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大众文化,是指是工业化技术和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反映大众日常生活实践、观念、经验、感受,借助于传媒系统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适应社会大众文化品位、为大众所广泛接受并由他们参与其意义的生产、流通、消费、反馈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它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文化。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内含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反映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经验、感受,是当代中国文化系统的有机构成部分。因而,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在其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一种文化反映。
作为一个文化的新生儿,大众文化在中国的襁褓里得到了茁壮成长。它极力的向世人宣称:这是一个大众狂欢的时代。同时,它也像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丰富和活跃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使娱乐和流行具有文化意味,从而拓宽了文化的疆域;另一方面由于它固有的消费主义、世俗化、娱乐性等特征而消解了传统价值和崇高庄严。
提及《林海雪原》就很容易与“红色经典”联系在一起。“红色经典”这一概念在当代语境中有泛化和滥用的倾向,它没有统一的内涵和外延。只能很宽泛地认定“红色经典”是指那些岁月久远的、约定俗成的、群众公认的、影响较大的、描写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的经典作品。这其中包括小说、电视、电影和歌曲等。对于这些艺术形式来讲,因为统称为“红色经典”,比如现在已经播出过的电影版或即将播出的新版电视剧的《林海雪原》。
2004年初,28集电视连续剧《林海雪原》在荧屏播后后,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观众纷纷表示不满,因为在这部电视剧中把杨子荣那样一个英雄人物,在剧中因为一点小事儿,竟然给战友的饭里下泻药。这使得与原著有关联的一系列人对电视剧改编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杨子荣养子杨克武甚至以“侵犯杨子荣名誉权”为由起诉电视剧《林海雪原》,要求该剧制作公司向杨子荣家乡人民赔礼道歉。关于《林海雪原》改编的争议,最终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官方文化领导机构动用行政命令直接出面干预——国家广电总局于当年的4月19日下发了《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一些观众认为某些根据“红色经典”改编拍摄的电视剧存在着误读原著,误导观众,误解市场的问题,并点名批评了《林海雪原》等多部红色经典改编剧。
在电视剧《林海雪原》拍摄之前,观众早已对原著及样板戏中的主人公杨子荣的形象,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前认知,即杨子荣就是智勇双全的革命英雄。在深受现代革命话语影响的观众心目中,对这一英雄形象的任何亵渎,都是不可原谅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影视剧在改编红色经典《林海雪原》时,其有关杨子荣形象的塑造,一定要符合观众的审美期待,与观众对这一形象的前认知相吻合。否则,观众将无法接受。电视剧《林海雪原》改编的失败,正在于其对杨子荣形象的塑造,背離了观众对这一人物形象固有的前认知。
虽然导演希望借此对杨子荣做去阶级化处理,以摆脱其过往固有的高大全式英雄形象塑造的痕迹%对英雄人物做日常化与人性化处理,本无可厚非。但绝不能借日常化之名,行庸俗化之实$更不能将人性化与人性之恶划等号。因此,当导演极力彰显剧中杨子荣行为之油滑与人性之恶时$其改编不仅走向了日常化与人性化的反面,其所塑造的杨子荣形象$也背离了观众对这一人物形象固有的前认知。
如果说电视剧《林海雪原》因其庸俗化的失败改编,导致杨子荣式的“甘洒热血写春秋”的革命豪情消失无踪的话。那么,徐克的电影《智取威虎山》就是在合理借鉴经典老片《林海雪原》与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吸取了电视剧《林海雪原》失败教训的成功翻拍。徐克为整部电影注入了一股强劲澎湃的精气神。这种正能量,既符合观众的审美期待,又能引起新生代电影观众的强烈共鸣,而这正是电影《智取威虎山》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在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编导对反面人物有戏说和搞笑之嫌,但恰恰因为其戏说和搞笑的对象是反面人物。因此,不同年龄层的观众不仅觉得大快人心,且从中看到了徐克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对侠义问题的相关思考。与此相应,电视剧《林海雪原》正因为没有在反面人物身上用力,却反倒将杨子荣作为戏说的对象。因此,其遭到观众的指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仅如此,影片在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时,遵循传统的三突出原则,维护了杨子荣在红色经典《林海雪原》中已有的高大形象,吻合了观众对其固有的前认知。在此基础上,影片又在众匪首如八大金刚身上,注入了更多的喜剧因素。以此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在尊重原著,多方面满足观众心理需求的同时,徐克也对红色经典《林海雪原》中所涉及的故事的相关背景,做了更具现代感的升级设定。影片中的威虎山,不仅是一个地势险峻的土匪山寨,更拥有日军在东北境内留下的秘密军火库。而匪首座山雕的目标,则是要成为东北的第二个张作霖,军火库的设定,为影片中异常火爆的枪战场面的出现,提供了合理性。而影片中的全景俯拍、数码特效、以及摄影技术的运用#都大大提高了影片的观赏性。与此同时,影片在主题上,一如既往地延续了徐克对侠义问题的思考。换言之,整部电影讲述的仍然是一个有关侠义的故事。
作为一部既有强烈的娱乐色彩,又能积极弘扬主旋律的正能量贺岁片。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是大众文化语境中的一个特殊符号,主流意识形态借此缅怀了流金岁月,温习了红色记忆)而影片制作商则借此挖掘了蕴含于其中的娱乐元素与游戏精神,巧妙地达成了其商业目的。由此而言,电影《智取威虎山》成功改编的意义,不仅在于其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好看的主旋律电影更在于其给当代电影人带来的有益的启示:只有将红色经典中的正能量带入当代大众文化视野之中,使观众在感受真善美的同时,得到昂扬乐观的情感激励。这才是中国未来主流电影的发展方向。
大众文化是我们这代人乃至几代人必须经历的一种时代文化,这一文化新生儿为我们不断创造出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经典。人类的文化历史向我们彰示,无论哪个时代,我们都需要经典。我们之所以需要经典,是因为经典积淀了人类的智慧,蕴涵了民族精神,可以不断启示人们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和民族精神的传承。
特别是像红色经典这种主要由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学体制的合力所产生的经典。诚然,经典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具有可写性的文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根据我们的时代和自身的处境,对经典做出自己的理解和阐释。事实上,许多经典正是经过不断阐释和改编才获得了一代又一代广泛的传承的。然而,重新理解和阐释并不能肆意妄为,极尽一切戏谑恶搞与颠覆消解之能事,而必须要怀着赤诚之心,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塑造人物、阐释作品底蕴内涵。
所以对经典是珍惜、尊重,还是功利的消费、利用甚至亵渎,既是检验改编者价值立场的重要标尺,同时也是改编的边界所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余开亮博士认为:“红色经典”的改编必须遵循原著的核心精神,必须有鲜明的立场,必须体现原著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经典性。改编虽然可以在故事情节的曲折性、叙事的细节性、人物形象的丰富性等方面下工夫,但原著中倡导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革命激情不能丢弃,更不容“恶搞”或者亵渎。”
而要找到原著与现代生活的最佳契合点,让红色经典的核心精神从鲜活的叙事中自然流露出来,担负起社会启蒙重任,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及,而是任重而道远。
作为一个文化的新生儿,大众文化在中国的襁褓里得到了茁壮成长。它极力的向世人宣称:这是一个大众狂欢的时代。同时,它也像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丰富和活跃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使娱乐和流行具有文化意味,从而拓宽了文化的疆域;另一方面由于它固有的消费主义、世俗化、娱乐性等特征而消解了传统价值和崇高庄严。
提及《林海雪原》就很容易与“红色经典”联系在一起。“红色经典”这一概念在当代语境中有泛化和滥用的倾向,它没有统一的内涵和外延。只能很宽泛地认定“红色经典”是指那些岁月久远的、约定俗成的、群众公认的、影响较大的、描写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的经典作品。这其中包括小说、电视、电影和歌曲等。对于这些艺术形式来讲,因为统称为“红色经典”,比如现在已经播出过的电影版或即将播出的新版电视剧的《林海雪原》。
2004年初,28集电视连续剧《林海雪原》在荧屏播后后,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观众纷纷表示不满,因为在这部电视剧中把杨子荣那样一个英雄人物,在剧中因为一点小事儿,竟然给战友的饭里下泻药。这使得与原著有关联的一系列人对电视剧改编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杨子荣养子杨克武甚至以“侵犯杨子荣名誉权”为由起诉电视剧《林海雪原》,要求该剧制作公司向杨子荣家乡人民赔礼道歉。关于《林海雪原》改编的争议,最终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官方文化领导机构动用行政命令直接出面干预——国家广电总局于当年的4月19日下发了《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一些观众认为某些根据“红色经典”改编拍摄的电视剧存在着误读原著,误导观众,误解市场的问题,并点名批评了《林海雪原》等多部红色经典改编剧。
在电视剧《林海雪原》拍摄之前,观众早已对原著及样板戏中的主人公杨子荣的形象,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前认知,即杨子荣就是智勇双全的革命英雄。在深受现代革命话语影响的观众心目中,对这一英雄形象的任何亵渎,都是不可原谅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影视剧在改编红色经典《林海雪原》时,其有关杨子荣形象的塑造,一定要符合观众的审美期待,与观众对这一形象的前认知相吻合。否则,观众将无法接受。电视剧《林海雪原》改编的失败,正在于其对杨子荣形象的塑造,背離了观众对这一人物形象固有的前认知。
虽然导演希望借此对杨子荣做去阶级化处理,以摆脱其过往固有的高大全式英雄形象塑造的痕迹%对英雄人物做日常化与人性化处理,本无可厚非。但绝不能借日常化之名,行庸俗化之实$更不能将人性化与人性之恶划等号。因此,当导演极力彰显剧中杨子荣行为之油滑与人性之恶时$其改编不仅走向了日常化与人性化的反面,其所塑造的杨子荣形象$也背离了观众对这一人物形象固有的前认知。
如果说电视剧《林海雪原》因其庸俗化的失败改编,导致杨子荣式的“甘洒热血写春秋”的革命豪情消失无踪的话。那么,徐克的电影《智取威虎山》就是在合理借鉴经典老片《林海雪原》与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吸取了电视剧《林海雪原》失败教训的成功翻拍。徐克为整部电影注入了一股强劲澎湃的精气神。这种正能量,既符合观众的审美期待,又能引起新生代电影观众的强烈共鸣,而这正是电影《智取威虎山》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在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编导对反面人物有戏说和搞笑之嫌,但恰恰因为其戏说和搞笑的对象是反面人物。因此,不同年龄层的观众不仅觉得大快人心,且从中看到了徐克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对侠义问题的相关思考。与此相应,电视剧《林海雪原》正因为没有在反面人物身上用力,却反倒将杨子荣作为戏说的对象。因此,其遭到观众的指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仅如此,影片在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时,遵循传统的三突出原则,维护了杨子荣在红色经典《林海雪原》中已有的高大形象,吻合了观众对其固有的前认知。在此基础上,影片又在众匪首如八大金刚身上,注入了更多的喜剧因素。以此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在尊重原著,多方面满足观众心理需求的同时,徐克也对红色经典《林海雪原》中所涉及的故事的相关背景,做了更具现代感的升级设定。影片中的威虎山,不仅是一个地势险峻的土匪山寨,更拥有日军在东北境内留下的秘密军火库。而匪首座山雕的目标,则是要成为东北的第二个张作霖,军火库的设定,为影片中异常火爆的枪战场面的出现,提供了合理性。而影片中的全景俯拍、数码特效、以及摄影技术的运用#都大大提高了影片的观赏性。与此同时,影片在主题上,一如既往地延续了徐克对侠义问题的思考。换言之,整部电影讲述的仍然是一个有关侠义的故事。
作为一部既有强烈的娱乐色彩,又能积极弘扬主旋律的正能量贺岁片。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是大众文化语境中的一个特殊符号,主流意识形态借此缅怀了流金岁月,温习了红色记忆)而影片制作商则借此挖掘了蕴含于其中的娱乐元素与游戏精神,巧妙地达成了其商业目的。由此而言,电影《智取威虎山》成功改编的意义,不仅在于其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好看的主旋律电影更在于其给当代电影人带来的有益的启示:只有将红色经典中的正能量带入当代大众文化视野之中,使观众在感受真善美的同时,得到昂扬乐观的情感激励。这才是中国未来主流电影的发展方向。
大众文化是我们这代人乃至几代人必须经历的一种时代文化,这一文化新生儿为我们不断创造出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经典。人类的文化历史向我们彰示,无论哪个时代,我们都需要经典。我们之所以需要经典,是因为经典积淀了人类的智慧,蕴涵了民族精神,可以不断启示人们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和民族精神的传承。
特别是像红色经典这种主要由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学体制的合力所产生的经典。诚然,经典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具有可写性的文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根据我们的时代和自身的处境,对经典做出自己的理解和阐释。事实上,许多经典正是经过不断阐释和改编才获得了一代又一代广泛的传承的。然而,重新理解和阐释并不能肆意妄为,极尽一切戏谑恶搞与颠覆消解之能事,而必须要怀着赤诚之心,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塑造人物、阐释作品底蕴内涵。
所以对经典是珍惜、尊重,还是功利的消费、利用甚至亵渎,既是检验改编者价值立场的重要标尺,同时也是改编的边界所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余开亮博士认为:“红色经典”的改编必须遵循原著的核心精神,必须有鲜明的立场,必须体现原著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经典性。改编虽然可以在故事情节的曲折性、叙事的细节性、人物形象的丰富性等方面下工夫,但原著中倡导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革命激情不能丢弃,更不容“恶搞”或者亵渎。”
而要找到原著与现代生活的最佳契合点,让红色经典的核心精神从鲜活的叙事中自然流露出来,担负起社会启蒙重任,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及,而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