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探索小学数学资优生的生存现状及发展途径,对于培养尖端人才及资优生个人发展是意义重大的事。本文发现小学数学资优生具有较高数学学习意识和能力,但教育环境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持;另外其心理状况、人际交往和人格发展同样值得关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培养建议,包括家庭氛围、课程与教学改革、评价模式、经验整合多方面的改进,以求在理论与实践中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 资优生 生存现状 培养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151-02
数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数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尖端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任。资优生具有较高天赋和能力,对其加强关注与培养,与一般教育相比,具有时间短、成效高的特点,是一种高效率的人才培养途径。因此加强对小学数学资优生的关注与教育,是人才强国的必然要求。
一、数学资优生的界定
“资优”这一概念英文为the gifted and the talent,其中giftedness英文含义指先天的资质享赋,而“talent”指后天的才能或潜能,资优概念由原本的“智力优异”,即高IQ,向多元资优发展。
从资优的定义出发解释数学资优生,即在数学方面有优异能力或突出表现的学生。综合国内外观点,同时考虑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我们提出“数学资优生”是在数学领域有浓厚兴趣、突出潜能且有稳定表现的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及强烈的内在动机、专注力和创造力。其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问题解决指的是“学习者无法自然地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时,尝试以各种可能方式完成最终目标的一种历程。”
二、小学数学资优生的生存现状
1.自身学习状态
小学数学资优生有较高的数学学习天赋,学习兴趣浓厚且来源广泛。但据我国教育部基教司调查显示,学生的愉快体验会随年龄的增高而下降,所以资优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长久性还有待考量。
大部分资优生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阅读与数学课程有关的参考书和网上资源、在做题时反复审题与仔细检查,但同时资优生过于循规蹈矩,在探究与创新的道路上有些畏缩,缺少挑战权威的习惯。
有的资优生会出现低成就的不良倾向,会造成消极的自我概念,也是一种极大的社会浪费。
2.学习与发展环境
普通教育数学课程与教学反映的是“大众数学”的思想,拓展性不强,学校课程缺乏挑战性,较少考虑数学资优生的需求;教学组织形式多为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易出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导致资优生产生倦怠感。
家庭教育方面,存在期望不合理、缺乏科学指导的情况。家长过高的期望会超过孩子能力,导致压力过高,过低的期望与放任也不利于进步;在学习指导方面,家庭教育往往不重视或力所不能及。
社会存在着对资优生的刻板印象,往往认为资优生能力较强,可以自学成才,因此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多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资优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资源和社会支持。
3.人际交往和人格发展
资优生在人群中较受欢迎,但需警惕不良倾向。绝大多数资优生能与老师、同学保持良好沟通,但也容易出现心理上优越感,不利于交流交往。
资优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但缺少评价机制。较普通学生而言,资优生更多关注精神思想方面,德育发展良好,但并没有相应的德育机制,而现在德育的良好发展并不代表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也能有良好的品德。
资优生易因情绪困扰出现低自我效能感。资优生与普通学生一样,也存在升学压力、排名困扰、竞争受挫方面的情绪问题,欠缺积极的心理状态,出现高心理紧张度、高成就期望与低调节能力、低承受能力的矛盾。
三、小学数学资优生的培养建议
要想挖掘资优生潜力,保持其学习优势,并遏制不良倾向,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合作,营造积极向上的发展空间,帮助资优生全面发展。
1.创设有利的家庭氛围
家长要營造独立、宁静的学习环境;注意亲子沟通,建立朋友式的友好关系;加强对孩子学习动向和状态的观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启发;适当监督和鼓励,帮助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注意教育方式,建立合理期望水平,尊重孩子,不断培养其积极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
2.促进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资优教育中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学生思维的必要优化。注意兴趣的激发,引发思考。确立完备的教育教学目标,提升听说读写、了解自我、理解世界、规划未来等多重能力[1]。课程内容应注意科学方法、情感价值观、知识结论和过程的呈现、知识的科学性及学生对知识的不确定性和质疑精神[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依据学生的特点和问题水平,选择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内容,开发有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校本课程。
3.改进学生评价模式
改变学生评价中的二元对立思维,要看到资优生优异成绩外发展不平衡、低成就感趋向和受挫能力下降的问题。标准要全面,除成绩外,还应包括学习目标、合作能力、学习方法、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考评方法突出多元性和发展性,由自评、家长点评、同学互评、教师考评四方面进行发展性评价,全面反映学生成长轨迹[3]。
4.立足本国本校实际,借鉴国外经验
外国资优教育的改革措施能给予我们启示:注重全人发展的资优生培养模式,各国主要采用加速式和丰富式教育两种模式培养资优生;促进资优教育规范化,为教师提供资优生教育的教学资料和在职培训的机会,在学校开展多样化的资优生教育教学活动,创造宽松的学校发展环境,为家长提供资优教育知识,促进家校合作等。
小学数学资优生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需要引起各方重视,确立正确的方向和理念,并循序渐进,落实措施,才能为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创造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数学资优教育[M].浙江大学出版社,盛志荣, 2012.
[2]柴子佳.小学数学资优生课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刘烨.资优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课题项目:本文系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 :201610445075.
【关键词】小学数学 资优生 生存现状 培养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151-02
数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数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尖端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任。资优生具有较高天赋和能力,对其加强关注与培养,与一般教育相比,具有时间短、成效高的特点,是一种高效率的人才培养途径。因此加强对小学数学资优生的关注与教育,是人才强国的必然要求。
一、数学资优生的界定
“资优”这一概念英文为the gifted and the talent,其中giftedness英文含义指先天的资质享赋,而“talent”指后天的才能或潜能,资优概念由原本的“智力优异”,即高IQ,向多元资优发展。
从资优的定义出发解释数学资优生,即在数学方面有优异能力或突出表现的学生。综合国内外观点,同时考虑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我们提出“数学资优生”是在数学领域有浓厚兴趣、突出潜能且有稳定表现的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及强烈的内在动机、专注力和创造力。其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问题解决指的是“学习者无法自然地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时,尝试以各种可能方式完成最终目标的一种历程。”
二、小学数学资优生的生存现状
1.自身学习状态
小学数学资优生有较高的数学学习天赋,学习兴趣浓厚且来源广泛。但据我国教育部基教司调查显示,学生的愉快体验会随年龄的增高而下降,所以资优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长久性还有待考量。
大部分资优生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阅读与数学课程有关的参考书和网上资源、在做题时反复审题与仔细检查,但同时资优生过于循规蹈矩,在探究与创新的道路上有些畏缩,缺少挑战权威的习惯。
有的资优生会出现低成就的不良倾向,会造成消极的自我概念,也是一种极大的社会浪费。
2.学习与发展环境
普通教育数学课程与教学反映的是“大众数学”的思想,拓展性不强,学校课程缺乏挑战性,较少考虑数学资优生的需求;教学组织形式多为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易出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导致资优生产生倦怠感。
家庭教育方面,存在期望不合理、缺乏科学指导的情况。家长过高的期望会超过孩子能力,导致压力过高,过低的期望与放任也不利于进步;在学习指导方面,家庭教育往往不重视或力所不能及。
社会存在着对资优生的刻板印象,往往认为资优生能力较强,可以自学成才,因此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多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资优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资源和社会支持。
3.人际交往和人格发展
资优生在人群中较受欢迎,但需警惕不良倾向。绝大多数资优生能与老师、同学保持良好沟通,但也容易出现心理上优越感,不利于交流交往。
资优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但缺少评价机制。较普通学生而言,资优生更多关注精神思想方面,德育发展良好,但并没有相应的德育机制,而现在德育的良好发展并不代表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也能有良好的品德。
资优生易因情绪困扰出现低自我效能感。资优生与普通学生一样,也存在升学压力、排名困扰、竞争受挫方面的情绪问题,欠缺积极的心理状态,出现高心理紧张度、高成就期望与低调节能力、低承受能力的矛盾。
三、小学数学资优生的培养建议
要想挖掘资优生潜力,保持其学习优势,并遏制不良倾向,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合作,营造积极向上的发展空间,帮助资优生全面发展。
1.创设有利的家庭氛围
家长要營造独立、宁静的学习环境;注意亲子沟通,建立朋友式的友好关系;加强对孩子学习动向和状态的观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启发;适当监督和鼓励,帮助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注意教育方式,建立合理期望水平,尊重孩子,不断培养其积极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
2.促进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资优教育中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学生思维的必要优化。注意兴趣的激发,引发思考。确立完备的教育教学目标,提升听说读写、了解自我、理解世界、规划未来等多重能力[1]。课程内容应注意科学方法、情感价值观、知识结论和过程的呈现、知识的科学性及学生对知识的不确定性和质疑精神[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依据学生的特点和问题水平,选择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内容,开发有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校本课程。
3.改进学生评价模式
改变学生评价中的二元对立思维,要看到资优生优异成绩外发展不平衡、低成就感趋向和受挫能力下降的问题。标准要全面,除成绩外,还应包括学习目标、合作能力、学习方法、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考评方法突出多元性和发展性,由自评、家长点评、同学互评、教师考评四方面进行发展性评价,全面反映学生成长轨迹[3]。
4.立足本国本校实际,借鉴国外经验
外国资优教育的改革措施能给予我们启示:注重全人发展的资优生培养模式,各国主要采用加速式和丰富式教育两种模式培养资优生;促进资优教育规范化,为教师提供资优生教育的教学资料和在职培训的机会,在学校开展多样化的资优生教育教学活动,创造宽松的学校发展环境,为家长提供资优教育知识,促进家校合作等。
小学数学资优生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需要引起各方重视,确立正确的方向和理念,并循序渐进,落实措施,才能为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创造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数学资优教育[M].浙江大学出版社,盛志荣, 2012.
[2]柴子佳.小学数学资优生课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刘烨.资优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课题项目:本文系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 :201610445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