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邱志杰干净又文气的脸上不时显出坚毅的神情来,竟如卫士的性格一般。邱说自己会一直开着它,直到它老了,开不动了,就把它陈列在自己的工作室,和他的艺术作品永远地放在一起。
这款叫路虎卫士110的越野车,在离开出生地英国两年后,依然风华正茂,它在中国港口城市天津,带着3.3万公里的行驶里程,带着穿越西藏阿里的经历,带着前车主、越野界大牛刘大地留下的北京牌照,贴着40余万出售的标签,等待着下一位有缘人。
那年是2006年。
彼时的邱志杰,由于艺术创作时常要去乡下采风,已经被那辆只能加97号汽油的路虎发现3,折磨得烦透了,发誓一定要买辆柴油车。
就在刚刚将一辆吉普大切诺基迎进门半个月后,他无意中在天津看到了它——那辆待售的轴距110英寸的2004款路虎卫士110——顿时欣喜若狂,一番讨价还价后,邱正式拥有了它,也由此开始了这位当代艺术大牛和这辆传奇越野车相依相伴的故事。
要知道,迄今北京城里挂着牌照的卫士,用一个手就可以数的清,即使是娱乐圈的大腕,也无法给自己的卫士弄到一块合法的牌照,邱足够幸运,他从一开始就不用为此烦恼。
这辆卫士110,如同它那诞生于1948年的祖先一样,半个多世纪以来,依旧是那个方正的外壳,依旧擅于在荒芜的原野穿梭,像一列不曾改变的古老列车,从阿姆斯特丹草坪出发,途经世界各地,把一个个有缘人带向远离喧嚣城市的另一个自由空间,并在无路可走的未知领域,重又走出一条新路来。
现在这个有缘人就坐在对面,他干净又文气的脸上不时显出坚毅的神情来,竟如卫士的性格一般。邱说自己会一直开着它,直到它老了,开不动了,就把它陈列在自己的工作室,和他的艺术作品永远地放在一起。
被改变的艺术家
艺术圈也是一个名利场,早年间,邱志杰已是圈儿里的一个腕儿。
他的大学毕业作品《大玻璃》和1990年创作的《重复书写兰亭序1000遍》,被编入了“后八九”思潮;之后其关于“意义问题的讨论”,又使其获得写作名声。他的作品涵盖绘画、录像、录像和声音装置以及摄影、书法和行为艺术等,并时不时会在香港苏富比、佳士得、中国嘉德等拍卖大场传出拍得高价的消息。
可邱志杰又是个圈外人,他厌倦名利场上的比拼,不愿做名利场上的动物,他只愿意做他自己,恰好,他遇到了卫士,并与它惺惺相惜——卫士是为征服大自然而来,而他要做的是战胜自己,当卫士面对大自然的未知荒野时,他面对的是艺术世界的未知荒野。
一辆车可以改变一个人?邱志杰说是,车子开久了,车也像人了,人也像车了,在与卫士朝夕相处4年后,邱志杰发现自己越来越像它的性格了。
“我以前也喜欢速度,但跑车文化是要别人比赛,越野车不是,就像卫士,它知道自己是干吗的,不会盲目跟别人去比,不会在路上跟人飙车,因为这不是它的使命。卫士百公里提速是十几秒,在路上即使被超车,我也很坦然,不会不高兴,因为我知道它的强项在哪里,它的路在哪里,而那不是它的游戏,也不是我的。”
卫士让邱志杰对艺术看得更清楚:“如果说在艺术这个领域谁是最好的,其实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没有谁是最好,只能说他是这样的,或者是那样的,仅仅是不一样而已。”另一个妙处则是帮他从艺术圈儿的攀比风中抽身出来。
“开了卫士以后,整个游戏规则都不一样了,你们的车300万,我的虽然只有30多万,但不是有钱就可以得到的,得很爱它,很用心去找才可能拥有它。不加入名利场的比赛,这点我和它很像。”
“如何成为失败者”
2008年10月,广州美术馆三年展中,邱志杰用卫士110做了一个作品,名为《如何成为失败者》。
他在卫士两个后轮胎上,刻上两句话:“如何成为失败者;成功者失去了什么”。之后,他从北京一路开到了广州,途中不定期给轮胎刷上墨汁,好在沿途印上这些字迹。现在,刻着前一句话的那只轮胎,就保留在发动机的盖子上。
“这个作品的灵感的确来自开卫士的感觉,就像它改变我一样。可能你会说开路虎这样的车,怎么还能成为失败者?其实我觉得路虎卫士不是一个成功者开的,而是一个底层劳动者车,只是在中国路虎才成为了豪华车,而在英国,这是农民开的车,每一个农场,家里都有至少一辆陆虎,老爸开的是多年前的系列1、系列2,儿子则可能开的是新款。”
邱志杰一路留下墨迹前行,在前往广州的途中,一个小插曲意外贴合了他作品的主题。
在从韶山抵达广州的高速路上,突然下起了倾盆暴雨,雨水大的像是直接往人身上泼,路上的大卡车也溅出高高的水花。
这时邱发现一辆法拉利一直躲在卫士身后,并紧紧跟随。原来,路上那些开的快且还能替它挡水的,只有身形高大的卫士。一出高速进了广州城后,大雨也结束了,而那辆法拉利摁了两下喇叭表示感谢后,便“倏”的一声没影儿了。“这里有一种特别的对比,在特定情境下最成功的人会变成最弱小的,身上不名一文,只是一副钢筋铁骨的,反而会变成最强大的。”
所以,邱认为,有关成功者、失败者其实是很难界定的,只与特定情境下与要做的事情有关。如果各有各的目的,则更没有可比性,也不会有赢家和输家。也正因此,邱志杰有些接受不了越野车比赛,他认为真正的越野不是竞技,而是车子足够耐用,可以安全到达目的地,能够把沉重的摄影器材帮主人运到想去的地方,而不是和别人的比赛。
《如何成为失败者》正是想表达每个人都需要创造自己的游戏规则,而不是竞相加入所谓成功的比赛。在他看来,中国社会这30年来,以前的关键词是“革命”,现在变成了“成功”,当主流的意识形态是“成功”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都崇尚成功者。
可如此一来,就出现了大问题——大家都在同一个方面展开比赛,必定产生失败者;而当成功指标变的特别僵硬,变成住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样的车时,当社会只有一种价值标准而非多元价值标准时,人们把这种成功当成自己生活的指标,反而不会获得幸福。
邱说他这种认识,依然和卫士有关。“它永远知道自己是干吗的,明白自己的游戏是什么,自己的长处是什么,就会深刻的认识到,哪些事情是自己要追求的,哪些是要放弃的,如果大家都能明白,那么所谓成功就是一个多元化的选择了。”
一个人的旅行
邱志杰被卫士影响得那样深,而他回报给卫士的,也是知己间才能明了的理解,在他看来,卫士的所有设计都在假定一个人出行。
“窗户都是手摇的,我在城里开找人问路就很麻烦,因为没办法把右边的窗户摇下来,可这辆车假设的就是你在荒野,根本没人可以问路,周围有的只有野狗。车门离方向盘很近,我开始时并不知道应该把手臂搁在车门上,很容易动作一大,手臂撞上车门。后来才发现,它是要让你把窗户摇下去,把手臂悠闲的搭在车窗上,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开车。”
“它把未来车主生活方式的假设,都包含在了车的设计里面,其实挺奇怪、挺偏执,但也因此有了固定的拥护者,它透露出它的生活理想和它认为生活应该的样子——生活应该是一个人去克服困难,而不是去战胜别人。”
对于一样偏执的外观,邱站在艺术的角度,认为卫士其实是物理、数学的极致之美,并非设计的美。
“不是说这一根线条要怎样,而是每一根线都是有特定功能的,就像车顶的斜线,是为了让后排的人看到前面,比如在战争的时候,后排坐着的机枪手能有更好的视野,前面驾驶和副驾驶也不会妨碍机枪手的操作,所以它就这样一根直线连下来,不会去找曲线,所有处理的方式,都是最简单最明快的。不用抛物线后,方方正正车身也方便你更好的估算,此刻车轮或者车身的下方在什么位置,即使在复杂的路况,也会知道车轮已经到哪里了。”
当然同时而来的缺点是不能提速,这样的外观相当于举着一块大玻璃往前跑,虽然只要玻璃再斜一点,速度就会快很多,但卫士的坚持让它最快只能开到120km/h,但在邱志杰看来,在外观限制下还能跑这么快,已经非常厉害了。
“它的每一个地方都是为了实用,完全不考虑美观,这反而使它达到了另一种美——合理性的美,而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这种美,让你能产生必然感,就是觉得它只能这样做,它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子的,其实这才是最高的艺术美。”邱志杰说。
这款叫路虎卫士110的越野车,在离开出生地英国两年后,依然风华正茂,它在中国港口城市天津,带着3.3万公里的行驶里程,带着穿越西藏阿里的经历,带着前车主、越野界大牛刘大地留下的北京牌照,贴着40余万出售的标签,等待着下一位有缘人。
那年是2006年。
彼时的邱志杰,由于艺术创作时常要去乡下采风,已经被那辆只能加97号汽油的路虎发现3,折磨得烦透了,发誓一定要买辆柴油车。
就在刚刚将一辆吉普大切诺基迎进门半个月后,他无意中在天津看到了它——那辆待售的轴距110英寸的2004款路虎卫士110——顿时欣喜若狂,一番讨价还价后,邱正式拥有了它,也由此开始了这位当代艺术大牛和这辆传奇越野车相依相伴的故事。
要知道,迄今北京城里挂着牌照的卫士,用一个手就可以数的清,即使是娱乐圈的大腕,也无法给自己的卫士弄到一块合法的牌照,邱足够幸运,他从一开始就不用为此烦恼。
这辆卫士110,如同它那诞生于1948年的祖先一样,半个多世纪以来,依旧是那个方正的外壳,依旧擅于在荒芜的原野穿梭,像一列不曾改变的古老列车,从阿姆斯特丹草坪出发,途经世界各地,把一个个有缘人带向远离喧嚣城市的另一个自由空间,并在无路可走的未知领域,重又走出一条新路来。
现在这个有缘人就坐在对面,他干净又文气的脸上不时显出坚毅的神情来,竟如卫士的性格一般。邱说自己会一直开着它,直到它老了,开不动了,就把它陈列在自己的工作室,和他的艺术作品永远地放在一起。
被改变的艺术家
艺术圈也是一个名利场,早年间,邱志杰已是圈儿里的一个腕儿。
他的大学毕业作品《大玻璃》和1990年创作的《重复书写兰亭序1000遍》,被编入了“后八九”思潮;之后其关于“意义问题的讨论”,又使其获得写作名声。他的作品涵盖绘画、录像、录像和声音装置以及摄影、书法和行为艺术等,并时不时会在香港苏富比、佳士得、中国嘉德等拍卖大场传出拍得高价的消息。
可邱志杰又是个圈外人,他厌倦名利场上的比拼,不愿做名利场上的动物,他只愿意做他自己,恰好,他遇到了卫士,并与它惺惺相惜——卫士是为征服大自然而来,而他要做的是战胜自己,当卫士面对大自然的未知荒野时,他面对的是艺术世界的未知荒野。
一辆车可以改变一个人?邱志杰说是,车子开久了,车也像人了,人也像车了,在与卫士朝夕相处4年后,邱志杰发现自己越来越像它的性格了。
“我以前也喜欢速度,但跑车文化是要别人比赛,越野车不是,就像卫士,它知道自己是干吗的,不会盲目跟别人去比,不会在路上跟人飙车,因为这不是它的使命。卫士百公里提速是十几秒,在路上即使被超车,我也很坦然,不会不高兴,因为我知道它的强项在哪里,它的路在哪里,而那不是它的游戏,也不是我的。”
卫士让邱志杰对艺术看得更清楚:“如果说在艺术这个领域谁是最好的,其实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没有谁是最好,只能说他是这样的,或者是那样的,仅仅是不一样而已。”另一个妙处则是帮他从艺术圈儿的攀比风中抽身出来。
“开了卫士以后,整个游戏规则都不一样了,你们的车300万,我的虽然只有30多万,但不是有钱就可以得到的,得很爱它,很用心去找才可能拥有它。不加入名利场的比赛,这点我和它很像。”
“如何成为失败者”
2008年10月,广州美术馆三年展中,邱志杰用卫士110做了一个作品,名为《如何成为失败者》。
他在卫士两个后轮胎上,刻上两句话:“如何成为失败者;成功者失去了什么”。之后,他从北京一路开到了广州,途中不定期给轮胎刷上墨汁,好在沿途印上这些字迹。现在,刻着前一句话的那只轮胎,就保留在发动机的盖子上。
“这个作品的灵感的确来自开卫士的感觉,就像它改变我一样。可能你会说开路虎这样的车,怎么还能成为失败者?其实我觉得路虎卫士不是一个成功者开的,而是一个底层劳动者车,只是在中国路虎才成为了豪华车,而在英国,这是农民开的车,每一个农场,家里都有至少一辆陆虎,老爸开的是多年前的系列1、系列2,儿子则可能开的是新款。”
邱志杰一路留下墨迹前行,在前往广州的途中,一个小插曲意外贴合了他作品的主题。
在从韶山抵达广州的高速路上,突然下起了倾盆暴雨,雨水大的像是直接往人身上泼,路上的大卡车也溅出高高的水花。
这时邱发现一辆法拉利一直躲在卫士身后,并紧紧跟随。原来,路上那些开的快且还能替它挡水的,只有身形高大的卫士。一出高速进了广州城后,大雨也结束了,而那辆法拉利摁了两下喇叭表示感谢后,便“倏”的一声没影儿了。“这里有一种特别的对比,在特定情境下最成功的人会变成最弱小的,身上不名一文,只是一副钢筋铁骨的,反而会变成最强大的。”
所以,邱认为,有关成功者、失败者其实是很难界定的,只与特定情境下与要做的事情有关。如果各有各的目的,则更没有可比性,也不会有赢家和输家。也正因此,邱志杰有些接受不了越野车比赛,他认为真正的越野不是竞技,而是车子足够耐用,可以安全到达目的地,能够把沉重的摄影器材帮主人运到想去的地方,而不是和别人的比赛。
《如何成为失败者》正是想表达每个人都需要创造自己的游戏规则,而不是竞相加入所谓成功的比赛。在他看来,中国社会这30年来,以前的关键词是“革命”,现在变成了“成功”,当主流的意识形态是“成功”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都崇尚成功者。
可如此一来,就出现了大问题——大家都在同一个方面展开比赛,必定产生失败者;而当成功指标变的特别僵硬,变成住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样的车时,当社会只有一种价值标准而非多元价值标准时,人们把这种成功当成自己生活的指标,反而不会获得幸福。
邱说他这种认识,依然和卫士有关。“它永远知道自己是干吗的,明白自己的游戏是什么,自己的长处是什么,就会深刻的认识到,哪些事情是自己要追求的,哪些是要放弃的,如果大家都能明白,那么所谓成功就是一个多元化的选择了。”
一个人的旅行
邱志杰被卫士影响得那样深,而他回报给卫士的,也是知己间才能明了的理解,在他看来,卫士的所有设计都在假定一个人出行。
“窗户都是手摇的,我在城里开找人问路就很麻烦,因为没办法把右边的窗户摇下来,可这辆车假设的就是你在荒野,根本没人可以问路,周围有的只有野狗。车门离方向盘很近,我开始时并不知道应该把手臂搁在车门上,很容易动作一大,手臂撞上车门。后来才发现,它是要让你把窗户摇下去,把手臂悠闲的搭在车窗上,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开车。”
“它把未来车主生活方式的假设,都包含在了车的设计里面,其实挺奇怪、挺偏执,但也因此有了固定的拥护者,它透露出它的生活理想和它认为生活应该的样子——生活应该是一个人去克服困难,而不是去战胜别人。”
对于一样偏执的外观,邱站在艺术的角度,认为卫士其实是物理、数学的极致之美,并非设计的美。
“不是说这一根线条要怎样,而是每一根线都是有特定功能的,就像车顶的斜线,是为了让后排的人看到前面,比如在战争的时候,后排坐着的机枪手能有更好的视野,前面驾驶和副驾驶也不会妨碍机枪手的操作,所以它就这样一根直线连下来,不会去找曲线,所有处理的方式,都是最简单最明快的。不用抛物线后,方方正正车身也方便你更好的估算,此刻车轮或者车身的下方在什么位置,即使在复杂的路况,也会知道车轮已经到哪里了。”
当然同时而来的缺点是不能提速,这样的外观相当于举着一块大玻璃往前跑,虽然只要玻璃再斜一点,速度就会快很多,但卫士的坚持让它最快只能开到120km/h,但在邱志杰看来,在外观限制下还能跑这么快,已经非常厉害了。
“它的每一个地方都是为了实用,完全不考虑美观,这反而使它达到了另一种美——合理性的美,而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这种美,让你能产生必然感,就是觉得它只能这样做,它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子的,其实这才是最高的艺术美。”邱志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