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6-000-01
摘 要 200米跑是广东省中招体育考试必考项目,200米跑是最大速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从项目特点及影响200米跑成绩的因素角度来看,力量素质对200米跑取得优异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米跑的力量训练方法很多,但不恰当的训练手段不仅对提高运动成绩不利,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早出成绩,过早、过多采用杠铃负重练习,特别是过多采用深蹲、半蹲练习,并且负重又非常大。这势必会造成肌肉发展不平衡,动作失去协调,拔苗助长,还会影响学生今后运动生命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 学生 200米 训练方法
本文对200米跑力量训练方法进行实验比较:A组采用的训练手段主要是以发展髋关节的伸肌为目的,B组采用的训练手段主要是以垂直面为主,发展垂直方向的蹬伸力量和C组提高肌肉抗阻力杠铃负重练习。
一、200米跑力量训练的训练学基础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根据力量素质与运动项目的关系,可分为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就200米跑运动的专项力量而言是指那些在时间、空间特征上严格符合专项技术和比赛要求的力量,也就是说,进行专项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其肌肉收缩方向、用力性质、动作幅度和速度等与专项技术结构相类似。
从人体结构和生化组成来看,运动肌中提供最大强度运动的磷酸肌酸还不足以使人体用最高速度跑完全程,约在70—80米以后,开始动用输出功率较小的糖酵解功能就会造成跑速降低,200米跑跑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起跑后的疾跑,途中加速跑,后程冲刺跑。
从200米跑运动技术和短跑运动员力量发展来看,要求肌肉反复高频率收缩和放松。它的专项力量是前后脚患两腿和双臂的过程。再加上起动时和跑动中两腿的加速蹬伸,从而使人产生先前的力量。200米跑技术动作最本质的特征是伸髋和摆动式积极扒地。整个跑的过程中,学生是以脚掌着地,足踵基本不着地面,脚掌趾和踝关节肌群做快速的向心——离心收缩。短跑技术的最新生物力学分析表明:“快速伸髋对跑速的影响远远超过快速伸膝”。因此,支撑脚着地后,髋关节不应参与缓冲,而应不断地伸展髋关节,增加“扒地力”和“扒地效果”,因此,短跑运动力量训练的手段与方法必须围绕着强化伸髋技术与摆动式扒地技术加以选择。在专项力量训练上,以动作形式、动作方向、动作幅度与专项技术中所需要的“伸髋”、“扒地”动作背道而驰的提高伸膝力量与下肢蹬伸能力的我国传统短跑运动力量中十分推崇的杠铃联系必须重新加以审视。
二、结果与分析
实验后,三组成绩比实验前均有明显提高。实验后A组成绩高于B组,B组成绩高于C组。说明A组运动员采用的训练手段对提高200米跑的成绩的效果明显,而采用了力量练习的A、B两组,比不采用力量练习的C组200米跑成绩的提高幅度明显。由此可见,力量素质是200米跑重要的专项素质,力量训练在短跑200米跑的训练中是极其重要的,
从受试者试验前后的技术评定情况分析,受试者的步频步长在实验前差别并不显著,通过实验,A组受试者的步长有显著的提高,步频于跑动中的节奏比B、C组有明显的差异。这就说明A组采用的训练手段对技术结构的改进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而200米跑成绩的提高取决于技术水平的改进与提高。
再仔细观察受试者前后步频与步长的变化。虽然在步频中看到,B组与A组在10步所用时间与B组在实验前后相差不是特别明显,这是因为A组的步长有明显的加大,这样10步步长的距离就长了,而时间与B组几乎相同,A组受试者的步频还是比B组受试者的频率更快,而B组200米跑成绩比C组快,在步频上的差异并不大,而步长比C组大了许多,所以B组200米跑成绩比C组好,主要是步幅显著于C组。由于短跑运动员的跑速决定于步频与步幅。所以采用力量训练的A、B组比不采用力量训练的C组成绩效果明显,而采用与专项技术结构相似的力量训练方法的A组比采用负重杠铃力量训练方法的B组成绩效果明显。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三组受试者通过试验表明,A组受试者200米跑途中跑与比赛成绩比其他两组成绩优异,具体表现在后蹬速度快、步幅大、后蹬效果好特别是跑动中送髋技术掌握非常好,专项成绩提高较快。
2.作为一种力量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按专项技术结构进行力量训练是可行和必要的,可有效地提高200米跑运动成绩。
3. 200米跑技术中关键环节是后蹬阶段的较快的伸髋速度和较大的伸髋力量,200米跑力量的训练应服从于200米跑项目特性的关键技术要求。
4.少年的200米跑训练要注重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在训练手段的安排上应尽量采用与本专项技术相似的方法,力量练习在200米跑的训练中占有重要作用,个别教师过多、过早采用半、深蹲杠铃负重练习,势必造成肌肉发展不平衡,影响其今后的发展。
(二)建议
1.以跳跃练习如快速单足跳、单足交换跳、多极跨跳、连续跳栏架、跳台阶为代表的与200米跑的动作特点相似的力量练习与专项技术密切相关。
2.杠铃负重作为200米跑力量练习手段具有一定作用,在训练时间、负荷、内容、结构的安排上、方法上选择突出专项特点,合理利用,这种手段在200米跑力量练习中仍占重要地位。
3.正视伸髋对跑速的作用,切实加强伸髋肌群力量训练应是200米跑专项力量训练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余维立.关于我国短跑运动力量训练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研.1995.
[2] 袁运平.中、美两国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
摘 要 200米跑是广东省中招体育考试必考项目,200米跑是最大速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从项目特点及影响200米跑成绩的因素角度来看,力量素质对200米跑取得优异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米跑的力量训练方法很多,但不恰当的训练手段不仅对提高运动成绩不利,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早出成绩,过早、过多采用杠铃负重练习,特别是过多采用深蹲、半蹲练习,并且负重又非常大。这势必会造成肌肉发展不平衡,动作失去协调,拔苗助长,还会影响学生今后运动生命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 学生 200米 训练方法
本文对200米跑力量训练方法进行实验比较:A组采用的训练手段主要是以发展髋关节的伸肌为目的,B组采用的训练手段主要是以垂直面为主,发展垂直方向的蹬伸力量和C组提高肌肉抗阻力杠铃负重练习。
一、200米跑力量训练的训练学基础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根据力量素质与运动项目的关系,可分为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就200米跑运动的专项力量而言是指那些在时间、空间特征上严格符合专项技术和比赛要求的力量,也就是说,进行专项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其肌肉收缩方向、用力性质、动作幅度和速度等与专项技术结构相类似。
从人体结构和生化组成来看,运动肌中提供最大强度运动的磷酸肌酸还不足以使人体用最高速度跑完全程,约在70—80米以后,开始动用输出功率较小的糖酵解功能就会造成跑速降低,200米跑跑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起跑后的疾跑,途中加速跑,后程冲刺跑。
从200米跑运动技术和短跑运动员力量发展来看,要求肌肉反复高频率收缩和放松。它的专项力量是前后脚患两腿和双臂的过程。再加上起动时和跑动中两腿的加速蹬伸,从而使人产生先前的力量。200米跑技术动作最本质的特征是伸髋和摆动式积极扒地。整个跑的过程中,学生是以脚掌着地,足踵基本不着地面,脚掌趾和踝关节肌群做快速的向心——离心收缩。短跑技术的最新生物力学分析表明:“快速伸髋对跑速的影响远远超过快速伸膝”。因此,支撑脚着地后,髋关节不应参与缓冲,而应不断地伸展髋关节,增加“扒地力”和“扒地效果”,因此,短跑运动力量训练的手段与方法必须围绕着强化伸髋技术与摆动式扒地技术加以选择。在专项力量训练上,以动作形式、动作方向、动作幅度与专项技术中所需要的“伸髋”、“扒地”动作背道而驰的提高伸膝力量与下肢蹬伸能力的我国传统短跑运动力量中十分推崇的杠铃联系必须重新加以审视。
二、结果与分析
实验后,三组成绩比实验前均有明显提高。实验后A组成绩高于B组,B组成绩高于C组。说明A组运动员采用的训练手段对提高200米跑的成绩的效果明显,而采用了力量练习的A、B两组,比不采用力量练习的C组200米跑成绩的提高幅度明显。由此可见,力量素质是200米跑重要的专项素质,力量训练在短跑200米跑的训练中是极其重要的,
从受试者试验前后的技术评定情况分析,受试者的步频步长在实验前差别并不显著,通过实验,A组受试者的步长有显著的提高,步频于跑动中的节奏比B、C组有明显的差异。这就说明A组采用的训练手段对技术结构的改进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而200米跑成绩的提高取决于技术水平的改进与提高。
再仔细观察受试者前后步频与步长的变化。虽然在步频中看到,B组与A组在10步所用时间与B组在实验前后相差不是特别明显,这是因为A组的步长有明显的加大,这样10步步长的距离就长了,而时间与B组几乎相同,A组受试者的步频还是比B组受试者的频率更快,而B组200米跑成绩比C组快,在步频上的差异并不大,而步长比C组大了许多,所以B组200米跑成绩比C组好,主要是步幅显著于C组。由于短跑运动员的跑速决定于步频与步幅。所以采用力量训练的A、B组比不采用力量训练的C组成绩效果明显,而采用与专项技术结构相似的力量训练方法的A组比采用负重杠铃力量训练方法的B组成绩效果明显。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三组受试者通过试验表明,A组受试者200米跑途中跑与比赛成绩比其他两组成绩优异,具体表现在后蹬速度快、步幅大、后蹬效果好特别是跑动中送髋技术掌握非常好,专项成绩提高较快。
2.作为一种力量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按专项技术结构进行力量训练是可行和必要的,可有效地提高200米跑运动成绩。
3. 200米跑技术中关键环节是后蹬阶段的较快的伸髋速度和较大的伸髋力量,200米跑力量的训练应服从于200米跑项目特性的关键技术要求。
4.少年的200米跑训练要注重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在训练手段的安排上应尽量采用与本专项技术相似的方法,力量练习在200米跑的训练中占有重要作用,个别教师过多、过早采用半、深蹲杠铃负重练习,势必造成肌肉发展不平衡,影响其今后的发展。
(二)建议
1.以跳跃练习如快速单足跳、单足交换跳、多极跨跳、连续跳栏架、跳台阶为代表的与200米跑的动作特点相似的力量练习与专项技术密切相关。
2.杠铃负重作为200米跑力量练习手段具有一定作用,在训练时间、负荷、内容、结构的安排上、方法上选择突出专项特点,合理利用,这种手段在200米跑力量练习中仍占重要地位。
3.正视伸髋对跑速的作用,切实加强伸髋肌群力量训练应是200米跑专项力量训练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余维立.关于我国短跑运动力量训练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研.1995.
[2] 袁运平.中、美两国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