,教研活动,团队活动等等。
开放活动中,家长看到每名教师每天都要批改两个班一百多名学生的作业,还要参加备课活动,还得辅导学生自习。小学教师在放学时间都不得早走,还得帮学生整队,安全送交学生,一些女教师,孩子尚小,教师自己在教室内讲课,孩子就在室外独自玩耍。有家长在教育开放活动留言册上写道:“将心比心,教师的孩子也是孩子;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是人;那么无私地去爱别人的孩子,真是神!——以前我们对教育工作了解得太少太肤浅了。真的感谢老师!你们太伟大了!”看到这些留言,我们无不动容动情。
这就是开放的作用。学校的工作,教师的工作,让家长让社会都会全然了解,赢得了他们的理解与信任,即便有点客观上的不足,有谁还会不依不饶、百般指责呢?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首先让人民了解教育,理解教育,唯有如此,也才可能赢得人民和全社会对教育和对教师的无限尊重和全力支持。教育的良好形象,也就由此被树立了起来。教育也才可能成为是真正的神圣职业和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
教育开放激励整体进步
中国有句俗话“家丑不可外扬”。已长期养成封闭习惯的中小学校,突然被要求向社会开放,有的校长还真的一时接受不了。他们最多的时候就是用上边的这句俗语来抵制教育教学开放活动。
其实,世界上的人,没有完人;世界上的事,也不会十全十美。正是因为如此,更需要打破封闭,通过沟通来换得理解。许多事情的规律是:同样是不够理想的结果,但是如果是你亲自见证了过程而得出的结果,你接受起来就会更为心平气和一些。
每所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过程动态,充满变异与辛苦;即便如此,往往结果(培养的学生和学生的成绩等等)与家长和社会的愿望相差甚远,要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困难可想而知。更何况,每一个百姓、每一个学生家长都属于“人民”,即使你们学校升学率为百分之九十九,也可能会有“人民”不满意。怎么办?让家长、让学生进入学校,“见证”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每位家长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当前教育的现实,这肯定是个上策。关键是看校长们是否能认识到这一点,是否有勇气敢于“开放”学校。
其实,教育教学开放所产生的作用不仅仅在社会和家长一侧对教育教学的“了解”,更在于学校内部,尤其是对教师、对教职员工这个层面的“激励”。
上学年,全区首次教育开放周刚一开始,就有市政府的领导给我打电话,详细询问关于我区教育教学开放活动的情况。事后得知,该市领导的一名老同学本与领导久为棋友,每次对弈,如不尽兴绝不收场。近日忽一反常态,稍娱便归。再三追问其由,原来学校按区里要求在搞教育教学开放活动,该领导之老同学说,偌大年纪,不愿在家长们面前丢人,要早早回家准备明天的教学呢!
荀子有言,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校长们不妨一学此招,借教育教学开放活动,激发教职员工工作热情,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和完善教育教学常规,创新工作,创新教育与教学,逐步建立起系统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保障体系,从而促进学生、教师、学校整体进步,特色发展,何乐而不为?
举办教育教学开放活动,和谐了家校关系,拉动了内部竞争,激励了师生热情,真的效果不错,愿诸君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