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6月,一位不到40岁的禅师开办了为期4天的禅修营,每人学费是38000元。学员很快爆满了容纳百人的大禅堂,主办方不得不承诺将来另开一期。参与者远不是人们想象的富裕阶层,大多是从全国各地来的工薪阶层。在无锡,以88米高的灵山大佛和梵宫等精品现代佛教建筑和艺术为标志的风景区,已经又继续投资50亿人民币,在灵山景区近旁开建 “心灵度假”小镇拈花湾,以便吸引那些需求心灵滋养空间和生活方式的旅游者。在在线图书市场当当上,位列所有图书销量排行中列第11位的竟然是《遇见未知的自己:都市身心灵修行课》,张德芬的小说。
种种迹象表明,在中国,针对大众内心生活需要的“身、心、灵产业”正在脱颖而出,同时受到公众的热切回应。这种现象似乎是与北美社会的觉醒内省进入主流的趋势异曲同工。
“身心灵”的定义
随着西方社会对东方传统文化如佛、道、禅、印度教和瑜伽等认识的发展,在公众中逐渐孕育出对意识和身—心—灵整体关系的信念。这种趋势使得弗谷森(Marilyn Ferguson)在其著作《宝瓶同谋》(Aquarian Conspiracy)中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走向对人类潜能和人在宇宙中的角色这种身心灵整体观认识上,最初“新世纪”这个字眼被用来描述这种趋向。
现在身心灵这个字眼已经开始广泛取代新世纪。与“新世纪”相比,“身心灵” 涵盖了更多的领域:灵性,量子物理学,個人健康以及所有严格地与灵异现象相关的话题,如体外体验,不明飞行物和通灵。身心灵包括来自传统的提升个人全人康乐的方法,如冥想静心、瑜伽、替代疗法,还包括体现整体思维智慧的助人提升个体力量的信息产品和项目。对瑜伽和静心影响的科学研究结果极大地有助于主流接纳身心灵的概念。据美国一家著名的身心灵出版商创始人介绍,关于对当下心和冥想静心的学术研究可以查找到1500多篇。冥想静心正在成为主流:“随着医生将冥想静心列入处方,科学家已研究证明有效,显然你不用先皈依佛门才能打坐了。”
美国的身心灵市场
纽约时报近期刊文指出了美国现在强大的身心灵趋势的潜在动力:“21世纪的美国梦就是追求‘真’:活得透彻、自我实现、普遍联系、实现康乐。快速发展的自助产业,尤其是十分赚钱的‘新时代灵修产业’证明了这一点。”
大致说来,美国身心灵产业的业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瑜伽:美国瑜伽馆、普通健身房的瑜伽活动、冥想打坐中心及其相关的书籍音像资料等有显著增长:一组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瑜伽产品的年度销售额达到270亿美元,比五年前上升87%,而做瑜伽的人数自2008年以来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上升。
替代理疗:如能量治疗、声音治疗、香疗、按摩、针灸、花精等。在美国替代治疗产业的年收入从2011年到2014年三年间上升了近11%。。
人生成长和灵性发展:2007年以影片和书籍形式出版的《秘密》,到2009年初已经收入3亿美元。人生教练职业是服务个人生命成长和灵性探索的重要形式,参与和听说过人生教练活动的人在美国社会中的比例有显著提高。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自助产业中增长最快的就是(身心灵)全人养生的综合修养培训中心(如两个乔普拉中心)以及培训公司。这两类收入在2008年实现增长达11%。
冥想当下心:结合内省和当下心等身心灵手段的活动与咨询服务开始被企业、医院、学校等主流机构采纳。以美国麻州大学医学院医生Jon Kabat-Zinn于70年代结合佛教禅修中的当下心和觉察方式创立的帮助病人自己通过冥想来控制痛感、调节心情和控制慢性病的项目MBSR(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为例,美国时代杂志在2014年的一期报道指出,“这个为期八周的培训项目培养出了1000多名MBSR培训师,他们遍布美国各州和世界30多个国家。”
超自然的神秘学智慧的体验和应用:这包括水晶、星象、风水、萨满文化等随着身心灵的趋势开始逐步受到主流的认可。例如,2008年和2010年华盛顿邮报两次报道了一个华尔街金融人士转变成萨满,为他的客户管理资产和他们的灵性发展。
笔者通过Crimson Hexagon媒体信息分析网络工具 Foresight对美国大众针对身心灵趋势的回应(2008年以来)进行了分析(见图1)。我们以“mediation” (冥想、静心)和“mindfulness” (当下心、正念)来看公众是如何对待这种强调内在性的生活方式的。
基于我们的分析,美国冥想静心风潮从2008年以来经过四个阶段。
1.前沿灵性探索(2010年6月前):限于前沿的灵性修行的人士使用,主要出现在谈论佛教、印度教、瑜伽等经典宗教中(占24%)以及个人灵性探索的语境中(占46%)。
2.科学学论证与产品开发(2010年7月至2012年9月):对冥想静心的功用进行科学学论证和相关产品的开发使冥想静心被更大多数人采纳。关于冥想静心的功用谈论开始出现(从前期的小于1%上升到13%),以产品和为大众所用的资源信息上升(从16%到31%),公众以冥想静心为生活方式的分享从前期的14%上升到47%。
3.商业化抬头(2012年10月到2013年7月): 这个期间,产品和资源的话题上升到41% (从34%),有关功用的讨论从前期的13%下降到7%。公众仍然热衷分享他们自己的冥想生活方式(仍然在47%)。
4.商业化占主导(2013年7月到2014年8月), 社交媒体中绝大部关于冥想静心的信息是推销产品、工作坊、老师、相关书籍音像产品等信息,关于纯灵性修行方面的探讨从最初的46%一路下降,到本阶段几乎为零。
因此,在美国,身心灵的热潮主要表现为商业化趋向。最近的一篇以“冥想静心成为主流”的文章证明了这一点,该文指出,“冥想和瑜伽进入美国时是一种灵修练习,后来被打造成健身活动”。 中国的身心灵市场
在中国,身心灵领域的商业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的影响。首先,身心灵的字眼来自80年代对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有关著作的翻译,是对英文原词的直译。在出版领域,整个身心灵话题的读物中来自于美国出版的英文著作的翻译占有重要地位, 如克里希那穆提(Krushina Muti)系列、艾克哈托利(Ekhart Tolle)系列和乔普拉系列(Deepak Chopera)等。此前提到的张德芬的畅销身心灵小说也是作家通过自己在美国身心灵方面的学习和体验后,将美国流行的灵性发展的概念,如吸引力法则等融入到小说的构思中。
其次,印度发源的瑜伽正是通过其在美国的风行,才真正开始在中国成为引人注目的活动,从2011年开始的由中国健身网组织的每年一度的“中国国际身心灵大会”(后更名为瑜伽健身大会)就是在主办方组织了一次美国身心灵盛会的考察团之后受到启示,联合由上百家瑜伽中心健身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到2014年已经举办了4届。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22%的身价百万以上的中国富人热衷瑜伽。
同时,中国大众内向的探索趋势和对全人健康的关注也奠定了这个新产业兴起的土壤。首先,很多人指出中国存在巨大的灵性真空。其次,认为自己有宗教信仰的人上升。关于中国人世界观的研究的两个学术问卷调查(2001和2007年)的比较显示,自称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下降了16%,而同时自称是佛教徒的人几乎上升了16%。中国各地大规模佛像建造之风似乎也印证了这种倾向,从1996年到2013年间几乎每一年都有一个地方建成价值上亿、高36米以上的巨型佛像、观音像。而中国道观数量在过去15年间增加了两倍以上,达到5000座。第三,政策制定者认识到在学校中不仅需要教授知识传授技艺,进行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的培育,还要传授关于生命质量和整理康乐观念的重要性。2010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体现对生命成长和生命质量的关注的“三生教育”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列入。
随着中国公众越来越需要关照自己的内在生活,并寻找源自物质生活以外的幸福,他们的这种对身心灵的关注在社交媒体上的体现是什么呢?通过Crimson Hexagon媒体信息分析软件对2010年以来包括新浪微博等中文社交媒体的信息分析,发现中国大众在网上对冥想静心等身心灵方式的回应与美国的趋势有所不同(见图2)。一个突出特征是,在中国,商业活动和产品是大众参与冥想等身心灵活动的发动机,然后沉淀到个人生活的分享,再引向对传统文化(儒释道与印度瑜伽文化传统)的回归和发掘,而不是像美国那样相反。
例如,对以“冥想”和“静心”为关键字的信息(排除不相干的信息后)进行分类和统计显示。
1.商业化占主导(在2013年1月前)(该数据库中只有自2010年以来的中国社交媒体信息),产品和应用资源信息占主流(60%),功用探讨占14%。
2.生活方式分享期(2013年3月-9月),个人分享从14%上升到45%,产品资源信息下降至12%(从60%),同时从传统和灵修方面探讨的信息比例也有较大幅度上升。
3.传统文化讨论占主导(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出现的相关讨论以前的5%-26%,上升到68%。其他方面下降到10%以下。
以冥想、瑜伽、灵修、人生成长和身心灵等相关关键字集合检索的信息统计显示的中国大众对身心的反应有类似趋势。从2011年8月以来,大致分为以下4个阶段:
1.商業化占主导(在2011年10月前): 瑜伽等活动和产品为主要关注,占66%。
2.生活方式分享期(2011年11月到2013年4月):个人生活分享上升到主流,占83%。
3.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明显上升同时商业化趋势抬头(2013年5月到2014年2月):有关传统文化的讨论从几乎为零上升到19%,相关活动和产品信息开始回升 (相加占50%)。
4.商业化占主导 (2014年3月到8月):产品和活动信息回升到63%,传统文化的关注基本不变,个人分享的比重下降到10%以下。
这两个分析之间的不同显示中国关于冥想静心的产品还不多,而对身心灵其他方面的商业化活动对市场的需要很敏感。
中国身心灵市场的未来
中国社交媒体中体现对身心灵的关注是否转变成在身心灵领域的商业活动了呢?参照美国身心灵领域的发展,尤其是其商业化的趋势,我们对中国身心灵产业的发展趋势有以下预测(见图3):
第一, 中国身心灵产业将在销售量上有大幅增长。 正如前面综合所有身心灵相关关键字进行的社交媒体分析显示,现在中国商业信息在所有社交媒体信息中占主流(这还不算已经被商家广为开发的微信)。商业化上升这个趋势与美国是一致的。 前面引用过的一篇学术文章指出,“中国有上亿潜在宗教客户。也许他们之中很多人有尚未满足的宗教需求,或者还有待开启。”这种形势为有关探索人做为身心灵整体的本质的精神探索道路的相关信息和其他产品塑造的巨大的潜在市场。参照美国的经验,我们预测中国与瑜伽、身心灵领域相关的的培训、书籍音像及替代疗法的商务活动将继续上长。
第二, 中国与身心灵相关的商业形式将极大的丰富。目前,在社交媒体信息分析中出现的商业活动模式不外乎是培训、书籍销售、像瑜伽垫之类的用具销售、修行营、旅行、广播、瑜伽活动。 与美国现在的身心灵业态相比,中国身心灵业态相对初级。随着这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出现身心灵领域的中介和服务部门。如会议机构(组织或像智慧2.0峰会、觉醒节这样大型综合会议和展会),评论者(如排名产业、专业评审机构),平台性机构(如组建端口式网站平台或像乔普拉中心、奥米伽中心或科宝路中心这样的综合的身心灵修养与培训中心),用具供应商、以及专门技师、培训师的培训产业。 第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全人整体视角的内容如中医或太极的关注将会持续升温,而对气功的追随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社交媒体信息分析显示围绕着身心灵出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捧。随着在美国商业模式(如疗愈中心、培训和修养营)激发下的中国身心灵领域的进一步商业化,可以预测的是中国传统全人整体方法如太极和中医可能会借助西方的关注和西方阐释模式的回流,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主流的关注,并将越来越成为大众可及的生活方式。但是在目前有限的中国社交媒体信息库里(2011-2014年),我们没有看到相关太极或中医的独立讨论的明显升温。
中国传统的气功是一种基于全人整体视角的疗愈方式,但是同时“类似新世纪、宗教、神秘教派、瑜伽或大师崇拜基础上的受众团体”, 也因此有不同命运。1999年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决定发布之后,16个主要气功组织随同法轮功被禁止。紧接着,2000年中国颁布“健身气功管理暂行办法”, 强调气功的健身功能,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管理,使得经政府认定的气功流派能以健身活动的形式开展。 接下来在2006年颁布“健身气功管理办法“,规定任何门派的气功都必须首先由政府批准,用于气功练习和教授的场所也必须提前获得许可。这项规定使得气功的教授和传播变得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气功商业传播。而在美国,气功已经成为替代养疗方式的一种受到追捧。在每年一度的综合身心灵大会“觉醒节”上,气功学习和体验是一个常项。
第四,中國将出现越来越多学术研究探索身心灵全人整体观手段的功效。这或者由身心灵业界作为一种营销手段,通过翻译引介或自行组织的,还可能是学术界自身处于对兴起的身心灵热潮的好奇而自发进行的。
第五,中国将在身心灵领域有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商业化的趋势将促使中国业界人士为了广泛开发身心灵服务资源和教育资源,而跨出国界,扩大与像美国这些身心灵业态较发达的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公众将看到更多的海外音像书籍和大师和培训机构。随着中国公众国际支付能力的增强。海外访学团或修养营也会成上升趋势。
总之,我们相信,中国的身心灵经济的发展将引发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方式在外来商业模式的启发下的复苏,同时,那些源自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新的各式各样的身心灵方式将为中国带来新的观念和方法。中国身心灵业的有效发展,取决于主流的认同、参与和采纳,而政府的态度对中国身心灵市场的繁荣将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种种迹象表明,在中国,针对大众内心生活需要的“身、心、灵产业”正在脱颖而出,同时受到公众的热切回应。这种现象似乎是与北美社会的觉醒内省进入主流的趋势异曲同工。
“身心灵”的定义
随着西方社会对东方传统文化如佛、道、禅、印度教和瑜伽等认识的发展,在公众中逐渐孕育出对意识和身—心—灵整体关系的信念。这种趋势使得弗谷森(Marilyn Ferguson)在其著作《宝瓶同谋》(Aquarian Conspiracy)中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走向对人类潜能和人在宇宙中的角色这种身心灵整体观认识上,最初“新世纪”这个字眼被用来描述这种趋向。
现在身心灵这个字眼已经开始广泛取代新世纪。与“新世纪”相比,“身心灵” 涵盖了更多的领域:灵性,量子物理学,個人健康以及所有严格地与灵异现象相关的话题,如体外体验,不明飞行物和通灵。身心灵包括来自传统的提升个人全人康乐的方法,如冥想静心、瑜伽、替代疗法,还包括体现整体思维智慧的助人提升个体力量的信息产品和项目。对瑜伽和静心影响的科学研究结果极大地有助于主流接纳身心灵的概念。据美国一家著名的身心灵出版商创始人介绍,关于对当下心和冥想静心的学术研究可以查找到1500多篇。冥想静心正在成为主流:“随着医生将冥想静心列入处方,科学家已研究证明有效,显然你不用先皈依佛门才能打坐了。”
美国的身心灵市场
纽约时报近期刊文指出了美国现在强大的身心灵趋势的潜在动力:“21世纪的美国梦就是追求‘真’:活得透彻、自我实现、普遍联系、实现康乐。快速发展的自助产业,尤其是十分赚钱的‘新时代灵修产业’证明了这一点。”
大致说来,美国身心灵产业的业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瑜伽:美国瑜伽馆、普通健身房的瑜伽活动、冥想打坐中心及其相关的书籍音像资料等有显著增长:一组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瑜伽产品的年度销售额达到270亿美元,比五年前上升87%,而做瑜伽的人数自2008年以来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上升。
替代理疗:如能量治疗、声音治疗、香疗、按摩、针灸、花精等。在美国替代治疗产业的年收入从2011年到2014年三年间上升了近11%。。
人生成长和灵性发展:2007年以影片和书籍形式出版的《秘密》,到2009年初已经收入3亿美元。人生教练职业是服务个人生命成长和灵性探索的重要形式,参与和听说过人生教练活动的人在美国社会中的比例有显著提高。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自助产业中增长最快的就是(身心灵)全人养生的综合修养培训中心(如两个乔普拉中心)以及培训公司。这两类收入在2008年实现增长达11%。
冥想当下心:结合内省和当下心等身心灵手段的活动与咨询服务开始被企业、医院、学校等主流机构采纳。以美国麻州大学医学院医生Jon Kabat-Zinn于70年代结合佛教禅修中的当下心和觉察方式创立的帮助病人自己通过冥想来控制痛感、调节心情和控制慢性病的项目MBSR(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为例,美国时代杂志在2014年的一期报道指出,“这个为期八周的培训项目培养出了1000多名MBSR培训师,他们遍布美国各州和世界30多个国家。”
超自然的神秘学智慧的体验和应用:这包括水晶、星象、风水、萨满文化等随着身心灵的趋势开始逐步受到主流的认可。例如,2008年和2010年华盛顿邮报两次报道了一个华尔街金融人士转变成萨满,为他的客户管理资产和他们的灵性发展。
笔者通过Crimson Hexagon媒体信息分析网络工具 Foresight对美国大众针对身心灵趋势的回应(2008年以来)进行了分析(见图1)。我们以“mediation” (冥想、静心)和“mindfulness” (当下心、正念)来看公众是如何对待这种强调内在性的生活方式的。
基于我们的分析,美国冥想静心风潮从2008年以来经过四个阶段。
1.前沿灵性探索(2010年6月前):限于前沿的灵性修行的人士使用,主要出现在谈论佛教、印度教、瑜伽等经典宗教中(占24%)以及个人灵性探索的语境中(占46%)。
2.科学学论证与产品开发(2010年7月至2012年9月):对冥想静心的功用进行科学学论证和相关产品的开发使冥想静心被更大多数人采纳。关于冥想静心的功用谈论开始出现(从前期的小于1%上升到13%),以产品和为大众所用的资源信息上升(从16%到31%),公众以冥想静心为生活方式的分享从前期的14%上升到47%。
3.商业化抬头(2012年10月到2013年7月): 这个期间,产品和资源的话题上升到41% (从34%),有关功用的讨论从前期的13%下降到7%。公众仍然热衷分享他们自己的冥想生活方式(仍然在47%)。
4.商业化占主导(2013年7月到2014年8月), 社交媒体中绝大部关于冥想静心的信息是推销产品、工作坊、老师、相关书籍音像产品等信息,关于纯灵性修行方面的探讨从最初的46%一路下降,到本阶段几乎为零。
因此,在美国,身心灵的热潮主要表现为商业化趋向。最近的一篇以“冥想静心成为主流”的文章证明了这一点,该文指出,“冥想和瑜伽进入美国时是一种灵修练习,后来被打造成健身活动”。 中国的身心灵市场
在中国,身心灵领域的商业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的影响。首先,身心灵的字眼来自80年代对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有关著作的翻译,是对英文原词的直译。在出版领域,整个身心灵话题的读物中来自于美国出版的英文著作的翻译占有重要地位, 如克里希那穆提(Krushina Muti)系列、艾克哈托利(Ekhart Tolle)系列和乔普拉系列(Deepak Chopera)等。此前提到的张德芬的畅销身心灵小说也是作家通过自己在美国身心灵方面的学习和体验后,将美国流行的灵性发展的概念,如吸引力法则等融入到小说的构思中。
其次,印度发源的瑜伽正是通过其在美国的风行,才真正开始在中国成为引人注目的活动,从2011年开始的由中国健身网组织的每年一度的“中国国际身心灵大会”(后更名为瑜伽健身大会)就是在主办方组织了一次美国身心灵盛会的考察团之后受到启示,联合由上百家瑜伽中心健身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到2014年已经举办了4届。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22%的身价百万以上的中国富人热衷瑜伽。
同时,中国大众内向的探索趋势和对全人健康的关注也奠定了这个新产业兴起的土壤。首先,很多人指出中国存在巨大的灵性真空。其次,认为自己有宗教信仰的人上升。关于中国人世界观的研究的两个学术问卷调查(2001和2007年)的比较显示,自称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下降了16%,而同时自称是佛教徒的人几乎上升了16%。中国各地大规模佛像建造之风似乎也印证了这种倾向,从1996年到2013年间几乎每一年都有一个地方建成价值上亿、高36米以上的巨型佛像、观音像。而中国道观数量在过去15年间增加了两倍以上,达到5000座。第三,政策制定者认识到在学校中不仅需要教授知识传授技艺,进行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的培育,还要传授关于生命质量和整理康乐观念的重要性。2010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体现对生命成长和生命质量的关注的“三生教育”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列入。
随着中国公众越来越需要关照自己的内在生活,并寻找源自物质生活以外的幸福,他们的这种对身心灵的关注在社交媒体上的体现是什么呢?通过Crimson Hexagon媒体信息分析软件对2010年以来包括新浪微博等中文社交媒体的信息分析,发现中国大众在网上对冥想静心等身心灵方式的回应与美国的趋势有所不同(见图2)。一个突出特征是,在中国,商业活动和产品是大众参与冥想等身心灵活动的发动机,然后沉淀到个人生活的分享,再引向对传统文化(儒释道与印度瑜伽文化传统)的回归和发掘,而不是像美国那样相反。
例如,对以“冥想”和“静心”为关键字的信息(排除不相干的信息后)进行分类和统计显示。
1.商业化占主导(在2013年1月前)(该数据库中只有自2010年以来的中国社交媒体信息),产品和应用资源信息占主流(60%),功用探讨占14%。
2.生活方式分享期(2013年3月-9月),个人分享从14%上升到45%,产品资源信息下降至12%(从60%),同时从传统和灵修方面探讨的信息比例也有较大幅度上升。
3.传统文化讨论占主导(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出现的相关讨论以前的5%-26%,上升到68%。其他方面下降到10%以下。
以冥想、瑜伽、灵修、人生成长和身心灵等相关关键字集合检索的信息统计显示的中国大众对身心的反应有类似趋势。从2011年8月以来,大致分为以下4个阶段:
1.商業化占主导(在2011年10月前): 瑜伽等活动和产品为主要关注,占66%。
2.生活方式分享期(2011年11月到2013年4月):个人生活分享上升到主流,占83%。
3.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明显上升同时商业化趋势抬头(2013年5月到2014年2月):有关传统文化的讨论从几乎为零上升到19%,相关活动和产品信息开始回升 (相加占50%)。
4.商业化占主导 (2014年3月到8月):产品和活动信息回升到63%,传统文化的关注基本不变,个人分享的比重下降到10%以下。
这两个分析之间的不同显示中国关于冥想静心的产品还不多,而对身心灵其他方面的商业化活动对市场的需要很敏感。
中国身心灵市场的未来
中国社交媒体中体现对身心灵的关注是否转变成在身心灵领域的商业活动了呢?参照美国身心灵领域的发展,尤其是其商业化的趋势,我们对中国身心灵产业的发展趋势有以下预测(见图3):
第一, 中国身心灵产业将在销售量上有大幅增长。 正如前面综合所有身心灵相关关键字进行的社交媒体分析显示,现在中国商业信息在所有社交媒体信息中占主流(这还不算已经被商家广为开发的微信)。商业化上升这个趋势与美国是一致的。 前面引用过的一篇学术文章指出,“中国有上亿潜在宗教客户。也许他们之中很多人有尚未满足的宗教需求,或者还有待开启。”这种形势为有关探索人做为身心灵整体的本质的精神探索道路的相关信息和其他产品塑造的巨大的潜在市场。参照美国的经验,我们预测中国与瑜伽、身心灵领域相关的的培训、书籍音像及替代疗法的商务活动将继续上长。
第二, 中国与身心灵相关的商业形式将极大的丰富。目前,在社交媒体信息分析中出现的商业活动模式不外乎是培训、书籍销售、像瑜伽垫之类的用具销售、修行营、旅行、广播、瑜伽活动。 与美国现在的身心灵业态相比,中国身心灵业态相对初级。随着这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出现身心灵领域的中介和服务部门。如会议机构(组织或像智慧2.0峰会、觉醒节这样大型综合会议和展会),评论者(如排名产业、专业评审机构),平台性机构(如组建端口式网站平台或像乔普拉中心、奥米伽中心或科宝路中心这样的综合的身心灵修养与培训中心),用具供应商、以及专门技师、培训师的培训产业。 第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全人整体视角的内容如中医或太极的关注将会持续升温,而对气功的追随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社交媒体信息分析显示围绕着身心灵出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捧。随着在美国商业模式(如疗愈中心、培训和修养营)激发下的中国身心灵领域的进一步商业化,可以预测的是中国传统全人整体方法如太极和中医可能会借助西方的关注和西方阐释模式的回流,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主流的关注,并将越来越成为大众可及的生活方式。但是在目前有限的中国社交媒体信息库里(2011-2014年),我们没有看到相关太极或中医的独立讨论的明显升温。
中国传统的气功是一种基于全人整体视角的疗愈方式,但是同时“类似新世纪、宗教、神秘教派、瑜伽或大师崇拜基础上的受众团体”, 也因此有不同命运。1999年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决定发布之后,16个主要气功组织随同法轮功被禁止。紧接着,2000年中国颁布“健身气功管理暂行办法”, 强调气功的健身功能,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管理,使得经政府认定的气功流派能以健身活动的形式开展。 接下来在2006年颁布“健身气功管理办法“,规定任何门派的气功都必须首先由政府批准,用于气功练习和教授的场所也必须提前获得许可。这项规定使得气功的教授和传播变得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气功商业传播。而在美国,气功已经成为替代养疗方式的一种受到追捧。在每年一度的综合身心灵大会“觉醒节”上,气功学习和体验是一个常项。
第四,中國将出现越来越多学术研究探索身心灵全人整体观手段的功效。这或者由身心灵业界作为一种营销手段,通过翻译引介或自行组织的,还可能是学术界自身处于对兴起的身心灵热潮的好奇而自发进行的。
第五,中国将在身心灵领域有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商业化的趋势将促使中国业界人士为了广泛开发身心灵服务资源和教育资源,而跨出国界,扩大与像美国这些身心灵业态较发达的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公众将看到更多的海外音像书籍和大师和培训机构。随着中国公众国际支付能力的增强。海外访学团或修养营也会成上升趋势。
总之,我们相信,中国的身心灵经济的发展将引发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方式在外来商业模式的启发下的复苏,同时,那些源自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新的各式各样的身心灵方式将为中国带来新的观念和方法。中国身心灵业的有效发展,取决于主流的认同、参与和采纳,而政府的态度对中国身心灵市场的繁荣将有举足轻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