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始学习写作文。提到教作文,很多老师也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但面对这个令人头疼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大家都有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让她们感受到表达的快乐,被了解、被认同的成就感?而不是把习作当作一项任务,一项枯燥无味的工作呢?大多数小学生怕写作文,看到作文的内容要求和字数要求便开始紧张,似乎像做一道很难的体会到改了。其实,奥数题掌握了方法也不是那么的难。作文教学,关键还是要有适当的方法。
一、让学生放手去写
我们都知道,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去写。我们暂时不用管是不是用了很规范的书面语言,也不用管内容是不是很真实、客观的反映了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放手去写,写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之后再进行引导分析,让学生慢慢明白怎样修改会更好。
就像一棵大树,要修剪它的枝叶,它一定要有很多的枝叶才能修剪。如果一开始就对学生的用词用语规定的太严格,那样必定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结果学生写了很少的内容,怎么改呢?改哪里呢?就不是改动,而是增加了。
另外,这个改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改了写法的作用与好处,为什么换一个词呢?这个词比原先的词好在哪里呢?等等,只有修改的过程才能让学生明白好的作文是怎样写出来的。
二、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语文课题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因为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会有感觉,才能做到有感而发。
作文要“写自己想說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我采取了下面的措施:
1、让学生写自己经历的事。人最可贵的是想像力,不要限定学生的思维。生活中可以写的内容太多了,看了一个动画片可以写,帮妈妈做饭可以写,周末和家人去公园玩可以写。让他们把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写进作文里,记录下自己的快乐童年。
2、换种思维模式写作文。现在有的学生写的作文很模式化,都是参照了很多的作文大全之类的文章。我认为要把作文写得很吸引人,就要有与众不同的内容,要有新意。如果内容很平常,那么在写作的手法上可以采取比较个性的写法。要让学生多说说,生活中的某个事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怎么样写会更吸引人,更有意思。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慢慢会写出有新意的作文,也会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
三、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开展作文教学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的需要而作,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生活化作文的训练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探索。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是作文当前教学的需要。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很严重,仿写、甚至抄袭现象还较普遍,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为了使学生能写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及时的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表达出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作文训练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2、组织学生参与生活。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组织学生开展“他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平时组织学生郊游、参观工厂、深入农村,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 这样,可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
3、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实践出真知。我们从作文训练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4、指导学生描绘生活。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我们要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四、立足于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总之,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其语文水平的集中体现。因此,如何让学生乐写、能写是极其重要的。不过,作文教学和其它课题一样“教无定法”。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文水平的一些尝试。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小学作文教学一定会开辟一片新天地。
一、让学生放手去写
我们都知道,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去写。我们暂时不用管是不是用了很规范的书面语言,也不用管内容是不是很真实、客观的反映了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放手去写,写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之后再进行引导分析,让学生慢慢明白怎样修改会更好。
就像一棵大树,要修剪它的枝叶,它一定要有很多的枝叶才能修剪。如果一开始就对学生的用词用语规定的太严格,那样必定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结果学生写了很少的内容,怎么改呢?改哪里呢?就不是改动,而是增加了。
另外,这个改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改了写法的作用与好处,为什么换一个词呢?这个词比原先的词好在哪里呢?等等,只有修改的过程才能让学生明白好的作文是怎样写出来的。
二、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语文课题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因为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会有感觉,才能做到有感而发。
作文要“写自己想說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我采取了下面的措施:
1、让学生写自己经历的事。人最可贵的是想像力,不要限定学生的思维。生活中可以写的内容太多了,看了一个动画片可以写,帮妈妈做饭可以写,周末和家人去公园玩可以写。让他们把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写进作文里,记录下自己的快乐童年。
2、换种思维模式写作文。现在有的学生写的作文很模式化,都是参照了很多的作文大全之类的文章。我认为要把作文写得很吸引人,就要有与众不同的内容,要有新意。如果内容很平常,那么在写作的手法上可以采取比较个性的写法。要让学生多说说,生活中的某个事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怎么样写会更吸引人,更有意思。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慢慢会写出有新意的作文,也会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
三、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开展作文教学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的需要而作,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生活化作文的训练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探索。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是作文当前教学的需要。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很严重,仿写、甚至抄袭现象还较普遍,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为了使学生能写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及时的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表达出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作文训练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2、组织学生参与生活。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组织学生开展“他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平时组织学生郊游、参观工厂、深入农村,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 这样,可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
3、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实践出真知。我们从作文训练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4、指导学生描绘生活。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我们要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四、立足于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总之,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其语文水平的集中体现。因此,如何让学生乐写、能写是极其重要的。不过,作文教学和其它课题一样“教无定法”。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文水平的一些尝试。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小学作文教学一定会开辟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