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组织的项目制治理

来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f722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社会组织的崛起及其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命题。通过三种政策的演进合流,地方政府已经形成了项目制的社会组织治理模式。项目制实质是一种发包体制,竞争、嵌入性过程监督更有利于发包方的权力监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项目制细化、专业化造成社会组织分割,同时购买主体的分割性使社会组织无法联合,购买类型的选择性则造成社会组织类型的失衡。项目制的社会组织治理,将成为贯通国家与社会、实现监控与服务的国家治理模式。
其他文献
<正>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德国小说家,课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作者,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伯尔一贯主张作家应关注现实,干预生活。作品大多针砭时弊、暴露黑
<正>故障现象:一辆2002年生产的广州本田雅阁2.3L自动档轿车,由于路面结冰,在紧急制动时发生碰撞事故。该车在一家修理厂进行修复后,试车时发现怠速较高,且发动机故障指示灯
微量直流电刺激治疗骨不连、促进骨折愈合的方法,已在临床应用中得到显著疗效,但对刺激电流量的选择尚缺乏定量研究,电流刺激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仍不清楚。本实验中研制的微量恒
区域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以及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决定了政府在区域品牌管理和营销中不可缺位,这个角色的具体定位和行为如何也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通过文献综述
对于遵循先例原则的抨击是绝对主义复兴的一部分,这种偏见源于19世纪美国接受的反对不受限制的权力的说教。有些人认为,法院应当继续以行政而非司法的方式运作。正确的理解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中华民族"观念经历过从汉族的代称到汉族与汉化民族的统称再到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称谓的演变。从1922年7月第一次使用"中华民族"观念到抗日战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但"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有一个从萌发到发展再到成为社会思潮的历史过程。虽然早在清末民初,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即
在当下社会,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亦是.现如今有很多的学校都有了多媒体教室,一些城市早已经开始了关于现代信息技术
<正> 证券市场效率一般指的是当证券市场上产生与某证券有关的新信息后,投资者发现该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买卖决策,从而导致证券价格随之作出变动调整这一整个过程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