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gge, 相信日常的力量

来源 :女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产生“人间值得”的感觉?

  成年人的世界里,因有着各种压力,不可避免地、持续地发生着各种碰撞,有人不安,有人孤独。要如何过渡心灵困境?一个古老的丹麦词语“Hygge”(形容生活舒适惬意、自然柔和),给了我们一点启发,它背后的哲学是一种舒适的亲密感,享受生命中好的事与好的人,也做别人生命中好的人。
  不管什么时候,那些能给你带来高生活质量的,永远是人际圈的舒适感。亦同事亦朋友的团队、单身妈妈的元气亲友团、嘘寒问暖的老街坊、有担当的家庭成员……都会对我们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滋养。
  治愈生活的从不是鸡汤,而是真实可触的烟火生活。
  猪乐桃:好的关系圈里,不仅有舒适,还应有滋养
她先后获得五座金龙奖,一座中国漫画奖,一座美猴奖,是内地获奖最多的漫画家。◎她与金庸、王朔、郭敬明等一起被日本《朝日新闻》评选为“时代的旗手——影响中国的100 人”,是八位文化人之一。◎微博:@ 猪乐桃

  80后、90后的“漫画迷”们,很少有人不知道猪乐桃。她曾用天马行空的故事,温暖了无数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但2011年猪乐桃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了,直到她的作品《宝贝,一起环游世界吧》出版,粉丝们才知道,原来那位曾为他们造梦的女孩,正忙着做妈妈。
  随后,她最新的作品《听见:和豆子的日常对话》出版,大家在柔情的母子对话中发现了她的小秘密——婚后她不仅经历历时五年多的抑郁症,还走入离婚的人生低谷。如今,她不仅仅是一位努力用画笔描绘世间美好的漫画家,还是一位回归尘世、独自带娃的单身妈妈。
  虽然一路走来步履艰难,但请别担心,如今的猪乐桃早已找到了生活中最Hygge的状态,她有一个最Hygge的圈子,能让她一边继续描绘梦想与彩虹,一边享受着烟火人生。

最黑暗的時刻,一切关系仿佛都停止了流动


  正因为如今的生活圆满,所以回忆起人生中至暗的那几年,猪乐桃的情绪很平静,就像在说别人的事。
  从2011年怀孕到生下孩子的头几年,生活琐事几乎占据了她所有的个人时间,她不能再安静画画,也不再有任何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个人关系,她被生活的枷锁囚禁在狭小的屋檐下,一动也不能动。首先崩溃的是心灵,然后是身体,抑郁最严重的时候,她曾想开着车撞向迎面驶过来的大卡车,看看会发生什么,还好在失控前的一刹那,她从后视镜看见儿子豆子安坐在那里,因为儿子,她一次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那段时间她身边的所有关系,可以说是停止流动的——因为她本人就如同一潭死水,如何能够接纳他人流动的能量呢?她当时不愿意对任何朋友敞开心扉,经常在丈夫和儿子面前失控大哭,她的母亲也因为她的抑郁变得茫然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
  这种状态持续到2017年上半年,也许是孩子逐渐长大让她花费的心力少了一些,也许是她终于理清了和家人、和世界的关系……总之,她不仅决定重拾画笔,画下豆子3岁时带他环游世界的轶事,还在2017年下半年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和已貌合神离的丈夫离婚。
  离婚,看似是斩断了自己最重要的一层关系,实际上,却是一些崭新的、健康的、更美好的关系的开始。

当关系重新流动,生活也重新步入洒满阳光的轨道


  让猪乐桃对人际关系有崭新理解的人,除了善解人意的心理医生,还有豆子幼儿园的一位老师——春妮老师。
  这位老师只比猪乐桃大几岁,可猪乐桃说,“她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我妈妈的角色。”就在猪乐桃每天接孩子、和老师聊家常的短短十分钟里,春妮老师看出了她情绪上的问题,于是,她耐心聆听,并说出了猪乐桃曾渴望从母亲口中听见的话——你已经做得很棒了,你要学会接纳自己,没人是完美的。
  从那时开始,一直拒绝与人交往的猪乐桃,开始体会人际关系流动的美妙。于是,她注意到,身边的一位漫画家朋友,其实一直承担着她的“家庭心理医生”角色;她的另一位朋友,则一直用乐观的人生态度鼓舞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其实一直在滋养着她,在不经意间给予她养分,终于让她在恰当的时机,将心灵舒展开来。
  而现在,让她感到舒适的圈子更大了,不过基本上是以豆子的学校为圆心向外伸展的,她无意间为豆子选择的这所重视“自然教育”的学校,正好也让热爱大自然、热爱手工的她找到了一大帮志同道合的家长,进而和他们成为了朋友。
  谈起她现在的“舒适关系圈”,她的声音欢愉轻快起来,她说他们这个圈子的活动关键词就是“手工、大自然、徒步、登山、野采” ,天气好的时候,七八个家庭会在周末相约去登山、徒步,大人和叽叽喳喳的孩子,一起在山下吃一顿烤全羊。而且,朋友圈定期举办手工活动,她这个手工重度爱好者,简直比孩子们还兴奋。   让猪乐桃感到如鱼得水的,还有一个“神兽接送圈子”,她和几个住附近的家长按周轮流接送孩子,当班的家长有时会很自然地把孩子们带到自己家玩,这就为本周“不当班”的家长争取了宝贵的独处时间。孩子之间的友谊流转,发酵成家长之间的信任。

Hygge的关系圈,是汲取无穷生命力的地方


  回顾自己走过的这十年,猪乐桃体会到了一个让人舒适的圈子,能给人怎样的滋养和力量。在她逐渐找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的位置时、当她找到一帮与自己有着同样志趣的朋友时,就如同离群的小羊终于找到了大部队,就仿佛漂泊的灵魂终于有所皈依。于是,猪乐桃提醒所有在育儿道路上丢失了自己、陷入情绪黑洞的妈妈们,适当脱离育儿生活十分重要,所有的妈妈都应该尽可能利用一切力量,比如让丈夫、父母或者保姆,帮自己分担育儿职责,不要一个人扛一切。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要为自己找到一个真正舒适的圈子,而绝不是加入一个为了交往而交往、建立在功利目的上的、让自己备感压力的圈子。只有在一个真正Hygge的关系圈中,人们才能真正感到放松、宁静,得到持续滋养。在这里,我们只需打开自己的心扉,别人的能量就能充盈我们的内心,让我们获得预料不到的温暖与感动。
  人和人的能量交织流转,虽然会带来小烦恼,但更多的却是帮我们带走无谓的悲伤,也为我们注入无穷的生命力——这也许是在压力重重的生活中迷失的人们,心灵最好的归宿。

  林夏生:听,老街巷里传来田园诗
  都说花花世界千姿百态,有人喜爱喧闹都市的车水马龙,也有人喜爱市井街巷的安谧温暖。有些年轻人会被一份迎面撞上的生活气息深深吸引,大排档里的一碗米粉、菜市场里的一句问候……这些微小而人情味浓的生活片段,组成了老城区自带的Hygge气场,它们绵长而温柔,足以给疲惫的年轻人力量,去迎接明天的挑战。
曾任职《南方周末》旗下时尚杂志资深主笔、曾获评南方报业集团年度记者。◎贾玲广州分玲、广州茶餐厅达人、薅羊毛界霸主。◎微博:@ 林夏生

又是一盒雞蛋炒米粉,走葱多辣椒,对吗?


  午夜十二点,我打卡下班。走出公司大门,眼前几栋摩天大楼的华灯还未尽数熄灭,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将在格子间里度过又一个寒冬的凌晨。
  打了辆的士回家,司机一路没跟我搭话,也许对“加班仔”的疲惫早已心照不宣。虽然困得直打盹,但各种数据和报告分析还在我脑子里跑来跑去,直到回到位于广州老城区老西关的家门口,思绪才平缓了下来。还没走到家楼下的大排档,就远远看见肥姨蹲在墙边刷着手机——因为胖乎乎的,人人都管她叫肥姨,她是手艺了得的厨子,也是这家大排档的活招牌。
  往日的这个时间,正是大排档生意最为红火的时候,只是这几天气温骤降,客人少了许多。
  “又是一盒鸡蛋炒米粉,走葱多辣椒,对吗?”没等我开口,肥姨已是心领神会。不一会儿,里屋就映出了锅灶里的火光,扑鼻的香气袭来,带走了我一天的疲惫。
  知道我爱吃辣,肥姨给了我一小罐自制的豉油辣椒,还往打包好的饭盒里塞了两只卤鸡爪,“今天下午刚卤好的,给你尝尝鲜。”我连连致谢,正打算离开时杰叔走了出来,再三叮嘱我“明天更冷,别忘了多穿点”。杰叔六十来岁,是这家大排档的老板,一个土生土长的老广州。每每有新客人到大排档吃宵夜,杰叔总要凑上去闲聊几句,紧接着就是一连串关于房屋的发问:要不要买房子啊?租房子呢?你住那附近房价怎么样?听肥姨说,杰叔凭这一招“漫天乱侃”,真给他儿子谈来了好几桩生意——没错,大排档旁边的那家房产中介,就是杰叔的儿子开的。
  原以为杰叔和肥姨是两口子,后来才知道他们只是合作了几十年的“老友”,他俩原来的店开在这一带挺著名的“宵夜一条街”上,几年前那边重新规划,“宵夜一条街”被取缔,他们才搬了过来。

理发店的墙角边,放着刘姨每天给大橘留下的猫粮和水


  杰叔和肥姨的大排档还没开张,我就已经生活在这了。
  这里是广州这座老城为数不多的几个老区之一,虽然没有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却承载着“老广”们最亲切的街坊情谊,八年前我选择在这条老街上租房,图的正是这一份市井气、人情味。
  去过同事居住的高档小区,花园大、环境好、安保严密,地下车库还能直达商场星巴克。然而走进电梯,每个人都神色冷淡,仿佛自带一堵冰冷的墙,真应了那句话:房子越建越高,邻里却越来越远。老街就不一样了,鲜活灵动、有滋有味,满眼都是独属于老广州的亲切和惬意。如果说Hygge有让人心生安宁的意思,老街在这之上,会更生机勃勃一些。   街头那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总是亮着灯等待晚归的人,而值夜班的阿强则一如既往地趴在桌子上,拿着手机玩着游戏打发时间。
  理发店的墙角边放着刘姨每天给大橘留下的猫粮和水。大橘是这条街上最有名的流浪猫,总是国王一般大摇大摆地出现,等人一靠近又“喵呜”一声跳上房檐。
  菜市场里逛一圈,也能收获不少亲切的问候:卖猪肉的阿姨见我几天没来,便关心地询问是不是身体有恙;因为下班晚,经常临近收市才到菜市场,打声招呼,卖鱼的小哥就会提前给我留一条桂花。
  烧腊档刚开张的时候,阿静和阿明才刚刚认识,阿静在档口负责收钱,阿明负责斩件,却老是隔着玻璃偷偷看阿静,现在,他俩的孩子都已经五岁了。
  听说隔壁的干货店下个月就要关门了,这条街上人流量还是不够大,老板打算搬到新城区那边,能挣更多的钱。
  老街的另一头还有个幼儿园,每天早上九点,能看见一群小娃娃排成一列小火车,跟在老师后面摇头晃脑地唱着童谣,呆萌可爱极了。三岁的妮妮也快上幼儿园了,她是我的小邻居,她爸爸经常出差,她妈忙不过来的时候,就会把妮妮放到我家,我给妮妮装过学步车,陪她看过《小猪佩奇》,跟她一起演过《冰雪奇缘》,还给她讲过警察抓小偷的晚安故事……
  说到这,又想起杰叔的一桩旧事。
  大排档对面原来是一排旧厂房,后来说要改造,厂房就被推成了平地。一天凌晨,正准备打烊的杰叔听见对面空地上传来女孩的呼救声,从厨房里抡起一把菜刀就冲过去,那个约见网友的女孩差点被对方强暴,杰叔一声怒吼,和路过的街坊一起制服了图谋不轨的歹徒,救下了女孩。要不是保安绘声绘色地讲述,谁能想到杰叔竟是个如此英勇的人呢,毕竟平日里,厨房店面忙前忙后的都是肥姨,而杰叔总是躺在懒人椅上闭目养神,半天都不挪动一步。

这平静之下,日子美得惊人


  家住老城区的这八年,总有不少时刻让我瞬间穿越回自己的童年。我的家乡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乡里乡亲总是融洽和睦,夏天的傍晚,家家户户都搬着小板凳坐到村口的大榕树下,大人们一边摇着蒲扇一边聊着家长里短,看一群熊孩子上房揭瓦、追跑打闹。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广州,以为身居大都市再也体会不到其乐融融的邻里情分,没想到,竟在这条老街上重新触碰到了接地气的烟火人情。
  这是一种平静的生活。而在这平静之下,日子却美得惊人。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选择留在广州,我的回答是,因为这座城市不显不摆、随性自在,你可以西装革履地在高端写字楼里打拼,也可以穿着大裤衩人字拖在騎楼街巷间游逛,无论你从哪里来,都能在这里找到容身之处。
  在金融中心上班,在旧区老街生活——也许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还将继续按照这样的节奏前行。现实带给我的焦虑与不安,就由老街区的烟火气和人情味来抚慰吧。
  如果可以,我会选择在这里一直住下去。因为那些在肥姨和杰叔眼里再平常不过的斑驳日常,于我而言,却是钢筋水泥森林里的一首悠然自得的田园诗。
  宁远:我把今天喜欢过了

  采访宁远的那几天,正好看到她发了一条微博:我把今天喜欢过了。配的图片是暖色的、优美的,也完全是家常的:孩子的背影,孩子的笑脸,孩子的睡颜;桌上的饭菜,衣架上挂着的衣服,棉拖鞋和小袜子;听过的CD,指向十点十分的挂钟……

  与她平时常发的远家服装片色调不同,但气息又是同源的。她的服装片背景往往是山间、林中、水边,宁远与伙伴一起出镜,背景中的大自然与衣裙的色调常是冷色的,但照片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衣服之间的情感流动是暖的。

人类实在需要温暖、明亮与包容的东西


  时间再往前推几天,宁远谈着怎样熬过成都阴冷的冬天。“冷,阴冷,湿冷,冷到骨头。把身体裹在厚厚的衣服里,头发乱糟糟的,皮肤干燥毛孔粗大,抱孩子的时候总有静电,觉得自己不好看,不想见人,脸大,行动迟缓,贪吃,胖,笨笨的。”
  冬天带来的阴郁感,确实很容易感同身受。所以Hygge这个概念在北欧出现也挺好理解的:漫长的冬季,短暂的光照,人类实在需要温暖、明亮与包容的东西,物质上精神上皆是。
  所以我问宁远,在生活中感觉有点糟糕的时刻,是不是会想主动创造一个自己向往的环境?
  她回答:是的,(现实)越是灰暗,越想要明亮和温暖。

  在谈成都冬天的文章里面,她配的图片都是暖色的,有柔软的毛衣、暖色的灯光,有朋友相伴,有治愈的笑容。这一切在我眼中也很“Hygge”。

  但宁远强调,她心目中的Hygge并不是刻意制造形式感。她说:“事实上我很少想‘营造氛圍’这件事,我喜欢实实在在的行动,通过做事情把自己托举起来,做事情的过程中,也就无意营造了一个让自己舒服的环境,它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日常的意义就在于此吧。我是一个在悲观主义的阴影下乐观地活着的人。”
  她把自己从“冬季忧郁”的深渊里打捞起来的方法,是坚持运动、鼓励自己做家务(做完还拍照发微博和朋友圈)、换个新发型,读那种需要划线做笔记的书……努力把每一天变成自己喜欢的“今天”。

别小看“家”的治愈力量


  在《爱与平常》一书里,宁远说:“我能给孩子的只有两样东西:爱与平常。”
  她相信,在日常生活里获得滋养,会拥有对抗虚无的力量。
  “我是在一个大家庭里,家要考虑每个人的感受,这一点特别重要。”宁远说,家是为全体成员准备的,它随时接纳每个人的情绪。家里的装修、家具的摆放,这种种问题都要为每一个成员考虑,包括来帮忙做事的阿姨。两年前她改造设计自己家的时候,没有非要什么风格,太有风格反而会成为一种限制,家的风格就像人一样,是慢慢长出来的、慢慢活出来的。
  她甚至觉得家有一点凌乱不是坏事,要学会生活在这种环境里,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比起具体的风格与装饰技巧,她认为家庭气氛最重要的一点,是让每一个家庭成员在其中感受到——这是我的家,自在、舒服,不管是阿姨还是小朋友,都觉得我可以在这个家里表达我的需要。
  在宁远看来,傍晚从忙碌的外界回到家,老远看见灯光亮着,就是最高一级的日常安慰。“不要小看家带来的治愈。每一餐饭,每天的清扫,每一次对家的凝视,都给我力量。日常生活的意义是,它给你一种笃定和秩序。无论外界如何,关上这扇门,我们还可以是自己的主人。”

如同家人邻里般的工作圈


  宁远说自己在情感上是一个特别稳定的人,家庭、朋友、工作伙伴等几重人际关系圈,对她来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与区隔。
  她的工作团队名为“远家”,称呼自己的团队为“家”,与工作伙伴们的关系自然也与传统意义上的“同事”不尽相同。她说:“工作团队里有我的弟弟妹妹,我们时常笑称自己公司是家族企业,我最好的朋友也是他们,每天大部分时间,无论上班还是下班都和他们在一起。”工作时候在一起,回了家,几个股东又都住在一个社区,谁家饭煮好了都要给其他家分一份,逛个菜市场都能碰到某家小孩在路边坐摇摇车。
  “《请回答1988》第一集那个场景完全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我看的时候笑死了。可能全世界没几个人能像我们这样,小时候在一个村庄生活,长大了来到同一座城市,一起做一份事业,还做了邻居。而且,我马上41岁了,一直是这样,这一切又平常又奇妙啊!”宁远说。
  但是,如同家人般的工作伙伴关系,凭借的并不只是从小认识的惯性。远家现在有70多名员工,除了宁远从小认识的、生活在同一个村庄的发小与亲人,大部分是通过招聘加入的,大家也都相处成了“家人”。有一次别人问“远家”的设计总监,你在团队里重要的职位上,但和他们(与宁远有亲戚关系的那部分股东)不是一家人,会不会觉得难搞?结果她回答,不会啊,因为他们很快把我也变成了一家人。
  虽然追求利润和效率是公司的目标之一,但“远家”更看重的是大家在一起工作的过程。而且宁远相信,大家相处愉快,心情好,结果也不会差的。
  这个信念是被证实过的。2020年,因为疫情,很多公司受到冲击,宁远当然也会担心,但年末一算账,比上一年还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九的销售额。这可能就是一个好团队带来的东西:困难激发了每个人内心向好的那一面潜力。
  “越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每个人好像都跟什么身外的东西连在了一起。也许一个人直接面对太大的世界会有种无力感,需要把自己的心交付出去,归属于某种美好的存在。”这就是宁远和她的小伙伴们理解的“团队”的意义。

许许多多的“女朋友们”,小声唱歌也有人来和


  去年,宁远与两位好友杨菲朵、尤琳用五年时间共同创作的书《女朋友们》出版了。在宁远的生命中,女朋友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除了现实生活中的女朋友,宁远还有另一些女朋友,数量大、分布广,其中很多人她都没见过面,这些人,是远家的顾客,但她们又不只是顾客,似乎别无选择,只能以“女朋友们”来命名。
  宁远说自己曾经在社交媒体上问过,到底什么样的人会喜欢“远家”,得到过这些答案:1.热爱大自然;2.经济独立;3.适度拥有;4.尊重和自由;5.内求于心;6.笑得好看;7.学文科和艺术(或从事相关工作);8.爱喝茶多过爱咖啡;9.喜欢木质家具;10.婚姻中人;11.如果离婚,孩子也归自己;12.不结婚,向往美好的爱情,但不作期待;13.能抓住眼前的诗意;14.平凡且甘于平凡,朴素且甘于朴素;15.认识小披萨(宁远的小儿子)……
  这些回答把宁远看乐了。
  “她们应该是内心比较独立的一群女人吧。所以她们对我的喜欢也很‘独立’,不是那种粉丝对偶像的感觉,是同类遇见同类。”
  宁远也会山长水远地去与女朋友们会面。在不同城市的分享会上,女朋友们愉快地撞衫。“远家”十周年品牌路演,除了团队成员上台分享,也邀请了女朋友们来走秀,在远家小伙伴看来,“她们都普通又迷人”。

  宁远说,选择服装当然也是达成Hygee生活的一部分,因为服装是人的第二层皮肤,穿着得体和好看,是对自己的义务。但穿衣服不是为了取悦别人,第一要义是舒服,是身心放松,是物我两忘。
  “穿衣服其实是一个人的活法,不说话不做事的时候,衣服就是我们面对世界的态度。它让我们在人群中看见同类,做回自己。”
  “远家”的官方微博說过一句话,用来形容与女朋友们的关系:“小声唱歌也会有人来和。”
  这真是很令人心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啊,即使不曾谋面,人们也能通过某种纽带,来获得真实的友谊,拥有那些纯洁美好的关系。

  现在,宁远和她的团队还在明月村建设自己的社区“明月远家”。在规划中,这里会有客房、有餐厅、有露天剧场、有染色博物馆,还会有一间书店。
  宁远说:“我们想做一个社区,一个让人在这里‘生活’的地方。希望来这里的人不是跑到乡下把自己关起来继续玩手机,而是鼓励大家从小房间走出来,到附近去看看,与自然、与人、与真实的生活在一起。”
  造一个Hygge小环境,在居家日常中重拾舒缓

  家,是人的容器。它对于我们的意义不只是一个居住的空间,更是容纳我们的情感、梦想的场所。换言之,家,要变成一个让我们能完全放松身心的地方。
  为了这小目标,来,我们试试五感家居法吧。

视觉:光线与植物,都是致胜法宝


  请最大限度地引进自然光。白天把窗户与窗帘打开,让光线自然地射进屋里。如果你的墙壁与家具是白色或浅色,会让家显得更明亮,也更有空间感。
  选择灯光时,最关键是温暖的氛围,夜幕低垂,家里透着琥珀色的灯光,真的让人感觉好温暖。
  家中应该有植物。指定一处植栽专区,比如某张桌子周围摆放植栽,上方悬挂盆栽,这么一来,即使没有院子,也能在家中打造生意盎然的小花园。如果你没条件种植许多植物,那么,从野外采集的花束、去湖边游玩带回的莲篷,也可为家中增添朝气。有柔软花苞的棉花枝也是插花好素材,能保存好几年。

听觉:低一点,柔一点,甚至安静也好


  在家里提醒自己放低音量说话,比在职场再稍微放慢一点语速。可以放一点柔和的背景音乐,家里最好的声音,其实还是家人和朋友之间有意义的对话和笑声,有时候默契的安静一样能提供舒适感,此时无声胜有声。

味觉:找到我们的comfort food


  有些食物会提供味觉和营养之外的意义,这就是“comfort food”,能安抚心情的食物。
  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但comfort food大多不会是昂贵或复杂的食物。比如很多人觉得炉子上炖汤时的咕嘟咕嘟声就很治愈。如果能与家人同伴一起制作食物就更棒了,其实大家围在一起包饺子这件事,就是很中国风的Hygge饮食模式。

触觉:柔软的,自然的


  当一个人说自己很惬意时,通常是在说广义的身体触感。Hygge这个词常给人一种毛绒绒的感觉,用自然和柔软材质的物品,让家的触觉变得更温柔吧。

嗅觉:给家一些香气,幸福感飞升


  嗅觉有更多的能量来唤起美好记忆,所以好好选择填补舒适环境的味道吧!
  熏香古老而神奇,让人放松,气味是构成记忆的一大因素。点上一支疗愈身心的香氛蜡烛不需要选日子,大清早、午后或是闲适的傍晚,挑选一个香氛蜡烛,温暖的烛光闪动,花香扑鼻而来,舒适地享受满室盈香。

家不是装修出来的,是住出来的


  本期我们的采访嘉宾宁远,也给出了一些她自己的家居心得。我们觉得最重要的一条如下:
  家不是装修出来的,是住出来的。家的样子,就是你的样子。   其他的请大家自由参考——
  ◎家里的画有点类似于窗户。家是封闭的,窗户是打开的,让你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画也承担了这样的功能,通过它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我喜欢挂孩子的画、朋友的画。
  ◎少用日光灯,多用暖光。把什么都照得亮亮的,会让家缺少层次和情绪。
  ◎自然始终是一切美的源泉。一个好的居住空间不是把人“关”起来,而在于“把人送回自然”。
  有些回忆,时光越老越浓情

  Hygge的重点永远不在物品上,而在和值得怀念的人在一起。正是这些平凡的普通人,给予我们生活的真实触感。

Happy wife,Happy life


  “姨妈”到访的寒冷冬日,爱人自觉去送孩子上学;被工作搞得很焦虑,爱人说“你去跑步吧,我来给孩子辅导数学”;认真对爱人辛苦的工作表示感谢,他眼里闪动着泪花;还有让人一想起就会傻笑得停不下来的他的糗事、早上一醒来就能感受到靠在肩头的额头、脖子上的气味……这些小事情,比钻戒、学位房还珍贵,不管发生什么,我都知道他带给我心灵的安全感,就算鸡飞狗跳的忙碌日子,也变得可爱。@弹球太太

祖孙俩从自然里汲取魔法


  五岁的女儿,在每一个遛弯的傍晚,把任何她能找到的纯天然的物件,叶子、坚果、树枝、落花……都捡回家里,再和外公一起把这些珍宝小心翼翼地塞进空矿泉水瓶中。可能是从“大自然里汲取了魔法”(女儿语录),也可能是一老一小“忘年交”友情坚不可摧的铁证,这个小瓶子摆在餐桌上,就让我心中涌出“岁月静好”的安宁感。@元气少女孔连顺

一家人百无聊赖也是滋味


  在燥热的夏日傍晚,穿着人字拖大裤衩,约上我爹,爷俩从小街大排档这一头吃到那一头,说些无关紧要的话,喝得微醺,走路回家。再陪我妈和我外婆上露台“怕马矬”(福州话里“打麻雀”的口语发音,意为打麻将)。@不娘少年小贾

她在我人生里散了个步 


  刚分手,我把所有合照、贴在冰箱上的手写食谱、一起要做的100件事提醒卡(只做了2/3),统统都藏起来才能正常入睡。我回顾在一起这几年我从她身上学到了什么,然而什么也没有。她只是把我心里最温柔的一面给勾出来了,这让我突然在面对与人相处的时候好像少了很多防备,也变得没那么凌厉了。有些人的出现并不是过来给你上一课教你点什么,她就是来你这散个步留个痕迹,每一次回想,心都跟着软下来。 @失恋市民小明

音箱里循环放着“邓丽君”


  懒起的周末清晨,我和他盘腿面对面坐在床上吃前一晚剩下的炒饭,两双筷子一个碗,小小出租屋的小小音箱里循环放着“邓丽君”。@Sere

和所有的人跳舞,直到筋疲力尽


  如果我有完全健康的一天,我要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我一次只请一两个,我们可以谈他们的家庭,谈彼此的友情。然后我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晚上,我们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我会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筋疲力尽。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个好觉。@莫里·施瓦茨 (美国布兰戴斯大学教授,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病症期间,逐渐失去活动能力直至去世。病重期间为来看望自己的学生上课,该经历出书名为《相约星期二》畅销全球排行榜,同名电影夺得多项国际大奖。)
  一个人的好时光
  如果你是忙碌的独居青年,或是想要在世俗的热闹中来点一个人的时光,我们建议你,创造一个Hygge精神角落。偶尔和自己来场对话,能把官能与思维的敏锐度拉到最高,发现生活的更多层次。
  ◎在家中墙角放张单人沙发,摆些柔软的靠垫和毯子,一旁可以摆盏灯与小桌,方便你写点心情日记,随手拿取好茶与点心。
  ◎在客厅放很多书,虽然你和爱人、孩子、同居室友看各自的书,但在精神上,你们在相互陪伴。如果恰好对同一本书感兴趣,日后还多了一个话题哦。
  ◎如果你有一个能眺望户外的窗台,铺个柔软的坐垫,放一条小毯子,享受一个发呆的下午。
  ◎就算家里真的没有固定空间,可以给自己准备一个“Hygge材料包”,你喜欢的小毯子、书和茶杯都在列表上,需要时,随时把小毯子铺到沙发上、床边,只要能好好坐下的地方,都可以。
  ◎外婆家的旧物也可以用上,一张所有家庭成员都坐过的旧扶手椅,胜于一件全新的家具。
  陪伴过我们的东西承载着我们的故事,尽可能地重复使用和回收旧物,妈妈用过几十年但小心保存的锅、你小时候离了就睡不着的心爱小毯子,这些都是你生活的痕迹,是家里烟火气的落足处。
  一个人的空间里,这些积聚着情感的旧物,只要还在家里占据着一席之地,就能在你摔倒时,用细细密密的情感之线拽住你,避免你落到谷底。对每一件小物好好呵护,物尽其用,不必空无一物。你爱生活,日常就是美的、放松的。

《女友》说:享受生命中好的事与好的人


  Hygge背后的哲学是一种舒适的亲密感和满足感。享受生命中好的事与好的人,也做别人生命中很好的人。当你能够发现生活中美好的细节时,你便能够清晰地发现,世界上最重要的是,那些认识你、了解你、并真正爱你的人。当然,你可以自己躲起來,在家里或者野外,获得舒缓的休息时间。但Hygge的精神核心之一,是鼓励你将其他人纳入自己的舒适生活圈,和家人与朋友聊聊天,一起开怀大笑,让每分每秒都变成好时光。
其他文献
童年时,周可生活在四川山区里,最期待的莫过于每月一次的露天电影。有电影放映的日子,男女老少都会急急地搬着小板凳,占好位置,等着天黑后好戏上演。那时候,在工会工作的父亲恰巧负责从镇子运送放映胶片,周可就借着这个便利,每次都占据着最佳观影位,看完了一部又一部电影。那些抹不去的观影画面深深地印在周可的脑海里,当导演的梦想种子在周可心里扎下了根。  如今的周可,是圈内知名的导演,正处在创作旺盛期,出品不断
期刊
寒冷冬日,睡不着的夜里,你都在做些什么?  夜晚为思想留下了充分的空间,你的思绪大可以尽情漫游;黑夜的安静与宽容模糊了时间的流动,你可以一直毫无顾忌地醒着做梦。拿起这些美好的书,或许在其中,你会遇见你的生活灵感。《意外旅行团》  作者: [爱尔兰] 席亚拉·格拉蒂  译者:姚瑶  出版:天津人民出版社/未读·文艺家  一个循规蹈矩的家庭主妇、一个生命倒计时的硬化症患者,加上一個老年痴呆的老头儿,意
期刊
推荐电影:《少数派报告》推荐人:甩糖  剧情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发明了能侦察人类脑电波的“聪明”机器人——“先知”。“先知”能侦察出人的犯罪企图,人在犯罪之前,就会被犯罪预防组织的警察逮捕并获刑。乔恩是犯罪预防组织的一个主管,在工作中,他渐渐发现了“先知”系统的操作原理,于是对这一切产生了怀疑,没想到的是,他自己也被“先知”判断为犯罪者,他该怎么证明自己的清白呢?  推荐理由:这是斯皮尔伯格
期刊
在喧嚣的2020年舆论场上,#女人该有的样子#屡屡成为热门话题。  他人给予女性的“妆容得体,穿衣得体,年龄得体,婚姻得体”标签,正逐渐过渡为更被女性认可的“自在、舒适、强大、智慧”。越来越多的姐妹开始觉醒,她们不仅是母亲、妻子、女儿、员工,更是热爱生活、爱人爱己的女人。 “2020中国能量女性榜”的入选女性,似乎也不那么符合“理想型女性”的定义,但是她们的能量丰沛充盈。  《女友》一直认为,能量
期刊
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兜里只有100元,三个月后,你能赚100万吗?  我朋友的回答是:你做白日梦么?  但是,国外有人把上述 “白日梦”做成了真人秀,名字就叫《富豪谷底求翻身》。  参与者当然不是等闲人,他是55岁的亿万富翁葛伦·史坦斯。葛伦是出身穷苦的富一代,做金融发家,上节目的初衷是想给年轻人证明:老一辈那套“底层人也能翻身”的理论,在“阶层固化”的当下依然奏效。  听起来很“鸡汤”对不对?可是
期刊
薛莹  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自古有之,工匠们以“执一事,终一生”为信念,在岁月的沉淀洗礼中,焕发出了崭新的时代内涵。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薛莹二十八年如一日奋战在中国航空产业的第一线,埋头于一钉一铆,在毫厘方寸间发挥韧性和创造力,尽职尽责,多次攻坚克难,赢得了业内人士和国际用户的高度赞誉。  薛莹用自己在平凡岗位上的奋斗经历,诠释了工匠精神和技能报国的内涵,为广大产业工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
期刊
年末,在工作精力即将耗尽之时,来点零食,能让你成功续航到新年。  从2020年底各商业机构发布的销售数据看,成年人在“零食”上的花费可不少,零食逐渐成了他们补充能量或者安抚情绪的不可或缺之物,有时候甚至还要承担养生的责任。听起来,“大人味”的零食可不是满足口腹之欲那么简单。  我们搜集了一些零食达人的品鉴心得,以及背后的人间故事,不知道讀完后,你“这一刻就要吃到的零食”会是什么呢?深夜里的灵魂伴侣
期刊
1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去旅行,哪怕只是去一次北京,入住酒店后的第二天,往往会起得很早。用过酒店的自助早餐后,出街走走,会觉得别人城市的清早怎么那么有滋味,满街匆忙的人们,各种时髦的女孩儿,早餐车上煎着鸡蛋灌饼,甚至大清早地铁站外面就有卖针头线脑的。异乡的春末,柳絮的绒球像雪,扑得你满头满脸,你身处其中,觉得有趣。  其实你自己的城市也是如此,只是你并不愿意那样早起。  我早上的闹钟一共
期刊
就算我们忙于赶路,也要抬头仰望星空。  前些天,整理书单,惊讶地发现,截至今年9月底,本年度已经看了30多本书了。  平均每个月看四本书,这是非常理想的看书节奏了,然而我从前根本没有做到,经常一个月也看不完一本书,一年能看十本书就得谢天谢地了。  今年很神奇呀,这一年还没过完,看的书就较之往年翻了好几番,哎哟,感觉还是有一些成就感的。  不过大部分书,都是疫情期间“困”在家里时读完的,那两个月大概
期刊
1.小城单身青年画像  出生在农村 60%+  有兄弟姐妹 70%+  有城市工作经历 80%+  大专及以下学历 90%+  《女友》说:小城单身青年,农村户口居多,中高收入,文化程度中等,据调查,多子女家庭的单身人士更愿意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结识缘分。  2.小城单身青年“不差钱”  单身青年收入自评呈枣核形  1.8% 上层  19.8% 中上层  48.1% 中层  22.2% 中下层  8
期刊