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社交应用的逐渐普及,社交媒体逐步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些媒体由于他们的交互性,共享性,个性化等特点受到了用户的青睐,成为最受欢迎的互联网应用之一,吸引了大量的人气,成为目前国内重要的互联网广告媒体。本文主要以微博,微信,论坛三个国内主流的社交媒体为例,进行对比分析,为其在营销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关键词:微信,微博,论坛,对比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是人们用来创作、分享、交流意见、观点及经验的虚拟社区和网络平台。社交媒体和一般的大众媒体最显著的不同是,用户除了可以接受信息之外,还可以制造和分享信息。社交媒体能够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呈现,包括文本、图像、音乐和视频。现阶段社交媒体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
根据中商情报网的报道,2015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了10%,超过34亿用户,而全球人口数量增长率为46%。社交媒体使用同样增长了10%,而通过移动设备访问社交媒体的人数增长了17%。据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公司在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宣布,Facebook的移动端月活跃用户数量首次超过10亿人,实现了社交媒体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时刻。eMarketer预计2016年Facebook全球广告收入将接近260亿美元,和去年的170.8亿美元相比增长明显;同时,eMarketer还预测2017年Facebook广告收入将增至337.6亿美元。
根据凯度2016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显示,在网民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中,目前排名第一的为微信,占75.9%;排名第二是QQ空间,占50.5%;第三为微博,占35%;第四为论坛,为12.9%。微信、微博和论坛已经成为主流的社交媒体。因此,在下面的研究中,笔者主要选取微信、微博和论坛作为比较的对象。
一、微信与微博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能够满足人们生活中的通讯、扫描二维码、语音记事本、支付、社交等需求。
微博(Weibo),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也即是博客的一种,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他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1.用户人口统计特征和行为特征不同
微博月活跃用户群中,男性用户占比较大,达60.9%,女性用户占39.1%。微信使用人群中,男女用户比例64.3%:35.7%(约1.8:1),用户以男性为主。
微信用户普遍年轻,平均年龄在26岁。97.7% 的用户在50岁以下。86.2%的用户在18-36岁。微博用户年龄结构较为均衡:从月活用户的年龄比重上看,19-35岁用户占月活跃用户总量的72%,80、90后为微博活跃用户主体,且年轻化用户有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
根据《2015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网民在微博上除了热衷于讨论娱乐和社会舆论类资讯,还注重个人生活类信息的获取和互动。最热门的关键词主要围绕娱乐及社会舆论类话题。娱乐类关键词如热门电视节目,明星,网络视频站点等。社会舆论类关键词如环境,安全,违法等。而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主要目的是获取资讯占41.1%,其实是方便生活占36.9%和学习知识占13.7%。
2.信息传播方式不同
微信作为即时通讯软件主要侧重的是点对点的语音聊天,但同时具备传播多样化的文字、图片、视频、网页链接、表情等功能。其中语音聊天的方式比其他传播方式更能准确直观的表达当前用户使用时的态度和心情,通过语音这个载体用户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减少了误差,提高了沟通的质量。只需要少量的流量就能进行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不仅方便便捷而且能够减少信息传递的成本以及缩短用户之间的距离。微博作为社交网络平台主打的是点对面的分享,具有病毒式的传播特点,这样会大大的增强其传播的影响范围及力度。在营销推广方面,企业可以利用微博提供的营销工具如粉丝通等将营销活动信息传递给除粉丝之外的潜在顾客,从而进行推广传播。在粉丝粘度培养方面,企业可以利用微博发布热点信息或其他吸引用户关注及转发的话题,进而培养一批潜在顾客。在品牌文化推广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发布企业及产品信息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
3.用户之间的联系程度不同
微信是一款强关系的社交类软件,比较注重关系纽带这一方面并且通讯属性相对较强。在注册微信的时候需要绑定手机号码、QQ号或是邮箱账号其中一种,绑定之后就可以导入里面的好友并进行添加,这样使得人与人之间联系更加密切,进一步加深了熟人交际圈的互动。微信是一款通过线下真人之间的纽带关系来带动线上好友沟通交流的软件。具有用户粘性大、用户信任度高、用户忠诚度强等特点。微博恰恰与微信相反,微博这是一款弱关系社交类平台,注重内容的传播,媒体属性强。在注册方面,微博注册简单方便,准入门槛低、开放平台并且没有实名制。虽然彼此可能是未关注好友之间,但是也可以进行点赞、评论和转发,从而进行互动,這就使得微博传播的内容更具有开放性,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畅通无阻,实现效率更高、范围更广、速度更快的传播。
4.营销模式不同
微信采取即时营销模式,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风湿进行线上营销,从而带动线下消费的,其营销的特点带有一定的折扣性质;通过LBS(基于位置服务)功能查看附近的人;通过公众平台、朋友圈等方式进行营销信息的分享与推广。微博则是采取实时营销模式,通过发布广告的方式进行品牌定位,通过制造热点话题来渲染造势,还通过知名人士的名人效应来吸引眼球;通过转发抽奖等方式进行企业的前期活动宣传发展粉丝经济,提高注意力。
5.发展潜力不同
在发展潜力上,微博因为上线比微信要早,已经处在相对成熟的稳定期,在发展的空间以及上升的空间上要远远小于微信。而微信在打通了移动通讯和互联网的界限下,发展空间大,发展速度快,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转化已有的用户增加使用人数。 6.發展方向不同
在发展方向上,微信已经推出朋友圈广告,通过对用户习惯的分析将企业推广信息推送在个人朋友圈页面,但因为费用及用户体验等原因,微信应该进一步完善用户体验及朋友圈分享交流机制,使朋友圈的强依存关系进一步强化。在订阅号和服务号上增加一些发送量已经丰富他们自身的功能,这样不仅能增加推送的信息,而且能够吸引更多粉丝前来阅读。
二、微信对比微博的缺陷
1.微信朋友圈的内容具有一定封闭性,可以点赞、评论等但是不允许转发,不是好友关系是不能够看见所发的内容,这虽然具有非常强的保护性和隐私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优点大大的限制了信息的传播范围及传播速度。而微博在这一方面与之相反,虽然账号的安全性较低,但是传播范围非常广泛,通过关键词的搜索使得不论是否互相关注,用户都可以看到所发的内容并进行评论、点赞和转发。扩大了营销的范围和推广速度。
2.微信上线的时间相较于微博来说要晚一些,没有抢占到先机。并且在PC端网页版的功能上更是要晚上很多并且不够完善,目前还处于不断完善中。网页版的功能也多是局限在群发、多客服、微信连接Wi-Fi、自动回复、投票管理、卡劵功能、自定义菜单等功能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扩展和开发。
3.由于微博已经上市,在资金和机会方面相比微信要充足一些,其可能实现商业价值也会更多一些。
三、微信对比论坛的优点
论坛也叫电子公告牌、网络社区、BBS。是用户相互交流的平台。论坛就像一块校园公告板一样,首先为所有用户提供一个平台,注册用户通过这个电子白板书写、发布、传递消息。不仅如此,还可以就某一观点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及主张,还可以互相聊天。由此可以看出,论坛的互动性很强。互动性强也就意味着影响力大,传播范围较广。至此,很多企业在此看到了商机,利用论坛里的高人气用户来为自己做营销传播推广。
论坛营销是企业为推广自己的品牌及产品而投放的广告,从而建立起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及达到营销目的。一定程度上使目标客户能够充分了解相关的服务和产品信息,最终来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进一步加深市场的认知度。论坛营销是一种免费的推广方式,能够准确的将产品信息传达给潜在的客户,在用户数量很高的论坛里能够快速的寻找潜在客户并且和这些用户进行有效的互动,进而向其展示店铺和产品的信息。由于论坛每天的活跃人数较多,这样可以快速的进行口碑营销,让用户及时了解商家和旗下的产品。
1.微信基于论坛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微信是靠移动终端在线,而论坛虽说现在也已经可以使用手机发布消息、回帖、讨论等但是这方便的是看的人而对于发帖者来说就会相对麻烦,会出现有时一个贴只能发布一张图片等现象,就非常的不利于营销人员使用。现在PC端和移动终端的用户比例达到7:10的比例。可以看出不论是在使用方面还是在用户使用方面微信的潜在能力都大于论坛。
2.微信在隐私方面的定位比论坛要强,微信能够添加的和关注的商家消息,通常都是自己能够信任的,是自己明确搜索而添加,并且微信上的企业用户是通过微信官方认证的,相对来说更具有保证。所以这些商家在平台上推送消息进行营销,对于用户来说是比较放心的,进一步的建立起一定的品牌忠诚度。而论坛不存在这方面的安全隐私性,所发的内容不论安全与否全部人都可以发布、全部人都可以浏览,这样对于目标用户来说难辨真假,企业的声誉、品牌影响力也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就这方面来说,微信营销比论坛营销更具有潜力,更能够长远发展。
3.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新兴的营销传播方式,势必会吸引很多企业、个人来使用,而论坛由于发展的过早使用户产生疲倦更容易被微信吸引。
四、结论
无论是微信、微博还是论坛,都需要不断总结自己的问题,充分了解竞争对手,不断完善自己的功能,改善客户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海英,邵丹萍.论坛营销运作策略探讨——以网络卖家为例[J]. 中国商贸,2012,06:60-61.
[2]熊科,刘骏彬.浅析论坛营销在特许经营企业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2,03:42-44.
[3]叶静.社会化媒体语境下企业微博与微信营销研究[D].暨南大学,2013.
[4]周仕洵,李瑶.网络营销方法的“常青树”——论坛营销[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2:119-120.
[5]马庆贺.微博与微信经营模式的SWOT对比分析[J].新闻世界.2014(10)
作者简介:
李逸平,女(1973.1——),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
关键词:微信,微博,论坛,对比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是人们用来创作、分享、交流意见、观点及经验的虚拟社区和网络平台。社交媒体和一般的大众媒体最显著的不同是,用户除了可以接受信息之外,还可以制造和分享信息。社交媒体能够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呈现,包括文本、图像、音乐和视频。现阶段社交媒体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
根据中商情报网的报道,2015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了10%,超过34亿用户,而全球人口数量增长率为46%。社交媒体使用同样增长了10%,而通过移动设备访问社交媒体的人数增长了17%。据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公司在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宣布,Facebook的移动端月活跃用户数量首次超过10亿人,实现了社交媒体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时刻。eMarketer预计2016年Facebook全球广告收入将接近260亿美元,和去年的170.8亿美元相比增长明显;同时,eMarketer还预测2017年Facebook广告收入将增至337.6亿美元。
根据凯度2016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显示,在网民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中,目前排名第一的为微信,占75.9%;排名第二是QQ空间,占50.5%;第三为微博,占35%;第四为论坛,为12.9%。微信、微博和论坛已经成为主流的社交媒体。因此,在下面的研究中,笔者主要选取微信、微博和论坛作为比较的对象。
一、微信与微博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能够满足人们生活中的通讯、扫描二维码、语音记事本、支付、社交等需求。
微博(Weibo),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也即是博客的一种,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他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1.用户人口统计特征和行为特征不同
微博月活跃用户群中,男性用户占比较大,达60.9%,女性用户占39.1%。微信使用人群中,男女用户比例64.3%:35.7%(约1.8:1),用户以男性为主。
微信用户普遍年轻,平均年龄在26岁。97.7% 的用户在50岁以下。86.2%的用户在18-36岁。微博用户年龄结构较为均衡:从月活用户的年龄比重上看,19-35岁用户占月活跃用户总量的72%,80、90后为微博活跃用户主体,且年轻化用户有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
根据《2015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网民在微博上除了热衷于讨论娱乐和社会舆论类资讯,还注重个人生活类信息的获取和互动。最热门的关键词主要围绕娱乐及社会舆论类话题。娱乐类关键词如热门电视节目,明星,网络视频站点等。社会舆论类关键词如环境,安全,违法等。而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主要目的是获取资讯占41.1%,其实是方便生活占36.9%和学习知识占13.7%。
2.信息传播方式不同
微信作为即时通讯软件主要侧重的是点对点的语音聊天,但同时具备传播多样化的文字、图片、视频、网页链接、表情等功能。其中语音聊天的方式比其他传播方式更能准确直观的表达当前用户使用时的态度和心情,通过语音这个载体用户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减少了误差,提高了沟通的质量。只需要少量的流量就能进行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不仅方便便捷而且能够减少信息传递的成本以及缩短用户之间的距离。微博作为社交网络平台主打的是点对面的分享,具有病毒式的传播特点,这样会大大的增强其传播的影响范围及力度。在营销推广方面,企业可以利用微博提供的营销工具如粉丝通等将营销活动信息传递给除粉丝之外的潜在顾客,从而进行推广传播。在粉丝粘度培养方面,企业可以利用微博发布热点信息或其他吸引用户关注及转发的话题,进而培养一批潜在顾客。在品牌文化推广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发布企业及产品信息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
3.用户之间的联系程度不同
微信是一款强关系的社交类软件,比较注重关系纽带这一方面并且通讯属性相对较强。在注册微信的时候需要绑定手机号码、QQ号或是邮箱账号其中一种,绑定之后就可以导入里面的好友并进行添加,这样使得人与人之间联系更加密切,进一步加深了熟人交际圈的互动。微信是一款通过线下真人之间的纽带关系来带动线上好友沟通交流的软件。具有用户粘性大、用户信任度高、用户忠诚度强等特点。微博恰恰与微信相反,微博这是一款弱关系社交类平台,注重内容的传播,媒体属性强。在注册方面,微博注册简单方便,准入门槛低、开放平台并且没有实名制。虽然彼此可能是未关注好友之间,但是也可以进行点赞、评论和转发,从而进行互动,這就使得微博传播的内容更具有开放性,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畅通无阻,实现效率更高、范围更广、速度更快的传播。
4.营销模式不同
微信采取即时营销模式,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风湿进行线上营销,从而带动线下消费的,其营销的特点带有一定的折扣性质;通过LBS(基于位置服务)功能查看附近的人;通过公众平台、朋友圈等方式进行营销信息的分享与推广。微博则是采取实时营销模式,通过发布广告的方式进行品牌定位,通过制造热点话题来渲染造势,还通过知名人士的名人效应来吸引眼球;通过转发抽奖等方式进行企业的前期活动宣传发展粉丝经济,提高注意力。
5.发展潜力不同
在发展潜力上,微博因为上线比微信要早,已经处在相对成熟的稳定期,在发展的空间以及上升的空间上要远远小于微信。而微信在打通了移动通讯和互联网的界限下,发展空间大,发展速度快,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转化已有的用户增加使用人数。 6.發展方向不同
在发展方向上,微信已经推出朋友圈广告,通过对用户习惯的分析将企业推广信息推送在个人朋友圈页面,但因为费用及用户体验等原因,微信应该进一步完善用户体验及朋友圈分享交流机制,使朋友圈的强依存关系进一步强化。在订阅号和服务号上增加一些发送量已经丰富他们自身的功能,这样不仅能增加推送的信息,而且能够吸引更多粉丝前来阅读。
二、微信对比微博的缺陷
1.微信朋友圈的内容具有一定封闭性,可以点赞、评论等但是不允许转发,不是好友关系是不能够看见所发的内容,这虽然具有非常强的保护性和隐私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优点大大的限制了信息的传播范围及传播速度。而微博在这一方面与之相反,虽然账号的安全性较低,但是传播范围非常广泛,通过关键词的搜索使得不论是否互相关注,用户都可以看到所发的内容并进行评论、点赞和转发。扩大了营销的范围和推广速度。
2.微信上线的时间相较于微博来说要晚一些,没有抢占到先机。并且在PC端网页版的功能上更是要晚上很多并且不够完善,目前还处于不断完善中。网页版的功能也多是局限在群发、多客服、微信连接Wi-Fi、自动回复、投票管理、卡劵功能、自定义菜单等功能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扩展和开发。
3.由于微博已经上市,在资金和机会方面相比微信要充足一些,其可能实现商业价值也会更多一些。
三、微信对比论坛的优点
论坛也叫电子公告牌、网络社区、BBS。是用户相互交流的平台。论坛就像一块校园公告板一样,首先为所有用户提供一个平台,注册用户通过这个电子白板书写、发布、传递消息。不仅如此,还可以就某一观点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及主张,还可以互相聊天。由此可以看出,论坛的互动性很强。互动性强也就意味着影响力大,传播范围较广。至此,很多企业在此看到了商机,利用论坛里的高人气用户来为自己做营销传播推广。
论坛营销是企业为推广自己的品牌及产品而投放的广告,从而建立起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及达到营销目的。一定程度上使目标客户能够充分了解相关的服务和产品信息,最终来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进一步加深市场的认知度。论坛营销是一种免费的推广方式,能够准确的将产品信息传达给潜在的客户,在用户数量很高的论坛里能够快速的寻找潜在客户并且和这些用户进行有效的互动,进而向其展示店铺和产品的信息。由于论坛每天的活跃人数较多,这样可以快速的进行口碑营销,让用户及时了解商家和旗下的产品。
1.微信基于论坛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微信是靠移动终端在线,而论坛虽说现在也已经可以使用手机发布消息、回帖、讨论等但是这方便的是看的人而对于发帖者来说就会相对麻烦,会出现有时一个贴只能发布一张图片等现象,就非常的不利于营销人员使用。现在PC端和移动终端的用户比例达到7:10的比例。可以看出不论是在使用方面还是在用户使用方面微信的潜在能力都大于论坛。
2.微信在隐私方面的定位比论坛要强,微信能够添加的和关注的商家消息,通常都是自己能够信任的,是自己明确搜索而添加,并且微信上的企业用户是通过微信官方认证的,相对来说更具有保证。所以这些商家在平台上推送消息进行营销,对于用户来说是比较放心的,进一步的建立起一定的品牌忠诚度。而论坛不存在这方面的安全隐私性,所发的内容不论安全与否全部人都可以发布、全部人都可以浏览,这样对于目标用户来说难辨真假,企业的声誉、品牌影响力也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就这方面来说,微信营销比论坛营销更具有潜力,更能够长远发展。
3.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新兴的营销传播方式,势必会吸引很多企业、个人来使用,而论坛由于发展的过早使用户产生疲倦更容易被微信吸引。
四、结论
无论是微信、微博还是论坛,都需要不断总结自己的问题,充分了解竞争对手,不断完善自己的功能,改善客户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海英,邵丹萍.论坛营销运作策略探讨——以网络卖家为例[J]. 中国商贸,2012,06:60-61.
[2]熊科,刘骏彬.浅析论坛营销在特许经营企业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2,03:42-44.
[3]叶静.社会化媒体语境下企业微博与微信营销研究[D].暨南大学,2013.
[4]周仕洵,李瑶.网络营销方法的“常青树”——论坛营销[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2:119-120.
[5]马庆贺.微博与微信经营模式的SWOT对比分析[J].新闻世界.2014(10)
作者简介:
李逸平,女(1973.1——),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