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环保和低碳经济的兴起,开发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能源汽车明显不同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使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源,采用先进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技术来实现汽车的运行。虽然政府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各种产业政策,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须加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研究。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发达国家努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近年来,发达国家颁布了越来越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及相关法规,这些法规非常严格,直接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早在1990年,美国就通过了《洁净空气修正法案》。在强调严格限制新车排放的同时,也要求一些不符合空气标准的地区使用清洁能源。早在2000年,欧盟就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2014年,欧盟实施了欧洲汽车尾气排放6项标准,实现了几乎零排放。2001年,日本政府决定,满足最高排放和燃料效率的天然气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甲醇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可以享受低污染汽车补贴制度。
1.2 技术创新现状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出口规模仍然很小,但近年来正在加速发展,特别是以自主品牌为代表的新能源客车出口表现强劲。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比亚迪、宇通、金龙、安凯、福田等国内主要客车制造商不断加大新能源客车的研发力度。该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了批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大量订单。宇通和比亚迪等领先企业甚至将新能源汽车引入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在加快产品出口的同时,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制造商也加快了海外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建设,加快了国际市场的发展。
1.3 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正在快速增长,但总量仍然相对较小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刚性需求强劲,汽车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是显而易见的:从2012年的不到1万辆到2013年的2万辆,到2014年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已经超过12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翻了一番。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总数达到2.79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72亿辆,新能源汽车583,200辆,纯电动汽车332,000辆,占新能源汽车总数的5693辆。在中国的1.72亿辆汽车中,583,200辆仍然很小。据粗略估计,如果我们要实现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计划中提出的2020年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目标,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年销售增长率应保持在近100个百分点。
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2.1 技术标准并不完美和统一
新能源汽车是发展中的新兴产业,每个生产企业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不能用传统的标准来评价。虽然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和法规,但这些标准和法规基本上规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测试、性能和安全性,仍需不断完善。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具体的激励政策,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将缺乏具体的指导,无法跟上,从而降低了标准应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1]。我国各地和汽车制造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热情很高,但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已成为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
2.2 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
截至2015年底,中国拥有近50万辆新能源汽车,居世界首位,领先于美国。根据该计划,到2020年,中国将拥有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年产量为200万辆。但是,纵观整个市场,虽然工业热量很好,但浓度很低,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2011年至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175辆新能源汽车、272辆新能源汽车、302辆新能源汽车、614辆新能源汽车和1858辆新能源汽车,几乎每年都以倍数增长。虽然公告目录中有很多产品和型号,但总产量只有30多万件,2014年甚至只有84,900件。相比之下,日产聆风(Nissan Leaf)在2015年全球销量超过20万辆,特斯拉则超过5万辆。如此低的产业集中度,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增加了降低成本的难度。例如,每种车辆类型的电池组是不同的。对于各种车型,电池企业需要开发许多产品,而每种产品都不能形成一个规模。
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措施
3.1 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体系
在行业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一定情况下都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在消费政策方面,建议在适当调整汽车原有税收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免新能源汽车相关税收,并根据总体排放数据对燃料汽车征收环境税。在使用方面,未来应在全社会形成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良好氛围,并出台更加实质性的激励政策。我们将改进和实施支持政策,与地方保护相分离、相辅相成。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该加大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实施统一的电动汽车发展规划,制定电动汽车行业标准化标准,明確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要求,根据用户需求合理安排家用充电桩,推进集中充电换流站有序建设。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努力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充电和换电瓶颈问题。
3.3 政府引导科研力量的合理配置
我国建立的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都是以某个地方的汽车制造企业为基础的,导致已经有限的新能源汽车科研力量分散,无法形成合力。因此,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合理的引导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科研力量的整合和优化。例如,有必要建立产业联盟,整合研发资源,形成三大产业研发联盟,分别以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为重点。
3.4 配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政府应该考虑为这个行业发展一个关键的零部件产业。同时,为促进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政府不仅要重点支持燃料电池的研究和实际创新供应,还要重视与工业发展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如氢气生产、运输和存储,并加强开发、建设和使用加氢基础设施。 3.5 完善设计理念和框架
我们必须在政策设计中坚持相应的原则。首先,我们必须坚持政策与市场相结合的原则。随着这一行业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制定完善的计量政策和措施,在获得市场认可的同时做好转型工作。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始阶段,有必要制定完善的规划措施,在鼓励发展和生产的同时,促进这一产业的发展。当新兴市场得到快速发展时,它们也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来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2]。因此,政府应该积极与市场相结合,促进新能源市场的发展。其次,坚持促进和发展并重的原则。中国传统产业存在高能耗、低效率的问题。新能源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应从产品推广入手,做好交通資源配置,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产业技术升级换代,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推进产业升级。做好政策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应从新能源汽车产品入手,实现商业化运营。同时,要找出技术难点,改善基础设施,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政府也应积极参与实际情况,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做好建设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和宣传机制,可以帮助公众了解新能源汽车,同时也可以增进社会各界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为新能源汽车创造良好的环境。
4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4.1 创新新能源汽车电池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主要包括燃料电池、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2010年6月,新能源汽车补贴出台,主要使用电池容量作为唯一的补贴指标,而铅酸蓄电池不属于动力电池补贴范畴。镍氢电池属于混合电池,补贴相对较少。在政策层面,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开发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专家认为,电池仍然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关键,电池容量的技术瓶颈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4.2 加快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是目前阻碍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设必要的配套服务设施应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首先,从汽车生产过程出发,可以购买专业的汽车零部件生产设备,提高生产加工工作的整体效率,解决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4.3 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体系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推广还不够到位。许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形成清晰明确的认知体系,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解严重不足。这是导致新能源汽车不利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宣传工作迫在眉睫,借助各种多媒体平台,将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到新能源汽车在节约传统能源、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优势。新能源汽车的超高性价比将被用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除此之外,政府还应为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的市场推广提供特殊政策支持,帮助新能源汽车先进入市场,增加市场流通的新能源汽车数量,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5 结语
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符合中国国情,也解决了能源和环境问题。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有必要从明确市场定位入手,积极完善设施,在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同时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满足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军瑶.罗捷.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07).
[2]王薛超,张长令.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16(06).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发达国家努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近年来,发达国家颁布了越来越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及相关法规,这些法规非常严格,直接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早在1990年,美国就通过了《洁净空气修正法案》。在强调严格限制新车排放的同时,也要求一些不符合空气标准的地区使用清洁能源。早在2000年,欧盟就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2014年,欧盟实施了欧洲汽车尾气排放6项标准,实现了几乎零排放。2001年,日本政府决定,满足最高排放和燃料效率的天然气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甲醇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可以享受低污染汽车补贴制度。
1.2 技术创新现状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出口规模仍然很小,但近年来正在加速发展,特别是以自主品牌为代表的新能源客车出口表现强劲。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比亚迪、宇通、金龙、安凯、福田等国内主要客车制造商不断加大新能源客车的研发力度。该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了批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大量订单。宇通和比亚迪等领先企业甚至将新能源汽车引入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在加快产品出口的同时,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制造商也加快了海外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建设,加快了国际市场的发展。
1.3 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正在快速增长,但总量仍然相对较小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刚性需求强劲,汽车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是显而易见的:从2012年的不到1万辆到2013年的2万辆,到2014年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已经超过12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翻了一番。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总数达到2.79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72亿辆,新能源汽车583,200辆,纯电动汽车332,000辆,占新能源汽车总数的5693辆。在中国的1.72亿辆汽车中,583,200辆仍然很小。据粗略估计,如果我们要实现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计划中提出的2020年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目标,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年销售增长率应保持在近100个百分点。
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2.1 技术标准并不完美和统一
新能源汽车是发展中的新兴产业,每个生产企业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不能用传统的标准来评价。虽然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和法规,但这些标准和法规基本上规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测试、性能和安全性,仍需不断完善。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具体的激励政策,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将缺乏具体的指导,无法跟上,从而降低了标准应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1]。我国各地和汽车制造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热情很高,但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已成为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
2.2 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
截至2015年底,中国拥有近50万辆新能源汽车,居世界首位,领先于美国。根据该计划,到2020年,中国将拥有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年产量为200万辆。但是,纵观整个市场,虽然工业热量很好,但浓度很低,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2011年至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175辆新能源汽车、272辆新能源汽车、302辆新能源汽车、614辆新能源汽车和1858辆新能源汽车,几乎每年都以倍数增长。虽然公告目录中有很多产品和型号,但总产量只有30多万件,2014年甚至只有84,900件。相比之下,日产聆风(Nissan Leaf)在2015年全球销量超过20万辆,特斯拉则超过5万辆。如此低的产业集中度,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增加了降低成本的难度。例如,每种车辆类型的电池组是不同的。对于各种车型,电池企业需要开发许多产品,而每种产品都不能形成一个规模。
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措施
3.1 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体系
在行业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一定情况下都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在消费政策方面,建议在适当调整汽车原有税收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免新能源汽车相关税收,并根据总体排放数据对燃料汽车征收环境税。在使用方面,未来应在全社会形成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良好氛围,并出台更加实质性的激励政策。我们将改进和实施支持政策,与地方保护相分离、相辅相成。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该加大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实施统一的电动汽车发展规划,制定电动汽车行业标准化标准,明確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要求,根据用户需求合理安排家用充电桩,推进集中充电换流站有序建设。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努力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充电和换电瓶颈问题。
3.3 政府引导科研力量的合理配置
我国建立的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都是以某个地方的汽车制造企业为基础的,导致已经有限的新能源汽车科研力量分散,无法形成合力。因此,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合理的引导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科研力量的整合和优化。例如,有必要建立产业联盟,整合研发资源,形成三大产业研发联盟,分别以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为重点。
3.4 配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政府应该考虑为这个行业发展一个关键的零部件产业。同时,为促进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政府不仅要重点支持燃料电池的研究和实际创新供应,还要重视与工业发展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如氢气生产、运输和存储,并加强开发、建设和使用加氢基础设施。 3.5 完善设计理念和框架
我们必须在政策设计中坚持相应的原则。首先,我们必须坚持政策与市场相结合的原则。随着这一行业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制定完善的计量政策和措施,在获得市场认可的同时做好转型工作。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始阶段,有必要制定完善的规划措施,在鼓励发展和生产的同时,促进这一产业的发展。当新兴市场得到快速发展时,它们也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来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2]。因此,政府应该积极与市场相结合,促进新能源市场的发展。其次,坚持促进和发展并重的原则。中国传统产业存在高能耗、低效率的问题。新能源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应从产品推广入手,做好交通資源配置,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产业技术升级换代,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推进产业升级。做好政策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应从新能源汽车产品入手,实现商业化运营。同时,要找出技术难点,改善基础设施,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政府也应积极参与实际情况,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做好建设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和宣传机制,可以帮助公众了解新能源汽车,同时也可以增进社会各界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为新能源汽车创造良好的环境。
4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4.1 创新新能源汽车电池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主要包括燃料电池、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2010年6月,新能源汽车补贴出台,主要使用电池容量作为唯一的补贴指标,而铅酸蓄电池不属于动力电池补贴范畴。镍氢电池属于混合电池,补贴相对较少。在政策层面,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开发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专家认为,电池仍然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关键,电池容量的技术瓶颈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4.2 加快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是目前阻碍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设必要的配套服务设施应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首先,从汽车生产过程出发,可以购买专业的汽车零部件生产设备,提高生产加工工作的整体效率,解决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4.3 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体系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推广还不够到位。许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形成清晰明确的认知体系,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解严重不足。这是导致新能源汽车不利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宣传工作迫在眉睫,借助各种多媒体平台,将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到新能源汽车在节约传统能源、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优势。新能源汽车的超高性价比将被用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除此之外,政府还应为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的市场推广提供特殊政策支持,帮助新能源汽车先进入市场,增加市场流通的新能源汽车数量,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5 结语
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符合中国国情,也解决了能源和环境问题。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有必要从明确市场定位入手,积极完善设施,在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同时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满足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军瑶.罗捷.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07).
[2]王薛超,张长令.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