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目标的要求。新课改以育人为核心,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培养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改革教学模式是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探究式教学法是指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发现问题、认识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结论的学习﹑认知趋向。本文探讨了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 探究式 初中数学 应用
探究式教学法是指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发现问题、认识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结论的学习﹑认知趋向。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在科学探究教学思想、理论指导下,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展开的稳定、具体的教学框架结构。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的,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自主探究,激发学习欲望,建构新知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最高境界,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解决学生学习的参与度的问题。教师的备课、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等工作,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尽量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如果创设的情境达到了前面的要求,那么学生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例:在学习《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时,以本节内容的重要性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因为它是三角函数一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便于探究,首先引导全班同学复习三角函数的定义,在复习时有意把sina与csca,cosa与seca,tana与cota放在一起,以便学生观察,并列举出这些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如sina.csca =1, cosa.seca =1,tana.cota =1等,然后让学生动脑想一想,动手做一做,找出他们的联系。此时,教师只要适当地组织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探究活动,并和学生一起分享数学发现的欢乐,一起为解决某些数学问题而思考、猜测和尝试。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2.探究性学习要注重思维习惯培养
在初中数学教學中,教师要适当地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的教学活动。所谓一题多解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地考虑同一个问题,找出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和优劣,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自己找出最佳答案。例如,在教学中,直角三角形多解题型中的一道题目: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长3和4,求第三边长度. 我们知道当学生看到这 个题目的时候很多学生会因为勾股定理的3、4、5,直接写出答案,但是学生却没有注意这道题目没有写哪个边是直角边,哪个边是斜边,所以很多学生会出现错误。那么通过这道题目的练习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通过这道题目巩固了学生直角三角形的学习。所谓一法多用就是对所学的方法灵活地运用,并且能寻求该方法应用范围的变化,找出该方法应用的规律,让学生在做中逐渐养成探究的习惯。比如:我们可以将某一单元的题目改变表达形式而变为另一相关联的单元的题目,但题目本质不变,解答方法相同。另外,通过互为逆否命题转换而得到等价命题,不同题型之间的转换,如选择题转换为填空题,解答题变为证明题、探索开放题等,都属于一法多用的范围。题型变式有助于学生透彻理解题目的本质属性,开阔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习题要摒弃固有的模式,不以解题作为唯一的途径和目的,教师可以设计规律探究、结论探究、实际问题探究等活动的习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探究性学习要使学生学会类比分析
与穷于解释初中数学中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同。探究性学习可以更好地类比分析各知识点在理论和方法运用上的相似性,如:在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时,教师可让学生做同分母分数的加减和异分母分数加减,再让学生仿照分数的加减进行分式的加减,并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同分母分式加减的运算法则。接着在异分母通分的基础上,探讨异分母分式间的通分。这样有利于区别新旧知识间的不同。
4.加强建模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习规律。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教学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经验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获得进步和发展。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如: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数学建模是一条主线,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函数的 思想方法、化归的数学方法;再如: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二元二次方程组、解分式方程都可以归纳为“解方程”问题。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代人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等,教师应通过引导、构建,使学生理性地思考问题,体验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增强探究能力,为学生进一步进入丰富的数学天地打下基础。
5.强化交流与合作,改进探究式教学活动的方式
在教学中,加强生生互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合作小组内自主探索、交流、对话,获得成效。小组之内的交流、评价,达到教学互动、互促,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去探索未知的知识,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程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1.
[2]李德果.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10)
[3]周功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思考.科教文汇2009.2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