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互动,让语文课堂别样精彩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o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互动教学逐渐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有效的互动是教学成功的保障,教师应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沟通的方式方法,并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信任、理解、接纳、平等的关系,从而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本文深入论述了有效互动前提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旨在优化语文教学,赋予其新的魅力。
  一、打破思维定式,增加沟通机会
  传统的教学思维下,教师注重的是学生能否充分理解、掌握自己传授的知识,是否具备完善的学习技巧,致使教学长期缺乏与生活的联系。对此,教师需要驱散传统教学的阴影,打破思维定式,转变教学观念,让语文教学更具开放性和接纳性,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在这种开放式学习的氛围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将形成更加紧密的关系,都会乐于倾听彼此,诉说心声。
  例如,在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时,如果采取传统教学思路,教师只会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钻探”。但是,这种教学太过枯燥,学生根本感受不到《清明上河图》的名扬中外,也不能对这幅艺术作品产生情感认知。对此,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搜集《清明上河图》相关资料,同时大屏幕呈现《清明上河图》全貌,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画作,并且试着选取画上某一处景色进行解说。教师可以举办一个“我是小导游”的课堂活动,看看谁能用最简洁有力、最准确到位的语言进行描述,谁就是当日的“明星导游”。教师可给出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鼓励学生创作解说词,在学生完成以后,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模拟“小导游”的身份分享自己的解说词。有的学生注意到画中描绘了汴河上拱桥的热闹,桥上行人摩肩接踵,桥下舟楫相竞相争的画面,因此进行了这样一番精彩的解说:“各位看官,您知道这画的是何地?您肯定猜不出来,这可是数百年前大宋都城汴梁——换言之,也就是大宋首都开封。您看看这个地方,这条河可不得了,是开封汴河,水利运输极为便利。您看这来来往往的人群,多热闹啊,我们好像都能听到那热闹的叫卖声。”通过学生生活化的描述,《清明上河图》仿佛活了过来。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向学生提出指导建议。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彼此的互动交流,还激发了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探索之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开拓意识,要明白教学不是一个机械劳动,而是一个艺术活动,它需要创新,而不是满足于单一的模式。只有开放教学,才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二、根据学生反应,把握沟通时机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障师生之间沟通的通畅性。一方面,教师需要向学生传输教学信息,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接收学生给出的反馈信息,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教师的意思。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反应势必不同。为了提高师生之间沟通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控制课堂的节奏和沟通时序,密切观察学生的表情、神态、动作,分析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反馈,作出相应的判断,从而把握与学生沟通的最佳时机。
  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教师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先粗略谈谈对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分析,然后观察学生对此的反应,看看学生是否存在不同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不喜欢父亲,认为他搞“一言堂”的做法,完全不尊重家人表达自己心声的权利;有的学生認为,整篇课文只写了父亲对花生的感受,却没有写出其他人对花生的看法,感觉哥哥、姐姐、母亲就像背景人物一样太过模糊。教师从这两个学生的回答中分析了解到,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父亲只是表达自己对儿女的期许,而不是压抑儿女的自由意志。之所以文章会呈现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原因在于文章叙事有详有略,不能将所有人物表现的具体可感。于是,教师要求学生重新阅读文本,用心去感受父亲形象。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年龄、阅历、经验的不同,自然会对文章产生不同的看法。因此,为了提高互动的通畅性,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看法,同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认知。
  三、注重提问技巧,提高互动效果
  在人际交往中,重要的并不是说了什么,而是用怎样的方式去说。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积极提问、主动增加互动交流,但是所取得的成效却并不高。笔者认为,良好的表达方式不仅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且能提高互动效果。特别是在提问学生的过程中,教师更需要注重技巧,这样才能真正展开师生间的对话。
  例如,在教学《桂花雨》一课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让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桂花雨”是什么意思?在没有阅读文本以前,很多学生会望文生义,认为这是形容桂花多得像下雨。此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见过桂花飘落的样子吗?”很多学生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于是,教师可以顺利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激发,不仅对文章内容产生了极其强烈的期待,而且还很好奇到底什么是“桂花雨”,作者又会如何描绘这一美丽的景象呢?作者描写“桂花雨”的目的何在呢?在这些疑问的驱使下,学生和教师之间将产生高效、深入的对话。当学生怀揣着好奇心走入文本时,教学效率自然得到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教学,而且要善于提问。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文本学习产生期待。因此,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提问技巧,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四、促进生生互动,扩展学生认知
  互动,在教学领域中的意义并非单纯指向师生互动。事实上,互动同样也包含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害怕破坏课堂纪律,不愿意开展小组合作;有的教师是没有小组合作的教学意识;还有的教师认为学生认知有限,小组合作交流是浪费教学时间,还不如多讲一些课文,因此剥夺了学生之间互动的机会。事实上,学生之间的互动对打开学生思维和视野具有积极意义,只有生生互动,才能带来多元化认知。
  例如,在教学《池子与河流》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同时让学生思考:“你更偏向池子还是河流的观点呢?请和你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互动,谈谈彼此的看法,试着从生活经验出发表达你的见解。”有的小组成员提出,他比较倾向于河流的看法。为此,他还列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他有一个姨妈,因为早早做了家庭主妇,所以和社会脱节很严重。可见,人不能有安逸思想,必须时刻保持“流动”,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还有的小组成员认为,池子的看法也没有错误。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有限,如果可以享受当下的生活,珍惜生活中的点滴进步,不也是幸福吗?为什么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胸有大志呢?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小组成员之间展开了热烈甚至激烈的互动交流,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举措,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而且能给学生带来更多聆听他人观点的机会,有利于为学生带来全新的认知,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广度。
  总之,互动不仅是教学手段,更是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打开话匣子主动表达,体验语文学习的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苴镇福亮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其他文献
据媒体报道,目前不少小规模乡村学校,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学校普遍存在超编缺人困局。近15年来,全国中小学校教师配比执行的始终是2001年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照此标准,农村小学的师生比仅为1∶23,教学人员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不得不依靠代课、支教教师勉力支撑。  这种结构性超编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受城镇化和国家政策等因素制约,许多薄弱地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地广人稀、
期刊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文化行为,阅读也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的思维过程。“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它强调的是,阅读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和基础,且与学生的智力因素发展密切相关,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欢读书。阅读能力是学生所有学习的基础,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就密切关联;学生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  学校推进儿童阅读是学校进行课程整合的重要载体,知识、人
期刊
低年级学生心智正在发育,需要开启想象力,思维发展处在萌芽状态,语言表达能力需要规范引导。教学中关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要素,进行示范引领,将会让学生学会思考,规范表达,放飞想象,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教说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说话的目标是学说普通话,并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的自信,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说话训练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学生才能想说,才能会说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改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根本方式。本文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一、多样化方式开展师生互动  教学互动问题主要表现为师生互动方式较为单一以及师生之间缺乏理解沟通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问题,教师必须立足互动过程,强调师生互动过程的有效性,同时要积极与学生沟通,体
期刊
绘本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读物,其形象有趣的画面、简短的文字、富有哲理的故事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如何更好地将绘本资源融入低段写话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写话教学的实践经历,提出了三点应用策略。  一、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现状  小学一二年级是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素养的奠基期,这一时期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兴趣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当前,低段
期刊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使得我国教育领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时代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和完善课堂教学的方法,在此形势下,参与式教学应运而生。它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设置学习任务,激发自主参与  针对五年级的学生,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应当打破以往教学观念的束缚,摒弃传统的一味灌输的教学方法,在明确和尊重学生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快乐教学法,可以达成营造良好氛围与活跃学生情绪等效果。在实践中,教师应当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准备多样化的快乐教学手段,如准备教学道具、创设情境、开展游戏、进行激励性评价等。通过合理应用这些教学手段或者方法,教师可以有效践行快乐教学法的理念,让学生在欢乐的课堂中得到全面的培养。  一、基于师生关系,构建欢乐氛围  在快乐教学法中,轻松、欢乐的课堂氛围是教学的基础。而在课堂
期刊
2016年5月17日,山西省稷山县化峪镇邢堡村,一位91岁的老太太眼噙泪水,从兜里摸索出用手绢紧紧包裹着的“红礼包”,对前来家中慰问的县教育局负责人说:“我是赵殿俊的老伴,受他生前嘱托,交上他平日积攒下的1000元党费,向党的95周年华诞献上一份心意。”在场的人们闻言莫不肃然起敬。老太太还说:“老伴生前常告诫家人和孩子们,共产党给了我们毕生奋斗的目标、力量与幸福,要永远铭记在心。1000元虽然不多
期刊
思辨,就是思考和辨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思辨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培养学生思辨意识的几点方法:在数学问题中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探究;在题目中设置陷阱,鼓励学生追本溯源;变式练习,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指导学生学会梳理。  一、设置悬念,引导主动探究  设置悬念是数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设置悬念,从不同的侧面、不同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核心内容,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学习能力的要求较高。然而,小学数学学科涉及许多计算方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为了让学生有效解决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学生需要拥有扎实的计算能力,才能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一、加强教学监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导者和领路人,要对学生的学习担起积极监督的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