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可持续供给的后备矿产资源储量,若想得到稳定且可持续供给利用的矿产资源储量,需保证找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地质找矿效果,需要强化科学管理,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选拔专业的找矿技术人员,选准、选好项目,并且要不断提高成矿研究水平,切实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尽一切可能提高找矿效益,更多地发现国家建设需要的各类矿产,以增加矿产资源的后备储量,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本文对地质找矿存在问题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质找矿;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我国面临着矿产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因此,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对改善我国的这种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地质找矿工作而言,拓宽地质找矿空间、增长科技含量以及提高地质找矿效果等是其不断努力的方向。如何提高地质找矿效果,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首先分析了我国地质找矿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如何提高地质找矿效果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些建议。
一、地质找矿工作相关问题
1、地质找矿中的投资不足,投资存在盲目性
在地质找矿工作中不仅包括的是对矿产资源的勘察工作,还包括一些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一方面,从目前地质找矿工作中来看,对于地质基础调查工作中的各种费用主要是由国家财政投资的,而且很多时候财政拨款较少,不能满足基础工作需要,导致基础资料准备不足,很多时候地质找矿都是依靠以前的材料,新的基础地质材料不够完善。另外一方面,很多地方财政和企业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地质勘察中,虽然地质勘察中有了足够的资源作保障,但是,没有基础资料的支撑,地质勘察收效甚微。
2、地质找矿中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明显
在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过程中,地质找矿也进行了相应变革,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质找矿工作能力,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市场资源配置在地质找矿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地质找矿工作与其他的市场经营行业不同,投入与回报之间不一定会完全相等,如果地质找矿根据市场调节进行,那么如果没有相应的回报,就不会有人在地质找矿中进行投资。另外一方面,在市场调节中主要是靠利益的驱动,很多市场主体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没有树立大局意识,对国家稳定和长远发展没有足够重视,很可能导致地质找矿市场混乱,影响国家稳定。
3、矿业权设置没有很强的宏观调控力度
在地质找矿过程中,国家没有对矿业权进行控制导致各种资源化勘探和开发出现问题。第一,在矿产权的发放中私营企业和个人所占比重较大,国有企业比重较小,很多企业和个人在获得勘探权之后不开采而是进行炒作,不仅导致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失去控制,而且也使国家在地质找矿中的很多资金不能发挥作用。第二,对一些关系到国家命脉的矿产资源的矿产权在发放许可证的时候没有对获取对象的资格进行深入的考察,导致对国家经济稳定发展产生威胁。
二、加強地质找矿工作的策略
1、加大国家社会在重大地质找矿中的投入
矿产资源关系到我国工业发展的命脉,在地质找矿过程中很多社会和企业将资金投放到具体的勘察中。造成地质找矿工作中资金的不平衡使用,所以为了保证地质找矿中有充足的资金和合理使用资金,国家财政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地质找矿中的资金投入,并且要做好资金的分配工作,利用一定的资金进行地质基础工作,收集一些新的地质基础工作资料,为以后资质勘探工作打好基础。
2、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矿产资源可以自给自足,利用国外矿产资源是世界各国保障本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单位到成矿条件较好的国家勘查开发当地优势矿种应该大有作为。地质矿产勘查单位“走出去”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是自我发展的客观需求。
(1)充分认识“走出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我们既要抓住机遇,充分认识“走出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开拓,又不能急于求成。要有所规划,在人才、资金、信息及熟悉当地的政策、法律和人文环境、国际投资运行规则、人身安全等方面有所准备。
(2)选择“走出去”的国家和地区以与我国有友好关系的周边国家、非洲国家为宜。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上看,在人才、资金、技术水平、装备等方面,同发展中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4)地质矿产勘查单位要成功地“走出去”,必须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加强管理,不断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要建立产权关系明晰、经营机制灵活、对境外投资监管约束有力的公司制治理结构。
3、加强地质找矿中国家的宏观调控
在目前我国的地质找矿工作中,很多企业都是以利润为向导的,企业在进行投资的时候往往重视的是投资能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完全按照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导致地质找矿工作侧重点不同,对整个国家的利益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地质找矿工作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站在保护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地质找矿工作。对企业获得矿权圈而不在固定时间内进行勘探开采的要进行相应的处罚,对于一般矿石的价格要制定相应的标准,防止矿产勘探和开采市场的混乱。
4、加强对矿产权的设置和管理
在地质找矿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对各类型不同的矿产权加强管理,国家对一些地质勘探活动和资源开发活动都应该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控制,保证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主要措施包括:第一,加强对能源矿产权的管理,因为在目前我国的发展过程中,能源矿产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对国民经发展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国家要将这些能源矿产的勘探和开采权利集中控制,由国企进行地质找矿和开发。第二,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矿产权则应该适当引进社会资本,既避免了社会资本在获得矿产权之后谋取暴利,也可以增加国家的矿产资源储量。在对矿产权的管理和控制过程中,国家可以采取相关的措施统一部署地质找矿工作,防止占而不探现象的发生。
5、增强地质科技创新能力
首先,需要积极推进地质科技的进步。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的机制,进一步培育地质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开展重大地质问题科技攻关,积极探索资本、技术、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参与勘查开采项目收益分配方法的综合探矿找矿的技术及对各种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技术;加强地质矿产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形成信息资源共享共用的网络。其次,大力加强地质类学科建设,加大对地质类教育宣传力度及财政投入,合理安排地质类学生招生规模,积极发展地质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职工继续教育,并普及地球科学、资源环境、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知识。再次,建立健全鼓励科技创新的地质人才开发机制和管理体制,制定地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地质人才开发,大力培育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引进专业对口、急需的各类地质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地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学术带头人、青年科技专家和青年科技骨干。
结束语
地质找矿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的基础,国家要对地质找矿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要解决目前地质找矿工作中的问题就需要加大对地质找矿工作的投入,合理设置矿产权,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并且要不断提高地质找矿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吴文君.关于地质找矿整装勘查工作的几点认识[J].中国矿业,2011(02).
[2]王贤梅.地质找矿突破行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地质大学,2012(13).
[3]杨建岭.分析地质找框中大比例找矿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
关键词:地质找矿;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我国面临着矿产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因此,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对改善我国的这种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地质找矿工作而言,拓宽地质找矿空间、增长科技含量以及提高地质找矿效果等是其不断努力的方向。如何提高地质找矿效果,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首先分析了我国地质找矿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如何提高地质找矿效果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些建议。
一、地质找矿工作相关问题
1、地质找矿中的投资不足,投资存在盲目性
在地质找矿工作中不仅包括的是对矿产资源的勘察工作,还包括一些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一方面,从目前地质找矿工作中来看,对于地质基础调查工作中的各种费用主要是由国家财政投资的,而且很多时候财政拨款较少,不能满足基础工作需要,导致基础资料准备不足,很多时候地质找矿都是依靠以前的材料,新的基础地质材料不够完善。另外一方面,很多地方财政和企业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地质勘察中,虽然地质勘察中有了足够的资源作保障,但是,没有基础资料的支撑,地质勘察收效甚微。
2、地质找矿中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明显
在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过程中,地质找矿也进行了相应变革,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质找矿工作能力,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市场资源配置在地质找矿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地质找矿工作与其他的市场经营行业不同,投入与回报之间不一定会完全相等,如果地质找矿根据市场调节进行,那么如果没有相应的回报,就不会有人在地质找矿中进行投资。另外一方面,在市场调节中主要是靠利益的驱动,很多市场主体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没有树立大局意识,对国家稳定和长远发展没有足够重视,很可能导致地质找矿市场混乱,影响国家稳定。
3、矿业权设置没有很强的宏观调控力度
在地质找矿过程中,国家没有对矿业权进行控制导致各种资源化勘探和开发出现问题。第一,在矿产权的发放中私营企业和个人所占比重较大,国有企业比重较小,很多企业和个人在获得勘探权之后不开采而是进行炒作,不仅导致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失去控制,而且也使国家在地质找矿中的很多资金不能发挥作用。第二,对一些关系到国家命脉的矿产资源的矿产权在发放许可证的时候没有对获取对象的资格进行深入的考察,导致对国家经济稳定发展产生威胁。
二、加強地质找矿工作的策略
1、加大国家社会在重大地质找矿中的投入
矿产资源关系到我国工业发展的命脉,在地质找矿过程中很多社会和企业将资金投放到具体的勘察中。造成地质找矿工作中资金的不平衡使用,所以为了保证地质找矿中有充足的资金和合理使用资金,国家财政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地质找矿中的资金投入,并且要做好资金的分配工作,利用一定的资金进行地质基础工作,收集一些新的地质基础工作资料,为以后资质勘探工作打好基础。
2、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矿产资源可以自给自足,利用国外矿产资源是世界各国保障本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单位到成矿条件较好的国家勘查开发当地优势矿种应该大有作为。地质矿产勘查单位“走出去”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是自我发展的客观需求。
(1)充分认识“走出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我们既要抓住机遇,充分认识“走出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开拓,又不能急于求成。要有所规划,在人才、资金、信息及熟悉当地的政策、法律和人文环境、国际投资运行规则、人身安全等方面有所准备。
(2)选择“走出去”的国家和地区以与我国有友好关系的周边国家、非洲国家为宜。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上看,在人才、资金、技术水平、装备等方面,同发展中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4)地质矿产勘查单位要成功地“走出去”,必须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加强管理,不断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要建立产权关系明晰、经营机制灵活、对境外投资监管约束有力的公司制治理结构。
3、加强地质找矿中国家的宏观调控
在目前我国的地质找矿工作中,很多企业都是以利润为向导的,企业在进行投资的时候往往重视的是投资能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完全按照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导致地质找矿工作侧重点不同,对整个国家的利益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地质找矿工作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站在保护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地质找矿工作。对企业获得矿权圈而不在固定时间内进行勘探开采的要进行相应的处罚,对于一般矿石的价格要制定相应的标准,防止矿产勘探和开采市场的混乱。
4、加强对矿产权的设置和管理
在地质找矿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对各类型不同的矿产权加强管理,国家对一些地质勘探活动和资源开发活动都应该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控制,保证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主要措施包括:第一,加强对能源矿产权的管理,因为在目前我国的发展过程中,能源矿产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对国民经发展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国家要将这些能源矿产的勘探和开采权利集中控制,由国企进行地质找矿和开发。第二,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矿产权则应该适当引进社会资本,既避免了社会资本在获得矿产权之后谋取暴利,也可以增加国家的矿产资源储量。在对矿产权的管理和控制过程中,国家可以采取相关的措施统一部署地质找矿工作,防止占而不探现象的发生。
5、增强地质科技创新能力
首先,需要积极推进地质科技的进步。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的机制,进一步培育地质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开展重大地质问题科技攻关,积极探索资本、技术、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参与勘查开采项目收益分配方法的综合探矿找矿的技术及对各种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技术;加强地质矿产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形成信息资源共享共用的网络。其次,大力加强地质类学科建设,加大对地质类教育宣传力度及财政投入,合理安排地质类学生招生规模,积极发展地质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职工继续教育,并普及地球科学、资源环境、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知识。再次,建立健全鼓励科技创新的地质人才开发机制和管理体制,制定地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地质人才开发,大力培育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引进专业对口、急需的各类地质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地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学术带头人、青年科技专家和青年科技骨干。
结束语
地质找矿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的基础,国家要对地质找矿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要解决目前地质找矿工作中的问题就需要加大对地质找矿工作的投入,合理设置矿产权,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并且要不断提高地质找矿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吴文君.关于地质找矿整装勘查工作的几点认识[J].中国矿业,2011(02).
[2]王贤梅.地质找矿突破行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地质大学,2012(13).
[3]杨建岭.分析地质找框中大比例找矿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