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初最火的电视节目,是《朗读者》。单霁翔是第四期的嘉宾,他讲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踏过故宫9000多个房间的故事,讲紫禁城里隽永动人的四季变换,一下子就把自己讲红了。
2017年底最火的电视节目,是《国家宝藏》,单霁翔是重要参与者。他亮出故宫博物院里的国宝《千里江山图》卷、各种釉彩大瓶和秦代石鼓,亮晕了观众的眼睛。
《国家宝藏》播出第一集就好评如潮。无论是老专家,还是小清新,人人“点赞”。故宫博物院也因此又火了一把。
从2012年担任第六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至今,单霁翔一次又一次地给舆论制造惊喜:清点藏品,限流参观,要让文物和参观者都有尊严;“驱赶”人员,还地于宫,连外国领导人来都得下车进午门;推广文创,红遍网络,从此故宫出品有了“太好易丢”的美名……
年过花甲的单霁翔,让故宫和它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留下了厚重深远的历史印记。
这背后,是改变现状的决心、锲而不舍的恒心、承受争议的耐心,以及拥抱互联网和新时代的包容之心。而当《环球人物》记者与单霁翔聊起这些,他的口中剩下的,只有精确到不能再精确的数据和详尽到不能再详尽的规划。
这个院长是“走”出来的
《国家宝藏》最后一期的录制是在2018年1月6日下午,单霁翔姗姗來迟。与电视屏幕上的形象不同,休息室里的他神色疲惫,眼窝很深,声音很哑,偶尔带着点咳嗽。
他当天的行程是这样的:早上,参加故宫博物院志愿者年终总结会,他发言说,“我也是讲解员之一,到故宫6年,仅用多媒体形式向来宾讲解就有1185次”;中午,到协和医院打点滴,治感冒,以备战3天后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故宫行;下午,赶到河北廊坊的录制现场,一待到半夜……
关于单霁翔的“拼命”,江湖上早有传闻:2002年起他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10年间几乎没给自己放过假,每年半数以上时间都在出差,节假日也在全国各地考察文化遗产,人称“不是在考古挖掘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央视综艺频道节目部主任、《国家宝藏》总制片人吕逸涛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去年我跟单院长约时间谈节目,就定在了国庆节期间,他几乎每个假期都在上班,天天在宫里待着。”
在宫里干什么?《朗读者》节目组帮单霁翔总结得到位: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过去的一年,他忙着给故宫“腾地方”,准备带领一半员工搬出紫禁城;忙着把私家车全部赶出故宫,把“不合群”的临时建筑拆掉;他还得考虑着院内人员的接班情况,退休的人怎么安排,新来的人怎么留住,户口、编制,都是难题。当然,还有诸多外宾的接待,其中就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法国总统马克龙。
这种忙从他到故宫的第一天就开始了。2012年,单霁翔刚刚履新故宫博物院院长,就带着秘书走遍宫里的1200座建筑,9371间房,花了整整5个月。
“每间房子打开,有时惊喜有时惊奇。”单霁翔说,“世界上博物馆的藏品结构多是金字塔形,塔尖为镇馆之宝,珍贵文物;塔身是量大面广的一般文物;底下是待定级的资料。但故宫博物院是个例外,国家定级的珍贵文物占93.2%,一般文物占6.4%,资料只占0.4%。可以说,这里件件都是珍品。”而这些珍贵宝物,许多都缺乏“呵护”。那5个月里,单霁翔常觉得能听见文物的声音:在呼吸,在叹气,在呼救。
如今说起这些文物,单霁翔总提到两个字——尊严。他在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库房里见过被叠到11层的紫檀、黄花梨家具;在紫禁城南城墙下,见到了沾满灰尘的1500年前的菩萨像,“还有很多室外文物,很没有尊严,许多库房常年没有人进去清理”。
走遍了各个房间,单霁翔又开始“调查”各个部门。“故宫是一个扁平的管理结构,有32个部处,展览部、宫廷部、科研处、人事处等。”他与每个部处都进行了两轮讨论,还走访了故宫博物院以外的90多位专家,聆听他们对故宫博物院将来发展的建议。
2013年3月,单霁翔根据自己“走”出来的体验,组织撰写了《“平安故宫”工程总体方案》提交国务院。这份方案,不仅理清了故宫到底有多少间房,多少件文物,还涉及如何开展文物保护工程,以及如何保障每年约1500万中外参观者安全的问题。一个月后,方案获国务院批准。
单霁翔笑言,自己这院长是“走”出来的。每天进宫后,他就和秘书从神武门西边的院长办公室出发,向西沿着紫禁城红墙绕一圈,4公里巡查风雨无阻。“每天差不多有两万步,这样的行走就是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他去的最多的地方是修复工地,“看他们的防火措施落实没有”。单霁翔说:“故宫博物院的院长风险很大,一定要把每件事都预想好、安排好。你做9999件事,但一件事没有把文物保护好,那就会对不起社会,对不起国家,就有可能下台。”
履新之初有人跟他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回答:“故宫的古建筑都是木结构的,最怕火,所以我一把火都没有。好在我名字里还有‘雨’。”
禁烟、禁火又禁车
说是不放火,其实也放了。第一项就是禁烟令。为了保护古建筑,单霁翔严令禁止在故宫里吸烟。但院里职工中就有400多烟民,他安排了3个抽烟区,在东华门外、西华门外和神武门外,结果那几个地方满地烟头。他又设置了一种专门灭烟头的垃圾箱。于是,西华门外常出现这样的“奇景”:故宫里的师傅骑着小车来到垃圾箱旁,一边抽烟一边骂院长。后来,“师傅骑车抽烟”的画面被拍进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纪录片大热,这群真性情的匠人反而被单院长捧红了。
虽然改革过程有些曲折,但单霁翔最大的本事就是说一不二,且“屡屡得逞”。他上任后,故宫禁烟、禁火还禁车——为保护观众安全及古建筑,2013年起故宫禁止机动车穿行开放区域,对国宾甚至外国首脑也不破例。单霁翔说:“英国白金汉宫,法国凡尔赛宫,日本皇宫,不管是谁进去,都不准开车。”
2013年4月,法国总统奥朗德参观故宫。单霁翔提前到了午门,发现安保人员已经到位,很明显就是准备为车队开门开道的架势。单霁翔一着急,让人把午门关了起来。安保人员也跟他急了,单霁翔说:“这是世界文化遗产,不能破坏!”安保人员立马向上报告,等了3分钟,等来了撤走的指示。又过了10分钟,奥朗德的车队来了。单霁翔站在午门前迎接,奥朗德总统就此下车,一路步行参观了故宫。 同年10月,李克强总理陪同81岁的印度总理辛格参观故宫,有关部门向单霁翔提出能不能破例让腿脚不好的辛格坐汽车游览。单霁翔说:“奥朗德总统率先不坐车进入,这样我们的制度还是应该坚持。”于是,折中之下,从钓鱼台国宾馆借了电瓶车,让辛格总理一路乘坐参观。
自此以后,所有國宾再无例外。
还有一些改革触犯了其他人的“利益”。比如,单霁翔提出必须实名制购买故宫门票,惹怒了一群“黄牛党”。过去,故宫内以“一日游”为名招揽、坑骗游客的现象屡见不鲜,有200多个“黄牛”每天在宫里“上班”拉客。他们人多势众,甚至敢围攻保安,单霁翔就曾亲自上前制止,“差点跟人打起来”。对方还扬言:“一旦你单霁翔走出故宫,我们就让你好看!”现在,随着实名制实施和管理水平提高,故宫博物院里各种山寨展览、黄牛售票已然没了生存空间。
经常有各级领导来故宫博物院视察指导工作,单霁翔开玩笑说自己总结出经验:“领导来,就要让他看最不好的地方,看荒草萋萋的地方,看霉味扑鼻的地方,这样领导的责任心油然而生,就会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屡屡得逞”背后,是单霁翔身为故宫人的骄傲。他说:“空间严重地限制了故宫博物院的发展,我们希望在北京海淀山后的西北旺建一个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他提出申请后,有关部门建议:“你们能不能建在天桥附近,因为那里准备建一个文化区,正好能带动文化区。”单霁翔颇有些“傲娇”地拒绝了:“历史上紫禁城发展都是往西北方向,像三山五园: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的静宜园等。”
于是,这一计划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北京西北方向选址建设,包括2万平方米的文物修复中心和5.5万平方米的文物展厅等。他又一次“得逞”了。
“将故宫文化数字化可千万不能落伍!”
身为《国家宝藏》的总制片人,吕逸涛对单霁翔最深的印象有两个:一是专业,“数字、细节、历史脱口而出,对故宫的一点一滴都了如指掌”;二是幽默,“愿意面对媒体,和媒体打成一片,有着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性格”。
单霁翔的幽默有两种,一冷一热。冷的,比如有一次他到台北故宫作报告,笑说文物只有在原地展览才最有尊严,如果流失海外就像孤魂野鬼,“下面的听众一直瞪我”。热的就多了,2015年他接受采访,强烈建议关于故宫博物院的节目上春晚,“主要描述暑期、黄金周参观故宫有多受罪”,呼吁大家淡季参观故宫博物院。
近三年,“石渠宝笈特展”火了《清明上河图》,“青绿山水特展”火了《千里江山图》,《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故宫文物医院和一批修复专家,《国家宝藏》又火了乾隆“瓷母”、秦代石鼓。再加上年销售额破10亿的文创产品,如今的故宫博物院,是绝对的“网红”。特别是《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观看人群中,有70%是“90后”,这批次世代的互联网土著,爱上了千百年前的古代文物,大有一种时空碰撞的意味。
故宫走红,背后是单霁翔对现代技术的拥抱,对以人为本的思考。他在中轴线的几座大殿里安置LED灯,开放时开启,让六大殿内部细节分明、金碧辉煌,“因为观众反映看不清殿内陈设,在不伤害文物的前提下,点亮了紫禁城”;开出32个售票窗口,又开启全部网络购票,保证每位观众3分钟内买到门票;花数百万元定制了1400张实木椅,就是为了让观众累时可以坐下歇息……
单霁翔说:“我不懂时尚,也不懂新鲜词汇,但将故宫文化数字化可千万不能落伍!”在他的支持下,故宫的微博成了网红,“雍正卖萌图”在网上疯狂转载;书签、T恤、钥匙扣,近万种文创产品诞生,“光是手机壳就有百种”;《胤禛美人图》《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等9款APP,下载量累计突破450万……
2014年,故宫文创团队研发了一款APP,名叫《皇帝的一天》,拿来给单霁翔看,起初他不以为意:“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再让他们当一天小皇帝,岂不是更不得了?”
可他试了一把后发现:“皇帝也是蛮拼的,早晨不到5点就得起床,不给吃饭。背《四书五经》一个半小时,还是不给吃饭。换身衣服,去给皇太后请安,之后还要去冰冷的乾清宫上早朝。折腾俩钟头以后,回来才能吃饭。所以做什么都得努力啊!”
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馆长陈国桢对《环球人物》记者说:“许多人说单院长聪明,其实他更多的是情怀。”20多年前,陈国桢、马未都等人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民间博物馆馆长,给他们批资质的就是单霁翔。陈国桢说,他做博物馆遇到了资金、土地等棘手问题,就会给单霁翔写信,单霁翔都会帮忙。
2015年,陈国桢将30多件珍稀越窑藏品捐给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则为他举办了90周年院庆中唯一的民间藏家展。他说:“单院长是真的把文物当作毕生的事业在守护,不论是在故宫外或故宫里,不论是民间收藏还是国家宝藏,他都很珍视。”
然而,越珍视,越辛苦。采访中,单霁翔并不掩饰他的疲惫,他对记者说:“进入故宫以来,我自认还是尽责的,但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大百科全书,这份工作就需要永无止境地学习。我也想退休,想过稳定的生活,但只要工作一天,就一定要精神饱满地把工作做好。故宫是多少代人传承下来的,我要守好它。”
他忘不了一个画面:少年时,他与小伙伴登山望远,成片四合院的灰色屋顶烘托着故宫的红墙黄瓦,极为壮观,那是他心中真正的古都形象;这些年,他站在自家阳台上放眼望去,高层建筑群的缝隙中,隐约可以看到太庙、国子监的金色屋顶,再远仿佛可以看到天坛祈年殿的轮廓线。
“想到可能不久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景象将彻底挡住前方视线,我心里就掠过莫名的担忧和惆怅。”
或许对他来说,在水泥森林里守着一方古城,在瞬息万变里留住点滴历史,让尘封的国宝始终不被人们遗忘,就是他所有付出和辛劳的最大意义吧!
2017年底最火的电视节目,是《国家宝藏》,单霁翔是重要参与者。他亮出故宫博物院里的国宝《千里江山图》卷、各种釉彩大瓶和秦代石鼓,亮晕了观众的眼睛。
《国家宝藏》播出第一集就好评如潮。无论是老专家,还是小清新,人人“点赞”。故宫博物院也因此又火了一把。
从2012年担任第六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至今,单霁翔一次又一次地给舆论制造惊喜:清点藏品,限流参观,要让文物和参观者都有尊严;“驱赶”人员,还地于宫,连外国领导人来都得下车进午门;推广文创,红遍网络,从此故宫出品有了“太好易丢”的美名……
年过花甲的单霁翔,让故宫和它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留下了厚重深远的历史印记。
这背后,是改变现状的决心、锲而不舍的恒心、承受争议的耐心,以及拥抱互联网和新时代的包容之心。而当《环球人物》记者与单霁翔聊起这些,他的口中剩下的,只有精确到不能再精确的数据和详尽到不能再详尽的规划。
这个院长是“走”出来的
《国家宝藏》最后一期的录制是在2018年1月6日下午,单霁翔姗姗來迟。与电视屏幕上的形象不同,休息室里的他神色疲惫,眼窝很深,声音很哑,偶尔带着点咳嗽。
他当天的行程是这样的:早上,参加故宫博物院志愿者年终总结会,他发言说,“我也是讲解员之一,到故宫6年,仅用多媒体形式向来宾讲解就有1185次”;中午,到协和医院打点滴,治感冒,以备战3天后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故宫行;下午,赶到河北廊坊的录制现场,一待到半夜……
关于单霁翔的“拼命”,江湖上早有传闻:2002年起他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10年间几乎没给自己放过假,每年半数以上时间都在出差,节假日也在全国各地考察文化遗产,人称“不是在考古挖掘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央视综艺频道节目部主任、《国家宝藏》总制片人吕逸涛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去年我跟单院长约时间谈节目,就定在了国庆节期间,他几乎每个假期都在上班,天天在宫里待着。”
在宫里干什么?《朗读者》节目组帮单霁翔总结得到位: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过去的一年,他忙着给故宫“腾地方”,准备带领一半员工搬出紫禁城;忙着把私家车全部赶出故宫,把“不合群”的临时建筑拆掉;他还得考虑着院内人员的接班情况,退休的人怎么安排,新来的人怎么留住,户口、编制,都是难题。当然,还有诸多外宾的接待,其中就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法国总统马克龙。
这种忙从他到故宫的第一天就开始了。2012年,单霁翔刚刚履新故宫博物院院长,就带着秘书走遍宫里的1200座建筑,9371间房,花了整整5个月。
“每间房子打开,有时惊喜有时惊奇。”单霁翔说,“世界上博物馆的藏品结构多是金字塔形,塔尖为镇馆之宝,珍贵文物;塔身是量大面广的一般文物;底下是待定级的资料。但故宫博物院是个例外,国家定级的珍贵文物占93.2%,一般文物占6.4%,资料只占0.4%。可以说,这里件件都是珍品。”而这些珍贵宝物,许多都缺乏“呵护”。那5个月里,单霁翔常觉得能听见文物的声音:在呼吸,在叹气,在呼救。
如今说起这些文物,单霁翔总提到两个字——尊严。他在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库房里见过被叠到11层的紫檀、黄花梨家具;在紫禁城南城墙下,见到了沾满灰尘的1500年前的菩萨像,“还有很多室外文物,很没有尊严,许多库房常年没有人进去清理”。
走遍了各个房间,单霁翔又开始“调查”各个部门。“故宫是一个扁平的管理结构,有32个部处,展览部、宫廷部、科研处、人事处等。”他与每个部处都进行了两轮讨论,还走访了故宫博物院以外的90多位专家,聆听他们对故宫博物院将来发展的建议。
2013年3月,单霁翔根据自己“走”出来的体验,组织撰写了《“平安故宫”工程总体方案》提交国务院。这份方案,不仅理清了故宫到底有多少间房,多少件文物,还涉及如何开展文物保护工程,以及如何保障每年约1500万中外参观者安全的问题。一个月后,方案获国务院批准。
单霁翔笑言,自己这院长是“走”出来的。每天进宫后,他就和秘书从神武门西边的院长办公室出发,向西沿着紫禁城红墙绕一圈,4公里巡查风雨无阻。“每天差不多有两万步,这样的行走就是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他去的最多的地方是修复工地,“看他们的防火措施落实没有”。单霁翔说:“故宫博物院的院长风险很大,一定要把每件事都预想好、安排好。你做9999件事,但一件事没有把文物保护好,那就会对不起社会,对不起国家,就有可能下台。”
履新之初有人跟他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回答:“故宫的古建筑都是木结构的,最怕火,所以我一把火都没有。好在我名字里还有‘雨’。”
禁烟、禁火又禁车
说是不放火,其实也放了。第一项就是禁烟令。为了保护古建筑,单霁翔严令禁止在故宫里吸烟。但院里职工中就有400多烟民,他安排了3个抽烟区,在东华门外、西华门外和神武门外,结果那几个地方满地烟头。他又设置了一种专门灭烟头的垃圾箱。于是,西华门外常出现这样的“奇景”:故宫里的师傅骑着小车来到垃圾箱旁,一边抽烟一边骂院长。后来,“师傅骑车抽烟”的画面被拍进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纪录片大热,这群真性情的匠人反而被单院长捧红了。
虽然改革过程有些曲折,但单霁翔最大的本事就是说一不二,且“屡屡得逞”。他上任后,故宫禁烟、禁火还禁车——为保护观众安全及古建筑,2013年起故宫禁止机动车穿行开放区域,对国宾甚至外国首脑也不破例。单霁翔说:“英国白金汉宫,法国凡尔赛宫,日本皇宫,不管是谁进去,都不准开车。”
2013年4月,法国总统奥朗德参观故宫。单霁翔提前到了午门,发现安保人员已经到位,很明显就是准备为车队开门开道的架势。单霁翔一着急,让人把午门关了起来。安保人员也跟他急了,单霁翔说:“这是世界文化遗产,不能破坏!”安保人员立马向上报告,等了3分钟,等来了撤走的指示。又过了10分钟,奥朗德的车队来了。单霁翔站在午门前迎接,奥朗德总统就此下车,一路步行参观了故宫。 同年10月,李克强总理陪同81岁的印度总理辛格参观故宫,有关部门向单霁翔提出能不能破例让腿脚不好的辛格坐汽车游览。单霁翔说:“奥朗德总统率先不坐车进入,这样我们的制度还是应该坚持。”于是,折中之下,从钓鱼台国宾馆借了电瓶车,让辛格总理一路乘坐参观。
自此以后,所有國宾再无例外。
还有一些改革触犯了其他人的“利益”。比如,单霁翔提出必须实名制购买故宫门票,惹怒了一群“黄牛党”。过去,故宫内以“一日游”为名招揽、坑骗游客的现象屡见不鲜,有200多个“黄牛”每天在宫里“上班”拉客。他们人多势众,甚至敢围攻保安,单霁翔就曾亲自上前制止,“差点跟人打起来”。对方还扬言:“一旦你单霁翔走出故宫,我们就让你好看!”现在,随着实名制实施和管理水平提高,故宫博物院里各种山寨展览、黄牛售票已然没了生存空间。
经常有各级领导来故宫博物院视察指导工作,单霁翔开玩笑说自己总结出经验:“领导来,就要让他看最不好的地方,看荒草萋萋的地方,看霉味扑鼻的地方,这样领导的责任心油然而生,就会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屡屡得逞”背后,是单霁翔身为故宫人的骄傲。他说:“空间严重地限制了故宫博物院的发展,我们希望在北京海淀山后的西北旺建一个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他提出申请后,有关部门建议:“你们能不能建在天桥附近,因为那里准备建一个文化区,正好能带动文化区。”单霁翔颇有些“傲娇”地拒绝了:“历史上紫禁城发展都是往西北方向,像三山五园: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的静宜园等。”
于是,这一计划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北京西北方向选址建设,包括2万平方米的文物修复中心和5.5万平方米的文物展厅等。他又一次“得逞”了。
“将故宫文化数字化可千万不能落伍!”
身为《国家宝藏》的总制片人,吕逸涛对单霁翔最深的印象有两个:一是专业,“数字、细节、历史脱口而出,对故宫的一点一滴都了如指掌”;二是幽默,“愿意面对媒体,和媒体打成一片,有着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性格”。
单霁翔的幽默有两种,一冷一热。冷的,比如有一次他到台北故宫作报告,笑说文物只有在原地展览才最有尊严,如果流失海外就像孤魂野鬼,“下面的听众一直瞪我”。热的就多了,2015年他接受采访,强烈建议关于故宫博物院的节目上春晚,“主要描述暑期、黄金周参观故宫有多受罪”,呼吁大家淡季参观故宫博物院。
近三年,“石渠宝笈特展”火了《清明上河图》,“青绿山水特展”火了《千里江山图》,《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故宫文物医院和一批修复专家,《国家宝藏》又火了乾隆“瓷母”、秦代石鼓。再加上年销售额破10亿的文创产品,如今的故宫博物院,是绝对的“网红”。特别是《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观看人群中,有70%是“90后”,这批次世代的互联网土著,爱上了千百年前的古代文物,大有一种时空碰撞的意味。
故宫走红,背后是单霁翔对现代技术的拥抱,对以人为本的思考。他在中轴线的几座大殿里安置LED灯,开放时开启,让六大殿内部细节分明、金碧辉煌,“因为观众反映看不清殿内陈设,在不伤害文物的前提下,点亮了紫禁城”;开出32个售票窗口,又开启全部网络购票,保证每位观众3分钟内买到门票;花数百万元定制了1400张实木椅,就是为了让观众累时可以坐下歇息……
单霁翔说:“我不懂时尚,也不懂新鲜词汇,但将故宫文化数字化可千万不能落伍!”在他的支持下,故宫的微博成了网红,“雍正卖萌图”在网上疯狂转载;书签、T恤、钥匙扣,近万种文创产品诞生,“光是手机壳就有百种”;《胤禛美人图》《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等9款APP,下载量累计突破450万……
2014年,故宫文创团队研发了一款APP,名叫《皇帝的一天》,拿来给单霁翔看,起初他不以为意:“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再让他们当一天小皇帝,岂不是更不得了?”
可他试了一把后发现:“皇帝也是蛮拼的,早晨不到5点就得起床,不给吃饭。背《四书五经》一个半小时,还是不给吃饭。换身衣服,去给皇太后请安,之后还要去冰冷的乾清宫上早朝。折腾俩钟头以后,回来才能吃饭。所以做什么都得努力啊!”
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馆长陈国桢对《环球人物》记者说:“许多人说单院长聪明,其实他更多的是情怀。”20多年前,陈国桢、马未都等人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民间博物馆馆长,给他们批资质的就是单霁翔。陈国桢说,他做博物馆遇到了资金、土地等棘手问题,就会给单霁翔写信,单霁翔都会帮忙。
2015年,陈国桢将30多件珍稀越窑藏品捐给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则为他举办了90周年院庆中唯一的民间藏家展。他说:“单院长是真的把文物当作毕生的事业在守护,不论是在故宫外或故宫里,不论是民间收藏还是国家宝藏,他都很珍视。”
然而,越珍视,越辛苦。采访中,单霁翔并不掩饰他的疲惫,他对记者说:“进入故宫以来,我自认还是尽责的,但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大百科全书,这份工作就需要永无止境地学习。我也想退休,想过稳定的生活,但只要工作一天,就一定要精神饱满地把工作做好。故宫是多少代人传承下来的,我要守好它。”
他忘不了一个画面:少年时,他与小伙伴登山望远,成片四合院的灰色屋顶烘托着故宫的红墙黄瓦,极为壮观,那是他心中真正的古都形象;这些年,他站在自家阳台上放眼望去,高层建筑群的缝隙中,隐约可以看到太庙、国子监的金色屋顶,再远仿佛可以看到天坛祈年殿的轮廓线。
“想到可能不久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景象将彻底挡住前方视线,我心里就掠过莫名的担忧和惆怅。”
或许对他来说,在水泥森林里守着一方古城,在瞬息万变里留住点滴历史,让尘封的国宝始终不被人们遗忘,就是他所有付出和辛劳的最大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