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争日趋激烈的职场,使得越来越多的白领成为“软瘾”患者,经常处于职场亚健康状态。因此,要及时调节自我情绪,积极健康地面对每天的工作,做个微笑达人。
生活中,有些人会反复体验想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动,明知这是荒谬的、不可能的,但无法摆脱这种冲动。比如有些人频繁查看邮件或登录微博,每隔数分钟就必须刷新网页一次……尽管不少人在办公室中对这些“小动作”习以为常,认为这是人皆有之,无伤大雅。然而,种种类似于“强迫症”的表现,长期下来会成为职场人难以戒除的,严重时或会对你的职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软瘾”的新名词,指的是那些强迫性的习惯、行为,或是反复性的习惯、行为,也指反复性的情绪,它们不同于物质上的上瘾沉迷。在职场中,例如习惯性拖延、频繁重复某些与工作不相关的行为等等,表面上看似乎暂时获得了满足或是减轻了压力,实际上却被榨取了更多的精力、财力或者其他。对于现代白领来说,“软瘾”几乎成为不可力抗的办公室“集体无意识”,而这些“软瘾”患者大多长期处于职场亚健康状态。
有调查显示,近三成参与者“经常强迫自己做一些非必要的事情”。而在“你认为哪个行业最容易出现强迫症状”这个选项中,24.6%的参与者选择了销售,排在其后的分别为设计、公关、人力资源、媒体等行业。这些职业或职位的特殊性,导致这部分人“患瘾率”比其他职场人高。例如,销售工作压力大,要面对业绩指标和销售的末位淘汰制,业绩直接决定薪酬,尽管对客户热情周到,自己心中的不满却可能没有发泄的通道。而职能部门的人员,总担心工作做得不好,被其他部门投诉,随时都可能被替代,没有工作安全感。
所有那些在工作过程中反复的、重复的“强迫性”动作,在症状还算轻度时看似无碍,然而,某些“病入膏肓”的职员,却有可能会因此弄丢饭碗。“强迫症”的出现,与工作强度和个人工作态度有关,有三类人同属职场“软瘾”的易感人群。
第一类:工作不饱和的人。这类人有很多空余时间上网浏览。
第二类:工作特别忙碌,甚至连上卫生间的时间都没有的人。因为工作原因,需要大量信息,不掌握信息就焦虑。对都市白领来说,最大的压力来自生活压力,排在第一位的是“购房”问题;排在第二位的是担心工作得不到上司欣赏;第三位是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完成。
第三类:想找人倾诉感情,但是实际交往能力不强,又没有什么知己,比较自卑的人。他们只能寻找一种“替代性满足”。掌握更多的信息,可以使他们在人际交往或者工作中获得更多的优越感和主动权。
你是否出现过“手机幻听”?就是总听到手机在响,但拿出手机时却发现根本没有来电。尤其是在等某个电话的时候,这种现象就会更明显。这也是一种“软瘾”。
每种“软瘾”的背后都有原因。现代职场人压力大,往往被迫或自己总希望在工作中追求完美,不允许自己出错,因此很容易患上各种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软瘾”。比如说因为某次工作疏忽,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和不好的影响,之后对待同样的工作便总是小心翼翼,对自己不信任,总是怀疑自己出错,对所做的事情一查再查。也有些人对自己的工作要求高,要求自己给出的东西必须是完美的,希望大家都满意,对工作达到了苛求的状态。再就是过度依赖网上搜索。遇到什么问题,第一时间就想到搜索引擎。在工作之外,有些人还会过度依赖网络游戏,虚拟的网络游戏满足了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实现的梦想。例如想买大房子,现实中不能实现,在网络游戏中却可以买几套大房子,获得虚拟的内心满足,逃避现实的压力。
职场环境的变化和职场人个人自我意识的增强,都导致了现代职场人士的身心可能要比过去的职场人脆弱。这样的改变从劳动分工来说是进步了,越来越专业化,但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上来看是不太有利的。
“软瘾”乍看好像没什么危害,但是它更多的是在榨取我们的时间、精力,使我们远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软瘾和爱好是不一样的。良好的爱好,可以使我们成长,增加我们的知识,提升我们的能力,使我们的心情放松,给我们带来的是好的影响。而软瘾可能更多的是使我们沉迷,脱离现实生活,带来的更多是负面影响。实际上,以电脑为例,大部分人可能体会过长时间坐在电脑面前的感受:眼睛酸涩、颈椎僵直、肩膀疼痛……不仅如此,有些人还会因为沉迷于上网而忽略和周围人的联系、沟通,从而使自己的朋友减少。调查也表明,上瘾者的生活满意度非常低。过度沉迷于这些不良习惯会让人远离真实的情感、生活。
如果遇到挫折,有患上“软瘾”的趋势,不妨采用以下方法调节自己:
倾诉法:将自己的心理痛苦向他人倾诉。如果不想跟自己认识的人说,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适度倾诉,苦闷的情绪会随着语言的倾诉逐步转化出去,而不是转化成各种“瘾”。
比较法:想想那些在职场上比自己受挫更大、困难更多、处境更差的人,你也许会发现自己遇到的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目标法:职场上的挫折似乎毁灭了自己原有的目标。这时可以将目标分解为多个小目标,一步一步完成,每完成一个小目标,离你的最终目标就会更近,信心也会随之增加。
(编辑 遐飞)
生活中,有些人会反复体验想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动,明知这是荒谬的、不可能的,但无法摆脱这种冲动。比如有些人频繁查看邮件或登录微博,每隔数分钟就必须刷新网页一次……尽管不少人在办公室中对这些“小动作”习以为常,认为这是人皆有之,无伤大雅。然而,种种类似于“强迫症”的表现,长期下来会成为职场人难以戒除的,严重时或会对你的职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软瘾”的新名词,指的是那些强迫性的习惯、行为,或是反复性的习惯、行为,也指反复性的情绪,它们不同于物质上的上瘾沉迷。在职场中,例如习惯性拖延、频繁重复某些与工作不相关的行为等等,表面上看似乎暂时获得了满足或是减轻了压力,实际上却被榨取了更多的精力、财力或者其他。对于现代白领来说,“软瘾”几乎成为不可力抗的办公室“集体无意识”,而这些“软瘾”患者大多长期处于职场亚健康状态。
有调查显示,近三成参与者“经常强迫自己做一些非必要的事情”。而在“你认为哪个行业最容易出现强迫症状”这个选项中,24.6%的参与者选择了销售,排在其后的分别为设计、公关、人力资源、媒体等行业。这些职业或职位的特殊性,导致这部分人“患瘾率”比其他职场人高。例如,销售工作压力大,要面对业绩指标和销售的末位淘汰制,业绩直接决定薪酬,尽管对客户热情周到,自己心中的不满却可能没有发泄的通道。而职能部门的人员,总担心工作做得不好,被其他部门投诉,随时都可能被替代,没有工作安全感。
所有那些在工作过程中反复的、重复的“强迫性”动作,在症状还算轻度时看似无碍,然而,某些“病入膏肓”的职员,却有可能会因此弄丢饭碗。“强迫症”的出现,与工作强度和个人工作态度有关,有三类人同属职场“软瘾”的易感人群。
第一类:工作不饱和的人。这类人有很多空余时间上网浏览。
第二类:工作特别忙碌,甚至连上卫生间的时间都没有的人。因为工作原因,需要大量信息,不掌握信息就焦虑。对都市白领来说,最大的压力来自生活压力,排在第一位的是“购房”问题;排在第二位的是担心工作得不到上司欣赏;第三位是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完成。
第三类:想找人倾诉感情,但是实际交往能力不强,又没有什么知己,比较自卑的人。他们只能寻找一种“替代性满足”。掌握更多的信息,可以使他们在人际交往或者工作中获得更多的优越感和主动权。
你是否出现过“手机幻听”?就是总听到手机在响,但拿出手机时却发现根本没有来电。尤其是在等某个电话的时候,这种现象就会更明显。这也是一种“软瘾”。
每种“软瘾”的背后都有原因。现代职场人压力大,往往被迫或自己总希望在工作中追求完美,不允许自己出错,因此很容易患上各种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软瘾”。比如说因为某次工作疏忽,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和不好的影响,之后对待同样的工作便总是小心翼翼,对自己不信任,总是怀疑自己出错,对所做的事情一查再查。也有些人对自己的工作要求高,要求自己给出的东西必须是完美的,希望大家都满意,对工作达到了苛求的状态。再就是过度依赖网上搜索。遇到什么问题,第一时间就想到搜索引擎。在工作之外,有些人还会过度依赖网络游戏,虚拟的网络游戏满足了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实现的梦想。例如想买大房子,现实中不能实现,在网络游戏中却可以买几套大房子,获得虚拟的内心满足,逃避现实的压力。
职场环境的变化和职场人个人自我意识的增强,都导致了现代职场人士的身心可能要比过去的职场人脆弱。这样的改变从劳动分工来说是进步了,越来越专业化,但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上来看是不太有利的。
“软瘾”乍看好像没什么危害,但是它更多的是在榨取我们的时间、精力,使我们远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软瘾和爱好是不一样的。良好的爱好,可以使我们成长,增加我们的知识,提升我们的能力,使我们的心情放松,给我们带来的是好的影响。而软瘾可能更多的是使我们沉迷,脱离现实生活,带来的更多是负面影响。实际上,以电脑为例,大部分人可能体会过长时间坐在电脑面前的感受:眼睛酸涩、颈椎僵直、肩膀疼痛……不仅如此,有些人还会因为沉迷于上网而忽略和周围人的联系、沟通,从而使自己的朋友减少。调查也表明,上瘾者的生活满意度非常低。过度沉迷于这些不良习惯会让人远离真实的情感、生活。
如果遇到挫折,有患上“软瘾”的趋势,不妨采用以下方法调节自己:
倾诉法:将自己的心理痛苦向他人倾诉。如果不想跟自己认识的人说,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适度倾诉,苦闷的情绪会随着语言的倾诉逐步转化出去,而不是转化成各种“瘾”。
比较法:想想那些在职场上比自己受挫更大、困难更多、处境更差的人,你也许会发现自己遇到的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目标法:职场上的挫折似乎毁灭了自己原有的目标。这时可以将目标分解为多个小目标,一步一步完成,每完成一个小目标,离你的最终目标就会更近,信心也会随之增加。
(编辑 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