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论视域的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707569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是邓小平理论中有机组成部分,就此,立足于邓小平理论文本,从价值论视角去解读这一伟大的思想。在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思想中,包括人民主体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社会主义价值规范、实事求是的实践意识四个部分。这四部分内容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关键词:主体定位;价值理想;价值规范;实践意识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6-0156-03
  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邓小平理论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发展和创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南。当前我们深入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主体定位—人民
  在不同的价值观体系里,其价值主体也是截然不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在他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里,价值主体不再是孤立的抽象个人,而是把人民作为价值主体,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社会主义整个事业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阶级社会里,劳动人民处于剥削地位,他们虽然是实践主体,然而却享受不到他们所创造的价值,只能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而存在。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剥削阶级已经不复存在,人民成了国家的真正主人,人民是最高的价值主体,人民不仅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更是价值的享受者。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共同富裕。
  1.1人民是社会主义社会价值的创造主体
  邓小平始终把人民看做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力量,强调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结底地说来,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工人阶级必须依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群众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解放自己,同时解放全体劳动人民。”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主体,既是物质价值的创造者,也是精神价值的创造者。十年文革最深刻的教训就是我们党脱离了人民群众,忽视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严重削弱了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总结改革开放多年的历史进程经验,社会主义现代化中许许多多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等,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的事业才会取得胜利。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党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
  1.2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需求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也是为了人民,人民也应当是社会主义价值的享用者。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选择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需求。邓小平一向坚持“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和国家确定各项方针、路线和各项工作的价值选择依据和价值评价标准。一方面,党的方针、路线的制定要尊重人民的根本利益。唯物主义社会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方针、路线是人民群眾实践活动的意识反映,同时又指导其实践活动,因此他要求共产党人的一切方针、路线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党的正确路线、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是反映群众要求的,是合乎群众的实际的。”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更是注重人民利益的实现。在政治上,邓小平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在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不仅仅是由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更是蕴涵了满足人民这一价值主体的利益需求。只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使人民走向富裕与幸福。在文化上,邓小平不仅重视满足人民的物质利益满足,更是建设以人民为主体的文化,要求文艺创作一定要立足于人民的生活实践,表现人民的优秀思想品质,“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总之,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层面还是在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都充满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着眼于为人民谋利益”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思想。
  2社会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立足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概括了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内容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这一社会主义价值观理想包括了丰富的理论内容和科学内涵。
  共产主义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根本。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从宏观角度上来说,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目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前提。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将建立一个“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即共产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最终奋斗的理想目标,邓小平继承了这一理想信念,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邓小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想,而是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各个方面。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防止两极分化,这既保证了共产主义的经济性质,同时又满足了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邓小平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国情,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明确了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价值目标,也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邓小平非常重视理想的重要性,要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他们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推动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最值得珍视的精神财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有机统一。从价值实现手段和目的来看,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想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二是实现共同富裕。两者相互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过程,而实现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的,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3价值规范
  纵观人的一切生产、生活实践活动,都是蕴涵了一定价值意识的活动。人作为价值主体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存在,并发生着生产、分配、交换等关系,然而由于社会总的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对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以及价值理想信念的差异,必然导致人们之间一定程度的冲突和矛盾。于是,为了解决这些冲突和矛盾,必然要求确立一定的规范标准,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它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调节器。李德顺教授将价值规范意识定义为“关于社会规范的立场和选择”,作为一个完整的价值观思想,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其特定的价值规范。在政治上,坚持民主与法治;在经济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文化上,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
  3.1政治规范
  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充分体现着民主政治思想,他认为:“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健全革命法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打击一切敌对力量和犯罪活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导方向。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上,邓小平特别强调,我们所坚持的全部基本原则及其重大建设都与民主问题密切相关。第一,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本质要求。第二,加强共产党的领导,必然要注重民主政治建设。第三,民主是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根本保障。
  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制化,只有实现了法制化的民主才是切实有效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必须根据实际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首先,邓小平强调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的实现是以制度化、法律化作为保障的,法治化是人民民主原则的贯彻。其次,从人治走向法治,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要讲社会主义的民主,也要讲社会主义的法制。”最后,邓小平指出,实现民主与法治关键要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
  3.2经济规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遵循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和改革开放初期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一直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长期忽视市场调节的作用,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历史倒退局面。面对这种局面,邓小平深刻反思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对这一经济规范进行了大量的论述,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第一,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邓小平指出:“只要对生产力发展有帮助,就可以利用,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第二,计划与市场有机相结合。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两种方式,有时候计划性多一些,有时候市场性会多一些,这要根据实际社会需要,将两者统一起来。第三,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实现个人利益与利益的有机统一。
  3.3文化规范
  邓小平从来就不是孤立的看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他的文化规范中始终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的。1985年邓小平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国内局势虽然良好,但是有一点大家必须牢记,就是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的程度和效果,最终取决于人的整体素质情况。人的素质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前提,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只有提高整体公民的素质,才能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文化建设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因此来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两者是统一的,坚持了价值的一元性,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实践意识——实事求是
  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造就了一种实事求是的鲜明风格。邓小平在1987年的一次谈话中说:“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从实事求是的思想出发,体现着邓小平独特的思维和实践方式。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将我党的思想路线阐述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在我党的指导思想上的运用,充分体现了邓小平求真务实的实践风格。实事求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认识方法,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实践的。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和实践家,邓小平不仅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更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靠实事求是解决实际问题。“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实际问题都与国家、人民的利益密切相关,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
  邓小平用实事求是来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无疑是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问题。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中国的发展,有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共同构成:一是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二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现阶段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构想,给我们提供了思想指导,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国家的国情也是不同的,他们不可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具体现成的模式。1982年,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的特色就是结合中国的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照搬其它社会主义的模式。邓小平是把实事求是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相结合,并靠实事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的光辉典范。
  总之,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7,288.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2,251,322,11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177,203,110,209,10.
  [6]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46.
其他文献
对32例青年肺癌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青年肺癌误诊率高,为87.5%(28/32).误诊疾病的频次依次为肺结核、肺炎、胸膜炎等.误诊的主要原因是首诊医生对青年肺癌的临床
本文主要研究了明清小说中管家的作用:治家、理财、辅政和管家的待遇:经济收入、生活起居、社会地位,从中探讨明清小说中大家庭管家管理的规律,从而为现代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
对陆地棉品种百棉1号主要株型性状进行了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果枝长度、株高/果枝长度、主茎节间长度、果枝节间长度、总果节数、总果枝数、有效果枝
信息化建设既可以帮助实现事业单位办公自动化,又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水平和工作效率,还可以降低管理服务成本,对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极为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
本文利用企业层面数据研究了外资进入对本土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微观效应,发现外资进入的水平溢出渠道降低了本土企业出口DVAR,但通过前、后向关联渠道提高了本土企
<正>共享经济的崛起与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同时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与互动大大激发了空间生产力。空间成为价值链传递、实现社群共享与互动的平台
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辽宁市场经济面临机遇少而挑战多的考验.这无疑对搞好、搞活、拓展市场经济在内容、形式和手段等诸方面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探讨更新观念和思
21世纪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护理创新人才.培养护理创新人才是护理创新教育的系统工程.从学校内部来看,护理创新教育需要护理教育创新和先进的大学文化.护理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新的内容之一,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需求,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即培养企业家精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