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纹伊蚊经口感染、刺叮传播和经卵传递登革病毒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评价白纹伊蚊在我国传播登革病毒(DEN)的媒介效能和了解自然界媒蚊体内病毒的保存机制,应用C6/36细胞培养结合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研究经口感染DEN的白纹伊蚊,证明不仅对DEN有较高的感染率(32.1~32.8%),而且通过直接叮咬敏感乳鼠,也能传播DEN。对感染♀蚊的子,和子2代♀♂成蚊分别进行全蚊匀浆病毒分离和直接叮咬乳鼠法检测,也证明白纹伊蚊能经卵传递DEN,至少可传2代以上。说明白纹伊蚊对DEN能起较大的媒介效能。且在维持DEN的自然循环中,也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25~35毒性作用能否诱导大鼠AD模型,以及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HSP70)在海马神经元损伤中的表达.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
本文作者通过在银行工作中对某支行的年末存贷款余额进行分析研究中,从经济系统的灰色预测模型入手,系统分析了灰色预测模型在银行存贷款余额预测中的理论依据和模型建立过程
农村生态环境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保证农村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不足,尤其是法律体系不完善进行分析,进而对法律支撑在
2008年粮食危机之后掀起的跨国农业投资热潮给全球粮食安全、减贫及农村发展等领域带来了复杂的经济、政治和伦理道德影响。在发达国家和民间团体的推动下,国际社会加快制定
目的:探明花叶九节木中脂溶性成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甲酯化法、GC-MS-计算机联用等技术手段对花叶九节木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分离出41个组分
流行病学最早是以传染病为研究对象,并据以形成学科体系.后来,随着流行病学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及与相关学科的互相渗透,使流行病学分化为分支学科.目前在
目的:分析浦东新区目前的蝇种构成,季节消长及蝇幼孳生情况。方法;采用天幕式捕蝇笼,以腐鱼浆为诱饵。结果:目前,浦东新区的优势蝇种为家绳种为家蝇、绿蝇,丽蝇、大头金蝇、麻蝇,蝇密
通过实验室试验及磁性能测试,确定了合金的成分(Fe80Si7B13);通过合理的工艺路线和中频炉设备适应性改造,重点是增设熔炼及浇铸过程的氩气保护设施及使用低碳低熔点保护渣,采用
为了便于进( )保护性观察及建立恶性疟原虫克隆株的需要,对虫库保存的恶性疟原虫FCC1/HN分离株进行某些生物特性鉴定.通过体外培养条件变更以观察现存FCC1/HN分离株恶性疟原
海南岛西部军营一和盛地区,分布着一套含变质基性、超基性火山岩的浅变质岩系.该岩系具深水复理式沉积特征,时代属晚奥陶世而不是石炭纪,变质火山岩主要为科马提岩系,部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