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孩子太不容易了。最近在辅导几位要继承家族产业的孩子,他们那被自小训练出来的与年龄不符的技能与成熟,让我常常忘了他们还仅仅是十八九岁的孩子。祖辈们打下的江山,孩子们要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在经济环境如此复杂的现实中保住,并发扬光大呢?压力山大呀!
不过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也有烦恼,升学、就业、现实的财务压力……因此,即使我们不能培养一个像马云一样成功的企业家,也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幸福生活的人,而这,就需要一种不为金钱负累的能力,就是能区分什么是我想要的,什么是我需要的。
社会上的攀比族、月光族、啃老族,其实都是源自一种原因——膨胀的物欲。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区分什么是我想要的,什么是我需要的。
在很多孩子眼中,我想要的就是我需要的,只有想方设法得到了才能获得心理满足,否则就会痛苦。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欲望无休止地满足,就会成为他的一种习惯,长大后一旦经济条件不允许,就会想到向父母求助。
如果你家有这样的孩子,请不要责怪,先自省一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是否给予了孩子有效的训练,让他能分清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自己需要的,让他在有限的资源中学习放弃和满足的快乐?
最近我家发生的“夺糖大战”,就成为我开始给妞儿建立这种概念的临时课堂。
我家的小妞儿最近视糖如天堂,甚至有几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儿就是问:“我今天吃糖糖了吗?”我用了各种招数,“限量”“限购”“把糖藏起来”……发现她反而会更专注在想吃糖这件事情上。如果吃不着,下次有机会得到糖的时候,就拿多藏起来几块,以备后需——呵呵,我起码可以放心人类储备的生存特征在妞儿身上很好的显性了。
“夺糖大战”愈演愈烈,我要拿出我的杀手锏了:Honey,Let’s have a talk。如果你常看我的专栏就能像我的妞儿一样理解我的习惯,找她谈谈,就意味着她摊上事儿了,而且是摊上大事儿了。(呵呵)
我尽量让我们的谈话在欢乐的气氛中开始:我找了她特别高兴的一天,在桌子上放了一整袋她最喜欢吃的大白兔糖和一整袋Yummy Earth Lollipop。本来还有些拘谨的妞儿,看见糖糖,立马放松了警惕。
“妈妈知道这些是你的最爱,吃糖是让人很愉快的事情,对吗?”被妈妈理解的妞儿连忙点头。
“这些糖糖都是给你吃的!”一听这话,妞儿更是来劲儿了,努力拿出乖乖样儿来回报我的理解。
一看时机成熟,我马上拿出了准备的另一个道具,“照片中的小熊贪吃蜂蜜,身体越来越胖,连漂亮的裙子都穿不下啦。我们每天需要的糖糖也是有限的,如果,仅仅为了让自己高兴而老吃老吃,糖糖就会变成肉肉,你最喜欢的芭蕾舞裙就穿不下啦,芭蕾舞课也上不了了。”
我顺势从糖袋子里拿出诱人的糖糖,放了10颗在桌子上,“你一定想把这10颗糖糖都吃掉,对不对?”女儿点点头。“但是,你每天需要的糖糖就只有1颗,多吃的糖糖就要变成肉肉,让你不能穿最喜欢的芭蕾舞裙,你愿意吗?”女儿想想,摇头。
“怎么才能又吃糖糖,又能跳芭蕾舞呢?”
“每天吃1颗,每天都吃!”女儿稚嫩地回答……
其实,我想从这个事件开启她的观念——如何区分想要和需要。当然,这次谈话只是个开始,一个观念的形成还需要家长反复多次地引导、训练,成为好父母是需要智慧的。
不过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也有烦恼,升学、就业、现实的财务压力……因此,即使我们不能培养一个像马云一样成功的企业家,也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幸福生活的人,而这,就需要一种不为金钱负累的能力,就是能区分什么是我想要的,什么是我需要的。
社会上的攀比族、月光族、啃老族,其实都是源自一种原因——膨胀的物欲。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区分什么是我想要的,什么是我需要的。
在很多孩子眼中,我想要的就是我需要的,只有想方设法得到了才能获得心理满足,否则就会痛苦。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欲望无休止地满足,就会成为他的一种习惯,长大后一旦经济条件不允许,就会想到向父母求助。
如果你家有这样的孩子,请不要责怪,先自省一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是否给予了孩子有效的训练,让他能分清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自己需要的,让他在有限的资源中学习放弃和满足的快乐?
最近我家发生的“夺糖大战”,就成为我开始给妞儿建立这种概念的临时课堂。
我家的小妞儿最近视糖如天堂,甚至有几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儿就是问:“我今天吃糖糖了吗?”我用了各种招数,“限量”“限购”“把糖藏起来”……发现她反而会更专注在想吃糖这件事情上。如果吃不着,下次有机会得到糖的时候,就拿多藏起来几块,以备后需——呵呵,我起码可以放心人类储备的生存特征在妞儿身上很好的显性了。
“夺糖大战”愈演愈烈,我要拿出我的杀手锏了:Honey,Let’s have a talk。如果你常看我的专栏就能像我的妞儿一样理解我的习惯,找她谈谈,就意味着她摊上事儿了,而且是摊上大事儿了。(呵呵)
我尽量让我们的谈话在欢乐的气氛中开始:我找了她特别高兴的一天,在桌子上放了一整袋她最喜欢吃的大白兔糖和一整袋Yummy Earth Lollipop。本来还有些拘谨的妞儿,看见糖糖,立马放松了警惕。
“妈妈知道这些是你的最爱,吃糖是让人很愉快的事情,对吗?”被妈妈理解的妞儿连忙点头。
“这些糖糖都是给你吃的!”一听这话,妞儿更是来劲儿了,努力拿出乖乖样儿来回报我的理解。
一看时机成熟,我马上拿出了准备的另一个道具,“照片中的小熊贪吃蜂蜜,身体越来越胖,连漂亮的裙子都穿不下啦。我们每天需要的糖糖也是有限的,如果,仅仅为了让自己高兴而老吃老吃,糖糖就会变成肉肉,你最喜欢的芭蕾舞裙就穿不下啦,芭蕾舞课也上不了了。”
我顺势从糖袋子里拿出诱人的糖糖,放了10颗在桌子上,“你一定想把这10颗糖糖都吃掉,对不对?”女儿点点头。“但是,你每天需要的糖糖就只有1颗,多吃的糖糖就要变成肉肉,让你不能穿最喜欢的芭蕾舞裙,你愿意吗?”女儿想想,摇头。
“怎么才能又吃糖糖,又能跳芭蕾舞呢?”
“每天吃1颗,每天都吃!”女儿稚嫩地回答……
其实,我想从这个事件开启她的观念——如何区分想要和需要。当然,这次谈话只是个开始,一个观念的形成还需要家长反复多次地引导、训练,成为好父母是需要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