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功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自秦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置武功县,至今已有2630余年历史,是陕西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县。
《国语·晋语》言:“昔少典氏娶于有蟜(wen)氏,生黄帝、炎帝。炎帝以姜水成,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姬水就是现在武功境内的漆水河,古称杜水、武亭水、中亭水;姜水就是今宝鸡市渭水之南的清姜河(原名清涧河),在今岐山县周原一带。过去漆水河流域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据史书记载,炎帝部落的活动区域就是今天的漆水河流域,黄帝姬姓子孙自夏商以来一直生活在漆水河两岸附近;还有学者认为,黄帝陵位于今天扶风县的揉谷乡(过去武功境内),现在的黄帝陵只是一个衣冠冢而已。可见,武功曾是华夏部落生息繁衍之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随着农业的发展,姜姓部族人口逐渐增加,其中一支(有邰氏)沿着渭水向东发展,刚好与姬姓部族相遇,于是姜姓部落的有邰氏和姬姓部落族人在漆水一带共同劳作,和睦生活,世代通婚,繁衍生息。传说帝喾(ku黄帝玄孙)娶姜嫄(古有邰国君之女)为妻。相传姜嫄在娘家时,出外踏巨人脚印而怀孕,因无父生子,所以把生下的孩子三次弃于深巷、荒林与寒冰上,均得牛羊虎豹百鸟保护不死,所以起名叫“弃”。弃在儿时,喜种五谷麻菽,长大之后,精于农耕,“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从而使人类从游猎转化为农耕,彻底结束了茹毛饮血、依靠采撷渔猎的生活,领先世界一千多年,使“天下得其利”。弃因有功被尧舜封为农官,封地于邰,赐姓姬,号后稷。后稷在今武功镇郑家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邦国“有邰国”(包括今武功全境、扶风县中南部,眉县全境、歧山南部),成为周民族的先祖。
公刘乃后稷之曾孙,《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居于豳。”《史记·刘敬传》又曰:“公刘避桀居豳。”公刘迁豳后,秉承先祖之志,致力于农耕文化的传播与宣扬,功德和影响仅次于其曾祖后稷。经过数年的经营和发展,公刘和儿子庆节在这里建立了豳国。豳国的范围东到子午岭,南到彬县、旬邑,西到泾川、灵台、镇原,北到华池、环县,成为当时西北势力较强的部落国,为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朝武乙年间(公元前1110年),公刘九世孙古公亶(dan)父为避戎狄侵扰,率亲近部族从豳南迁。本来他们想迁至先祖后稷的领地有邰(今武功),但由于战乱影响,加之岐山脚下是一片水土肥沃的平原,芳草茂盛,碧水悠悠,又有岐山(俗称箭括岭)作屏障,很适合农牧生产、渔猎生活,经占卜后大吉,就决定在此定居。从此,他们自称为周人—生活在周原上的人,在古公亶父的领导下,整顿部落组织,大胆改革,并在这块平原上营筑城廓、都市、村庄,设立官吏,建立国家管理机构。随着周部落的壮大强盛,遂成了商朝的诸侯国,奠定周代龙起之基。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太伯(又称泰伯),次子叫虞仲,少子叫季历,也叫王季,三子皆贤,互敬友爱。根据古代的礼法,长子是君位的继承人,所以应该传位于太伯。可是,古公亶父心里希望把王位传给第三子季历,然后季历就再传给他的儿子姬昌(周文王),因为他看到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人的瑞相,预料他将来能够把周国兴盛起来,后来“凤鸣岐山”之说正应了古公亶父的判断。太伯、虞仲明白古公亶父的心思,就欲讓位给季历,便协商出走荆楚,在夷蛮之地断发文身,失去了消息,古公亶父去世也没回来。于是小儿子季历继位,后来季历又传位给姬昌(周文王)。而太伯在江南无锡市一带建立吴国,成为吴王,在春秋时期曾经称霸一时,吴越之地便尊太伯为其先祖,并在今无锡梅里建有泰伯庙。孔子赞叹曰:“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正是有了太伯、虞仲的让位,周文王才凭借着先祖留下的人脉资源和自然恩赐,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为周武王伐纣灭商储备了力量,最终开创了周朝名垂青史的800年不朽江山。
周武王姬发攻灭殷商建立了西周,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纳了周公对商民进行安抚以稳定天下形势的办法,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亲属和功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就是封建社会的雏形—封地建邦),并封山封水封神。因感太伯禅让之恩,将秦岭主峰最高峰命名为太白(太伯)山,为纪念其文治武功,将太白山次峰命名为武功山,将石头河命名为武功水。
周显王19年、秦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实行郡县制时,基于武功是周民族的发源地、基于周武王的文治武功,设武功(今眉县、岐山、周至和太白北部)为势力范围内的41个郡县之一。可以说,因武王克商而得武功山水之名,又因武功山水而得武功县名。从此,武功声震华夏,名播九州,自周代以来,历朝历代都将武功归属于长安都城的京畿之地。
(作者系陕西省武功县委书记)
《国语·晋语》言:“昔少典氏娶于有蟜(wen)氏,生黄帝、炎帝。炎帝以姜水成,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姬水就是现在武功境内的漆水河,古称杜水、武亭水、中亭水;姜水就是今宝鸡市渭水之南的清姜河(原名清涧河),在今岐山县周原一带。过去漆水河流域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据史书记载,炎帝部落的活动区域就是今天的漆水河流域,黄帝姬姓子孙自夏商以来一直生活在漆水河两岸附近;还有学者认为,黄帝陵位于今天扶风县的揉谷乡(过去武功境内),现在的黄帝陵只是一个衣冠冢而已。可见,武功曾是华夏部落生息繁衍之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随着农业的发展,姜姓部族人口逐渐增加,其中一支(有邰氏)沿着渭水向东发展,刚好与姬姓部族相遇,于是姜姓部落的有邰氏和姬姓部落族人在漆水一带共同劳作,和睦生活,世代通婚,繁衍生息。传说帝喾(ku黄帝玄孙)娶姜嫄(古有邰国君之女)为妻。相传姜嫄在娘家时,出外踏巨人脚印而怀孕,因无父生子,所以把生下的孩子三次弃于深巷、荒林与寒冰上,均得牛羊虎豹百鸟保护不死,所以起名叫“弃”。弃在儿时,喜种五谷麻菽,长大之后,精于农耕,“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从而使人类从游猎转化为农耕,彻底结束了茹毛饮血、依靠采撷渔猎的生活,领先世界一千多年,使“天下得其利”。弃因有功被尧舜封为农官,封地于邰,赐姓姬,号后稷。后稷在今武功镇郑家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邦国“有邰国”(包括今武功全境、扶风县中南部,眉县全境、歧山南部),成为周民族的先祖。
公刘乃后稷之曾孙,《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居于豳。”《史记·刘敬传》又曰:“公刘避桀居豳。”公刘迁豳后,秉承先祖之志,致力于农耕文化的传播与宣扬,功德和影响仅次于其曾祖后稷。经过数年的经营和发展,公刘和儿子庆节在这里建立了豳国。豳国的范围东到子午岭,南到彬县、旬邑,西到泾川、灵台、镇原,北到华池、环县,成为当时西北势力较强的部落国,为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朝武乙年间(公元前1110年),公刘九世孙古公亶(dan)父为避戎狄侵扰,率亲近部族从豳南迁。本来他们想迁至先祖后稷的领地有邰(今武功),但由于战乱影响,加之岐山脚下是一片水土肥沃的平原,芳草茂盛,碧水悠悠,又有岐山(俗称箭括岭)作屏障,很适合农牧生产、渔猎生活,经占卜后大吉,就决定在此定居。从此,他们自称为周人—生活在周原上的人,在古公亶父的领导下,整顿部落组织,大胆改革,并在这块平原上营筑城廓、都市、村庄,设立官吏,建立国家管理机构。随着周部落的壮大强盛,遂成了商朝的诸侯国,奠定周代龙起之基。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太伯(又称泰伯),次子叫虞仲,少子叫季历,也叫王季,三子皆贤,互敬友爱。根据古代的礼法,长子是君位的继承人,所以应该传位于太伯。可是,古公亶父心里希望把王位传给第三子季历,然后季历就再传给他的儿子姬昌(周文王),因为他看到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人的瑞相,预料他将来能够把周国兴盛起来,后来“凤鸣岐山”之说正应了古公亶父的判断。太伯、虞仲明白古公亶父的心思,就欲讓位给季历,便协商出走荆楚,在夷蛮之地断发文身,失去了消息,古公亶父去世也没回来。于是小儿子季历继位,后来季历又传位给姬昌(周文王)。而太伯在江南无锡市一带建立吴国,成为吴王,在春秋时期曾经称霸一时,吴越之地便尊太伯为其先祖,并在今无锡梅里建有泰伯庙。孔子赞叹曰:“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正是有了太伯、虞仲的让位,周文王才凭借着先祖留下的人脉资源和自然恩赐,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为周武王伐纣灭商储备了力量,最终开创了周朝名垂青史的800年不朽江山。
周武王姬发攻灭殷商建立了西周,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纳了周公对商民进行安抚以稳定天下形势的办法,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亲属和功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就是封建社会的雏形—封地建邦),并封山封水封神。因感太伯禅让之恩,将秦岭主峰最高峰命名为太白(太伯)山,为纪念其文治武功,将太白山次峰命名为武功山,将石头河命名为武功水。
周显王19年、秦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实行郡县制时,基于武功是周民族的发源地、基于周武王的文治武功,设武功(今眉县、岐山、周至和太白北部)为势力范围内的41个郡县之一。可以说,因武王克商而得武功山水之名,又因武功山水而得武功县名。从此,武功声震华夏,名播九州,自周代以来,历朝历代都将武功归属于长安都城的京畿之地。
(作者系陕西省武功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