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实验试题中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几种常用方法

来源 :考试·高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3stud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近年来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不难发现有关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逐渐成为实验考查的一个热点内容,为使广大读者能对这一专题内容进行全面复习备考,本文结合一些试题例谈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手捂法
  
  此种方法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手的温度使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通过观察液体中气泡的产生以及松开手后液柱的形成来确定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简易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例1】(全国高考题)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可以进行气体的发生和收集,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图2
  【解析】此装置中分液漏斗在开启活塞时可与大气相通,右边导管也与大气相通,因此可用二种方法构成一个有水参与的密封系统。
  (1)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将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构成一个密封系统。
  (2)用弹簧夹夹住B处的橡皮管,开启分液漏斗上的活塞,在分液漏斗中加水液封构成一个密封系统。
  
  【答案】
  方法一: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将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处,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移开酒精灯,烧瓶冷却后,水又会回到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
  方法二:连接好装置后,用弹簧夹夹住B处橡皮管,向分液漏斗中加水并打开活塞,当水加到一定量时,停止加水,静置观察,当观察到分液漏斗中液面不下降(或分液漏斗下端再无液滴滴下)时,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三、液差法
  
  此种方法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向装置中注入一定量的蒸馏水,然后形成封闭体系,产生装置内外液面高度差,通过观察液面的高度差是否变化来确定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此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启普发生器或类似启普发生器原理的装置。
  【例3】(浙江高考题)图3所示的甲和乙两种装置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这种装置通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回答下列问题:这两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图4
  【解析】此装置(已有水参与密封)中连有一体积可变的注射器和单向阀,而通过抽拉注射器的活塞可改变气压,因此可考虑发挥注射器的作用。
  【答案】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浸没在水中的玻璃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例5】(重庆市模拟题)图5是铜与稀硝酸反应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的一个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若用此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则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是。
  
  图5
  【解析】上图实验装置中可用水参与构成一封闭系统,同时应注意考虑发挥注射器在改变气压中的作用。
  【答案】打开止水夹,将干燥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使干燥管中的液面高于烧杯中的液面,关闭止水夹,静置观察。若干燥管内的液面经过一段时间后不下降,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关于装置的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因装置的特殊性会有特定的方法,以上只是结合高考试题中和省级模拟试题中所见到的常见试题的检验方法进行了介绍,以此与广大读者进行探讨和交流。
  (审稿:冬镜寰编校:果锡勇)
其他文献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站” ,它为细胞提供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同时它又是人类细胞中除细胞核外唯一存在DNA的细胞器 ,现已证明线粒体DNA(mtDNA)含有编码呼吸链—氧化磷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